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智力測驗:《人肉搜索》

更新於 2018/12/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序:當人際互動遇上通訊軟體

Your friend is typing
通訊軟體大大改變了人們對時間流逝的感受,以及與其他人的距離。即便稱為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每一則訊息都可能是經過多次修改,斟酌再三才送出的文字;反觀線下(off-line)的相處,反而因為少了「緩衝時間」而多了些尷尬,多了點不知所措,甚至可能煩惱:「怎麼找不到貼圖可以用?」
這樣的改變,不僅發生在本就彼此認識的人身上,更在素昧平生的人們間發酵。
人肉搜索(Searching)這部電影,藉由數位畫面呈現了網路世代的開始至今,人們對關係的摸索與重新定義。

上傳你的生活:網路資訊如何重建個人輪廓

劇情描述男主角大衛(David)因為女兒Margot的無預警消失,試圖透過科技蒐集/尋找蛛絲馬跡。
本片非常驚人地沒有使用實景鏡頭來敘事,而是透過各種科技產物,包含來回切換的瀏覽器分頁、Facetime對話、Youcast 直播,甚至是監視器等畫面來帶動劇情進展。
女兒Margot和父親David的對話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思考,
這些網路上的資訊,真能建構出我們對人的理解嗎?
要認識陌生人,肉搜他的臉書、IG發文已經是臺灣人的習慣;然而這些年,我們似乎也從「加不加親人好友」的糾結中長大了:氾濫的平台、網站蓬勃興起,能從臉書看見瞭解的可能還是片面的你;困難的是如何撈出來自眾多匿名/具名平台各自擁有的零碎資訊,彙整並讀出重要內容。
透過不斷按下「忘記密碼(forget password)」,父親David就像駭客一般,回溯到亡妻的yahoo信箱,讓女兒Margot在網路上的足跡一覽無遺:無論是直播的自動存檔、同學通訊錄上的青澀註記(哪個男孩暗戀過Margot?)、最常造訪的網站、甚至是每筆在網路銀行的交易紀錄。
被解開密碼的Margot電腦
這些資料不僅幫助David找到Margot最後出現的地點,甚至幫助了身為觀眾的我們認識了「未曾謀面」的Margot。
於是,「透過網路來建造個人的完整資料」這件事似乎是可行的。然而在此同時,編劇精心設計的轉折卻又點醒了我們:
網絡的真實是經過編輯的

媒體識讀:#FindMargot v.s. #ParentFail

網際網路廣為人知的特性包含虛擬社群和匿名(胡毓祥,2011),電影裡Margot的離奇失蹤就與這種「網路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有關。
原來,兇手是在直播網站上化名為女性角色(Fish_n_chips)的鄰居男孩,Robert。他們從小就認識,於是頭貼照片來自免費圖庫的「Fish_n_chips」真的與Margot成了莫逆之交。然而遺憾的是,雙方的見面並沒有擦出愛情的火花,反而因為一場意外,Robert竟一不小心把Margot推落到山縫之間。
Robert的IG帳號,Fish_n_chips
但是,為何運用網路肉搜的David,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抓到這位與女兒有密切往來的網友?
原來,Robert的母親正是辦案的警探。她透過操作資訊與輿論,刻意誤導辦案方向。為了保護兒子,她甚至誘使更生人偽證,只求Robert的行跡不被發現。
左為警探,有意阻擋父親揭露案件真相
除了明顯的惡意操作,在事件爆發後,因為 #FindMargot 風潮爆紅,前天才跟父親David說自己與女兒不熟的女同學,竟在鏡頭前自稱為「摯友」而聲淚俱下(當然,也因此獲得了許多讚與分享。)同時,網路上也出現了強調自己家長身份的網友批評,「這樣的故事不過是父親自導自演!」引起新的hashtag #ParentFail,集體檢討、指責David家庭失能。
不是說「我跟她不熟」嗎?
豐富的網路資料讓我們真的能夠不出家門、卻知天下事,但也會因為沒有正確的媒體釋讀素養,讓自己成為散播、甚至產製假訊息的人。
不同於以往閱讀和互動的分野,在網路上的溝通只需1人在場,使得多數大眾在使用上偏向單向接收訊息,於是閱讀來源、品質不一的文本就像在進行日夜不間斷的「智力測驗」——哪些是假新聞、哪些是偏見與歧視 ?一不留神,我們就成了轉傳Line群長輩文的推手。
作為閱聽眾的我們必須好好磨練自己對他人操作痕跡的敏銳度。而在線下的相處,我們更需要建立具支持性的關係。

