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109國寫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寫測驗,短短的90分鐘。一個考生或一個寫作者的思路確實是電光石火、轉瞬之間開展的,而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鋪陳寫作的思路,貍們的發心是:能做的是盡可能地切分那瞬間發生的步驟,讓孩子懂得其中有可努力、可調度的方法。

  107年,貍們期待「評鑑」帶動「教學」進而改進「教材」,認為國寫的獨立施測,意味著閱讀與寫作是所有領域應共同努力發展的目標──閱讀,是讓學生得以解構各種領域的素材;寫作,是教學生合宜的配置想說的話並成功傳遞給他人。108年,貍們期待閱讀能成為引領寫作的素材,能呈現思維解構與建構的一體性,將評量視作學習的一個環節,協助寫作者開展自身思考理路,比起「用什麼樣的素材會拿高分」,更著重「要如何運用素材」,將資料與經驗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去澄明書寫者的思考形狀。109年,當題目引文討論玩具如何反映價值變遷時,也許我們也可以思考,國寫的變遷,呈現出題者怎樣的價值觀?

  事實上,教育現場的每一道提問,都寄託著發問者對學生圖像的期待;那麼今年的國寫試題,希望學生長成什麼模樣?當引文與題目關聯薄弱,重視文本閱讀的人會責怪其浪費素材、剝奪閱讀樂趣,而臨陣寫題的學生則會恨其羅列無關訊息徒增焦慮;當素材取用方向縮限,學生接收題幹暗示「較好發揮」的觀點、置入出題者認為高標的體悟,而非思索怎麼樣「完整地闡述自身」。是的,我們到底期待生成怎樣的孩子?

  知性題的部分與107研究用試卷主題近似,素材的選用則調整為難易度較適中的作品,然而題目的設計浪費了素材:先是第一小題並無助於第二題的運思,再則題目本身也與閱讀素材脫鉤,反不若當年研究試卷的三道小題有其明顯的邏輯脈絡,並能有良好的解建雙向。雖然可以理解從研究試卷到109知性題,修正了當時框架過於明確,使得學子書寫時深感掣肘的第一小題,但在調整過後,反而失去了評鑑度,可說是過猶不及,失卻初心。

  感性題的部分,仍是「限定取材的寫作」,獨立成題的題幹中,索性先行解構了閱讀文本,直接揭明意旨,然後要求場景限縮在「靜夜」中,立意需連結文本作者,這不只是人物事例的指定,同時也是出世、入世二選一的挑戰,失去了自主發揮的空間,最大值地書寫後,寫來竟似上個世代的範文,無從得窺素養新趨勢所期待的方向。

  即便對於今年試題有著諸多的疑問,貍們仍是盡可能地示範一個寫作者能運作的思路、示範一個教學者能進行的教法。曾有人質疑「翻滾海貍歷來的分析報,步驟太詳盡,考生臨場根本無法做到!」對此,貍們認為:一個考生或一個寫作者的思路確實是電光石火、轉瞬之間開展的,而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地切分那瞬間發生的步驟,讓孩子懂得其中有可努力、可調度的方法,如果身為教學者的我們,都覺得瞬間的思路無何可說或者不需要多說,那要怎麼讓孩子相信學習是有意義,努力是有方向的?情感的觸發、靈感的湧現實是有系統、有脈絡、有方法、可分析的,且非一二句「要寫到觀點」、「要有論述」、「只要寫到xx就會高分」就能解析的。分析報所寫的,就是貍們期待平日教學可以進行的方法,也就是將讀寫教學視為思維的解構與建構,當我們在課堂上的每一個文本都實踐這樣的教法,學生自然不是到考場才突如其來地會這麼做。一個純熟解建的閱讀者、寫作者才能在短時間呈現成熟的思考。

