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不同形式──讀章緣《更衣室女人的告解》

2018/11/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是章緣二十年來創作的短篇精選。二十年,漫長的時間軸貫串了這整本書,可以從字裡行間感覺到章緣不同面向的嘗試,無論是書寫方式、題材,不確定是不是時間帶來的影響,但同樣的素材(如:舞蹈、花草)再次出現時,往往皆帶有著不同視角的驚喜。儘管所寫都那麼日常,章緣卻用著這些平凡講出了一則則令我心驚的故事──深刻,不消有同樣的背景經驗,光在情感上卻再輕易不過地引發了共振。
  這或許就是她的魅力,從一九九五年所寫的〈更衣室的女人〉到二零一三年的〈告解〉皆是如此。
  共振,或說共鳴,往往人們都誤以為要有同樣的前提才有辦法發生,但其實再多背景細節都只是種強化媒介罷了,或可用「催化劑」這一說法。相同的背景經驗,確實有助於人們對於文字、故事產生共鳴,可那並非必要的條件,若退到情感、情緒層次來看,就會發現很多內涵是相通的──這也是為何有時覺得事實上經歷的那麼不同,卻主觀地覺得有了同樣的經驗。
  章緣的故事即是如此。
  她不讓讀者糾結在情節、細節之中,她放大、加強的部分必帶有著與情緒、情感經驗有關的意象,也因為這樣子,濃烈的情緒、情感是有辦法穿透紙面迎面而來的,有些時候我甚至覺得挺霸道的。身為一位實習心理師,又專長為情緒取向學派及其相關研究,情緒的多層次、複雜性算是與我再親密不過的;章緣的「霸道」正在於我認為她將每則故事的情緒層次都疊得很好,不是用直白的方式去解釋、說明,而是用不同的日常小物、小事、舉動,在有限的篇幅之中將情緒層次疊啊疊地,層層推到我的面前,毫不客氣。
  我喜歡這樣的霸道。這或許也是作者對於自已所寫的故事、角色抱有一定信心,甚至在書寫時足夠地融入其中,才有辦法做到的事情吧。否則,在情緒經驗上留下越多的白,基本上還是越加安全的,畢竟如此一來,讀者自然也不太會因情緒經驗的距離遙遠產生排斥反應。
  很想細說每個令我難忘的篇章,甚至進而分析,因為在平易近人的故事情節後,在章緣筆下的角色都有著相當鮮明的心理機制在作用著,非常吸引我。舉手投足皆有其因,並非為了某些主題而寫,這同時亦是我推薦這本短篇小說精選輯的原因之一。不過,總覺得真這樣做了,好像就又剝奪了其他人閱讀的趣味,暫且先保留起來吧,或有機會再私下與有興趣的書友們分享。
  最末,特別推薦〈兩個媽媽〉,說我順應時事也沒關係,說那正是我對於依戀關係所下的註解也可以。
緊捧著,所謂依戀。
晨心
晨心
(頭貼繪師:魚腿)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