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部給家庭的性平教育
我們都希望「家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然而在面對「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氣質」不如父母預期時,家卻又往往是第一個讓他們受傷的地方。對臺灣社會而言,家庭問題常被認為過於私密、難以被攤在陽光下討論;於是用殘酷的劇情威脅也好、感人的故事催淚也罷,我認為透過導讀,本片非常適合協助親子一同解構刻板印象,進而梳理可能有的緊張與壓迫,讓每個孩子真能回到自己稱之為家的地方。
中文譯名為「男孩愛最大」的《Saturday Church》由於以同志少年為主角,又結合歌舞劇的呈現手法,媒體多以《Moonlight》(月光下的藍色男孩)、《Lalaland》(樂來越愛你)、甚至是《Love,Simon》(親愛的初戀)做宣傳。但與近年的這三部電影相比較,我認為《Saturday Church》反倒更接近白先勇的《孽子》或陳俊志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電影取材自美國
St. Luke in the Fields 教堂為無家可歸的LGBTQ+青年所設置的藝術接納計畫(Art & Acceptance program),描述14歲的尤利西斯在面對家人對性向與行為的不諒解時,選擇離家的心路歷程。
穿裙裝等同於跨性別?等等,別急著用有限的詞彙,定義青春無敵的探索
生於天主教家庭的尤利西斯,因為喜愛裙子、絲襪等衣著,常在家與學校中「偷穿」。有一幕是這樣的:在週日禮拜後,提前回家的尤利西斯溜進母親的房間,偷偷套上紅色的高跟鞋。當弟弟意外撞見尤利西斯,令人玩味的是,躲起來的竟然不是尤利西斯,而是弟弟。
「你不是答應不這麼做了嗎?」
弟弟隔著反鎖的房門哭著嗓音,質問尤利西斯
同是穿著女裝的生理男性,這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童書《穿裙子的男孩》主角丹尼斯,也同樣有個手足。電影與小說的兩位主角雖說性向不同(丹尼斯是異性戀生理男性),卻同樣深受「刻板印象」的威脅。
男性不能穿女裝嗎?穿女裝的生理男性一定是跨性別嗎?變裝(Cross-dressing)行為常囿限於社會主流的「性/別二元的認同架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在書中序言則提到, 這樣的想法來自我們的「刻板印象」。我們長期生活在一個充滿各種「限制」的社會,這樣的限制框住我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而超越我們既有認知框架的人事物,便會被我們因為不理解、恐懼與害怕貼上「噁心、奇怪」的標籤,受到壓迫與欺凌。
我希望你徹底感到羞恥。
你為你自己感到羞恥嗎?——尤利西斯的姑媽
在21世紀的現在,難道我們仍希望見到健康的孩子,只因社會的偏見而在躲在暗室中嗎?
支持系統:不需驕傲出櫃,但需安身立命
即使我就在你身邊,我感覺你並沒有真的看著我 — — 其實,你只希望我消失。
I feel that you cannot see me standing here You just wish that I would disappear.
在電影中,尤利西斯用〈Goodbye〉告別來自家庭、學校同學的不諒解,吿訴我們:他厭倦了「用扮裝來應付大眾」。誠然,出櫃是一場「囚徒困境」——當個人的出櫃是劣勢策略、集體的出櫃卻更有機會促成社會的正面影響——但比起鼓吹青少年勇敢出櫃,我認為,就如同Saturday Church這個真實藝術接納計畫所做的,我們必須更現實地考量孩子的情況:我們的孩子不一定都已對他人出櫃,但需要一個環境以支持、陪他們面對社會必然存在的不諒解。
You’ll gonna see me and love me!
在星期六晚間舉辦的教堂聚會裡,尤利西斯認識了許多跟他相似的人: 跨性別者、變裝慾者、男同志等,讓他敞開心房接受自我,可以盡情地透過藝術做自己,無懼外在眼光地裝扮。(文末作者也附上一些臺灣的友善資源,若有需要可參考。)
關心則亂:至親的光譜表現
尤利西斯的離家起於姑媽的斥責與辱罵,但在同時,也可以透過鏡頭看見母親的心急如焚。
這兩位女性角色:母親與姑媽,表現與立場雖有不同,但只是在面對同樣情況時,接受v.s.反對兩個極端的具體表現:如果你的孩子是同志,你應該怎麼做?
