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段休傑克曼前妻發表的話:
「這一切都不是針對個人,我們之所以彼此吸引,是為了學習與修復自己破碎的部分。我依然心懷感激。」
但在我看來
「為了」學習與修復自己而彼此吸引這段關係就會成為一種目的性的依附
特別是本應當為自我的課題
卻被擺在一段關係裡面
對方除了要修補自己破損的部分
還需要承擔藉由感情療癒自我的期待
個人認為這就不是一段純粹的戀愛關係
一段感情的開始必然有互相吸引
但是自我療癒、自我成長絕對是自己的功課
單身也好、非單身也罷
我們可以勇敢去愛
可是我們不是為了彌補缺憾、治癒創傷
而把「使自己完整」投射在一段感情當中
如果過程中沒有符合自己被治癒的期待
這股失望的力量會對一段關係形成破壞
相對的
對方若進入這樣的一段關係之中
因為對方永遠不是自己
對方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標準答案」
既給不出也餵不飽
雙方只能不斷內耗
當我們把自己面對問題的主導權
交付在親密關係當中的對方手中
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危險的地方在於
好好愛自己的能力逐漸流失
應對自我課題的機會
反倒取決於對方是否心領神會
讓這段關係陷入了風雨飄搖的風險
一段對話一個舉動都變得動輒得咎
單純喜歡對方的心
最後也會逐漸消磨殆盡
愈早看清晰:
自我成長與療癒是一輩子的課題
另一半的支持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愈早我們就能從脆弱中看見生命的強韌
從苦難中經歷挫折的意義
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於內在的情緒穩定
最珍貴的情緒價值來自於對自己最真實的了解
只能內求
也只有內求
才能張弛有度的自我陪伴
走完人生中完整自己的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