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書主旨在於闡述為什麼要學歷史、讀歷史的方法以及學習的三個境界。

raw-image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

過去的學習經驗使我們重「記憶」輕「思辨」,重視背誦及熟悉程度,而非對歷史的前因後果做思考及推論。

但是古人學歷史的方式其實與我們不同,以下舉三個例子:

宋呂祖謙:

人二三十年讀聖人書,一旦遇事,便與里巷人無異… …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而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智識亦可以高,方為有益。

清左宗棠: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 …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

漢司馬遷:

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以上三者都在說明同一件事,也就是在學習歷史時,每發生了歷史事件時,此時先不急著看古人做了什麼決定、或是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想像自己便是古人,易地而處時自己將會如何思量、自己會如何行動,之後再將書翻開對照事實及其後果,進而調整自己的思維深度及廣度,鍛鍊自己的心智。

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思辨過程,我們學了多少歷史,便汲取了多少前人用生命所寫下的教訓。

作者將讀書分成三種境界:

「誦」→背誦
「讀」→分析歸納
「念」→實踐

書中舉了個打趣的故事,大意如下:

有兩個兄弟,天資聰穎但生性貪玩。 於是父母請家教老師教授學問並好生看管。 但家教老師偶爾也會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碌,但他也知道這兩兄弟一定會趁他不在時出去撒野,於是家教老師拿了本黃曆給兩兄弟,要讓兩兄弟去看而且把黃曆給背起來。 而看過黃曆的朋友應當知道其內容為,初一,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開光;忌伐木、作梁、動土、安床。
而家教老師布置好作業後,人就出門去了,兩兄弟看老師前腳出去就一股腦兒的跑出去玩了,而當哥哥玩到中午過後想想老師快回來了,就跑回來看家教老師布置的作業,而當哥哥看了一遍後,老師就回來了,而弟弟也在這時候到家了。
老師看了看弟弟也沒說話,就和哥哥說,布置的功課準備得如何了? 要開始考試了哦! 哥哥就開始背誦初一宜….忌…..背到一半了,老師說好了,很棒有看書,然後叫弟弟也開始背誦,而弟弟也從初一開始背,而背的行雲流水,但等背到一半時,弟弟停了下來。 老師問說,怎麼不背了呢? 弟弟回答道:「剛剛哥哥只背到這裡…..」
這兩兄弟,一人是過目不忘,一人是耳聽穎記。 兩人都天資聰慧少有人匹。 但他們是誰?
沒有人知道。
那這樣來說,聰明有用嗎?

以上故事便是在描述聰明才智以及讀書的境界,聰明才智固然有用,它能夠讓你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但是以孩童時期的學習,往往先從「誦」開始,但若你自恃聰明,而將自己的腳步停在學習的第一階段,不去歸納並分析,更不去實踐所學到的知識,那麼我們的結局可能就如同故事中所述,埋沒在歷史江河之中成為萬千無名氏之一。

一樣的道理,過去我們學習歷史時就如同故事中的兩兄弟,重「誦」輕「讀」,我們可能對於中國各朝代的興衰起落背的滾瓜爛熟,能夠默寫出每個朝代古人的字號與諡號,但是卻不明白為什麼某個皇朝會殞落,或是後起者憑藉著什麼起而代之。

我們為了考試背誦了許多歷史人物及事件、但是不去思考事物的前因後果,其實浪費了非常多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

本書花了非常多篇幅在描述秦始皇這個人,從其早年出生、中期鼎盛到後期衰敗,藉由許多歷史事件中秦始皇的決定、將其形象描繪的非常飽和。也藉由上述讀歷史的方法,歸納出秦始皇為何成功的兩大要件,首先是

將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書中舉了兩個例子:

在秦始皇幼年即位時並無實權,朝政是由呂不韋及其引薦的假太監嫪毐掌握實權,而嫪毐又是秦始皇的生母趙姬的寵臣,後面的故事簡單說就是嫪毐叛變失敗,最後兵敗被俘被處以車裂(五馬分屍)。而清算後趙姬因為畢竟是生母,所以死罪可免、最後被流放至邊疆

此時有位齊國人茅焦,聽聞後便向秦始皇上奏:

「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

翻譯成白話,就是秦國當時正處於擴張期,以統一天下為目標,而中國傳統非常重視孝道,假設秦始皇有流放母后的名聲在外,各諸侯或是人才聽聞後將會因此而與秦國背道而馳,讓人才無法為秦國所用。

此時秦始皇做了什麼決定呢?

咦忘記我們之前說過什麼嗎?

