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前一個月,突然生病了,沒想到一病竟然就是一個月!而且光是中耳炎引發重聽加上治療,前前後後21天才恢復聽──這個期間,讓原本聽力堪稱忍者等級,對細小聲音都很敏感的我,無疑產生很大的不適應,我體驗了什麼叫做重聽。
重聽的感覺是什麼?
因為我是左耳發炎,所以只有左邊耳朵因為發炎,導致持續耳鳴聽不見,只是沒想到只有一邊聽不見,竟然就帶給我的生活非常大的轉變。
1. 聽不清楚人聲
你會聽得見別人講話的聲音,但是除非來到一定的距離,否則常常只是聽得到聲音,卻無法辨識對方講了些什麼,導致很容易忽視他人正在跟你講話,造成誤會。
2. 空間誤判
重聽之後,變得很難分辨聲音來源在哪裡,裡如樓上樓下、前面或後面,常常弄反聲音來源,跑錯地方。
3. 反應遲緩
與外界像是隔著一層薄膜,很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因為聽不清楚,所以也自然降低與外界互動的意願。
不過,也因為重聽降低我對外界聲音的敏感度,讓我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後,我發現心理層面竟然產生了變化。我開始比較容易放鬆、感覺自在,也比較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心情──簡單的來說,我變得更容易跟自己對話,跟自己相處。
當我發現了這個重聽額外的好處後,我開始思考,為什麼短暫的重聽,反而讓我覺得輕鬆?我開始反省之前的我,是否對外面的世界反應過度?這讓我想起一本書《不反應的練習:消除煩惱,清理內心的思考法》
是一名日本佛教僧侶草薙龍瞬所寫的,裡面主要寫關於生活裡太多的煩惱,大多來自於你的「反應」而那些反應,其實都是不需要的,所以只要降低反應頻率,不要做出無謂的反應,就能節省精神,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
思考他人與自己的「注意力分配」。
這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為所以因為重聽,我開始思考他人與自己的「注意力分配」。通常如果你是一個總是只習慣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人,往往正面評價是:有自信、有魅力而且充滿主見。但是相反的也容易被認為是自我、自私、缺乏同理心,不了解他人的感受,也有可能會因此傷害他人,而自己卻沒有自覺。但是,相反的,如果你是一個常常把注意力,放在觀察他人感受,而非自己的感受,那你的正面評價可能是:充滿同理心、懂得傾聽、好相處、高EQ,但是相反的卻可能被認為是:沒有自信的、沒有主見的、缺乏個性與魅力。
簡單來說,
- 過分重視自己,有可能因此與他人產生隔閡,活在自己的世界。
- 但是過分重視他人,表面上看起來好相處,又容易迷失自我。
到底該怎麼分配注意力,才是最平衡的狀態呢,到底該先聽別人的聲音、還是自己的聲音呢?
一切從「自己」聲音開始
我個人覺得,一切還是從「自己」聲音開始。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麼──才是重點,畢竟這是自己的人生,還是要活得像自己才會自在,自己的想法才是一切存在的基礎,所以我認為是傾聽自己的聲音為優先。
但是,別人的聲音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存在必須與人連結,藉以提供彼此服務,進而成長;因此,傾聽別人的聲音,才能夠進而理解並學習尊重他人,也是獨立的存在,並在接納彼此全然不同的基礎下,學習用對方可以理解的方式,各自獨立並傳達愛給對方。
有些人認為:「只要相愛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理解對方呢?」那我要反問你:「你確定你愛的方式,是對方想要的嗎?」好比是狗與貓習性全然不同,如果一隻狗狗很愛一隻貓咪,就一直想要帶貓咪四處旅行,但是容易沒有安全感的貓咪,可能不喜歡一直暴露在不熟悉的地方,那如果狗狗一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愛貓咪,貓咪根本就不會感覺被愛,只有感覺困擾。
傾聽的意義是:找到愛人的正確方法
所以傾聽別人的意義是:「找到愛他的正確方法。」你永遠要做你自己,但是你卻可以學習與摸索,怎麼去珍惜他人。
在品牌個性與大眾期待之間取得平衡
其實,這個觀念跟寫廣告文案其實很像。
為什麼我創立的文像品牌,強調文案像你?為什麼常常教學時強調寫出品牌個性、個人風格?就是因為文案撰寫本身,其實就是用「文字找到適合溝通方式的技巧。」面對不同的讀者,適合不同的文案溝通技巧,如果你不知道你是誰,如果你失去了自己的個性,那就會變成牆頭草,雖然寫出來的東西讀者看得自在,但是缺乏個性與態度的文案,久而久之會缺乏魅力,也失去被追隨的理由。
與其說找到自己的個性,不如說找到讓自己最自在、最能且最想成長的方向,無論是個人品牌、企業都是如此,找到後堅持同一個態度去耕耘、經營,從中找到能讓風格持續成長,又能讓消費者理解你的文案對話方式。
最後思考一下:
- 我的文案風格是什麼?
- 我又如何在消費者面前展現這個風格?
- 我的風格對消費者能夠產生什麼價值?
願經營品牌文案的路上,我們都能隨時在保持自我與體貼消費者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