根據《民眾對於同性戀的認知與接受程度之探討》研究指出,民眾普遍接納同志;然而,當有高達七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支持的偶像性向並不會影響對他(她)的支持度」時,在問及自己的子女若為同性戀時,受訪者的意見則明顯保留;甚至有高達57.9%的受訪民眾表示:如果自己有小孩將會教育他(她)千萬不能成為同性戀者,因為那是不正常的。由這樣的調查可見,面臨自己本身的親人是同志時,其接納程度也較為嚴格。
這背後的形成原因錯綜複雜,但在其中,我認為包含著「因為擔心孩子,所以抗拒」的心態。
「如果外面的人不接受你怎麼辦?」「如果因為這樣沒工作⋯⋯?你可不可以不要當同志!」這些惶恐其實無助於瞭解孩子,反而會讓家庭,這個最小也最有力的支持系統瓦解。比起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威脅,事實上傷痕累累的是「現在的」孩子。
我愛你,而這不容你質疑
You know I’m gonna love you, no matter what you do.
我想,面對「性向」這個課題,最害怕的不會是家長,而是在「悅納自己」的路上暗巷摸索、摸石過河的孩子本人。作為身旁的親人,面對這樣的「改變」時,若心有餘裕,請告訴孩子:就算我現在還無法立刻認同你的同志身份,但是我對你的愛,絕不會改變。
在電影中,我們看見尤里西斯因為姑媽的抗拒而離家——當孩子知道我們還是一樣愛他時,他就不會擔心被拋棄、或是被趕出家門,進而才有舒緩、調適關係的空間。
難能可貴的是,面對家裡的抗拒,身旁友人、戀人都伸出援手的時刻,最終尤里西斯選擇了再給家一次機會。
回家吧!讓家成為每個人的《Saturday Church》
在希臘神話裡,尤利西斯(Ulysses)正是那位在特洛伊戰爭中獻了「木馬」的英雄。他神氣英勇、足智多謀,無奈神明捉弄,足足過了十年後,才終於返家。
Saturday Church正是一趟英雄返家的旅程。本片帶領觀影的每位玫瑰少年、少女,透過母親 – 姑媽兩個角色,瞭解家裡可能的不諒解與背後的擔心,試圖探尋安身立命的可能。
導演戴蒙卡達賽(Damon Cardasis)本身便是一名公開出櫃的男同志。在出櫃的過程中,他非常感謝自己的母親,「我媽媽是一名服務中的主教牧師,她卻接受我愛男人的事實。相較於其他宗教家庭的同志,我是幸運的!」我們無法祈求這樣的幸運降臨在每個孩子身上,也或許正是這樣的原因,讓導演拍出了這樣的好片。
這不是我的生命課題,而是關於你怎麼看待自己
It’s not about me, it’s all about you.
——Come sun or come rain.
如同《穿裙子的男孩》一書中,頭戴頭巾的錫克教男孩所說的:「只要別人多認識我一點,就會知道我也沒那麼不同。」因為不認識所帶來的恐懼與歧見,阻礙了孩子的適性發展,而這想必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無論是電影或是小說,甚至是你我生活的社會,每個人的生命樣態、性別氣質都是多元而獨特的。期勉身為讀者的你與我,都能用愛去陪伴每位步伐雖略嫌踉蹌、卻真摯無敵的英雄,一起從家出發,有勇氣一同面對這個仍不夠友善的社會。
參考文獻
- 王素真、陳住銘、洪耀釧,2014,民眾對於同性戀的認知與接受程度之探討。
- 國小推薦童書《穿裙子的男孩》因一位家長而下架,已恢復借閱
- Art & Acceptance program
- 【在臺灣的資源】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性別教育平等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