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情你,但我不想活得跟你一樣:現代人的同情困境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近日,一則令人扼腕的消息在網路上流傳:同濟大學的優秀博士生杜梅,因患癌症不幸去世。這位年輕的生命,曾在學術道路上奮力拼搏,留下了一篇篇優秀的論文,也留下了「不想我的人生如此沉寂」的感慨。

杜梅的故事,引發了廣泛的同情和惋惜。人們哀悼她英年早逝,敬佩她對學術的熱愛,也感慨她短暫而又絢爛的一生。

然而,在同情之餘,一種微妙的情緒也在悄然蔓延。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表達了敬意,也坦言,雖然欽佩杜梅的成就,但並不願意過她那樣的人生。

高強度的學術壓力、對成功的執著追求,以及最終被病魔擊倒的結局,讓許多人感到一絲絲後怕和疏離。

這種矛盾的心態,引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對某些人充滿同情,但在同情之餘,又會不自覺地想要與他們保持距離?

我們同情杜梅,但我們真的願意像她那樣,將所有精力投入到學術研究中,以至於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然牽掛著未完成的論文嗎?


一、 同情背後的疏離: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

同情,無疑是一種美好的情感。它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並願意伸出援手。

然而,同情與行動之間,往往隔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為一個身患絕症的孩子流淚,會為一個在地震中失去家園的家庭捐款,但我們很少會真正地走進他們的生活,去承擔他們所承受的苦難。

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實則根植於人類的本能。同情是一種情感,但靠近或遠離的動力,則更多源於一種直覺,一種遠古以來遺傳下來的自我保護機制。

情感神經科學的奠基人之一雅克.潘克塞普(Jaak Panksepp)提出了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共享的七種基本情緒系統:

  • 尋求(SEEKING)
  • 憤怒(RAGE)
  • 恐懼(FEAR)
  • 悲傷(PANIC/GRIEF)
  • 照顧(CARE)
  • 玩耍(PLAY)
  • 性慾(LUST)

這些情緒系統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大腦,並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幫助我們的祖先趨利避害,生存繁衍。

潘克塞普認為,同情與「照顧」(CARE)系統密切相關,該系統由催產素等神經肽調節,負責促進母嬰聯結、社會依戀和親社會行為。當我們看到他人受苦時,我們會本能地產生同情,並願意提供幫助。

然而,同情也與「悲傷」(PANIC/GRIEF)系統有關,該系統與分離焦慮和社會依戀的喪失緊密相連。當我們過度沉浸於他人的痛苦之中時,我們自身的「悲傷」系統也可能被激活,從而引發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

為了保護自己免受這些負面情緒的侵擾,我們會本能地想要與痛苦的源頭保持距離。這並非冷漠無情,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就像我們在面對危險時會感到恐懼,並想要逃離一樣,當我們面對他人的苦難時,我們也會感到不適,並想要迴避。

回到杜梅的例子,人們同情她的遭遇,敬佩她的學術精神。但同時,人們也看到了她為學術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最終被病魔擊倒的悲劇結局。

這種結局,觸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悲傷」系統,讓人在同情之餘,也產生了一種本能的疏離感。人們害怕自己也會像她一樣,為了追求目標而犧牲健康,最終失去一切。


二、 同情在消逝:現代社會的焦慮與競爭

如果說,同情背後的疏離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那麼現代社會的焦慮和競爭,則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疏離,讓同情變得越來越稀缺。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焦慮蔓延的時代。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成功故事」,販賣著焦慮與不安。每個人都在努力奔跑,生怕被時代拋棄。學業、事業、家庭、育兒……每一個領域都充滿了激烈的競爭。

在這種環境下,人們的鈍感力逐漸升高。我們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圍,其中不乏各種悲慘的事件和不幸的遭遇。

一開始,我們還會感到震驚和同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內心逐漸變得麻木,對這些苦難的感受力也越來越弱。

我們甚至會在心裡暗自比較:誰比誰更慘?這種「競爭的迷思」甚至滲透到了對苦難的感知中,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與此同時,現代社會也越來越強調個人的獨立性和競爭性。從學校到職場,我們都被教育要努力拼搏,要出人頭地,要成為「人上人」。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下,我們習慣了將自己和他人的價值與成就、地位、財富等外在因素掛鉤。

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壓力,都在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而苦苦掙扎。我們自顧尚且不暇,又哪還有餘力去同情他人呢?

