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講座由見域工作室主辦,文化部106年度青年村落文化行動競賽補助。邀請到「老屋顏工作室」負責人楊朝景老師前來分享經驗,包含他們的團隊背景、「磨石子」的工藝分享、台灣精彩的磨石子案例,與其團隊如何透過觀察老屋的蛛絲馬跡,一步步發揚台灣老屋之美!
分享者簡介
「老屋顏工作室」成立於2013 年,其中「老屋顏」所指的便是「老房子的容顏」。多年來實際走訪各地,收集有關台灣老房子的影像,紀錄鐵窗花、磨石子、磁磚等新建築上不再使用的老屋元素,拍攝收集各個建築年代的老房子建築立面、裝飾,並在「老屋顏粉絲團」上持續分享。老屋顏工作室的精神並不只在於「將所知的傳遞」,而是一連串透過「引起興趣後的好奇,並找尋解答」的學習歷程,同時也是我們希望透過粉絲團與各類商品傳達給觀眾、讀者與消費者的效果,引發沒看過這些元素的年輕人的喜愛與關注、與在這些環境中成長之上一代的懷念,相互交流而產生經驗與知識的擴散。
老屋顏工作室出版作品:
2018 出版《台湾レトロ建築案内》(日本X-Knowledge 社)
2017 出版《再訪老屋顏》一書(馬可孛羅文化)
2015 出版《老屋顏》一書(馬可孛羅文化)
講座記錄
許多人喜歡「老房子」,但是喜歡老屋的人多,真正了解老屋的人卻少。「老屋顏」團隊走訪台灣各處,探訪不同年代與功能的老房子,拍照記錄台灣老屋的種種迷人風景,包含鐵窗花、磨石子等建築元素。起初,他們在在臉書成立「老屋顏粉絲團」分享照片,引起許多人的關注與討論。後續更開發了App與經營各式社群網路平台,包含Flickr、Instagram等,透過精緻的攝影與細膩的文字訪談,捕捉屬於台灣傳統民宅美麗珍貴的老屋元素,更將相關花樣延伸成明信片、紙膠帶、拭鏡布、杯墊等文創產品,讓大家都能將迷人的台灣老屋風景「帶著走」!
本次的分享主題「老屋的華麗『磨』術」,顧名思義主軸即是「磨石子」。磨石子在日治時期被引進台灣,一開始最常被運用在公共場所、學校與廟宇,民國四十年代前後被大量運用在家庭房屋的建築設計中。匠師精心繪製草稿後,在施工區域底層先塗刷一層薄水泥砂漿,再打底、整平後,細心彎折銅線放置於定點,並填入不同顏色的石子,最後再以灌入水泥泥漿,以大型機具磨平。銅線不僅能區分填色石材色彩,更可以預防地震時裂痕延伸。
磨石子工法需要繁複的工序,十分考驗施作者的經驗與體力,且因施作時會產生噪音、粉塵等缺點;若施工不慎,沖洗磨石子鋪面泥漿的水份也可能堵塞排水管,故隨著磁磚的普及,磨石子工程越來越少見。近年來除了政府的公共工程仍可以見到磨石子工法之外,已經少有民居使用這種方式妝點自宅。
其中,楊朝景老師也與大家分享「磨石子」、「洗石子」與「抿石子」的不同。抿石子、洗石子都屬於泥作手法,兩者前期工法都是把石粒與泥漿混合的液體抹於壁面,洗石子的最後階段是用高壓水柱沖洗多餘水泥砂漿,但抿石子則用海棉擦拭表面水泥,讓混拌其中的石子浮現出來。不同大小的石子,施作難度、表現方式也不同。
楊朝景老師也與大家分享團隊走訪台灣各處拍攝到的精彩磨石子案例。成立「老屋顏」粉絲團後,團隊不僅單方面地向大家分享老屋的美好,也有粉絲們主動投稿,分享自己生活周遭的趣味老屋元素。「和老屋的緣分很奇妙」,楊朝景老師提到,某次團隊來到鹽水,在鎮上遍尋不著粉絲提供的特色磨石子圖案,兩人正覺得失落要打道回府時,回到汽車旁低頭一看,地板上竟然就是該幅圖案!在一般民居建築裡,最常見的圖案是幾種固定配色的不規則花樣或幾何圖形,也有具紀念意義的數字例如興建年代、門牌號碼,或是姓氏的文字或家徽,更有取其吉祥涵義,栩栩如生的蝴蝶(音同「福」)、牡丹(取其富貴之意)圖案,甚至有將店舖業種直接以磨石子表現的相機、中藥材等圖案。
其中,令人讚嘆不已的案例是台南「大仙寺」中,觀音殿的彩色磨石子裝飾。精心完成這幾幅作品的匠師吳寬永,他以銅線做框,再填入混有顏料的水泥及小石子,最後磨平上蠟,色彩鮮艷,過了許久仍不褪色,甚至有幾幅圖案還作出了漸層效果!令人嘖嘖稱奇的是許多書法字樣更做出毛筆筆鋒的毛邊觸感,十分逼真!
許多人以為「老屋顏」僅僅是搜集、拍攝老屋照片,並轉化爲商品販售、推廣。但分享窗花、磁磚的美麗紋飾或設計,讓大家愛上老房子只是一個開端。老屋顏除了藉由各式各樣的媒介,讓年輕一輩對於老房子產生好奇,也讓曾經居住過老屋的人們找回對老房子的回憶之外,更希望能夠發掘、深入探討關於老房子的各種面向,帶著大家看見台灣人的生活軌跡,包含建築文化、歷史街區觀光、文化資產保存、老屋新生等議題,讓一棟又一棟的老房子成為台灣街區裡「活的美術館」。
內容整理/ 吳君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