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由我來定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天生長得一副異國臉,這臉在讀書時期常常鬧了許多笑話,每當想起曾經的趣事,還是會心一笑。有時朋友聚在一起,也會再拿出過去的事來調侃一般,不知情者表示我脾氣太好,好奇問我怎麼都不會生氣? 同樣的問題被問了幾次後,反而納悶自己不生氣很奇怪嗎? 生氣的理由是什麼?

異國臉是比較好聽,講白點其實就是東南亞臉。而我們所熟悉的東南亞人普遍是在台灣從事苦力的移工,或是嫁到台灣的新住民,常會被歸類於社經地位較低的一群人,因此有些人被當成東南亞國家的人會覺得被看低了而感到不舒服。

外勞?

曾經一位朋友在社群媒體發表了一篇文,內容大意是她被顧客當成外勞而覺得不開心,抱怨許多後把那位顧客設為黑名單。我見狀回文表示:「稱移工會比稱外勞好點喔,長得像她們表示妳有很多刻苦耐勞的優點啊。」如此簡短的回文竟引發強烈的反彈,而被解除朋友關係。

變林志玲好了

這事引發我的反思,為何我們需要從他人嘴裡定義自己呢? 別人說我像移工就會變移工? 那麼我是否應該花錢請人說我像林志玲呢。個人的價值應該自己最清楚,如果輕易就能被定義,不就表示活在她人的嘴裡,常常這樣自我懷疑不會很累嗎?

何處是我家?

除了外表外,講話懶得動舌頭的我也因此被誤認為外國人(發音不標準),因此只要到新場合需要自我介紹時,我一定講台語以證明我是台灣人,即使如此還是有人不相信而斷言我一定曾經到國外留學過。

較誇張的是我大學導師到畢業後還是一直以為我是外籍生。走在路上遇到學姊第一句話就是「妳還沒回你的國家啊?」常常在課堂上被教授點名問「你的國家如何看待並處理這件事?」我回「蛤?我的國家?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嗎?」全班爆笑。

馬來西亞、泰國、印尼

走在學校會有馬來西亞外籍生用他們的母語跟我聊天,坐公車有泰國移工用泰文跟我搭訕,印尼學妹質疑:「學姊妳真的不是印尼人?你長得好像我們印尼人喔! 」

越南

被越南同學邀請去上一堂隱藏版的免費課程,明明裡面都是外國人老師卻要大家用中文自我介紹,我介紹完後大家紛紛讚賞我中文講得好,不妙!趕緊詢問同學這是什麼課程,結果是【快樂學中文】。事後同班兩年的越南同學向我直道歉,她真誠的表示不知道我是台灣人。

異國曲風

作詞作曲課程期末作品發表當天,老師好奇問我是哪一國人,我無奈表示: 「老師請問您是覺得我長得像外籍生、還是講話方式讓您覺得我是外籍生?」老師回: 「喔不!我會這麼問是因為做出來的曲子很有異國風味,以往只有外籍生才會做出這種曲風。」

日本

上述諸如此類的事件族繁不及備載,可見我異國到骨子裡了。在澳洲進修最常被誤認為日本人,到東南亞國家教書的那段時間,因為長相的關係沒有遭遇外國客人被哄抬價格,或是同事們無一倖免的搶劫等事件。自認為平時的行善積德跟長相無關,但好像沒人相信。

總之我是誰我最清楚,我說了算!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不生氣? 因為只要抱持尊重每一個獨立個體的態度,並且敬佩每一位千里迢迢來到台灣工作、讀書或是結婚的外籍人士,佩服都來不及了,還有時間覺得被看不起而生氣? 如同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公案裡提到的"心中有什麼,看什麼便是什麼"。一切都是自我投射,不是嗎?