  教育轉型的渾沌期,如闃靜黑夜,而各方對試題的指陳仿若滿天星子各自燦爛,在明滅閃爍間反而使人失去了方向,但願這份分析報能作為一盞小燈,供旅人們持續前行,走向破曉的所在。

avatar-img
6會員
15內容數
作為教育工作者溫柔的後盾, 貍想教育從文學、教學、共學三面向提供課程, 致力於開拓教學想像、進行教學設計、推動教學實踐,從而推動教育轉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貍想教育 的其他內容
108的國寫試題是「易寫而難工」。 知性題的部分,訊息擷取容易、立場表態容易,而難在歸納統整、觀點闡述。 感性題部分,提及換位思考容易、談將心比心容易,難在無法提取題幹的意旨、難在淪為對世局冷漠的抱怨……。
觀察107國寫試題,貍們是持肯定的態度,認為這樣的出題方式有意促成現場教師調整教學方向。 延伸素材、策略模組的時代將結束,即將迎來思維導向的教學新紀元。在嶄新的國文教學世代中,讀寫結合絕對是關鍵,要在既有文本的解構中梳理文本的理路,進一步建構屬於自己的理路,並藉以勾勒文學長河的圖象。
關於學測的N種思考: 學測的目的並非找出考生當中的國文學者、也不是為了發現考生當中的文壇新秀,而僅僅是為了檢視考生是否具備有迎戰升學或就業所需的基本國語文能力,它不會太難,卻時常為了貼近生活、促進多元思考而飽受抨擊。 在106年國寫試題後,貍們相信試制的改變,將會走出一幅嶄新的教學風景。
108的國寫試題是「易寫而難工」。 知性題的部分,訊息擷取容易、立場表態容易,而難在歸納統整、觀點闡述。 感性題部分,提及換位思考容易、談將心比心容易,難在無法提取題幹的意旨、難在淪為對世局冷漠的抱怨……。
觀察107國寫試題,貍們是持肯定的態度,認為這樣的出題方式有意促成現場教師調整教學方向。 延伸素材、策略模組的時代將結束,即將迎來思維導向的教學新紀元。在嶄新的國文教學世代中,讀寫結合絕對是關鍵,要在既有文本的解構中梳理文本的理路,進一步建構屬於自己的理路,並藉以勾勒文學長河的圖象。
關於學測的N種思考: 學測的目的並非找出考生當中的國文學者、也不是為了發現考生當中的文壇新秀,而僅僅是為了檢視考生是否具備有迎戰升學或就業所需的基本國語文能力,它不會太難,卻時常為了貼近生活、促進多元思考而飽受抨擊。 在106年國寫試題後,貍們相信試制的改變,將會走出一幅嶄新的教學風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每個人的讀書方式、規劃不同,希望藉由提供我自己準備教檢時的讀書計畫,來幫助準備考教檢的考生規畫出屬於自己的讀書計畫,讓考生們能順利通關。 上次有發了一篇「我是準教檢生,如何著手準備?」,內容主要在講述準教檢生在現在這個暑假可以先做哪些準備,那做完了那些準備後......
Thumbnail
本文探討108課綱學習歷程制度,分享孩子們的學習歷程以及成長故事,以此提供孩子們自行反思學習的紀錄。故事中涵蓋不同孩子的學習歷程,以及對於導師在審閱學習歷程時的感受。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本文架構: 一、學測國寫的理想時間分配 二、結構化思考降低寫作難度 三、分項鍛練與細部優化 四、小結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我一度以為學生放寒假時會有較多的空閒時間, 因此想給他們一些寒假學習上的建議, 但當我無意中在學生的限動上, 發現一個孩子寫著「段考完之後,還有八分學習歷程要做……」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 對吼, 在108課綱之後, 學生的作息就是: 平時努力段考→段考完後拼報告→然後下一次段考→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每個人的讀書方式、規劃不同,希望藉由提供我自己準備教檢時的讀書計畫,來幫助準備考教檢的考生規畫出屬於自己的讀書計畫,讓考生們能順利通關。 上次有發了一篇「我是準教檢生,如何著手準備?」,內容主要在講述準教檢生在現在這個暑假可以先做哪些準備,那做完了那些準備後......
Thumbnail
本文探討108課綱學習歷程制度,分享孩子們的學習歷程以及成長故事,以此提供孩子們自行反思學習的紀錄。故事中涵蓋不同孩子的學習歷程,以及對於導師在審閱學習歷程時的感受。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本文架構: 一、學測國寫的理想時間分配 二、結構化思考降低寫作難度 三、分項鍛練與細部優化 四、小結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我一度以為學生放寒假時會有較多的空閒時間, 因此想給他們一些寒假學習上的建議, 但當我無意中在學生的限動上, 發現一個孩子寫著「段考完之後,還有八分學習歷程要做……」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 對吼, 在108課綱之後, 學生的作息就是: 平時努力段考→段考完後拼報告→然後下一次段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