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京都的愛內化成文字──專訪「京都千面相」作者唐墨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訪談當天,穿著和服、腳踩木屐,十足「日本味」的唐墨,靜靜坐在咖啡廳的一角,從容地等待訪問開始。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平常隱沒在人群中,並不特別引人注目,但一提到「日本」、「京都」等關鍵字,開朗的笑容、熠熠發亮的雙眼,立刻將他從眾人中標幟出來──他蓄勢待發,準備以一個又一個故事,述說這古樸雅致的城市。

 

 

raw-image

Photo Credit:徐小雅

 

就像他在計畫「京都千面相」所寫的:「京都與台北兩座城市,那麼像,卻又那麼不一樣。京都這一座發展已臻完備的現代都市,最迷人的不僅是古蹟名勝;更讓人興奮的,其實是它所擁有的獨特步伐,調和古今文化的理念,普遍存在於城市景觀、飲食口味、乃至於在建築美學或傳統工藝上。」他不只點出兩座城市間的不同,也道出了其中的相似之處,往往是我們所沒發現的。

 

唐墨坦言,寫「京都千面相」面臨到最棘手的問題,是縱使知道台北哪邊不好,或京都哪裡不錯,心態上也不能完全倒向某方。「很多人都會說自己的城市或國家不好,但他絕不容許別人批評自己的城市或國家。」如何客觀地呈現這兩座城市的差別,就是寫這系列主題時最需拿捏斟酌的部分。

 

 

兩個極為相像,卻又不一樣的城市

 

說起京都與台北的異同,唐墨興奮地將他的觀察一一道來。他發現,從京都車站到東、西本願寺,近似台北車站到西門町東、西本願寺的距離(註1);但有趣的是,日本的東、西本願寺建於京都車站之前,而台灣則是先有台北車站,東、西本願寺的教派來台傳教後,選了與京都東西本願寺相近的位置,並建立於此。

 

另與台北街道相似的是「條通」。京都的條通是大馬路,日本天皇坐北朝南,以天皇為首的北邊開始,分為一條通、二條通......九條通,可以從「京都馬路童謠」略知一二;台北的條通則是中山北路轉進去的窄巷,較類似日本條通旁的小路,如六角通、解小路通、錦小路通;但相同的是,兩邊的條通同樣匯聚了酒店、燒烤店、拉麵店等。

 

raw-image

京都的西本願寺。Photo Credit:wikipedia

 

「你會發現,當日本人在設計台灣街道的時候,就是以日本為模型發想的;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山北路。」唐墨沒去過東京,但在研究京都的時候,也一併將這些資訊記在腦子裡了;兩一比對,就能發現這條貫穿台北的重要幹道,與東京的表參道相似之處頗多。中山北路有一整排綠意盎然的槭樹(楓香),是當時來台的日本人種的,而表參道上則佈滿了密集排列的櫸樹;素有「東方香榭麗舍大道」美稱的表參道,聚集了眾多名牌旗艦店,中山北路同樣為精品店的重點街道;表參道盡頭就是明治神宮,中山北路的終點則是圓山飯店(前身為台灣神社)──因為中山北路為日治時期的「敕使街道」(ちょくしかいどう),是日本皇族參拜台灣神社時所走的主要道路,而台灣神社是當時位階最高的神社。

 

「其實不只我,許多去過京都的人,都會有相同的感觸──他們會發現許多極為雷同,卻又不一樣的地方。」他舉例,朱天心的小說《古都》,提到她到日本円山公園(圓山公園)遊玩時,聯想到台北的圓山,因此有了時空錯置、各種對國族的想像在裏頭。

 

 

對京都著迷,從聽演歌開始

 

「對我而言,京都就像第二個故鄉一樣。」唐墨笑著說。從國中自學日語以來,唐墨就對京都相當有好感。那時,他讀了林文月的著作《京都一年》、譯作《源氏物語》,以及姚巧梅《京都八年》,發現兩人去京都所看、所經歷的事情都不太一樣。林文月去京都時,是連「壽司」二字都要註解的年代,等到姚巧梅去京都時,國人就對京都熟悉多了。

