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ita

Ajita

2 位追蹤者
從小單純但充滿好奇,靠努力與運氣考上醫學系當了精神科專科醫師,才發現自己是高功能亞斯也有學習障礙。臨床工作30年,涉獵各種不同醫療系統並進行整合,並透過親自實驗、論文求證、臨床應用,得到許多寶貴的第一線資料。自小喜歡寫作,但因為太在乎而少有正式行動。透過網站,想分享許多寶貴的經驗給更多人!
千面醫師Ajita從童年如白紙,若有神助成為醫師,親歷憂鬱、恐慌、慢性病與車禍等多重挑戰,並以主流與非主流醫學實踐成功恢復健康。過去30年,我深入研究親子教養、不用藥醫療與抗衰老,並在健康與幸福力方面有獨到見解。希望透過與大家的分享,能在AI世代與超高齡社會中,攜手追求身心靈的平衡與和諧。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長期以來,到底一個人怎麼樣才是「精神正常」?怎麼樣才是「精神異常」?一直有許多爭論。它真的是陰謀論裡面所說的,是一群人為了牟利而創造的「診斷準則」,並藉以催眠大眾,進行「不當圖利銷售」而創造出來的嗎?或者,它是有權有勢的人,針對弱勢族群,設法在行為上貼上「異常」的標籤,藉以剝奪這些弱勢族群的權利呢?
Thumbnail
多年以來,許多人都很好奇:我心情低落,就是得了憂鬱症嗎?心情低落,一樣會吃不好、睡不好;憂鬱症會不會只是精神科醫療人員一套自圓其說的說法呢?在工作到今年年底就進入第31年,也同時是全職從事不用藥醫療第18年,我想配合最新的兩本精神醫學教科書裡面一些較新的科學研究,跟大家簡單分享: 我的答案是...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又到了某個醫學大學,和一群年輕學生分享我多年來不用藥治療憂鬱症的經驗。站在台上,我再度感覺到胸口那熟悉的心跳加速,以及內心些微的不安與忐忑。或許有人會感到驚訝,從事精神科醫師工作30年、並且在心理治療與身心靈療癒已經是資深督導的我,為何還會有這些情緒?但事實是,這種害羞與不自在感,從來沒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醫學在疾病治療上的成就與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病人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忽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如何轉向一種以全人健康為核心的醫療模式成為焦點,強調理解疾病背後的心理、社會和精神因素,並尋求更全面的治療方法。本文旨在重新思考醫療的使命,不僅在於治療疾病,更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