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抹除歷史記憶的地方:一段鹿港頂番婆由農轉工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對於鹿港,我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是什麼?觀光、古蹟區、龍山寺、蚵仔煎......。

如果我們將這個因為「港口貿易」開展出來的空間,放在今天整個鹿港鎮行政區域來看的話,所謂的「舊街、港區」僅僅佔據整個大鹿港西南方的一小區塊。昔日鹿港溪尚具有河運功能時(註1),這裡正是台灣西海岸與中國泉州貿易的最佳區位,當時鹿港吸引了大量泉州商人移民經商,隨之興起的是鹿港各大船頭行(船運公司)、郊行(商業公會)以及連帶的貿易產業等。

於是我們可以說,上述那個「有古蹟有觀光的鹿港」,正是一個因為港口貿易而形成的「漢人」的聚落與空間。

 

誰的鹿港?

我們再進一步追問:那麼,在漢人登陸鹿港之前,有誰居住在這裡?

彰化平原的北邊有烏溪,南有濁水溪,在這兩條溪水的環抱下,這裡成了一處適合農耕的沃土平原。從前,這裡分佈著零星的村落,居住在此的人們,祖先大部份是南島語族,後來人類學家將這裡的人們歸納為平埔族中的「巴布薩族」(Babuza)。巴布薩族分布在彰化平原各地,以母系為主的社會形態,在平原上進行著一代代的農耕生活。

如果我們依循著「鹿港」這個地名的由來,可大略推測,這裡過去曾經有著大量的鹿群。

十七世紀時,荷蘭人成立東印度公司後開拓起帝國貿易的亞洲線版圖,其中,荷蘭商船在台灣進行的貿易項目中,「鹿皮」佔了一大部份,而鹿港是台灣當時外銷鹿皮的大宗地。令人好奇的是,那時與荷蘭人貿易的鹿港人是誰?那時居住在今日鹿港的,是彰化平原巴布薩族當中的「馬芝遴社」

十七世紀時的台灣海圖。Photo source : wikipedia

想像一下,荷蘭商船從鹿港載滿鹿皮後,乘著台灣海峽冬季北上的黑潮,來到了日本的長崎,荷蘭人將這些鹿皮轉手貿易給本地商人後,經由加工製作,成為幕府時代武士們鎧甲的襯墊用料——原來啊,早在十七世紀時的鹿港,就已經進入世界貿易的版圖裡了。

那麼,在十七世紀的同時,來自中國東部沿岸的漢人來到台灣開墾貿易、受荷蘭人雇工、甚至定居時,這些漢人又是如何和原有的平埔族產生互動、衝突、甚至最後導致平埔族的「東遷」呢?

誰的歷史消失了?

過去馬芝遴社的生活空間裡有一道河灣,那裡是發展成港口的絕佳區位。於是我們可以想像,漢人當時想必透過了各種方式,諸如物質交換、通婚等方式換取鄰近河灣的土地,形成成今日「漢人的鹿港」。漢人佔據了適合發展成為港口的河灣,他們帶著原鄉的文化形式,沿著河,逐漸經營出一座帶狀的城市。

原先的平埔族人們逐漸往港口的東北邊遷移,陸續於今日洋子厝溪一帶定居,後來漢人們就稱這一帶為「頂番婆」(註2)。

鹿港重要的洋子厝溪。攝影 / 張安儂

鹿港發展不到一個世紀的港口貿易,竟成為往後這座城鎮的主流歷史;過去貿易時期留下來的建築、街道與景觀,今日皆列入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名單,這部「開港正史」強而有力地將鹿港的地理空間聚焦於西南方的舊街區。

然而,誰的歷史消失了?