在說出「一定是別人帶壞他的」前,重新檢視關係裡的社會支持

289名好友中,父親一個也不認識
為了找尋女兒蹤跡,想問親朋好友時,David才驚覺自己竟然不認識任何一個女兒的朋友!在瀏覽對話紀錄後,他也搞不懂:為何女兒似乎很常跟叔叔Peter吐露心事?甚至因為通訊軟體上語意不清的字詞,誤以為親弟弟與女兒發生亂倫。
原來,我並不了解她。
無論身處哪個世代,為人父母都常會感慨: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孩子變得陌生了呢?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David和Margot,即便有網路能隨時聯繫,訊息內容卻總圍繞在「倒垃圾了沒?」、「考試成績如何?」等日常瑣事而少去理解女兒思念母親的心情。
因為你永遠不會問她的心情!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心理學用語,主要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交流的結果,關於個人感受、察覺或接受來自他人的關心或協助(Reber, 1995)。誠然,運用「真實人際關係」和「網路人際關係」截然二分的概念思考時,我們能發現「匿名」與「便利」的網路互動形式正好能提供人們,尤其是青少年,一個滿足社會支持的管道:在網路上,他們能更勇於談論自己,表達日常生活中未能抒發的情感。然而,個體想從關係所獲得所需的情感依靠,是不分管道媒介的。
從女兒Margot的直播紀錄中,我們看見David總是避而不談亡妻;在通訊軟體上,總是打了又刪「你媽媽也會以你為榮」,讓父女之間的關係總存在一個疙瘩,顯得距離遙遠。
若不解開心結,遠傳,更是距離。

結語:溝通創造文明,網路形塑關係

「溝通創造了文明。」從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來看,媒介對於溝通與知識表達影響深遠。一個新媒介誕生,必定引發新興型態的溝通、傳播、知識運用及傳承等方式之不同,進而人際關係產生變化,導致各個機構、社會組織改變,而產生新文明。——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謝清俊。
《Searching》總拍攝時間僅有 13 天,甚至不到兩週,然而整個後製期程卻長達2年。漫長的後製是為了整理拍攝素材,打造完全由電腦視訊畫面構成的世界觀,而從網路評價與熱度看來,本片顯然成功了。
在此同時,大銀幕上龐雜的資訊量點醒了我們,我們必須正視「媒體識讀」這項能力的培養,因為時時刻刻都有人運用新興媒介來創造、傳播觀點;而近來我們運用網路的方式,也重新形塑了我們對人際關係的看法,無論是實是虛,「社會支持」才是讓我們與他人連結的重要內涵。
你是否跟父母、朋友也有些沒打開的心結呢?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試著跟他聊聊看吧!

參考資料

  1. 胡育祥(2011)網路作為下一個社會的媒介:在互動與閱讀之外。
  2. 王嵩音 (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
  3. 謝清俊(1998)網際網路與知識的傳承。
如果閱讀這篇文章「讓你有所啟發,請按下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評論。