買東西常被誤認為本地人而得到折扣/ 照片來源:自己

買東西常被誤認為本地人而得到折扣/ 照片來源: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蔓無目的's 異國手札
28.9K會員
473內容數
藉紀錄分享異國生活點滴,以覺察與整理躁動不安的靈魂,是日常隨筆也是生活碎念,期待能用不同視角看待這美麗的世界。📍NSW, Australia
2024/11/30
立場不同的人解釋也沒意義
Thumbnail
2024/11/30
立場不同的人解釋也沒意義
Thumbnail
2024/10/31
complain好像也不錯~
Thumbnail
2024/10/31
complain好像也不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長得還算可以,但往下看就不行。」「他又胖又醜⋯⋯我們台中人就只有這種貨色啦!」這種對於他人外在進行批判很合理的價值觀以及崇尚單一甚至扭曲的審美觀什麼時候才可以遏止?我們怎麼練習愛自己,看見美麗這個詞的多元性,不同的外貌、身材、膚色、打扮都有各自的舞台。
Thumbnail
「你長得還算可以,但往下看就不行。」「他又胖又醜⋯⋯我們台中人就只有這種貨色啦!」這種對於他人外在進行批判很合理的價值觀以及崇尚單一甚至扭曲的審美觀什麼時候才可以遏止?我們怎麼練習愛自己,看見美麗這個詞的多元性,不同的外貌、身材、膚色、打扮都有各自的舞台。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一個我也很喜歡的網紅,ig上常常會有網友提問感情的問題 有一部分是關於ㄆ友的問題,但還有另外一些 是關於跟「外國人」感情上的問題 說到這,我想就算是現在這個社會 還是會有不少人對「外國人」存在著某種…非常非常難以抹去的印象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一個我也很喜歡的網紅,ig上常常會有網友提問感情的問題 有一部分是關於ㄆ友的問題,但還有另外一些 是關於跟「外國人」感情上的問題 說到這,我想就算是現在這個社會 還是會有不少人對「外國人」存在著某種…非常非常難以抹去的印象
Thumbnail
在我們心中對東南亞國家的移工及新住民,是存在著是偏見還是歧視呢?
Thumbnail
在我們心中對東南亞國家的移工及新住民,是存在著是偏見還是歧視呢?
Thumbnail
  今年我們看到了美國經常爆發種族歧視的衝突,身在同樣近幾年來族群越來越多元的台灣社會的我們也不禁觀察身邊是否有種族上的歧視。根據統計,近幾年來台灣的東南亞外籍勞工佔台灣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但是我們對於他們的了解往往僅來自於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今年美國的種族衝突不禁讓我們捫心自問,近幾年來台灣法律對外
Thumbnail
  今年我們看到了美國經常爆發種族歧視的衝突,身在同樣近幾年來族群越來越多元的台灣社會的我們也不禁觀察身邊是否有種族上的歧視。根據統計,近幾年來台灣的東南亞外籍勞工佔台灣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但是我們對於他們的了解往往僅來自於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今年美國的種族衝突不禁讓我們捫心自問,近幾年來台灣法律對外
Thumbnail
「妳是哪裡人?」這是我最討厭的問題。 我是南投人,但你別問我南投事。我只能抱以尷尬地微笑搖頭說不清楚。 小學搬來南投中興新村,下課時間大家都講台語,認為我是外省人,笑我不會講台語。當開始會用台語回話,老人家還是第一時間會問我是不是外省人。我說我不是外省人,人家會問我爸媽哪裡來?
Thumbnail
「妳是哪裡人?」這是我最討厭的問題。 我是南投人,但你別問我南投事。我只能抱以尷尬地微笑搖頭說不清楚。 小學搬來南投中興新村,下課時間大家都講台語,認為我是外省人,笑我不會講台語。當開始會用台語回話,老人家還是第一時間會問我是不是外省人。我說我不是外省人,人家會問我爸媽哪裡來?
Thumbnail
妳講話的口音,只能說怪怪的,不是標準國語,但也不是台灣國語,就像外國人學中文。
Thumbnail
妳講話的口音,只能說怪怪的,不是標準國語,但也不是台灣國語,就像外國人學中文。
Thumbnail
如果台灣人出國遊玩或是留學都願意接受各種異國文化、跟外國人當朋友,為什麼在國內面對不同的族群反而做不到?能不能用包容的態度來接受多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人,並自在地跟他們相處,那才是我心目中的「國際素養」⋯⋯
Thumbnail
如果台灣人出國遊玩或是留學都願意接受各種異國文化、跟外國人當朋友,為什麼在國內面對不同的族群反而做不到?能不能用包容的態度來接受多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人,並自在地跟他們相處,那才是我心目中的「國際素養」⋯⋯
Thumbnail
電話那頭老闆娘失控大吼著:『叫他們通通給我滾蛋!』接著對學生吼:『你說你是學生所以我才把你當學生,那是我之前對你好才沒把你當傭人,你信不信我現在把你當傭人使用!我家的(外傭)都不敢無視我,你敢無視我!你信不信我揍死你!』我不可置信地聽著她說的每個用字遣詞,顯示著她內心始終認定來自印尼的人就應該是印
Thumbnail
電話那頭老闆娘失控大吼著:『叫他們通通給我滾蛋!』接著對學生吼:『你說你是學生所以我才把你當學生,那是我之前對你好才沒把你當傭人,你信不信我現在把你當傭人使用!我家的(外傭)都不敢無視我,你敢無視我!你信不信我揍死你!』我不可置信地聽著她說的每個用字遣詞,顯示著她內心始終認定來自印尼的人就應該是印
Thumbnail
前幾天德語課結束後的回家路上,被擦身而過的小孩們在背後喊 Coronavirus 時,開始思考在異地生活的我,我到底是誰。
Thumbnail
前幾天德語課結束後的回家路上,被擦身而過的小孩們在背後喊 Coronavirus 時,開始思考在異地生活的我,我到底是誰。
Thumbnail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Thumbnail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