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我從事這行的信仰是什麼,我會說是『愛』。」還記得剛開學時,老師曾說過這句話,當時的我聽到只覺得說愛是「信仰」也太誇張了吧,就算愛真的是一股很強的力量,把人們牽繫在一起,不過世界上還有太多讓人一點也感動不起來的關係,也是用「愛」的名義包裝過的。 什麼叫作好的、有安全感的關係呢? 人,就像是一個基地台,在關係中我們會因為自己的需求(如需要被在乎、被重視等)而發出這樣子的訊號,但發訊息的時候往往會同時夾雜著一些雜訊,無論是我們刻意附帶上的,或者是受外在干擾影響,以致於另外一個基地台(對方)並不見得能順利地接收到我們這個基地台發出的正確訊號;假如成功地接收到了,對方這個基地台是能夠以正確的方式回應這樣子的訊號,又再是否能順利地被我們這個基地台接收到,就又是另外一段艱辛的歷程了。 聽起來不容易,對吧?而對我主要學習的情緒焦點取向學派來說,好的、有安全感的關係就是傳訊、接收訊息、再回應訊息都暢通的狀況──「當我對你發出『需要』的訊號時,你能夠好好地接住,並再依照這個訊號回應我,我也能順利地接收到」。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常常對於自己的關係不甚滿意,或者常有那種「我們怎麼好像頻率對不上」的挫折、無力感,漸漸地對這段關係的存續感到灰心。 當然,你說這全都是因為溝通的問題嗎?並不全然是這樣子的,這邊之所以用基地台作為比擬是因為比較具體、可想像,但在一段關係中,影響到對方的方式並不只有語言,互動、表情、接觸、眼神,甚至是氛圍都會讓對方覺察到有些「什麼」。 可惜的是,太多時候我們都只停留在發覺到有什麼「不對」上,我們始終不知道是「怎麼了」,或到底在我們關係之中自己究竟還可以再做些什麼讓一切變得清朗些。這讓我們的關係往往只能卡在「不那麼好」的狀態──有累、有疲憊、有糾結,但就還是「卡著」,不上不下,倒也還不至於直接切斷關係。 「只要他們願意一起踏進諮商室來、坐在這兒,這就是他們關係中很強大的力量。」老師曾這麼說,或說這變得好像是我們最基本可以運用的、在他們關係中的「資源」。儘管也看過專程來到這邊「控訴」另一方不是的伴侶,不過至少是「願意」來的,那就還是個我們可以將後續工作建在之上的地基。 「都是愛呀,無論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著。」 老師的話像是圖釘,散落在我的腦海中各處,蒐集到的當下先感動一次,真正地將其標的在我的諮商腦袋中又是一次更加深刻的感動。 不過,真正地想要以「愛」為信仰,大概是到前幾天自己在做伴侶諮商時──這對伴侶已經諮商過幾次了,前幾天試著要進到比較後期的階段,因此我試著讓他們表露自己脆弱的部份並催化當下的氛圍濃度,邀請他們去直接詢問對方能否接受自己的這種樣貌,或是否願意一起面對、承擔接下來關係中一些較為沉重的部分。雖然是他們的主場,我所說的話也沒有很多,但在他們對話的幾十分鐘我卻在一旁聽到想哭,踩著冰冷地面的腳掌甚至可以感受到溫暖的感覺湧上。 不是什麼多漂亮的句子,也不是什麼太遙遠的承諾,但光是自己的擔心或覺得不好的部分,被自己如此在意的人穩穩地接住、柔柔地包覆起來,那就是一件多麼療癒的事情。 結束後,心中的感動久久消散不去,身為一個促發及見證者,我被一段關係中最美好的部分震懾到了,甚至相信起每段關係或多或少都曾存有這樣子的能量(雖然損耗程度各有不同)。雖然有些關係諮商後更加明白的答案是分開,也雖然有些關係損耗到最後兩人都已各自耗竭,不過若以愛作為自已進行這份工作的信仰,我想,還滿適切的,或許也能真因此而走得更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