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藥物的「療效」與心靈的缺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走進醫院看診的時候,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醫生問你「哪裡不舒服?」然後對症下藥,開了藥或建議手術。這樣的醫療過程在現代醫學中非常常見,而且效果顯著。但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醫生總是專注於消滅症狀,卻不問我們「怎麼會生病」?病痛的源頭是否只來自我們的身體?這背後反映了現代醫學的「功」與「過」。

現代醫學自19世紀興起,最初是由解剖學的突破開始的。醫學家們終於能夠清晰地看到人體內部的結構,發現疾病的病灶,進而研究治療。隨著顯微鏡與藥物的發明,醫學家得以進入更精細的層次,研究病原體、細菌、病毒,進一步推動了抗生素和疫苗的發展。這些技術的進步讓醫生能夠迅速解決感染、搶救生命,並大幅降低了手術風險。這是現代醫學的巨大成就,也是它為何在全世界取得主導地位的原因之一。

忽略了「人」的複雜性

但是,這樣的醫學模式也帶來了一個問題。當我們習慣把身體看作一台精密機器,將疾病視為機器故障時,醫學的焦點自然集中在「修理」這台機器上。我們用藥物來調整化學平衡,用手術來修補組織損傷。然而,病人的心理狀態、情感感受,及他們與周圍社會的關係,往往被忽視。醫生關注的是疾病,而不是「人」。

台灣醫學界的前輩謝博生教授在《台灣醫療百年史》中指出,現代醫學在台灣的發展過程中,病人經常被視為「疾病的寄附體」。醫療系統著重於治療病灶,而非理解整體的健康狀態。內科醫師根據需求開藥,外科醫師依據需要動刀,但病人的心理調適、情感壓力和社會因素,常常無法進入討論範疇。這種「科技導向」的醫學,幾乎排除了一切與人體器官無關的因素,造成了一種「片面性」的醫療模式。

「看不到的」健康因子

我們生病的原因真的只在看得見的地方嗎?答案可能並不這麼簡單。

現代醫學的模式,基於「看得見、測得出」的證據,例如X光片上的陰影、血液檢查的數據,或顯微鏡下的細菌。但這些可量化的指標,無法涵蓋所有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慢性病和心理健康方面,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簡單地指出單一可控制的「病灶」。這讓醫學界在面對高血壓、糖尿病、焦慮症、抑鬱症等慢性病時,面臨挑戰。醫生只能用藥物控制症狀,卻無法找到根本的解決之道。

事實上,當代的神經免疫學已經揭露,身體的健康不僅限於生理層面。我們的心理、情感、甚至社會關係,都會影響免疫系統的運作。一個人若經常處於壓力中,他的免疫系統會變得脆弱,更容易生病。相反,良好的心理狀態、穩定的情緒、和諧的人際關係,則有助於促進免疫功能。因此,真正的健康,不是僅僅擺脫身體上的病痛,而是讓身心靈在各個層面都保持平衡與和諧。

全人健康:超越疾病的治療

在我30年的臨床經驗中,我見證了許多病人的康復過程。例如,在高雄長庚工作期間,我曾多次透過心理諮商,幫助多位藥物無法抑制的高血壓、高血糖及疼痛等身體症狀也能有效獲得改善。我從傳統的精神醫學出發,運用過精神分析、動力學派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後來把各類身心療癒技術,如音樂療癒、舞蹈療癒、催眠潛意識探索、禪修正念療癒、量子觸療、顱薦骨平衡法、意識清理等不同的專業融入心理治療的過程。這些方法在某些層面上補充了現代醫學的不足,特別是在心理和情感層面的療癒上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我們可以想像,醫療不應該只是單純「解決問題」的過程,它還應該幫助我們了解「為何問題會出現」。這是全人健康理念的核心思想。除了關注病灶和症狀之外,我們應該看到病人的心理狀態、社會環境,以及更深層的精神需求。這樣的醫療模式,才是真正有助於達到全面健康的方式。

重新思考醫學的使命

在謝博生教授的觀點中,現代醫學的優點無庸置疑,但它的局限也愈發明顯。隨著科技進步,醫學正朝著生物-心理-社會-精神的全方位模式發展。我們應該問自己:醫療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單純治癒疾病,還是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我們是否有可能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找到一條更全面、更和諧的醫療之路?

無論是醫療人員還是一般民眾,我們都應該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當我們只依賴藥物和手術時,是否忽略了促進健康的其他重要面向?或許,醫療的使命不僅僅是「治療」,更應該是幫助每一個人找到內在與外在的平衡,實現真正的身心靈健康。

千面醫師Ajita從童年如白紙,若有神助成為醫師,親歷憂鬱、恐慌、慢性病與車禍等多重挑戰,並以主流與非主流醫學實踐成功恢復健康。過去30年,我深入研究親子教養、不用藥醫療與抗衰老,並在健康與幸福力方面有獨到見解。希望透過與大家的分享,能在AI世代與超高齡社會中,攜手追求身心靈的平衡與和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Thumbnail
專注於自己快樂的本源,當違背社會意識時,可以通過內心和自我覺察去指引方向… 在這兩天的颱風假中,和一位遠方的好友聊天,他在身心診所擔任藥劑師。我問他最近病患還是很多嗎?他說病患數量還好,但是因為這類醫療院所越來越多,生意被瓜分了。他說身心問題已成為一種文明病。我感到困惑,為什麼看似自由的現代人,心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Thumbnail
專注於自己快樂的本源,當違背社會意識時,可以通過內心和自我覺察去指引方向… 在這兩天的颱風假中,和一位遠方的好友聊天,他在身心診所擔任藥劑師。我問他最近病患還是很多嗎?他說病患數量還好,但是因為這類醫療院所越來越多,生意被瓜分了。他說身心問題已成為一種文明病。我感到困惑,為什麼看似自由的現代人,心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