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除夕,放下一輩子的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引言︰鐘聲與枷鎖

歲末的鐘聲悠悠迴盪,又是一年除夕至。爆竹聲中,燈火輝煌,家家戶戶圍爐團坐,互道祝福,一派祥和喜樂。

在這闔家團圓的時刻,我想與您聊聊一個看似厚重,實則關乎每個心靈自由的話題——放下「欠債思維」。

 

一、無處不在的「債」文化

「欠債思維」深深植根於我們的文化之中,常聽人說「養兒育女是還前世的債」,「母難日」更是將孩子的降生與母親的苦痛緊密相連,彷彿自嘩嘩墜地那一刻起,我們就背負了沉重的債務。

類似上述的觀念,像影子一樣伴隨著我們,影響著我們對生活的感知,以及對幸福的追求。

身為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名諮商師,我常常觀察到這種「欠債思維」對學生們、來訪者們造成的壓力。

孩子們被灌輸「要好好學習,報答父母」,彷彿學習不是為了探索未知,而是為了償還「養育之恩」的債務,失去了學習本該有的樂趣。更可悲的是,每當他們成績不理想,總會聯想到對不起父母的臉,這種負罪感如同大山一樣壓在心頭。

「欠債思維」不僅存在於校園,更瀰漫在社會的各個角落。

在職場上,一些老闆將員工視為「欠債者」,認為自己提供了工作機會,員工就應該感恩戴德,無條件服從,卻忘記了企業與員工本應是合作共贏的關係。

在愛情與婚姻中,「欠債思維」更是製造痛苦的根源。當付出被貼上「欠條」,每一份愛都變成了待償還的債務,這樣的關係怎能不讓人窒息?

如果你的每一次付出,都期待著對方加倍的回報,一旦對方未能如你所願,你便覺得自己放出去的「貸款」收不回來,內心充滿了憤怒和委屈。而對方呢?莫名其妙地背負了沉重的「罪名」,同樣痛苦不堪。

尤其在中國文化中,家庭更是欠債思維的重災區。

「孝順」往往被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被異化為一種「債」。子女被要求無條件服從父母,照顧其終老,否則便是不孝。這種觀念的負面影響在於,它容易導致子女在做人生選擇時,過度考慮父母的期待,而非自身的真實需求。結婚、生育、職業選擇,都變成了「還債」的方式。

錙銖必較的「孝順」,不僅讓子女感到壓抑,也讓父母難以真正享受天倫之樂。他們沒有意識到,其實他們也是在「欠債思維」下行動。

此外,網上關於「不婚不育」的討論也常常與「欠債思維」糾纏不清。

有人認為不結婚、不生孩子就是自私,是對父母、對社會「不負責任」。然而,生命的美好在於其多樣性,有人喜歡孩子,有人選擇丁克,這都是個人的自由選擇。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出於愛與自由做出的選擇,而不是為了「還債」。

有些人不清楚什麼是讓自己幸福,又不想痛苦,卻又不斷提倡不婚不育。可是有些人即使不婚不育,也能從其他面向讓自己感受到幸福。

有些人不生育是出自於對孩子的愛,有些人不結婚,也能在與父母健康的關係互動中找到讓自己幸福的元素。重要的是,這些人有沒有辦法從他們的生活中,找到讓自己幸福快樂的方式。

 

二、被誤讀的儒家與精神PUA

「欠債思維」的形成,與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某種解讀有關。

「一命二運三風水」的宿命論調,以及「生兒育女是還前世債」的因果報應觀念,都在中國人的生命敘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這些觀念將人生描繪成一幅被命運之手操控的畫卷,讓人們在面對困境時,往往歸咎於「前世的虧欠」或「命該如此」,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也為「欠債思維」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然而,這並非儒家思想的本義。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重視人倫關係和社會秩序,並提出了「報國」等倫理觀念。

但這些觀念的核心在於「責任」與「擔當」,而非「虧欠」與「償還」。孔子在《論語》中多次談及「義」,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孔子的論述都在強調,個體對家國、對人民的責任乃是源於一種對「共同善」的追求,而非出於「欠債」的壓力。進而,「報國」的本質是「志同道合,共同投入」,是「天下為公」的理想追求,而不是為了「還債」般的「奉獻」。

故真正的儒者,追求的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和美境界,而非沉溺於「欠債還債」的泥淖。

