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遺產會議當中,日本又增添一個新的世界遺產:長崎潛伏基督徒世界遺產(暫譯)。幸運的是,我在日本的時候,研究室老師正好受託至長崎進行這一項調查。
長崎潛伏基督徒遺產與德川家康的禁教、鎖國政策有關,而德川幕府的禁教鎖國,與當時世界局勢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日本史上稱為織豐期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在當時大航海時代的背景之下,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都有貿易。織田信長甚至以葡萄牙人的火銃為武器去攻打敵人。時局到了17世紀初德川初期,原來是荷蘭與英國在長崎平戶有商館,但是由於貿易利益不大,後來撤館。葡萄牙來臨後,傳教士方濟 沙勿略的積極傳教下,有許多人民改信天主教。而後來由於歐洲發生宗教戰爭,代表新教的荷蘭與代表天主教的葡萄牙對抗,相較於宗教色彩濃厚的葡萄牙,荷蘭以商業利益為主,加上信教的藩主、大名漸漸威脅到幕府,終於,由於在1637年發生島原之亂,幕府認為基督教徒將動搖國本,因此下令禁教,後來也下令只有荷蘭與中國可以在平戶商館貿易的鎖國禁令。
禁教以後,幕府對基督教徒實行嚴格的審查及拷問。所謂的踏繪,即是為了審查是否為教徒,命令從基督神像上踏過去。在發生變亂的天草、島原地區,幕府更是進行嚴刑拷問,發生許多不人道的事情。因此,有許多基督教徒,不得不改宗或變成潛伏基督教徒。變成潛伏基督教徒後,許多宗教儀式地下化,為了躲避幕府取締,進而改變宗教儀式以及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