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

先想想如果是你,會做出什麼決定吧

趙姬雖是秦始皇的生母,但是他卻與外人合謀要奪取自己的皇位,這種至親的背叛對於當時還不算年長的秦始皇而言想必是極大的打擊。好不容易平反了叛亂,也對嫪毐五馬分屍稍解心中仇恨,生母實不能殺只好將其流放邊疆,今天居然還有個外人來反對我的作法,那麼秦始皇最後的決定是:

秦王乃迎太厚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

接受了茅焦的建言將趙姬迎回首都,秦始皇的理智告訴他茅焦說的沒錯,國家此時正需要各國配合以及人才的注入,假設只因為自己的個人感情而使惡名流於外,那麼自己將蒙受更大的損失,也會距離自己的目標愈來愈遠。正因秦始皇戰勝了自己的感情,使其拚上了統一中國的其中一塊拼圖。

韓國為戰國中一個小國,秦國開始向外侵略時,韓國為自保,派鄭國(鄭國是一個人,不是國名)向秦國提出了合建鄭國渠的建議,藉以轉移秦國的經費與人力使其無暇東征,但之後被發現鄭國是間諜。

此時若你是秦始皇,你會怎麼做呢?

秦始皇原欲殺之,但渠道完成後確實對秦國有益,故秦始皇仍重用鄭國這個工程師並將渠道完成。而鄭國渠的建成,使關中乾旱平原成為沃野良田,糧食產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

以上兩者皆從事件的描述上從旁描繪了秦始皇的人格,也因為這種將理智放在感情之上,以大局為重的個性才使其完成統一中國的霸業。

而秦始皇成功的第二大要件便是

在標準答案之外找出更好的答案

本書舉的一個例子便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議帝號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此時也反應出秦始皇的心態,他認為古代的「王」稱已不足以彰顯它的成功,所以請眾臣們重新制定帝號以彰顯他的成功。而眾臣們是這麼回覆的:

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這邊要先解釋一下三皇五帝,史學上針對這部分仍有歧異,所以我將說明的僅是其中一個版本。

所謂的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人皇),也可以稱做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而五帝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簡言之這幾位皆是華夏民族崇敬的祖先,三皇五帝皆完成了不朽的功業,教導人民如何耕種、用火,以及後來的部落共主並建立文化起源,三皇五帝使得華夏民族的文化流傳至今,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所以眾臣最後的提議其實是請秦始皇採「泰皇」的稱號。但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業已經超越三皇五帝,並不滿意自己採用泰皇、也就是神農氏的封號,所以便回覆: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這也是「皇帝」這二字的起源,也因此為什麼秦始皇會被稱作「始皇帝」

以上這個例子可看出秦始皇並不拘泥於既有的選項,反而從既有的選項中創出第三種可能

最後以作者呂世浩老師分享的話做為結尾:

如果你讀完了一本書後,書還是書,你還是你,沒有任何改變,你就等於沒讀過這本書。

共勉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rven的沙龍
13會員
23內容數
Morv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3
央行擁有台灣唯一合法的貨幣發行權:也就是印鈔票。央行的政策影響台灣的政治與經驗發展甚鉅,本書透過央行的職權與國際上的重大案例,來剖析利率與匯率這兩者的牽連,以及數十年來台灣央行在低利率政策上對於台灣經濟與社會的影響,並且針對央行的運作提出改善的建言。
Thumbnail
2021/06/13
央行擁有台灣唯一合法的貨幣發行權:也就是印鈔票。央行的政策影響台灣的政治與經驗發展甚鉅,本書透過央行的職權與國際上的重大案例,來剖析利率與匯率這兩者的牽連,以及數十年來台灣央行在低利率政策上對於台灣經濟與社會的影響,並且針對央行的運作提出改善的建言。
Thumbnail
2021/05/16
本書以《金剛經》為本闡述了佛法的精妙與法意,並以其內容貫穿本書,說明作者是如何將佛法應用在商業活動中,闡述我們要如何追求財務以及人生的成功。從佛法的「空性」、「心之銘印」及「因果關係」等,都有深入淺出的說明與分析。
Thumbnail
2021/05/16
本書以《金剛經》為本闡述了佛法的精妙與法意,並以其內容貫穿本書,說明作者是如何將佛法應用在商業活動中,闡述我們要如何追求財務以及人生的成功。從佛法的「空性」、「心之銘印」及「因果關係」等,都有深入淺出的說明與分析。
Thumbnail
2021/04/25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1/04/25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歷史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讀歷史?歷史人物,為我們人生轉折提供了哪些啟示?這些問題背後,是歷史所教導的生活智慧與人生價值。讓我們一同探索,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記憶,更可以認識自己、觀察時代脈動。
Thumbnail
歷史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讀歷史?歷史人物,為我們人生轉折提供了哪些啟示?這些問題背後,是歷史所教導的生活智慧與人生價值。讓我們一同探索,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記憶,更可以認識自己、觀察時代脈動。
Thumbnail
讀了兩本跟世界史有關的書,但總覺得要把他們的內容整理出來才會記得比較久,於是就開始做了這些筆記。
Thumbnail
讀了兩本跟世界史有關的書,但總覺得要把他們的內容整理出來才會記得比較久,於是就開始做了這些筆記。
Thumbnail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Thumbnail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Thumbnail
歷史來到了秦末的天下大亂,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綻放程度在這短短幾年間迸發出了濃到化不來的絢爛美感。 這幾年中,天下由一統到分崩,再又迅速一統,一個個傳世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將不可能變可能,壯烈,狡猾,機智,扼腕嘆息,東山再起,兵敗自刎等等中國歷史中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橋段,都將
Thumbnail
歷史來到了秦末的天下大亂,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綻放程度在這短短幾年間迸發出了濃到化不來的絢爛美感。 這幾年中,天下由一統到分崩,再又迅速一統,一個個傳世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將不可能變可能,壯烈,狡猾,機智,扼腕嘆息,東山再起,兵敗自刎等等中國歷史中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橋段,都將
Thumbnail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與其一字不漏的背歷史,不如從歷史中找到有趣的故事,啟發自己。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如此,我們先來看商鞅遊說秦孝公的故事。 史記上記載,商鞅總共遊說秦孝公三次,第一次商殃用堯舜禹湯的〈帝道〉,說給秦孝公聽,秦孝公聽了覺得無趣,狂打嗑睡,跟他的心腹大臣景監說,此人可謂是荒唐至極,以後都不想
Thumbnail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與其一字不漏的背歷史,不如從歷史中找到有趣的故事,啟發自己。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如此,我們先來看商鞅遊說秦孝公的故事。 史記上記載,商鞅總共遊說秦孝公三次,第一次商殃用堯舜禹湯的〈帝道〉,說給秦孝公聽,秦孝公聽了覺得無趣,狂打嗑睡,跟他的心腹大臣景監說,此人可謂是荒唐至極,以後都不想
Thumbnail
《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系列》到目前總共有4本,以春秋戰國為主題,作者呂世浩教授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入手,引導讀者進行思辨,對提升自己的眼界及思考都很有幫助,相當推薦。讀完後,讓自己對歷史有重新的認識,不再只是記憶人名、年代、地名、事件,或是只當故事書看個熱鬧精彩而已,而是體會到讀歷史的方法及價值。
Thumbnail
《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系列》到目前總共有4本,以春秋戰國為主題,作者呂世浩教授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入手,引導讀者進行思辨,對提升自己的眼界及思考都很有幫助,相當推薦。讀完後,讓自己對歷史有重新的認識,不再只是記憶人名、年代、地名、事件,或是只當故事書看個熱鬧精彩而已,而是體會到讀歷史的方法及價值。
Thumbnail
活到老學到老,旅行時也不例外,在去回的機上,讀完了這本書-帝國崛起。 皇冠文化發行人平雲開宗明義提到「人生困局的解答,或許就在你早已遺忘的歷史裡」像一個棒槌敲醒了我的腦,我的困境決不是第一個,自然也不是最後一個,那麼,肯定不會無解,問東問西不如試著從歷史長河裡找線索,誠實的問問自己,答案或許就
Thumbnail
活到老學到老,旅行時也不例外,在去回的機上,讀完了這本書-帝國崛起。 皇冠文化發行人平雲開宗明義提到「人生困局的解答,或許就在你早已遺忘的歷史裡」像一個棒槌敲醒了我的腦,我的困境決不是第一個,自然也不是最後一個,那麼,肯定不會無解,問東問西不如試著從歷史長河裡找線索,誠實的問問自己,答案或許就
Thumbnail
從沒想過要讀史記,直到在聽了呂世浩老師的演講《學歷史的大用》才發現歷史原來這麼有意思,學生時代學歷史的方式原來是錯誤的。 古代為了培養帝王精英,以思辯方式學歷史;現代要培養各行工匠,以背誦方式學歷史。現代教育一直強調要培養學生思辨能力與素養,那麼理應採用古人方式好好學習歷史,可是,該怎麼學呢?
Thumbnail
從沒想過要讀史記,直到在聽了呂世浩老師的演講《學歷史的大用》才發現歷史原來這麼有意思,學生時代學歷史的方式原來是錯誤的。 古代為了培養帝王精英,以思辯方式學歷史;現代要培養各行工匠,以背誦方式學歷史。現代教育一直強調要培養學生思辨能力與素養,那麼理應採用古人方式好好學習歷史,可是,該怎麼學呢?
Thumbnail
讀歷史只是純背誦嗎?看完這本書你能夠學習到學歷史真正的方法及用途。 本書主旨在於闡述為什麼要學歷史、讀歷史的方法以及學習的三個境界。
Thumbnail
讀歷史只是純背誦嗎?看完這本書你能夠學習到學歷史真正的方法及用途。 本書主旨在於闡述為什麼要學歷史、讀歷史的方法以及學習的三個境界。
Thumbnail
我們超渡古文的第二篇,要來看到〈諫逐客書〉。這篇文章,是古代的外籍移工因為政爭要被趕走,所以緊急寫給老闆的信。政治鬥爭,常是你死我活,而這〈諫逐客書〉,看來是外籍政治移工在極度劣勢之下的逆轉一擊,也成功的保住飯碗。但,真是靠這封信,就改變了皇上的想法嗎?
Thumbnail
我們超渡古文的第二篇,要來看到〈諫逐客書〉。這篇文章,是古代的外籍移工因為政爭要被趕走,所以緊急寫給老闆的信。政治鬥爭,常是你死我活,而這〈諫逐客書〉,看來是外籍政治移工在極度劣勢之下的逆轉一擊,也成功的保住飯碗。但,真是靠這封信,就改變了皇上的想法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