甚至,當我們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優秀、更成功時,我們內心深處可能會湧起一絲嫉妒和不安;而當我們看到別人比自己更慘時,我們又可能會暗自慶幸,甚至產生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優越感。

更何況,在這個信息真假難辨的時代,我們也變得越來越「聰明」了。我們會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事件,去分析事件背後的原因和邏輯。我們會思考:這個人值得同情嗎?他的遭遇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嗎?如果我幫助了他,對我有什麼好處?

這種「理性」的判斷,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我們同情他人的能力。我們不再輕易地被情感所打動,而是習慣於用理性的框架去分析和評判一切。

就像杜梅的事件,人們在同情她的遭遇的同時,也會思考:她是否太過於拼命了?她是否應該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這種思考,並非出於惡意,而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我們試圖從他人的經歷中汲取教訓,避免自己重蹈覆轍。


三、 彌足珍貴的情感:同情的價值與意義

儘管現代社會讓同情變得越來越稀缺,但我們依然要認識到,同情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情感,它不僅對他人的福祉至關重要,也對我們自身的幸福感有著深遠的影響。

同情,是人類社會性的基石。正是因為有了同情,我們才能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才能構建起一個充滿關愛和互助的社會。當我們同情他人時,我們不僅是在幫助他人,也是在幫助自己。因為同情能夠讓我們超越自身的侷限,體驗到更深刻的人性,感受到更深層次的意義和價值。

在這個焦慮和競爭的時代,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同情的價值和意義。我們需要培養孩子們的同情心,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理解他人,幫助他人。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更加包容、更加友善的社會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同情,也許不能改變世界的殘酷,但它可以溫暖我們的內心,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用自己的方式,去關愛身邊的人,去為這個世界貢獻一份力量。


結語

杜梅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堅韌,也讓我們看到了現代人同情困境的縮影。我同情杜梅,但我不想活得跟她一樣,這並不是一種自私或冷漠,而是一種真實的人性體現。

在同情與疏離之間,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我們需要保持對他人的關切和同情,同時也需要保護好自己,避免過度沉浸於他人的痛苦之中。並需要學會用更加智慧、更加成熟的方式去表達我們的同情,去踐行我們的善意。