但在歷史的演進中,為了更好地凝聚人心,一些觀念被逐漸扭曲:「你欠父母的養育之恩」、「你欠國家的栽培」之類的話術,無形中給人套上了沉重的枷鎖,這便是精神PUA的溫床,透過不斷強調你虧欠了誰、應該要感恩誰,最終使你失去自由,陷入被操控的境地。

 

三、重估價值,擁抱欲望

哲學家尼采的觀點:「重估一切價值」,為我們提供了反思「欠債思維」的利器。他主張掙脫傳統道德的束縛,勇於質疑那些被奉為圭臬的觀念。

在基督教道德中,人們慣於將受苦視為美德,彷彿痛苦或犧牲能使人變得高貴。但尼采卻反問︰為何要將痛苦定義為必要?

舉個例子,我們常聽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說法,似乎只有經歷苦難,才能獲得成功。

但用尼采的觀點,我們當質疑︰為何成功一定要以吃苦為前提?我們是否可以追求一種快樂的、充滿生命力的成功模式?

就像運動員在賽場上揮灑汗水,他們或許很辛苦,但更多的是享受競技的樂趣,以及對自身極限的挑戰。這便是一種對「苦難美德論」的超越。

其次,尼采強調「肯定自我意志」,擁抱「生命力」,而不是沉溺於「虧欠」與「補償」的循環。

展開的說,如法國哲學家德勒茲的「欲望」與「生成」理論,則為我們指明了擺脫「欠債思維」的實踐路徑。

德勒茲認為,生命不應被過去所限,而應是持續開放、自我創造的。

「欠債思維」將自我鎖定在過往的關係中,諸如「我欠誰的恩惠」、「我欠誰的支持」等等,讓所有的創造力都被過去所吞噬,無法真正開闢新的未來。

正如余秀華在《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中寫道︰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這看似大膽甚至「離經叛道」的詩句,卻蘊含著對生命本真和自由的渴望。

余秀華以其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一種「積極的生命力」,一種對「欲望」的肯定。她無懼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

這首詩,有人會解讀成「卑微」,有人看到了「勇敢」。但究其核心,它展現了一種對「自我」的肯定,一種對「生成」的擁抱。

德勒茲用「遊牧民」來比喻那種自由、流動、不斷生成的生命狀態。遊牧民不會被固定的居所束縛,他們不斷遷徙,不斷探索新的領地。

余秀華一般的愛欲,便是一種「遊牧精神」的體現。

有些人認為女人不該跟男人談戀愛,不該追求愛情,可是這都是違反人性的,我們應該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勇敢去愛,也勇敢離開。一個人可以勇敢去愛,也可以勇敢的分開,兩者看起來行動不同,但可以都是為了追求幸福。

我們應該像遊牧民一樣,擺脫「欠債」的泥沼,用「我渴望什麼?」、「我想創造什麼新的生存模式?」來引領自己。

好比當一位年輕人想要創業,他不應該被「我欠父母一個穩定的工作」之類的想法所困,而應該思考︰「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我如何創造一個既能實現自我價值,又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事業?」

當我們這樣思考時,就已經掙脫了「欠債思維」的束縛,開始擁抱「積極的生命力」。

 

結語︰自由選擇,向陽而生

透過「流動」與「差異」來理解自己,讓「欲望」成為我們的原動力,我們將逐步掙脫那些陰魂不散的虧欠感。如此,我們才有餘裕去感受生命的豐富,主動開展更具意義的關係。這是一種對自己的解放,也是對生命的一種負責。

放下「欠債思維」,並非逃避責任,而是讓我們重新分辨「責任」與「犧牲」、「回饋」與「補償」之間的差異。

適度的責任心是必要的,它讓我們在社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回饋」的精神則能推動我們去感恩並與他人分享。但一旦混淆了「回饋」與「還債」,便會誤把每一份熱情都看作負擔。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

人只有在自由、開闊、能夠勇敢追求所愛的狀態下,才最能彰顯自身價值,活出自我,獲得幸福。

新年的鐘聲敲響之際,不妨問問自己︰我要如何活出更敞亮、更不被束縛的人生?至少,先從不再給自己貼上「欠債者」的標籤開始。這是一種對自己的解放,也是一種對未來的期許。

 

【新年回饋】

感謝長久以來支持我的朋友們,新的一年即將展開,願各位在此除夕之夜,都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喜悅,並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

我在此誠摯邀請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在新的一年,您打算做些什麼讓自己更幸福快樂?您想採取哪些行動來擺脫「欠債思維」,更自在地享受人生?

