方格精選

2024年的最後一天,李炳憲的眼袋治癒了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

我最近分享了2024的年終總結,幾位朋友閱讀後,向我傾訴他們在經濟、婚姻與健康上的種種挫折,包括孩子的教養狀況、家人或伴侶相處不睦、工作收入不穩,甚至是早年拼命積累留下的身心後遺症。

聽完他們的故事,我在想,究竟我們要用多麼急迫、強力的方式去改變什麼?是那些菁英圈層所塑造的「趕快成功」「速度至上」的論調,真的能解決大家的焦慮嗎?還是其實只是把自己推得更深、更慌亂?

這幾年,社群媒體上看似包羅萬象的資訊不停更新,每個人都覺得必須快點跟上、快點做出回應。

那種被催促的感覺,常常導致我們急於投入一個又一個的戰場(坑):買保養品、嘗試醫美、學副業、投資、開微商,也急於在婚姻或親子關係裡硬要找到「最好最快的解法」。

到底誰在形塑這樣的「必須快」?其實不外乎少數佔據主導位置的菁英、中產或精緻圈層,握有更多話語權。他們傳遞著一種焦慮氛圍,讓多數人從容不得,不知不覺被捲進這個浪潮裡,一旦自覺跟不上,就陷入慌張。

 

2.

我自己曾經也享受那種「捲起來」的生活。我在上海工作多年,那裡節奏緊湊、競爭激烈,可我反倒自在,因為我感到自己用武之地就在此。

我不是喜歡痛苦,而是那份忙碌和自我壓迫給了我驅動力,彷彿我能在戰場廝殺、直面生死。如果不吼叫,我就不知道怎樣繼續活下去。

可當我換到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拿到安穩的工作和薪水,外界看來十分美好,卻讓我彷彿失去戰場。我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辦,心裡浮現「我真的被需要嗎?還是其實我根本用不上?」的荒謬念頭。這就像柯達直到倒閉,膠卷品質依然很好,它沒做錯什麼,只是時代變了。

思及此,我也開始懷疑:也許我就是那個「病人」,只適合活在「病人的世界」裡。

上海的高速競爭就像一場病,所有人都在那兒焦慮、恐慌、戰鬥,卻也得到一種奇怪的充實感。我常覺得,身體雖然累壞了,但只要有人和我一起衝刺,吶喊聲就能成為我的活力來源。

現在我卻來到一個如草原般寧靜的地方,被安放在學校裡教書,薪水固定,生活日復一日地平靜;這固然安全,但我卻像少了可以施展拳腳的場域。我想嘶吼,可周圍卻沒人對戰;想奮力衝刺,卻環顧四周都是安穩牧羊的步調。我過得不錯,但靈魂卻有點「被閒置」的挫敗。

焦慮不一定都是壞事,只是當我們陷在焦慮的運轉裡太久,也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療癒,學習過比較健康的日子。

 

3.

再回到我們身處的「加速」世界。有人對外貌極度焦慮,覺得我皺紋多一條就貶值,因而四處嘗試微整形;有人對經濟安全感不足,一聽見投資或新副業有高收益,就立刻砸錢進去。

有時不是我們真的缺乏能力,而是因那些「上層菁英」傳遞的語調,令我們誤以為「不這麼做就完蛋」。

又或者,我們看各種社群平臺被少數精英花花世界的照片包圍,自覺要配合那種精緻化標準才能顯得不落伍,卻忽略了大多數人其實有更樸素的需求。小紅書上的人群畢竟是某個圈層——他們曬奢華、曬時尚、曬出好多能激起自卑或羨慕的圖片;更多人卻在看快手,圍繞著大眾化的基礎需求過日子。

我們想要的這份自我感,常常被困在少數菁英塑造的主流審美裡不斷擴大焦慮,導致失去對「自己真正要什麼」的判斷。

談到這裡,希望你不要因為這些話語產生自我苛責。因為相較於社會的集體壓力,我們個人的聲音實在太渺小了。

當社會變化很快,個人的適度應變並非壞事,但許多時候我們那種著急想改變現狀的衝動,並不是「理智調整」,而只是「恐慌下的病急亂投醫」。就像感冒,若症狀輕微,醫生只要你多喝水、多休息就能好轉;過度服藥既不划算,甚至可能導致身體更加不適。

我們對事業或外表的改造行動也類似:如果真有需要,當然可以動手,但基於良性的規劃,而不是凡事要「速成」。

 

4.

有時想想,我以前在上海日以繼夜地拼命,其實是出於強大的生存動力,可那種「隨時準備戰鬥」的狀態也未必是健康的。

如今到了新環境——我擁有一個舒適安逸的教職,有穩定收入,但心裡卻時常矛盾,總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的生活是上戰場殺敵、廝殺,在血與痛苦中沖刺」。

可是,過去那樣日夜征戰、嘶吼奮鬥的日子,其實何嘗不也是一種折磨?在那種氛圍裡,人們只要為了成功就算用厚黑學也無所謂,最後的結果,也許是忙到身體衰退、心靈崩潰。我從那兒脫出來算幸運,卻一時沒適應「平靜」的生活方式。

我現在漸漸回歸一種平衡,既不完全否定焦慮的力量,也不要被它操控得失去方向。

有些人覺得,要嘛留在快節奏戰場裡不停拚,要嘛全然退隱不問世事,但這樣的選擇過於極端,而極端通常只會帶來心力耗竭,或是把自己推到一個別無選擇——實際上明明有其他選擇——的境地。

