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死去:大S逝去背後的東亞女性命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在這個光怪陸離卻充滿矛盾情感的時代,生與死往往被人們以戲劇化的瞬間捕捉,卻忽略了那背後深沉的歷史重負與文化桎梏。

今日,台灣女藝人大S突然過世,享年48歲。

大S以48歲的年齡告別了我們。對於許多熟悉她光鮮亮麗形象的人而言,48歲或許還不算太老,但在全球發達國家中,女性的平均壽命通常超過80歲,這一巨大的反差令人震驚。

大S的早逝,不僅僅是個體生命的意外中斷,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女性在繁華背後所承受的無形重擔。

現代社會中,儘管物質生活日益改善,但女性卻依然面臨著婚姻、家庭與職場的多重壓力。

大S曾以獨特的魅力與智慧活躍於螢幕前,但她的生活中同樣飽受種種外界期待與內在矛盾的煎熬。當一位女性在本應充滿可能與活力的年紀,卻匆匆凋零,這不僅是個人悲劇,更引發我們對整個文化現象的深刻反思。

48歲,這個數字在發達國家可能正處於黃金晚期,但對於我們的文化背景而言,卻意味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價值——這是那種被家庭責任、社會偏見與歷史負擔重重壓縮的結果。

她的離去不僅令無數影迷扼腕嘆息,也引發了對現代女性命運的深刻反思:在發達國家,女性平均壽命常接近80至85歲,而48歲卻顯得如此矮小;而在中國古代,女性的命運更顯殘酷——唐代女性平均壽命約29歲。

這一切引發了我撰寫此文的動機:我希望通過剖析那些冰冷數據與動人典故,喚起公眾對女性存在議題的廣泛關注,讓更多人不論男女,都能正視那被忽略卻亟待解決的深層問題。

 

數據背後的殘酷現實

歷史數據告訴我們,女性自古以來便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生命重擔。

根據學者葛婉章的研究,明清時期女性自殺比例竟高達50%以上,而江南地區更是常以投水、自縊、服毒等極端方式了結生命。這些殘酷的數字,彷彿一把無形的刻刀,深深刻劃著那個父權社會對女性話語權的徹底剝奪。

然而,女性死亡的悲劇並不僅限於自殺這一極端現象。根據李靜的研究,唐代女性的平均壽命僅約29歲,這遠低於同時期男性的生命長度。

這種差距,除了生理因素之外,更與當時女性在家庭、婚姻、以及醫療條件上的多重束縛息息相關。難產、疾病、意外事故、甚至殉葬等現象屢見不鮮,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一個生命因沉重的社會壓力而過早凋零的故事。

進入現代,雖然社會進步、醫療技術大幅改善,但東亞女性自殺問題仍未徹底解決。

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的統計顯示,韓國女性自殺率達每10萬人13.9人,日本女性則約為9.4人。

這些數字猶如重錘般擊打著我們的心靈,提醒著我們:在一個標榜現代文明與進步的社會中,性別不平等與文化壓迫依然在暗中侵蝕著無數生命的尊嚴與可能性。

 

文學典故中的女性悲歌

除了自殺,女性在歷史上因難產、疾病、意外事故甚至殉葬而過早逝去的現象,同樣令人心碎。

古代醫療條件的落後、營養不良、繁重的家務與生育風險,讓無數女性在生命早期便被迫退場。

殉葬的傳統更是將女性視作維繫家族榮譽的犧牲品,每一個因難產或疾病而逝去的生命,都在歷史中留下了一道難以癒合的創傷。

死亡,不僅是個體的凋零,更是那段時代對女性身體與心靈全面壓迫的見證。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女性死亡從來不僅僅是個體悲劇,而是一種集體的文化隱喻。

譬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由於遭到婆婆的虐待和丈夫的休棄,最終選擇投水自盡;而《西廂記》中,崔鶯鶯的侍女紅娘,儘管沒有直接以生命告終,但毅然離去追求自我幸福,卻也象徵著女性對傳統束縛的無聲反抗。

這些故事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們以悲壯的筆觸記錄著女性在父權社會中那無法言說的痛苦與絕望。

古典詩歌更是善於運用象徵與隱喻來書寫女性死亡的意涵。

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吟道「花自飄零水自流」,那不僅是對逝去青春的慨嘆,更隱含了女性在命運洪流中無力抗爭的深沉哀傷;李煜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描繪了人生的無常與苦澀。而白居易的《長恨歌》則通過月亮的陰晴圓缺,隱喻著愛情的悲歡離合和生命的無常。

