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由我來定義!

2022/06/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生長得一副異國臉,這臉在讀書時期常常鬧了許多笑話,每當想起曾經的趣事,還是會心一笑。有時朋友聚在一起,也會再拿出過去的事來調侃一般,不知情者表示我脾氣太好,好奇問我怎麼都不會生氣? 同樣的問題被問了幾次後,反而納悶自己不生氣很奇怪嗎? 生氣的理由是什麼?
異國臉是比較好聽,講白點其實就是東南亞臉。而我們所熟悉的東南亞人普遍是在台灣從事苦力的移工,或是嫁到台灣的新住民,常會被歸類於社經地位較低的一群人,因此有些人被當成東南亞國家的人會覺得被看低了而感到不舒服。

外勞?

曾經一位朋友在社群媒體發表了一篇文,內容大意是她被顧客當成外勞而覺得不開心,抱怨許多後把那位顧客設為黑名單。我見狀回文表示:「稱移工會比稱外勞好點喔,長得像她們表示妳有很多刻苦耐勞的優點啊。」如此簡短的回文竟引發強烈的反彈,而被解除朋友關係。

變林志玲好了

這事引發我的反思,為何我們需要從他人嘴裡定義自己呢? 別人說我像移工就會變移工? 那麼我是否應該花錢請人說我像林志玲呢。個人的價值應該自己最清楚,如果輕易就能被定義,不就表示活在她人的嘴裡,常常這樣自我懷疑不會很累嗎?

何處是我家?

除了外表外,講話懶得動舌頭的我也因此被誤認為外國人(發音不標準),因此只要到新場合需要自我介紹時,我一定講台語以證明我是台灣人,即使如此還是有人不相信而斷言我一定曾經到國外留學過。
較誇張的是我大學導師到畢業後還是一直以為我是外籍生。走在路上遇到學姊第一句話就是「妳還沒回你的國家啊?」常常在課堂上被教授點名問「你的國家如何看待並處理這件事?」我回「蛤?我的國家?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嗎?」全班爆笑。
馬來西亞、泰國、印尼
走在學校會有馬來西亞外籍生用他們的母語跟我聊天,坐公車有泰國移工用泰文跟我搭訕,印尼學妹質疑:「學姊妳真的不是印尼人?你長得好像我們印尼人喔! 」
越南
被越南同學邀請去上一堂隱藏版的免費課程,明明裡面都是外國人老師卻要大家用中文自我介紹,我介紹完後大家紛紛讚賞我中文講得好,不妙!趕緊詢問同學這是什麼課程,結果是【快樂學中文】。事後同班兩年的越南同學向我直道歉,她真誠的表示不知道我是台灣人。
異國曲風
作詞作曲課程期末作品發表當天,老師好奇問我是哪一國人,我無奈表示: 「老師請問您是覺得我長得像外籍生、還是講話方式讓您覺得我是外籍生?」老師回: 「喔不!我會這麼問是因為做出來的曲子很有異國風味,以往只有外籍生才會做出這種曲風。」
日本
上述諸如此類的事件族繁不及備載,可見我異國到骨子裡了。在澳洲進修最常被誤認為日本人,到東南亞國家教書的那段時間,因為長相的關係沒有遭遇外國客人被哄抬價格,或是同事們無一倖免的搶劫等事件。自認為平時的行善積德跟長相無關,但好像沒人相信。
總之我是誰我最清楚,我說了算!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不生氣? 因為只要抱持尊重每一個獨立個體的態度,並且敬佩每一位千里迢迢來到台灣工作、讀書或是結婚的外籍人士,佩服都來不及了,還有時間覺得被看不起而生氣? 如同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公案裡提到的"心中有什麼,看什麼便是什麼"。一切都是自我投射,不是嗎?
買東西常被誤認為本地人而得到折扣/ 照片來源:自己
7.3K會員
419內容數
藉紀錄分享異國生活點滴,以覺察與整理躁動不安的靈魂,是日常隨筆也是生活碎念,期待能用不同視角看待這美麗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