畢竟我們都是「社會動物」,只有當我們學會真正地去同情他人,去關愛他人,我們才能在人際網路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和安寧。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avatar-img
84會員
84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應對焦慮的解決之道,既不是走快一點,也不是走慢一點。
只有當一件事情被我們放在意識層面處理,我們才能真正讓那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塵埃落定。如果一味逃避,那些事務及其相連的遺憾、憤怒、不滿、怨懟等情緒,只會流入潛意識之中,並繼續從潛意識層面影響我們。婁燁通過這部電影,就像在使用一種精神分析的手法,使觀眾將那兩年某些沒有處理的部分,重新回到意識層面去處理。
4/5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沉迷哲學需要被防範?在這個充斥抖音、手遊與社交媒體的時代,我沒見過有哪位年輕人因陷入哲學思考而荒廢學業、逃離職場。當一件根本不成問題的事情被當成問題,往往是為了掩蓋更嚴重的問題。明明問題不在哲學,卻非要抓哲學當擋箭牌。這種空洞的警告牽涉兩種常見的心理機制——「心理代償」與「替罪羊心理效應」。
我們習慣把「教育」和「婚姻」當成保底方案,卻沒看到:教育品質與認證含金量會隨著供需失衡而不斷流動,婚姻中的人性對等、互相尊重也需要雙方真心維護,而非冷淡利用。真正的成熟在於放下敷衍與輕蔑,不再用過時的想像來鞏固脆弱的自尊,而是勇於直視世界的不確定、承認環境與自身有限性,並以踏實行動回應。
2024年12月4日,瓊瑤在新北市淡水的家中離世,享年86歲。她的離去,對許多讀者來說像是失去了一位親人。瓊瑤的離世是一個提醒,告訴我們不要忽略死亡這個話題,也不要害怕思考自己生命的結束方式。如果我們能夠以尊嚴和自由來迎接這個終點,死亡不必然是悲慘的,它可以是旅程的平靜終點。
佛教也有自己的「七宗罪」,即七種高慢心。這些高慢心是人們內在的煩惱和錯誤觀念,阻礙我們正確認識自我和他人,妨礙智慧的增長。它們是:   1. 單慢 2. 過慢 3. 慢過慢 4. 我慢 5. 增上慢 6. 卑劣慢 7. 邪見慢
應對焦慮的解決之道,既不是走快一點,也不是走慢一點。
只有當一件事情被我們放在意識層面處理,我們才能真正讓那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塵埃落定。如果一味逃避,那些事務及其相連的遺憾、憤怒、不滿、怨懟等情緒,只會流入潛意識之中,並繼續從潛意識層面影響我們。婁燁通過這部電影,就像在使用一種精神分析的手法,使觀眾將那兩年某些沒有處理的部分,重新回到意識層面去處理。
4/5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沉迷哲學需要被防範?在這個充斥抖音、手遊與社交媒體的時代,我沒見過有哪位年輕人因陷入哲學思考而荒廢學業、逃離職場。當一件根本不成問題的事情被當成問題,往往是為了掩蓋更嚴重的問題。明明問題不在哲學,卻非要抓哲學當擋箭牌。這種空洞的警告牽涉兩種常見的心理機制——「心理代償」與「替罪羊心理效應」。
我們習慣把「教育」和「婚姻」當成保底方案,卻沒看到:教育品質與認證含金量會隨著供需失衡而不斷流動,婚姻中的人性對等、互相尊重也需要雙方真心維護,而非冷淡利用。真正的成熟在於放下敷衍與輕蔑,不再用過時的想像來鞏固脆弱的自尊,而是勇於直視世界的不確定、承認環境與自身有限性,並以踏實行動回應。
2024年12月4日,瓊瑤在新北市淡水的家中離世,享年86歲。她的離去,對許多讀者來說像是失去了一位親人。瓊瑤的離世是一個提醒,告訴我們不要忽略死亡這個話題,也不要害怕思考自己生命的結束方式。如果我們能夠以尊嚴和自由來迎接這個終點,死亡不必然是悲慘的,它可以是旅程的平靜終點。
佛教也有自己的「七宗罪」,即七種高慢心。這些高慢心是人們內在的煩惱和錯誤觀念,阻礙我們正確認識自我和他人,妨礙智慧的增長。它們是:   1. 單慢 2. 過慢 3. 慢過慢 4. 我慢 5. 增上慢 6. 卑劣慢 7. 邪見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沒辦法感受身受。即使有相同的遭遇也不見得能有同理心,對我們無足輕重的事,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足以壓跨她的那根稻草。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回應身邊親近的人的需求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或煩燥。因為擔心,也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我們總覺得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你無從得知對方發生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有許多朋友陸續跟我訴苦被周遭的人不斷索求,而基於不想破壞關係的緣故,只好勉強自己滿足對方的需求,但沒想到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因為一而再再而三地迎合而停止,反而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所以這些朋友最後受不了來尋求我的意見。 「你覺得這樣的人真的把你當朋友嗎?」我總是如此問。 我通常給的具體建議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沒辦法感受身受。即使有相同的遭遇也不見得能有同理心,對我們無足輕重的事,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足以壓跨她的那根稻草。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回應身邊親近的人的需求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或煩燥。因為擔心,也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我們總覺得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你無從得知對方發生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有許多朋友陸續跟我訴苦被周遭的人不斷索求,而基於不想破壞關係的緣故,只好勉強自己滿足對方的需求,但沒想到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因為一而再再而三地迎合而停止,反而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所以這些朋友最後受不了來尋求我的意見。 「你覺得這樣的人真的把你當朋友嗎?」我總是如此問。 我通常給的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