我將從中選出幾位讀者,寄出我在旅途中收集的明信片,與您一同迎接全新的篇章。這是一種分享,也是一種祝福。

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向陽而生!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容我說
100會員
103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容我說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真正的成功,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能在責任之中找到自由的呼吸。」
Thumbnail
「真正的成功,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能在責任之中找到自由的呼吸。」
Thumbnail
曾聽過一段話:「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取得快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他快樂。」 是的,快樂是超然物外的灑脫,是歷盡風霜的頓悟,是破繭而出的自由……快樂不能外求。快樂是由己身而出。 女人,後半生拼的不是老公、孩子,也不是臉蛋、身段,而是堅強樂觀的心態、獨立的經濟能力和健康的身體。女人,無論身處
Thumbnail
曾聽過一段話:「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取得快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他快樂。」 是的,快樂是超然物外的灑脫,是歷盡風霜的頓悟,是破繭而出的自由……快樂不能外求。快樂是由己身而出。 女人,後半生拼的不是老公、孩子,也不是臉蛋、身段,而是堅強樂觀的心態、獨立的經濟能力和健康的身體。女人,無論身處
Thumbnail
人,終究是要一個人獨處。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環境得到快樂;沒有智慧的人,快樂外求。沒有人能給你想要的快樂。快樂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也是無所羈絆的自由…… 人,後半生拼的不是臉蛋也不是身段,更不是金錢、權位,而是堅強樂觀的心態、獨立的能力和健康的身體。
Thumbnail
人,終究是要一個人獨處。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環境得到快樂;沒有智慧的人,快樂外求。沒有人能給你想要的快樂。快樂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也是無所羈絆的自由…… 人,後半生拼的不是臉蛋也不是身段,更不是金錢、權位,而是堅強樂觀的心態、獨立的能力和健康的身體。
Thumbnail
用祝福開啟新的一天
Thumbnail
用祝福開啟新的一天
Thumbnail
幸福,一個看似溫柔的詞彙, 卻蘊含著力量和獨立。 我們的幸福, 不是外界賦予的, 而是自己的創造。 我們不需要等待別人的拯救, 不必尋求外在的認可 來證明我們的完整。 因為我們, 本就完整。 我們擁有夢想, 珍惜自己的價值, 掌握自己的力量。 我們為自己
Thumbnail
幸福,一個看似溫柔的詞彙, 卻蘊含著力量和獨立。 我們的幸福, 不是外界賦予的, 而是自己的創造。 我們不需要等待別人的拯救, 不必尋求外在的認可 來證明我們的完整。 因為我們, 本就完整。 我們擁有夢想, 珍惜自己的價值, 掌握自己的力量。 我們為自己
Thumbnail
快樂就是,花自己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快樂就是,不勉強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Thumbnail
快樂就是,花自己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快樂就是,不勉強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Thumbnail
《改變越無畏,人生越自由》中我喜歡的句子。
Thumbnail
《改變越無畏,人生越自由》中我喜歡的句子。
Thumbnail
有一種開心 是自己享受一人的時光 有一種舒服 是辛苦打掃後的乾淨清爽 有一種平靜 是那心靈的安穩 有一種幸福 是平凡與平安 有一種安靜 是力量的醞釀 有一種盼望 是生活的動力 有一種釋放 是交托放手 有一種生命 是永恆的盼望
Thumbnail
有一種開心 是自己享受一人的時光 有一種舒服 是辛苦打掃後的乾淨清爽 有一種平靜 是那心靈的安穩 有一種幸福 是平凡與平安 有一種安靜 是力量的醞釀 有一種盼望 是生活的動力 有一種釋放 是交托放手 有一種生命 是永恆的盼望
Thumbnail
生活的價值在於你給予它的意義 所以不要等待幸福的到來,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去創造它。 行動創造價值,幸福就在不遠處。
Thumbnail
生活的價值在於你給予它的意義 所以不要等待幸福的到來,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去創造它。 行動創造價值,幸福就在不遠處。
Thumbnail
快樂來自於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享受人生,快樂來自於和他人及自我內心深處的聯繫,快樂來自接納真實自我。
Thumbnail
快樂來自於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享受人生,快樂來自於和他人及自我內心深處的聯繫,快樂來自接納真實自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