這些充滿象徵意味的筆觸,不僅豐富了文學的層次,也讓我們在每一次面對女性死亡命題時,都能感受到那份既脆弱又堅韌的存在力量。

 

歷史與現實:跨越時空的對話

當我們回顧那些穿越千年的數據與詩篇時,不難發現,女性死亡一直是父權社會中一個沉默卻無法回避的傷痕。

從明清時期高達50%以上的自殺比例,到唐代女性僅29歲的平均壽命,再到現代韓國和日本女性每10萬人自殺率分別達13.9與9.4的驚人數據,每一個指標都在無聲中控訴著那個被忽視的真相:女性的生命,從來都在多重壓迫與無奈中縮短。

古典詩歌與民間傳說中,女性的死亡常常被賦予象徵意味。那凋零的花瓣、流逝的流水、隱晦的月影,都成了歷史長河中女性脆弱命運的隱喻。

譬如,李清照的詞句不僅抒發了個人情感,更在字裡行間傳遞出一種普遍而悲壯的女性生存狀態。這種由古至今貫穿不斷的文化記憶,使我們不得不反思: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究竟是什麼讓女性不得不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中,與死亡擦肩而過?

 

結語:在留白中尋找溫柔與希望

大S的突然離去,是一聲沉重的警鐘,呼喚著我們關注那些被忽略的女性命運;而那些古老詩句中低吟的「落花」、「流水」與「月」,則在無聲中訴說著歷史中無數女性的掙扎與悲歡。

這沉默的死去,不僅僅是對女性在父權結構下命運的無聲控訴,更是一個跨越時空的呼喚——呼喚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性別,正視生命本質與存在的價值。

當我們以母親般的包容、妻子般的理解以及情人般的熱情,重新定義彼此的尊嚴與自由時,或許那跨越生與死的鴻溝,終將在每一次深思與自我療癒中逐漸消融。

也許,正如那些凋零的花瓣、滾動的流水與變幻的月光所寓示的,我們在追問生命真諦的同時,終能發現一種無聲卻堅韌的力量——它跨越了個體的悲劇,連結了每一個渴望自由與尊嚴的靈魂。

