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108課綱】歷史科調整概說(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大家好!

承上篇,我們瞭解了108課綱歷史科並不是增加細節,不是要大家硬記脈絡時,更不是刪減東西導致理解困難,反而是每個章節都有各自的主題要闡述時。最佳的策略就是:化文科為理科,理解他而不是背他!

不用背太多瑣事,理解精神就好。

raw-image

(學生哀嚎:這麼多書,你告訴我不用背?理解精神就好?)

沒錯!就是理解就可以了。

以下呢,我們用具體的單元來進行示範:

就拿臺灣學生很不容易理解的中世紀歐洲來說好了(各版本歷史第三冊內容,世界史範疇)

我們等等會用到一些具體的方法,有:

希望大家記起來喔!

舉例:中世紀歐洲

1.國中教過的

說到中世紀歐洲,我們在國中三年裡會學到的幾個重點分別是:

  1. 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了,日耳曼的各王國陸續建立。
  2. 王國內行封建制度、莊園經濟。國王賜與統治地方的法統給附庸、國王要用兵時附庸要回應國王的要求;附庸保護農奴階層、農奴階層負責供稅、工作。
  3. 羅馬主教為首的教會跟日耳曼各王國慢慢達成協議,兩邊政教合作。但久了,兩邊還是發生了摩擦。
  4. 東西方教會也因為教義不同,政治形勢不同而分裂
  5. 後來因為穆斯林拒絕讓基督徒去朝聖,加上拜占庭帝國受到賽爾柱土耳其人的攻擊,向羅馬教宗求援,於是出現十字軍東征。


raw-image

2.高中要學的

在高中,我們有了上面的知識之後,其實要學的東西就變得深邃一些,要去思考背後的動機與脈絡,也就是:為什麼這些事情會發生?

我們用最粗暴的方式,直接將新增的東西用斜體、底線加在下方,讓各位看看差在哪裡。

  1. 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了,因為在那時羅馬皇帝在缺乏兵力,只能顧傭外族士兵當自己手下時已經威信全無。各民族的國王則厭倦了一次次攻陷羅馬人的城市卻只拿走贖金或貴重品就走的生活,他們這次決定留下來,自己當國王。於是,日耳曼的各王國陸續建立。
  2. 王國內行封建制度、莊園經濟:國王賜與統治地方的法統給附庸、國王要用兵時附庸要回應國王的要求;附庸保護農奴階層、農奴階層負責供稅、工作。不同的附庸等級之間也存在貴賤之分,國王下面有著許多伯爵、公爵,公爵手下則有著大量騎士,騎士下面有著田產和農奴階層的人民。但這個關係不是死的,有時候會因為繼承法規、繼承戰爭而流動。
  3. 沒有羅馬皇帝保護之後,羅馬主教為首的教會需要新的武力來保護自己日耳曼各王國則需要教會幫助他們合理化自己統治基督徒的正統,兩邊政教合作。但合作久了,兩邊針對地方主教的繼位者該由教宗決定還是國王決定有所爭議(專有名詞:敘任權之爭),所以兩邊還是發生了摩擦。
  4. 對於東邊的拜占庭皇帝來說,羅馬沒有滅亡啊,我們西元330年就遷都來這裡了,被打下來的是我的故都。而且正統從頭到尾都在我這邊,憑什麼由羅馬那裡的主教隨便封別人當羅馬人的國王、甚至還弄了一個神聖羅馬皇帝!不能接受啊!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啊!而東、西方教會也因為教義不同,因而分裂。
  5. 後來因為由賽爾柱土耳其人當政的穆斯林勢力拒絕讓基督徒去朝聖,加上拜占庭帝國受到賽爾柱土耳其人的攻擊,向羅馬教宗求援。羅馬教宗在教會分裂之後,少了很多收入,又多次遇到西歐諸王的挑戰,想趁機重振教會威信,索性藉此發起聖戰;另一方面,西歐諸王有不少人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去掠奪富庶的東方,開疆拓土,同時也為把附庸的軍隊帶出來作戰,只要附庸過世了而沒人繼承,也許那些領地就可以收回來變自己的。於是,兩邊一拍即合,出現了十字軍東征。

3.化背誦為理解的Magic!

我想,從上一段就已經默默示範了第一個方法:

  • 整理加字術

這個方法沒什麼特殊的,就是先列出你所知道的歷史事實,在將課本、講義與老師授課時講授的重點加字上去。

這時候,我們會發現,歷史包含「歷史事實」跟「歷史解釋」兩個部分,在高中的階段我們還不需要各位去查證,教育部沒那麼壞心眼,刻意造謠或放假消息。這個階段,我們要進行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白,教宗跟國王們為什麼合作到後來會吵架?吵架之後又可以一起出去打十字軍,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沒什麼信仰,多半都是為了利益在作戰,吵架跟和好都是跟利益有關,如此而已。

還有什麼方法呢?這裡還提供

  • 電腦做圖

圖有很多作法,我們就用最簡單幾種表示就好。

像是先從維基百科或是Google Map找地圖

raw-image

然後簡單標出以下東西:重要城市、控制範圍、大概朝聖路徑、可能衝突點

raw-image

史地不分家,把這張圖做出來,學生不但對於當時的路徑有概念,也可以順便記憶、理解地理。賽爾柱人控制的區域如果沒有像今日一樣戰火連天,可以好好耕作、貿易(他們在絲路的終點),確實非常富庶。

  • 樹狀圖、因果圖

這個就更容易理解了。結合文字跟圖示,市售的講義幾乎都是這麼來的,只是自己統整一次,會更有印象。

小結:時空管理員

筆者念大學的時候,學長們常常開玩笑說,我們念的不是歷史系,是時間空間資訊統整既修復工程管理學系,簡稱資工系(?)