頂番婆像是個被抹除記憶的地方。平埔族的歷史在漢人文化前顯得弱勢,頂番婆今日是行政區域的鹿港,這裡的人也稱自己為「鹿港人」。然而,頂番婆過去與港口的連結卻僅透過農作物的貿易(港口的鹿港作為內陸貨品的集散地),這裡的地景盡是一片片的稻田、灌溉溝渠與農舍。隱隱約約的,頂番婆的地景在鹿港依舊顯得獨立。

以農業扶植工業,頂番婆的崛起

洋子厝溪發源自八卦山,溪水流經頂番婆後,在台灣海峽出海。

鹿港是一座命運與河川緊繫的城鎮,過去漢人因為鹿港溪的船運功能而發達,然而河港淤積後,這裡也隨之沒落;頂番婆過去也與洋子厝溪共生,河川之於農業,讓這裡的人們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然而,命運的分界就在1950年代,發展的巨輪輪轉到洋子厝溪的兩岸上,頂番婆迅速崛起,在歷史上,聲勢首度響亮過於舊城的鹿港。

國共內戰敗退一方的國民政府遷移至台灣後,當時候的台灣在戰爭與爭權交替下百廢待舉,為了讓台灣持續成為反攻基地,國民政府在1950年代展開一系列的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作為「工業台灣」的前哨。

頂番婆的稻田與農夫。攝影 / 張安儂

戰後的世界落入美國與蘇聯兩方對峙的局勢,而台灣作為以資本主義貿易的「自由陣營」,當時國民政府順應著美國主導下的社會發展方針,開始以工業復甦戰後的台灣,目的是為了讓台灣收編進自由貿易市場的行列。然而,工業化所需要的勞動力、空間等生產條件該從何得來?答案是,從「農村」來。

國民政府隨之發起的「以農業扶植工業」政策,透過有計劃的削弱農業來獲得農村的大量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將投入工業生產,自此,農村的地景產生極大的改變:農業難以養活一家生計,開始有大量人口流動至城市討生活,或者是,原有的農地興建起一棟棟的鐵皮工廠,農民放棄原有的農耕轉而投入工業生產等。

鹿港頂番婆也就在這個階段,如同西部平原的其他鄉鎮,在農業社會裡長出了工業生產;而頂番婆後來的命運,竟成為全球重要的水五金生產地。

頂番婆將不再是「番地」,這裡將是戰後的鹿港,最接近全球生產體系的地方…...

(待續)




註1:這邊依據林會承在《清末鹿港街鎮結構》中的時間劃界,鹿港的港口功能在1875年(清光緒元年)即沒落,沒落的原因在此簡單歸納兩點:政治上,清廷在甲午戰敗後將台灣割讓日本,中國與台灣的貿易隨之停止,鹿港的河港功能隨之沒落;在自然條件上,河港沒落則與濁水溪系在彰化平原氾濫而改變河道、泥沙淤積有關。

註2:「番婆」是漢人稱呼平埔族女性的敘述,過去渡海來台的漢人多為男性(羅漢腳),他們會入贅平埔族家族,同時,因為平埔族是母性社會緣故,財產為女性所有(如:土地)。漢人入贅同時,也獲得了女方家族的財產,後來成為漢人社會獲取平埔族土地的手法之一。西部平原的平埔族隨著歷史發展,其聚落生活快速的讓文化相對強勢的外來者給同化而消逝,如今鹿港的平埔族生活空間已不復見,僅能透過區域地名來得知過去平埔族人居住的地點,如頂番婆、下番婆、番社村等。

參考書籍:

  • 林會承,1978,《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北:境與象。
  • 林偉盛,1998,〈荷據時期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貿易〉,台大歷史所博士論文。 
  • 施添福,2000,《鹿港鎮志-地理篇》,彰化:鹿港鎮公所。
  • 黃秀政,2000,《鹿港鎮志-沿革篇》,彰化:鹿港鎮公所。 
  • 王良行,2000,《鹿港鎮志-經濟篇》,彰化:鹿港鎮公所。
  • 陳俊傑,2000,《彰化縣福興鄉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平埔族人現況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 蘇碩斌,201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群學。
  • 胡慕情,2015,《黏土》,台北:衛城。
     

