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你是武俠小說裡的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對象,大家深知他的生平、個性中有明顯的優點和缺點,不啻為一個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好方法;在現代華人世界中,武俠小說中所羅列的角色,就是個不錯的性格名人錄。

華山。(Source: Wikipedia)
(註:本文寫於2012年1月14日。)
香港朋友Leona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接過一張名片,名字後面加了一個括號寫著:李尋歡。小李飛刀?我好奇問對方這是否他的別號,他笑著解釋,所有阿里巴巴集團的職員,都要從武俠小說中選擇一個人物作代號,馬雲本人就自稱「風清揚」。

……互聯網沒有疆界、有無限可能,猶如亂世與江湖,若(科技公司)創辦人沒有與天下高手競逐的心態,如何稱霸武林?
這是個好問題。不僅是科技公司創辦人、不僅是武俠小說,每個人一生之中多少都有自己的角色學習對象(role model);如果沒有給點時間思考,可能大多數人說得出來的都是自己的父親、母親、或是某位偉大人物。
然而大多數時候我不認識您的父親、也不認識您的母親,某位偉大人物多半只因某事為人所知、在故事中也多半看不出來這個人的個性或缺點。我的role model是土耳其哲學家Ahmed Civoshtuçika,應該沒人認識吧?
所以,如果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對象,大家深知他的生平、個性中有明顯的優點和缺點,不啻為一個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好方法;在現代華人世界中,武俠小說中所羅列的角色,就是個不錯的性格名人錄。
我自己喜愛金庸小說多於其他武俠作者的作品,並不全然在於故事的曲折離奇、或是世界觀的壯闊細膩,而在於金庸並不吝於讓角色們大方展露自己的弱點和矛盾。
當然,每一位出色的小說家都擅於透過正反白描來形塑角色,但比起張愛玲的蚊子血、或是山崎豐子的天羽賢治,金庸小說都更為華人所熟知、更容易讓別人知道自己想強調的個性是什麼。
以前我曾經寫過,三十年前讓我開始喜愛金庸小說的起點,並不是故事的內容,而是他在「倚天屠龍記」的後記之中,對自己所塑造的角色這兩句短短的批評:
張無忌不是好領袖,但可以做我們的好朋友。
這兩句短短的評語,道盡了我自己日後在工作生涯中觀察上司的原則:你現在的上司/老闆/領袖,可以是你的好朋友嗎?
你覺得一位可親的長官,是一位好的上司/老闆/領袖嗎?我也常常這樣問我自己;尤其是在開始創業以後、以及這幾次大選之前。
前一陣子也剛好看到有人是這樣說的:
世上寫情寫愛寫到極樂處,再怎麼長篇累牘的描繪,其實也不過於「天龍八部」中虛竹寫給段譽的字條上三句話:
「我很好,極好,說不出的快活。」
當然金庸的小說不見得是世上最好的,文字也不是最精彩的,但說是引用起來最順手好用的資料庫之一(另外一個好例子則是「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系列)。
好,所以金庸小說很好用、說「我就像其中的誰誰誰」一聽就懂;那麼另外一個問題來了:你的誰誰誰就真的是你自己、還是「你希望成為的那個人」?
或者說,這個角色是那個「你希望成為,但你知道你不可能成為」的那個人,誰誰誰只代表著你自己對將來的希望、或是絕望?
我從前崇拜文泰來,後來發現他的性格描寫很模糊、也太簡化(或許其實只是羨慕他老婆很漂亮),所以希望自己是蕭峰;人生低潮時覺得自己像沒用的張無忌,曾經很羨慕段譽,年紀大一點之後變成袁承志或胡斐。
至於楊過,不是我的型,但我常跟著他用「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句話。
然而,人生過了一大半之後終於發現,自己其實是鹿杖客加鶴筆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82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瑞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992年的論文題目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馬蜂窩與數位DD的必要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工具的軟硬與價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模稜兩可的話術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乘著字典的時光旅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