穩定追蹤我及專題「老師的放映後教室」,便能即時收到下一篇影評通知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3會員
173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家安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愛情音樂劇」來評論《男孩愛最大》就可惜了! 取材自美國 St. Luke in the Fields教堂為無家可歸的LGBTQ+青年所設置的藝術接納計畫,《Saturday Church》為臺灣點亮了實施同志教育的明燈
無論是學業、感情、或是夢想,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正在憂心、或想追求的事情。比較兩部電影後,老師認為: 是否能真正「解決憂愁」,重點在於你如何「認知」到自己的願望,又如何決定行為的。你,會走進哪間店呢?
在眾片環繞之下的《媽媽咪呀2》,是否仍有可看之處? 放映後老師認為:「如果你看過《媽媽咪呀1》,那就不該錯過2,因為這次1+2才是一部電影。」
為什麼劇中的老師這麼無能為力? 揉合了暗黑奇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將我們從小到大曾有過的妄想一次解放。然而比起興奮,追完全劇卻感到更加空虛惆悵?這是因為你還沒找到具體的改善方法!就讓在影集中缺席的老師現在來告訴你「三個解放教養壓力」的秘密:
改編自〈私的迷思〉,《孔雀》主要討論中產階級家庭為了唸私校所付出的代價。然而,比起老生常談「私校/明星學校是否真的值得追求?」我認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影集《孔雀》藉由奇幻包裝點出的不只如此:
一旦人們掌握了「遙控器」,便會恣肆地將個人需求、主觀想法,將「意志」加諸在他人身上——就如同「教養」這可愛又可怕的發明。
以「愛情音樂劇」來評論《男孩愛最大》就可惜了! 取材自美國 St. Luke in the Fields教堂為無家可歸的LGBTQ+青年所設置的藝術接納計畫,《Saturday Church》為臺灣點亮了實施同志教育的明燈
無論是學業、感情、或是夢想,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正在憂心、或想追求的事情。比較兩部電影後,老師認為: 是否能真正「解決憂愁」,重點在於你如何「認知」到自己的願望,又如何決定行為的。你,會走進哪間店呢?
在眾片環繞之下的《媽媽咪呀2》,是否仍有可看之處? 放映後老師認為:「如果你看過《媽媽咪呀1》,那就不該錯過2,因為這次1+2才是一部電影。」
為什麼劇中的老師這麼無能為力? 揉合了暗黑奇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將我們從小到大曾有過的妄想一次解放。然而比起興奮,追完全劇卻感到更加空虛惆悵?這是因為你還沒找到具體的改善方法!就讓在影集中缺席的老師現在來告訴你「三個解放教養壓力」的秘密:
改編自〈私的迷思〉,《孔雀》主要討論中產階級家庭為了唸私校所付出的代價。然而,比起老生常談「私校/明星學校是否真的值得追求?」我認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影集《孔雀》藉由奇幻包裝點出的不只如此:
一旦人們掌握了「遙控器」,便會恣肆地將個人需求、主觀想法,將「意志」加諸在他人身上——就如同「教養」這可愛又可怕的發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2020東京奧運各個選手的表現亮眼!你知道嗎?一個運動選手的背後,需要強大的運動醫學團隊來支撐!這並不是屬於職業選手的專利,每一位「熱愛運動的你」,都是運動醫學團隊的服務對象。
Thumbnail
 五月中旬台灣爆發的疫情,不只瞬間把老師們變網紅之外,也逼得各行各業,從老闆到員工,每個人都開始嘗試直播,而且應用的範圍非常大,開會、上課,或者線上旅遊,甚至宮廟的拜拜,賣房子、健身教練……通通都在直播中。  科技公司老闆預言,「未來,所有企業主都要成為網紅,所有公司都要有電視台。」連負責辦種商業展
Thumbnail
為什麼專辦高官的特偵組會廢掉?為什麼內閣制或總統制分不清?為什麼專家說台灣總統有權無責?為什麼完全執政會使政府只謀一黨利益尋求永遠執政?為什麼延燒五年以上的博士門老敲不開?為什麼政府已經聽美國老大哥的話背棄憲法規定去中仇中奉行台灣地位未定論來教育子孫,美國還公開宣稱不會支持台獨,說台灣不是國家?答案
Thumbnail
每一位好好待在家寫作業的孩子也都是作業超人ㄛ!!!
Thumbnail
攝錄科技的普及,提供管控的便利,政府機關、民間機構、商戶以至民宅都廣泛安裝攝影機作保安用途。另一方面可攜式、佩戴式的輕型攝影機的平民化和流動通訊,諸如智能手機 、行車攝錄器等等,則讓一般民眾也能夠隨時記錄以至直播身邊發生的事。我們已步入一個共監視時代(Age of Co-veillance)。
Thumbnail
<p>許多台灣人認為現有族群的區別,是來自生活習慣、語言、基因之上的本質差異,因此要建立新的「台灣族」,也要從這些要素入手。但台灣當前的族群分別,並非完全建構在這些要素之上。</p>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2020東京奧運各個選手的表現亮眼!你知道嗎?一個運動選手的背後,需要強大的運動醫學團隊來支撐!這並不是屬於職業選手的專利,每一位「熱愛運動的你」,都是運動醫學團隊的服務對象。
Thumbnail
 五月中旬台灣爆發的疫情,不只瞬間把老師們變網紅之外,也逼得各行各業,從老闆到員工,每個人都開始嘗試直播,而且應用的範圍非常大,開會、上課,或者線上旅遊,甚至宮廟的拜拜,賣房子、健身教練……通通都在直播中。  科技公司老闆預言,「未來,所有企業主都要成為網紅,所有公司都要有電視台。」連負責辦種商業展
Thumbnail
為什麼專辦高官的特偵組會廢掉?為什麼內閣制或總統制分不清?為什麼專家說台灣總統有權無責?為什麼完全執政會使政府只謀一黨利益尋求永遠執政?為什麼延燒五年以上的博士門老敲不開?為什麼政府已經聽美國老大哥的話背棄憲法規定去中仇中奉行台灣地位未定論來教育子孫,美國還公開宣稱不會支持台獨,說台灣不是國家?答案
Thumbnail
每一位好好待在家寫作業的孩子也都是作業超人ㄛ!!!
Thumbnail
攝錄科技的普及,提供管控的便利,政府機關、民間機構、商戶以至民宅都廣泛安裝攝影機作保安用途。另一方面可攜式、佩戴式的輕型攝影機的平民化和流動通訊,諸如智能手機 、行車攝錄器等等,則讓一般民眾也能夠隨時記錄以至直播身邊發生的事。我們已步入一個共監視時代(Age of Co-veillance)。
Thumbnail
<p>許多台灣人認為現有族群的區別,是來自生活習慣、語言、基因之上的本質差異,因此要建立新的「台灣族」,也要從這些要素入手。但台灣當前的族群分別,並非完全建構在這些要素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