封面圖片:張安儂攝影

編輯:葉菀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愷之聲的沙龍
51會員
26內容數
<p>「阿愷之聲」是一個講台語的放送電台,放送內容以鹿港代誌為主,想要以地故事講出整個台灣社會變遷。台語又是鹿港不可或缺的聲音地景,很多描述只能透過台語才能言傳,阿愷也會持續向鹿港各耆老們請益日漸沒落的「鹿港海口腔」,讓電台不僅放送理念,而且還能夠紀錄作為無形文化財的鹿港腔。</p>
阿愷之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29
聽眾朋友逐家好,又閣再一遍的來到阿愷仔之聲講故事時間。這遍欲講故事予做「船仔頭戀曲:阿偉秀鶯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所在,猶原是彼个倚海的城鎮,彼个予做船仔頭的漁村所在......。
Thumbnail
2019/09/29
聽眾朋友逐家好,又閣再一遍的來到阿愷仔之聲講故事時間。這遍欲講故事予做「船仔頭戀曲:阿偉秀鶯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所在,猶原是彼个倚海的城鎮,彼个予做船仔頭的漁村所在......。
Thumbnail
2019/02/11
所謂「角頭」,地理上是一間角頭廟的祭祀範圍,歷史意義上正是移民時代延續至今,是同一群族人世世代代的生活之域。鹿港這座城鎮可以說是個眾多角頭所形成的市街社會。 阿愷之聲將邀請鹿港三個角頭的少年人來到節目上,談談自己角頭的過去與現在,也探探對方角頭的今日與未來。或許,一場箭在弦上的角頭大戰將一觸即發?
Thumbnail
2019/02/11
所謂「角頭」,地理上是一間角頭廟的祭祀範圍,歷史意義上正是移民時代延續至今,是同一群族人世世代代的生活之域。鹿港這座城鎮可以說是個眾多角頭所形成的市街社會。 阿愷之聲將邀請鹿港三個角頭的少年人來到節目上,談談自己角頭的過去與現在,也探探對方角頭的今日與未來。或許,一場箭在弦上的角頭大戰將一觸即發?
Thumbnail
2018/11/28
DeGlopper這位美國年輕的人類學家來到鹿港以後,當時讓他最感興趣的現象之一,就是地方的職業社群如何運作。他在1967-68年間來到鹿港跑田野時,正值在地木工產業的全盛時期,這位人類學家深深受到了這個古老行業的吸引,於是一頭栽進城鎮上大大小小正轟隆運轉的木工廠裡......。
Thumbnail
2018/11/28
DeGlopper這位美國年輕的人類學家來到鹿港以後,當時讓他最感興趣的現象之一,就是地方的職業社群如何運作。他在1967-68年間來到鹿港跑田野時,正值在地木工產業的全盛時期,這位人類學家深深受到了這個古老行業的吸引,於是一頭栽進城鎮上大大小小正轟隆運轉的木工廠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回首台灣歷史荷人統治是個重大轉折,沒有荷人統治並引進漢人農人,台灣不會成為漢人生息之地,歷史如果那樣發展,今天大概不會有人說出「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樣的話了。
Thumbnail
回首台灣歷史荷人統治是個重大轉折,沒有荷人統治並引進漢人農人,台灣不會成為漢人生息之地,歷史如果那樣發展,今天大概不會有人說出「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樣的話了。
Thumbnail
「去把要賣出去的米,裝入麻袋,送到港邊的舢舨,隨米和舢舨到東港,為社裡賣個好價錢」,力力社頭人,幾乎每天都要這樣交代負責買賣的交易員。 力力社自荷蘭人推行種稻,發現可以一年三穫。部落裡吃不完,將餘米外賣,換取鐵器、農具布匹、鹽等。
Thumbnail
「去把要賣出去的米,裝入麻袋,送到港邊的舢舨,隨米和舢舨到東港,為社裡賣個好價錢」,力力社頭人,幾乎每天都要這樣交代負責買賣的交易員。 力力社自荷蘭人推行種稻,發現可以一年三穫。部落裡吃不完,將餘米外賣,換取鐵器、農具布匹、鹽等。
Thumbnail
