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旨在於闡述為什麼要學歷史、讀歷史的方法以及學習的三個境界。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 過去的學習經驗使我們重「記憶」輕「思辨」,重視背誦及熟悉程度,而非對歷史的前因後果做思考及推論。 但是古人學歷史的方式其實與我們不同,以下舉三個例子: 宋呂祖謙: 人二三十年讀聖人書,一旦遇事,便與里巷人無異… …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而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智識亦可以高,方為有益。 清左宗棠: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 …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 漢司馬遷: 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以上三者都在說明同一件事,也就是在學習歷史時,每發生了歷史事件時,此時先不急著看古人做了什麼決定、或是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想像自己便是古人,易地而處時自己將會如何思量、自己會如何行動,之後再將書翻開對照事實及其後果,進而調整自己的思維深度及廣度,鍛鍊自己的心智。 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思辨過程,我們學了多少歷史,便汲取了多少前人用生命所寫下的教訓。 作者將讀書分成三種境界: 「誦」→背誦 「讀」→分析歸納 「念」→實踐 書中舉了個打趣的故事,大意如下: 有兩個兄弟,天資聰穎但生性貪玩。 於是父母請家教老師教授學問並好生看管。 但家教老師偶爾也會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碌,但他也知道這兩兄弟一定會趁他不在時出去撒野,於是家教老師拿了本黃曆給兩兄弟,要讓兩兄弟去看而且把黃曆給背起來。 而看過黃曆的朋友應當知道其內容為,初一,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開光;忌伐木、作梁、動土、安床。 而家教老師布置好作業後,人就出門去了,兩兄弟看老師前腳出去就一股腦兒的跑出去玩了,而當哥哥玩到中午過後想想老師快回來了,就跑回來看家教老師布置的作業,而當哥哥看了一遍後,老師就回來了,而弟弟也在這時候到家了。 老師看了看弟弟也沒說話,就和哥哥說,布置的功課準備得如何了? 要開始考試了哦! 哥哥就開始背誦初一宜….忌…..背到一半了,老師說好了,很棒有看書,然後叫弟弟也開始背誦,而弟弟也從初一開始背,而背的行雲流水,但等背到一半時,弟弟停了下來。 老師問說,怎麼不背了呢? 弟弟回答道:「剛剛哥哥只背到這裡…..」 這兩兄弟,一人是過目不忘,一人是耳聽穎記。 兩人都天資聰慧少有人匹。 但他們是誰? 沒有人知道。 那這樣來說,聰明有用嗎? 以上故事便是在描述聰明才智以及讀書的境界,聰明才智固然有用,它能夠讓你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但是以孩童時期的學習,往往先從「誦」開始,但若你自恃聰明,而將自己的腳步停在學習的第一階段,不去歸納並分析,更不去實踐所學到的知識,那麼我們的結局可能就如同故事中所述,埋沒在歷史江河之中成為萬千無名氏之一。 一樣的道理,過去我們學習歷史時就如同故事中的兩兄弟,重「誦」輕「讀」,我們可能對於中國各朝代的興衰起落背的滾瓜爛熟,能夠默寫出每個朝代古人的字號與諡號,但是卻不明白為什麼某個皇朝會殞落,或是後起者憑藉著什麼起而代之。 我們為了考試背誦了許多歷史人物及事件、但是不去思考事物的前因後果,其實浪費了非常多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 本書花了非常多篇幅在描述秦始皇這個人,從其早年出生、中期鼎盛到後期衰敗,藉由許多歷史事件中秦始皇的決定、將其形象描繪的非常飽和。也藉由上述讀歷史的方法,歸納出秦始皇為何成功的兩大要件,首先是 將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書中舉了兩個例子: 一 在秦始皇幼年即位時並無實權,朝政是由呂不韋及其引薦的假太監嫪毐掌握實權,而嫪毐又是秦始皇的生母趙姬的寵臣,後面的故事簡單說就是嫪毐叛變失敗,最後兵敗被俘被處以車裂(五馬分屍)。而清算後趙姬因為畢竟是生母,所以死罪可免、最後被流放至邊疆。 此時有位齊國人茅焦,聽聞後便向秦始皇上奏: 「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 翻譯成白話,就是秦國當時正處於擴張期,以統一天下為目標,而中國傳統非常重視孝道,假設秦始皇有流放母后的名聲在外,各諸侯或是人才聽聞後將會因此而與秦國背道而馳,讓人才無法為秦國所用。 此時秦始皇做了什麼決定呢? 咦忘記我們之前說過什麼嗎? 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 先想想如果是你,會做出什麼決定吧 趙姬雖是秦始皇的生母,但是他卻與外人合謀要奪取自己的皇位,這種至親的背叛對於當時還不算年長的秦始皇而言想必是極大的打擊。好不容易平反了叛亂,也對嫪毐五馬分屍稍解心中仇恨,生母實不能殺只好將其流放邊疆,今天居然還有個外人來反對我的作法,那麼秦始皇最後的決定是: 秦王乃迎太厚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 他接受了茅焦的建言將趙姬迎回首都,秦始皇的理智告訴他茅焦說的沒錯,國家此時正需要各國配合以及人才的注入,假設只因為自己的個人感情而使惡名流於外,那麼自己將蒙受更大的損失,也會距離自己的目標愈來愈遠。正因秦始皇戰勝了自己的感情,使其拚上了統一中國的其中一塊拼圖。 二 韓國為戰國中一個小國,秦國開始向外侵略時,韓國為自保,派鄭國(鄭國是一個人,不是國名)向秦國提出了合建鄭國渠的建議,藉以轉移秦國的經費與人力使其無暇東征,但之後被發現鄭國是間諜。 此時若你是秦始皇,你會怎麼做呢? 秦始皇原欲殺之,但渠道完成後確實對秦國有益,故秦始皇仍重用鄭國這個工程師並將渠道完成。而鄭國渠的建成,使關中乾旱平原成為沃野良田,糧食產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 以上兩者皆從事件的描述上從旁描繪了秦始皇的人格,也因為這種將理智放在感情之上,以大局為重的個性才使其完成統一中國的霸業。 而秦始皇成功的第二大要件便是 在標準答案之外找出更好的答案 本書舉的一個例子便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議帝號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此時也反應出秦始皇的心態,他認為古代的「王」稱已不足以彰顯它的成功,所以請眾臣們重新制定帝號以彰顯他的成功。而眾臣們是這麼回覆的: 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這邊要先解釋一下三皇五帝,史學上針對這部分仍有歧異,所以我將說明的僅是其中一個版本。 所謂的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人皇),也可以稱做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而五帝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簡言之這幾位皆是華夏民族崇敬的祖先,三皇五帝皆完成了不朽的功業,教導人民如何耕種、用火,以及後來的部落共主並建立文化起源,三皇五帝使得華夏民族的文化流傳至今,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所以眾臣最後的提議其實是請秦始皇採「泰皇」的稱號。但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業已經超越三皇五帝,並不滿意自己採用泰皇、也就是神農氏的封號,所以便回覆: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這也是「皇帝」這二字的起源,也因此為什麼秦始皇會被稱作「始皇帝」 以上這個例子可看出秦始皇並不拘泥於既有的選項,反而從既有的選項中創出第三種可能。 最後以作者呂世浩老師分享的話做為結尾: 如果你讀完了一本書後,書還是書,你還是你,沒有任何改變,你就等於沒讀過這本書。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