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曉嫚-avatar-img

陶曉嫚

1630 位追蹤者
台大經濟系畢業,擔任過財金與政治線記者,參與過網路媒體的創業,現在致力創作,著有小說《性感槍手》、報導文學《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漫畫編劇《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短篇小說〈館前南陽三分熟〉收錄於《我台北,我街道2》
avatar-img
陶曉嫚創作閱讀聊天室
1.7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或許不久之後,想陷害一個人,要改口稱讚他是當網紅的練武奇才,趕快去做自媒體。
Thumbnail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2024/05/08
讀者付費這件事一直都是難關。我自己寫文章很久了,但是從來也不覺得自己的文章會讓人付錢來看,從以前到現在,只是想把自己經歷的記錄下來,偶爾自己看可以開心一下而已;但是開啟付費訂閱以後,有種不更新就會對不起讀者的壓力,有些自己覺得很有內容的文章,寫完卻也得不到什麼流量上顯著的回饋...是滿讓人氣餒的。看了你這篇我更覺得要叫讀者掏錢真的很難...不如辦活動、講座或開工作坊可能還快一點。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08
東京裏物語 有些主題適合文字書寫,但不適合訂閱制,比較適合其他形式,例如開線上課程、辦工作坊或是活動,反應熱烈與否,需要做過才知道,每一件事要做出成績都很難。所以結論才會說,未來想陷害一個人,就叫他去當網紅搞自媒體
香水百合-avatar-img
2024/05/06
我之前寫信到 [email protected] 有回覆,可以試試看辛苦了,沙龍收入的細節有時候真的會覺得很複雜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Thumbnail
為了延續這份自我陶醉,勢必要承擔更加棘手的他人課題。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未來的人生也就從此勞碌不堪了。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4/23
救急可救窮不可。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4
普普文創 貧窮通常是結構性長期問題,單次發錢解決不了。這兩則財務鬼故事的主角們本來不該這麼窘迫,卻把自己弄得又急又窮,代表有甚麼底層邏輯一開始就錯了
國民義務教育就學過的幾何學,也能拿來聊社會階級?科幻小說《平面國》用超凡的想像力將數學的設定以文學呈現,變成社會科學的絕佳文本。
Thumbnail
我最近讀完的這本書 「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裡面有很多章節在談西歐國家的階級制度下,貴族們如何地利用自己的權力做一些資源剝奪及分配事宜,人類是動物,一直就有階級觀念,雖然制度設計會保護弱勢者,也許表面不說,但骨子裡就存在層級心態。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3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謝謝你與我分享你的閱讀,我對於社會階級、權力與金錢很感興趣,歡迎多多推薦相關讀物~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2024/03/07
自己也是升學國中畢業,看過被逼到整個人後來廢掉的例子也有幾個。廢掉不一定是升學方面,我覺得國中讀男生班在男女關係方面廢掉的人也不少⋯40歲再回頭去看,感觸良多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東京裏物語 我國高中時感受到家長老師對於異性關係這題,態度光譜幾乎是從積極嚴厲禁止到消極「別給我找麻煩」,很少看到鼓勵引導的,不曉得現在這一點有沒有改善
當共產和獨裁瓦解,新興又充滿缺陷的自由往往讓人無所適從;令人們咒罵自由的破壞性,民主沒有如期待般即刻創造富足和夢想,於是人們開始懷念曾亟欲擺脫的過去。
Thumbnail
麟左馬-avatar-img
2024/03/03
喔耶 我們最近都在讀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3
麟左馬 他真的很會說故事!
成功(success)與成就(accomplishment)有很大的不同,成功是衡量名聲與財產的外在標準,外界以此評價你與你的作品;成就指的是藝術旅程中穩定、持續的實踐。
Thumbnail
5/5創作者的藝術之路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普丁贈送金正恩一輛俄羅斯產的御用豪華轎車?透過英國現役大使Paul Brummell的《送禮的藝術》,從這則花邊讀出許多言外之音。
Thumbnail
鈴木涼美與上野千鶴子的跨代通信《始於極限》,梳理了過去性別框架的脈絡,也指引出如何不對人類絕望,繼續溝通、努力理解彼此的道路。
Thumbnail
佚名-avatar-img
2023/10/31
回到原題,我還沒看過這本書,但鈴木涼美的發言,讓我們有機會看見一個AV女優作為一個人可能是怎麼樣子,而非僅僅是以「直男發洩的對象」、「婊子」、「蕩婦」或「性剝削產業的受害者」等各種抽象化的形象來看待AV女優。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31
佚名 讀這本書的時候,會感受到鈴木涼美的細膩與敏銳,例如她這樣書寫在原味店打工的經驗:「單面鏡的一側是隨時能被替換的我,另一邊則是付了一萬五千日元來自慰的男人。這滑稽至極的畫面至今仍根植於我的性別觀之中。我們顯然是年輕的、穿著制服、單薄無力的人,沒有被賦予任何尊嚴,只能被消費,甚至不被認為擁有任何思想或感情。對方對我喜歡什麼、平時讀什麼書沒有任何興趣,唯一有價值的是,我是一個長著乳房的女高中生,會笑嘻嘻地把內褲遞過去。但男性的模樣也同樣慘不忍睹,他們認定自己有單面鏡保護,即便受盡女生的鄙視,被貼上『噁心』的標籤,仍不惜花光辛苦得來的薪水,購買我們故意用粉底弄髒的內衣,用它的氣味來撫慰自己,射精後便心滿意足地離開。」鈴木涼美自剖如此鄙視男人、自以為在利用男人的態度並不新鮮,轉換到其他社會場域的情況是:「在泡沫經濟時代下,那些一心趨權附勢的女性可能也有類似的心境。她們反過來利用男人對女人那單純而無聊的理解與性慾,鑽進了他們的保護傘,在不糾正男人對女性的理解為前提,自說自話地譜寫了自己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