 

唐墨不諱言,會迷上日本,是受動漫及線上遊戲吸引;但對京都有好感,則從聽小林幸子的演歌開始。「那時,第一部神奇寶貝劇場版《超夢的逆襲》的主題曲,就是小林幸子唱的;她的歌聲觸動到我,也開啟了我學習日文的旅程。」在一字一音、慢慢學習日文的過程中,唐墨大量接觸日本文化,當然也聽了許多與京都相關的演歌。在那之前,他透過書本想像京都,開始聽演歌後,對京都的印象更加地具體與直接──彷彿當地的景物經由歌聲,生動地呈現在他面前。

 

raw-image

唐墨:「好像每個人去京都,都有一些感嘆,或者感慨,但不知從何而來。」攝影 / 葉菀菱

 

但這股對京都的執著,卻直到研究所畢業後才有機會到當地一覽;從京都回來台灣後,他看著天上的雲,耳裏偶爾會響起京都車站親切的播音聲;騎車跨越台北橋,看到橋下的淡水河,京都鴨川的景象浮現於腦中。因此,10幾年來對京都的觀察與喜愛,已經內化成文字,甚至融為生活的一部分了──這也是他信手拈來,就能將感觸化為文章的原因。

 

但同樣去了中國的古城蘇州,他的感觸就不這麼深刻。「蘇州以小橋流水人家為古城特色,導遊以『房屋矮矮、道路窄窄、飛簷翹角,枕水人家』介紹這東方水都的景象;而我又是學崑曲的(蘇州為崑曲發源地),照理說會有許多感觸,我卻覺得平平淡淡。」

 

不過,自認是哈日族的唐墨,即使再怎麼喜愛日本文化,來到守秩序、講求團體精神的日本,還是有不適應的地方。「日本人不習慣邊走邊吃,如果在路上看到邊走邊吃的亞洲人,大多是台灣或中國人。有一次,我和弟弟會故意在路上邊走邊吃,發現當地人會一直看我們,因為他們會在定位吃完才行動的。」唐墨形容,日本社會之間的「渲染力」強大,根深柢固的「同调压力」(同儕壓力),無形中約束著每個人的行為。

 

 

台灣文化是中國與日本的融合,兩者缺一不可

 

開始關注日本之後,唐墨認為,能以「Y」來解讀台灣:一邊是日本,一邊是中國,台灣則是兩邊匯流而成的渠道。他舉例,在看推理小說《帝國大學赤雨騷亂》時,如果假設自己是外國人,根本分不清楚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差別;那麼,要怎麼突破這個環節?

 

「當我們在形塑台灣本土文化的時候,除了中國的漢文化外,也不能忽略日本文化。從語言、歷史、音樂、美學、宗教......等等面相,都能看到中、日對我們深遠的影響:我們能讀易經、紅樓夢,也能研究安倍晴明、平家物語。有這樣的概念之後,就不須一味地排斥或偏袒某方;中、日文化無法輕易割捨任何一方,因為早就深深烙印在這塊土地上了──而這樣呈現出來的,就是真實的『台灣味』。」

 

這樣的觀點,讓唐墨在外旅行時,最先關注到當地的傳統文化。他舉例,美國旅行作家梅英東(Michael Meyer),於著作《消失的老北京》裡,以「拆哪」比喻中國(音似China)。梅英東以攝影的方式,真實地記錄許多被拆掉的老建築、老胡同,就連老北京也隨著景物變遷而不復在了。

 

raw-image

攝影 / 葉菀菱

 

同樣的例子,日本也曾於經濟泡沫化之後,做過類似的事情:遷移京都的古寺院、拆除老房子;但後來京都人突然醒悟,他們保留古蹟讓商業、城市的脈動得以配合古蹟進行──這不只是因為觀光效益,而是他們了解,保護老建築,也就延續了古都的歷史意義。

 