郁永河終於要抵達淡水。為他張羅一切的人,卻有著漢人的名字……淡水雞籠明明是清廷無法管轄的區域啊。 這就要說到,當時台灣的一個重要機制:社商。
Thumbnail
郁永河終於要抵達淡水。為他張羅一切的人,卻有著漢人的名字……淡水雞籠明明是清廷無法管轄的區域啊。 這就要說到,當時台灣的一個重要機制:社商。
Thumbnail
番婆、番社、社尾這幾個地名,你會想到什麼?番婆和外埔還有二戰時期的軍事襲產,還不來看看啊!
Thumbnail
番婆、番社、社尾這幾個地名,你會想到什麼?番婆和外埔還有二戰時期的軍事襲產,還不來看看啊!
Thumbnail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Thumbnail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Thumbnail
今天焦點─台灣消失的平埔族原住民  1644年 台灣第1個外來殖民統治政權荷蘭,在獵殺台灣盛產的水鹿20年後,漸漸無法滿足需索無度的鹿皮貿易需求,開始以武力燒殺擄掠的殘暴手段,強迫從大本營台南以北到台北淡水山區的平埔族原住民,繳交鹿皮保全性命,7個月內3度出兵征伐,成功的達成殖民統治的商業利益政目標
Thumbnail
今天焦點─台灣消失的平埔族原住民  1644年 台灣第1個外來殖民統治政權荷蘭,在獵殺台灣盛產的水鹿20年後,漸漸無法滿足需索無度的鹿皮貿易需求,開始以武力燒殺擄掠的殘暴手段,強迫從大本營台南以北到台北淡水山區的平埔族原住民,繳交鹿皮保全性命,7個月內3度出兵征伐,成功的達成殖民統治的商業利益政目標
Thumbnail
    又一個脈絡在婆羅洲大島內的小聚落,那些曾有著,公司,共和國,的華人聯盟。這整個蠻荒的熱帶島嶼,超級大島,婆羅洲如果沒有誤,應該是最大島。華人基於血緣,地緣聚集於此。他們不拒勞苦為生活位西方殖民者接下當時最苦勞的活。長時的積累,卻引起他方的記恨。這些華人曾夢想與北方的天朝取得一絲聯繫,藩屬,進
Thumbnail
    又一個脈絡在婆羅洲大島內的小聚落,那些曾有著,公司,共和國,的華人聯盟。這整個蠻荒的熱帶島嶼,超級大島,婆羅洲如果沒有誤,應該是最大島。華人基於血緣,地緣聚集於此。他們不拒勞苦為生活位西方殖民者接下當時最苦勞的活。長時的積累,卻引起他方的記恨。這些華人曾夢想與北方的天朝取得一絲聯繫,藩屬,進
Thumbnail
  早在15、16世紀,西方人開始從海路前來探索東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之前,東南亞地區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海上貿易圈,這時的明朝是東亞最大的經濟體,作為中國沿海小島的金門自然也是這個海上貿易體系的一份子。這樣的歷史背景,為金門帶來了一個跟台灣很不同的身分:僑鄉。
Thumbnail
  早在15、16世紀,西方人開始從海路前來探索東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之前,東南亞地區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海上貿易圈,這時的明朝是東亞最大的經濟體,作為中國沿海小島的金門自然也是這個海上貿易體系的一份子。這樣的歷史背景,為金門帶來了一個跟台灣很不同的身分:僑鄉。
Thumbnail
如今,鹿耳門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 回首看看過去的歷史, 這兒曾是唯一的台灣之門! 回顧過往的前世今生,更具有一番韻味。 讓海風、蚵仔與歷史的遺跡,留下最美的顏色!
Thumbnail
如今,鹿耳門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 回首看看過去的歷史, 這兒曾是唯一的台灣之門! 回顧過往的前世今生,更具有一番韻味。 讓海風、蚵仔與歷史的遺跡,留下最美的顏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