在這個充滿矛盾與無奈的世界中,女性的生與死不該僅僅是統計數字或悲劇傳說,而應成為我們共同關注、反思與改變的命題。當每一個生命都能獲得應有的關懷與理解,那沉默中迴盪的死亡,也許便會在未來化作一段溫柔、充滿希望的永恆詩行。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avatar-img
84會員
89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我們這代人,像是一群被困在玻璃魚缸裡的洄游魚,徒勞地繞著圈,彼此凝視,眼神裡交織著困惑、麻木,以及揮之不去的厭煩。這厭煩,如同缸底的淤泥,日漸堆積,渾濁了原本清澈的水,也遮蔽了我們望向遠方的視線。 這一切,或許可以從「人是什麼」說起。
總有一天,母親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養育者」。
如果你很寂寞,有一種治療方式:開車上路,去見那個你想見的人。
回想2024,身邊有不少人不得不離開舒適圈。大家都在問:「我該怎麼繼續維持對未來的熱情?又該如何應對各種挑戰,而不至於陷入自我懷疑?」於是我決定寫份年終總結。這份總結有我這一年下來的五個體悟。希望在這個匆忙的時代裡,若我們能在平視的對話裡彼此啟發,這些文字就算是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這個問題凸顯常人對以下三件事的誤解:大學、職業和人生。
通過他們,我找到了自己的根,明白了家的所在。家,不正是一群擁有共同語言和共同記憶的人聚集的地方嗎?
我們這代人,像是一群被困在玻璃魚缸裡的洄游魚,徒勞地繞著圈,彼此凝視,眼神裡交織著困惑、麻木,以及揮之不去的厭煩。這厭煩,如同缸底的淤泥,日漸堆積,渾濁了原本清澈的水,也遮蔽了我們望向遠方的視線。 這一切,或許可以從「人是什麼」說起。
總有一天,母親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養育者」。
如果你很寂寞,有一種治療方式:開車上路,去見那個你想見的人。
回想2024,身邊有不少人不得不離開舒適圈。大家都在問:「我該怎麼繼續維持對未來的熱情?又該如何應對各種挑戰,而不至於陷入自我懷疑?」於是我決定寫份年終總結。這份總結有我這一年下來的五個體悟。希望在這個匆忙的時代裡,若我們能在平視的對話裡彼此啟發,這些文字就算是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這個問題凸顯常人對以下三件事的誤解:大學、職業和人生。
通過他們,我找到了自己的根,明白了家的所在。家,不正是一群擁有共同語言和共同記憶的人聚集的地方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Thumbnail
繼《我可能不會愛你》刻劃30+女性,時隔13年,徐譽庭自編自導《不夠善良的我們》探討兩位不同心境的40+女性,以一次意外「撞衫」事件,同月同日生且愛上同一個男人為開頭,展開一段假想敵的心理拉扯。
Thumbnail
台女,您有一則語音留言……現在播放。 如果有人要殺你,你要殺了他還是自殺呢? 畢竟他們說,如果你並非死於天災,那你不是自殺就是他殺。 什麼?一切都是陰謀? 那你下次找個天災級的人物交往吧? 這樣你會死得很平凡。 我想,雖然你可能有點不自由,但不會死去。 請好好享受活著唯一有的樂趣,感受震顫。
以現代女性的角度去觀看戲劇中時代女性被對待的樣子,真的會氣死,一股腦的覺得非常的不公,劇中對性別不平等展現的淋漓盡致。 那時代的女性就像物品,可以是任何形式,卻無任何怨言; 當然我相信,也許那時代的人也是有人有怨言但是礙於社會上普遍就是如此。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女主角『婉通』,只是有意識地表達自己卻
曾跟朋友討論:如果穿越到中國古代,該怎麼辦呢?她想自殺,我想活下去。
Thumbnail
當你看得透徹,某種時候你會過度鮮明看見屠殺、權利、鬥爭的真實血腥。西蒙波娃、金智英等故事反映出女性在古今中外的地位與處境。本文訴求人們思考女性主義的意義,以及對女性的權益給予更多尊重。數個人生故事的交織,帶出家庭、文化、性別的反思。
Thumbnail
《女二》文字很高級,情緒很有厚度,細膩但不瑣碎。一個等功成名就的機會等了十多年的女演員,在追求夢想的漫長旅途中會有的痛苦、糾結、成長和昇華,都很完整、很真實。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年長的男性對年少的女性實行的不平等打壓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Thumbnail
繼《我可能不會愛你》刻劃30+女性,時隔13年,徐譽庭自編自導《不夠善良的我們》探討兩位不同心境的40+女性,以一次意外「撞衫」事件,同月同日生且愛上同一個男人為開頭,展開一段假想敵的心理拉扯。
Thumbnail
台女,您有一則語音留言……現在播放。 如果有人要殺你,你要殺了他還是自殺呢? 畢竟他們說,如果你並非死於天災,那你不是自殺就是他殺。 什麼?一切都是陰謀? 那你下次找個天災級的人物交往吧? 這樣你會死得很平凡。 我想,雖然你可能有點不自由,但不會死去。 請好好享受活著唯一有的樂趣,感受震顫。
以現代女性的角度去觀看戲劇中時代女性被對待的樣子,真的會氣死,一股腦的覺得非常的不公,劇中對性別不平等展現的淋漓盡致。 那時代的女性就像物品,可以是任何形式,卻無任何怨言; 當然我相信,也許那時代的人也是有人有怨言但是礙於社會上普遍就是如此。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女主角『婉通』,只是有意識地表達自己卻
曾跟朋友討論:如果穿越到中國古代,該怎麼辦呢?她想自殺,我想活下去。
Thumbnail
當你看得透徹,某種時候你會過度鮮明看見屠殺、權利、鬥爭的真實血腥。西蒙波娃、金智英等故事反映出女性在古今中外的地位與處境。本文訴求人們思考女性主義的意義,以及對女性的權益給予更多尊重。數個人生故事的交織,帶出家庭、文化、性別的反思。
Thumbnail
《女二》文字很高級,情緒很有厚度,細膩但不瑣碎。一個等功成名就的機會等了十多年的女演員,在追求夢想的漫長旅途中會有的痛苦、糾結、成長和昇華,都很完整、很真實。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年長的男性對年少的女性實行的不平等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