他舉例,京都自2014年9月開始實施「屋外廣告物條例」,對招牌的彩度、明度都有所規範,「在京都時,我能明顯地感受到,京都人懂得把街景融入觀光之中,變成他們的資源。這其實是政府要半強迫,甚至是強迫規範的;民眾也因對京都整體形象的考量,一同達成了共識。」除了招牌的規範外,唐墨覺得「商店街」也是日本的特色之一。商店街通常販賣日常用品,店家與店家之間會以結盟的方式(日文稱組合),協力打造更好的經商環境;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遮雨棚,為常下雨的京都提供了逛街的好去處。

 

訪談的最後,唐墨推薦茂呂美耶萬目城學的書給讀者,若對日本感興趣,想有更深入的認識,不妨從兩人的作品開始著手。「我希望閱讀這個計畫讀者都能更加快速、準確地了解京都各個面向;可以到京都吃喝玩樂,也能中體會裏頭的文化意涵,那就是我寫『京都千面相』的旨趣了。」

 

raw-image

▲唐墨的計畫「京都千面向」正式上線,歡迎對京都感興趣的你訂閱支持!

 

延伸閱讀:

鳥居是最好的招牌 

京之奉茶

 


 

封面圖片來源:葉菀菱

撰文:葉菀菱

編輯:蔡宜蒨

 

94會員
186內容數
<p>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集資訂閱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出版品被讀者看見。成員包括社群行銷達人、活動規劃神手、資深雜誌編輯及龜毛讀者們。</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愛唱歌的恐龍》:一本鼓舞人心充滿希望的繪本,相信一切都會好好的。(小宇宙文化)《愛唱歌的恐龍》(小宇宙文化) 《愛唱歌的恐龍》是有關挫折、耐心與分享的故事。在一座有許多恐龍的土地上,恐龍們整天都在嘶吼、咆哮。不過有一隻叫米莉的恐龍,有副好歌喉,恐龍們只要聽到她的歌聲,氣氛就會很和諧,沉浸在米莉優美的歌聲~。可是一天這片土地發生了意外,米莉失去了她悅耳的歌聲。米粒在朋友的幫助下
Thumbnail
avatar
小貝媽咪
2021-07-17
京都迎賓館-人間國寶雲集的文化精萃迎賓館在2005年開館,接待國家首腦及貴賓,集和風建築大成,展現高超的傳統技術,人間國寶大作雲集的文化精萃。
Thumbnail
avatar
路人
2021-05-29
寫作問題#2|《個人品牌獲利:自媒體經營的五大關鍵變現思維》將文章化成禮物送給讀者我在帶領人際溝通工作坊時,就經常遇到這類的參與成員。很有說的需求,但很難讓人提起勁去聆聽。然而,即便我身為心理師,能與成員們分享如何說話與傾聽,我卻仍舊在書寫上,犯了同樣的錯誤。 作者李洛克給出了解方,他認為內容應該要達到的三個目的: 一、提供價值 二、新穎觀點 三、形象加值
Thumbnail
avatar
胡瑋婷
2021-02-09
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的文化 最近嘗試了一個國內的學習模式,用微信群的形式來學習,他們所說的道理及知識,彷彿跟我所做的事情相當類似,甚至啟發了我不少的想法;不過今天不是想告訴大家怎樣用微信來做生意之類,畢竟自己仍然學習中,但是有一點真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認為群主或者一個社群管理人的工作真的相當麻煩,一方面你要管好群組的秩序
avatar
Bruno 追夢者
2020-11-04
九州的小京都 : 懷舊的文化街道,東西又好吃的豆田町九州旅行,總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值得走走。雖然九州地超大,但是精緻值得走走的地方還是頗多。其中一個應該去走走的地方就是 : 日田市的豆田町。 這個地方有九州小京都的別稱,是一處古建築群聚的老街。裡面有很多很酷的小店,可能也因為不是中國媒體上有名的旅遊點,在這邊比較沒碰到中國旅客。
Thumbnail
avatar
走吧 我們一起旅行
2020-03-22
真正的專業,背後都有不討喜的文字幾個月前,我訂了人生第一個付費文章「科技島讀」。本來是從Podcast聽到的,聽著覺得真不錯,作者深入精闢的商業及科技分析,都讓我聽到許多印象深刻的觀點。後來…
Thumbnail
avatar
SharpWriter(周乃宏)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