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也有行為主義大師!千萬別被你的孩子制約了!

2018/11/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玩著玩具,突然,向旁丟去。
孩子吃著食物,突然,往地上丟去。
你的育兒經驗裡,這樣的景象是不是經常出現?
通常會怎麼做?
撿回來,告訴孩子,這個是玩具,要好好愛惜不可以亂丟。
撿起來,告訴孩子,這個是食物,不可以丟地上。
(有些家長甚至不解釋,直接幫孩子撿起來)

然後呢?
孩子繼續丟,你繼續撿。
這就是行為主義當中,B. F. Skinner 所謂的操作學習(operant learning)或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幼兒自發性地把物品丟出,這個行為是操作(operant),
父母把玩具撿起來,強化了幼兒的反應,父母一而再再而三把玩具撿給幼兒,這樣的過程稱為增強(reinforcer)。
B.F. Skinner 認為,人會重複能得到好結果的行為,並且會抑制得到不好結果的行為。

幼兒是天生的行為主義大師,他們透過觀察他人的外顯行為來學習。
從上述的例子來解釋,幼兒一開始自發性地丟物品,是無意。
但他觀察到,成人會不斷地幫他撿回來,一而再再而三地撿。
對幼兒來說,這是一個遊戲。你丟我撿的遊戲。
若成人繼續增強(將物品撿起),這個遊戲就可以持續下去到幼兒感到無趣為止。

然而,操作學習當中如果沒有增強,整個過程就無法成立。

所以成人應該怎麼做?

首先,對於幼兒自發性的行為,先予以分析。
(丟食物/玩具,是不小心或是故意)
先搞清楚幼兒的意圖,也許他是不小心將食物落下;但也有可能是故意丟給成人來撿。
再來我們要思考:人會重複能得到好結果的行為,並且會抑制得到不好結果的行為。
如果你想要阻止幼兒繼續丟東西,也就是抑制幼兒丟東西的行為,
就代表我們要讓幼兒知道,丟東西會得到不好的結果。

但這裡要注意,對某幼兒而言是增強的行為,對另一個幼兒可能不是。

所以,根據你對幼兒的瞭解,給予幼兒”不好的結果”。

例如:將物品移開不讓幼兒碰觸到、將物品/食物收走、轉移幼兒注意力、轉換環境等等。

在幼兒做出行為之後,請記得,立即給予的反應,效果最佳。

當一個行為不再受到增強,它最後會被消除。

也就是說,當幼兒把東西丟到地上,一陣子後仍然沒有人注意到他/幫他撿起來,
再次出現丟東西到地上的頻率會比該行為獲得增強時來的少。

談到這裡,你發現了嗎?
育兒生活中,處處是制約。
慘的是,被制約的是你。

孩子哭→立即滿足幼兒需求
孩子鬧→立即滿足幼兒需求

哭鬧就是孩子最常制約你的方式。
記得,分析、理解、分析、理解,哭鬧的背後意圖跟成因,
不要輕易地交出你的主導權。

記住
當一個行為不再受到增強,它最後會被消除。

將這句話牢記在心,並善用分析。
分析、瞭解幼兒行為背後的意圖,並給予最適當的反應。
祝福大家戰勝家中行為主義大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Ting Ting Huang
    Ting Ting Huang
    現職公幼,育有一子。 身為人的一生中,可能是第一位遇到的老師,抱持的初心是希望能陪伴孩子、看見孩子,一同成長。 到職後才發現,教育現場能看見的不只是孩子,還有背後難解的家長、職場上的歧視、長期忽視幼教的社會環境...。 從教育現場出發,分享為人師的所見所聞,抒發自己的理想與省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