但實際上,結合更多科技用品、影視作品、遊戲、動漫,我們學習這些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歷史本來就會更加容易理解。

也許你會納悶,教宗跟國王的紛爭要到生活的哪裡才看得到?很簡單啊(挖鼻)

請看看學校/補習班/鄉土劇甚至是偶像劇的狗血劇情,有時候概念沒差多少。「故意派騎士去死」跟「故意把難教的班級給討厭的老師去帶」概念不會差太多,只是後者不會出人命而已,應該吧......拜託不要QAQQ

咳咳,上一段扯遠了。

總而言之,108課綱的歷史科就在於理解、理解,還是理解!

圖像、影音跟親身互動又永遠比文字、背誦來得容易讓人理解得多,所以請大家多多發揮創造力、想像力,與你的聯想能力。大膽去猜、小心去連結求證,這樣就能把這科給念好囉!

至於,課本版本很多、各家講義各有所長,是不是都要全寫呢?

請不要做這種事情!

每套講義與課本都有他們編輯部自己一套完整且堅實的邏輯在,好好把一套講義練習到好,精神理解了,細節忘記再回頭去查、去反推都還來得及,甚至那是更好的自我訓練喔!

祝各位家長/老師/學生以及關心教育的朋友,都能有所收穫!

平時有興趣也歡迎訂閱我的【生活史普】,我會不定期給大家講講更多有趣的生活小歷史,帶大家歡樂學歷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寧學院
13會員
70內容數
學院者,傳道、受教、切磋琢磨之地。 多數現代人從來不缺資訊,更不缺取得資訊的管道,但缺辨別真偽、鑑別優劣、演繹因果等知識方法而已。 於此平台開設專欄、成立沙龍而以「學院」名之,不求於此直接獲利,但求廣傳見聞以助人而已。
亞寧學院的其他內容
2023/06/02
本文主旨在於揭曉筆者認為108課綱、大學考招制度調整,以及學習檔案歷程搭配在一起,三位一體下高中生正確的面對與進修之法。
Thumbnail
2023/06/02
本文主旨在於揭曉筆者認為108課綱、大學考招制度調整,以及學習檔案歷程搭配在一起,三位一體下高中生正確的面對與進修之法。
Thumbnail
2022/06/13
筆者將於本文中,協助準備來年學測的考生好好打好基礎,並回答一個關鍵問題:108課綱中的國文核心能力「閱讀素養」到底如何養成?
Thumbnail
2022/06/13
筆者將於本文中,協助準備來年學測的考生好好打好基礎,並回答一個關鍵問題:108課綱中的國文核心能力「閱讀素養」到底如何養成?
Thumbnail
2022/06/05
這篇是上篇,綜合這幾年實施的現況與考生的反映後,我們來談課綱調了什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下篇我們會再來談,要怎麼因應歷史課綱的調整。
Thumbnail
2022/06/05
這篇是上篇,綜合這幾年實施的現況與考生的反映後,我們來談課綱調了什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下篇我們會再來談,要怎麼因應歷史課綱的調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Thumbnail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Thumbnail
不要再去讀那些浪費時間的拙劣世界史了,讀一本《羅馬帝國衰亡史》就夠了
Thumbnail
不要再去讀那些浪費時間的拙劣世界史了,讀一本《羅馬帝國衰亡史》就夠了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並不是為了透過歷史來預測未來,而是透過歷史來擴展視野。世界很大,總是會碰到之前沒有遇過的新鮮事,事件本身無法複製,但是古人面對重大事件的心境應該是類似的,我們現代人可以借助歷史事件作為參考點。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並不是為了透過歷史來預測未來,而是透過歷史來擴展視野。世界很大,總是會碰到之前沒有遇過的新鮮事,事件本身無法複製,但是古人面對重大事件的心境應該是類似的,我們現代人可以借助歷史事件作為參考點。
Thumbnail
世界史的中古時期部分應該是許多最好眠的章節,除了內容繁多之外,最麻煩的是課本編排的滿混亂的,所以許多人讀著讀著就自動睡著入教了。其實讀中古時期要抱持著:「看歐洲怎麼從保守的樣態蛻變成為一個活潑、充滿動力的歐洲。」的心態,才能醒著讀下去。
Thumbnail
世界史的中古時期部分應該是許多最好眠的章節,除了內容繁多之外,最麻煩的是課本編排的滿混亂的,所以許多人讀著讀著就自動睡著入教了。其實讀中古時期要抱持著:「看歐洲怎麼從保守的樣態蛻變成為一個活潑、充滿動力的歐洲。」的心態,才能醒著讀下去。
Thumbnail
大家好! 這次是下篇,直接用一個例子來教大家化背誦為理解的Magic!
Thumbnail
大家好! 這次是下篇,直接用一個例子來教大家化背誦為理解的Magic!
Thumbnail
我處於歷史教學這門行業中大半輩子,到頭來發現講授世界史的教師基本上是洗腦師。以"中古"時段為例,這個名詞內建的相對上古的"倒退"觀源於西歐一隅,卻被鋪蓋到整部世界史的"中古"時段上。本文解構了西方中心論,卻未免文明中心論:只論及貫通歐亞大陸的城居文明帶,未及歐亞大草原的遊牧帶,故在文後添加了附錄。
Thumbnail
我處於歷史教學這門行業中大半輩子,到頭來發現講授世界史的教師基本上是洗腦師。以"中古"時段為例,這個名詞內建的相對上古的"倒退"觀源於西歐一隅,卻被鋪蓋到整部世界史的"中古"時段上。本文解構了西方中心論,卻未免文明中心論:只論及貫通歐亞大陸的城居文明帶,未及歐亞大草原的遊牧帶,故在文後添加了附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