人生或許能有其他種平衡。也許我可以一邊品嘗「牛羊悠閒的草原生活」,一邊尋找一些能發揮所長的事情來做;即使不再像從前在血汗競爭裡奔跑,也能在自己的節奏中找到意義。

既然大環境已變,我能不能先承認現況,不再強行把自己投入殘酷的競爭,卻也不把這份安逸視為「失去用武之地」?或許答案仍得我花時間探索。

總的來說,必要的應變是好的,但別讓焦慮牽著我們使勁亂跑。少數精英提供了一套「加速」的世界觀,卻未必適用於我們全部的人生。

外表、事業、家庭都能嘗試精進,可步調不一定非得那麼瘋狂。慢一些,雖然常被誤解為落伍,卻也可能更契合多數人的自然節奏,更能貼近我們內心真正的價值。或許這樣的態度才是對抗那些「高處式」操控最溫柔、也最堅定的一種方式。

想改變,先想清楚你是出於真誠的需求,還是只為逃離恐懼。若我們還無法分辨,不妨暫停下來,花點時間等待。一些看似折磨的空白,往往正是新生的前奏。

 

5.

最後,我想分享近日突然治癒我的意外瞬間:我在看《魷魚遊戲2》時瞥見李炳憲,他依然帶著兩層明顯眼袋,在鏡頭裡毫不刻意遮掩,那一刻我竟覺得莫名被療癒。

原來「自然」可以與「疏離競爭」共存;原來這種歲月痕跡能成為我們表達自我氣質的方式,並無需躲躲藏藏,甚至不必擔心外人如何評論。

當你想想:即使那位擁有巨大資源的明星,都能自由地擁抱他外貌上的不完美,我們又何必把人生弄得那麼疲累?

我們的價值,從來不只落在那幾道紋路、幾塊肉上,也不只在那個呼嘯而過的競技場裡。一旦懂得這點,也就多了一份同情自己、也同情他人的餘裕。

人生或許需要點吶喊與戰鬥,但也需要在適合的時候退場、休息,並且好好享受一餐無憂無慮的飯菜、一片不必汲汲營營的風景。這樣的生活狀態不是放棄,而是另一種走到深處後的醒悟。

希望我也能漸漸調整自己,從過往那「高壓競跑」的人生,走向更為溫柔堅定的節奏。也願你,我,以及每個徬徨的人,都能在漫漫長河中,慢慢找到自己的坐標。


raw-image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容我說
100會員
103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容我說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跨越了2024年 今年度的目標下筆寫好了 很重要的一件是情緒處理 情緒價值 要隨時都保有可以讓自己找到快樂的方法 就算是另一半也未必能夠承受情緒 並給予適當的價值回饋 通常都是自己處理好就好 而常常忽略那些細節部分 2025 加油
Thumbnail
跨越了2024年 今年度的目標下筆寫好了 很重要的一件是情緒處理 情緒價值 要隨時都保有可以讓自己找到快樂的方法 就算是另一半也未必能夠承受情緒 並給予適當的價值回饋 通常都是自己處理好就好 而常常忽略那些細節部分 2025 加油
Thumbnail
應對焦慮的解決之道,既不是走快一點,也不是走慢一點。
Thumbnail
應對焦慮的解決之道,既不是走快一點,也不是走慢一點。
Thumbnail
時間裡所做的事情或思考,是最好的療傷工具;同時也給自己很大的勇氣。 為自己活一遍
Thumbnail
時間裡所做的事情或思考,是最好的療傷工具;同時也給自己很大的勇氣。 為自己活一遍
Thumbnail
無論在多的無奈 都已成為過往 往著那平靜的以後 都能夠 更加平和身心 走過的路途 也只能自己一個人自行前往 在我內心 我唯一只有一句 認清了 看不透的 就給他去吧 眼前看不清楚的 就留給時間去看 最後 我想說的是 最後這兩年 謝謝你讓我更認識了
Thumbnail
無論在多的無奈 都已成為過往 往著那平靜的以後 都能夠 更加平和身心 走過的路途 也只能自己一個人自行前往 在我內心 我唯一只有一句 認清了 看不透的 就給他去吧 眼前看不清楚的 就留給時間去看 最後 我想說的是 最後這兩年 謝謝你讓我更認識了
Thumbnail
人之所以會憂鬱,除了一些先天的身體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於未來尚未發生事物的焦慮所長期累積的。 人之所以焦慮的原因是對於未來還沒有發生事情的一種消極想像,有些人可以很容易用一些方法來克服,但有些人卻是不懂怎麼緩解這些焦慮的累積。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心理學研究團隊給出了三個核心建議: 一、 重
Thumbnail
人之所以會憂鬱,除了一些先天的身體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於未來尚未發生事物的焦慮所長期累積的。 人之所以焦慮的原因是對於未來還沒有發生事情的一種消極想像,有些人可以很容易用一些方法來克服,但有些人卻是不懂怎麼緩解這些焦慮的累積。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心理學研究團隊給出了三個核心建議: 一、 重
Thumbnail
作者丨李思圓 1 讓每一天的自己,都比過去有進步 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生命中唯一且無法重來的一天。只有珍惜每一天,才能過好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 誠然,時間並不能讓我們在一瞬間煥然一新,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每天簡單、機械地重複,長時間待在舒適區裡,不做任何改變和提高。 讓每一個今天的自己,都
Thumbnail
作者丨李思圓 1 讓每一天的自己,都比過去有進步 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生命中唯一且無法重來的一天。只有珍惜每一天,才能過好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 誠然,時間並不能讓我們在一瞬間煥然一新,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每天簡單、機械地重複,長時間待在舒適區裡,不做任何改變和提高。 讓每一個今天的自己,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