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齋教育諮詢】孩子哭鬧不配合,你該怎麼教養他?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朋有致電給我,說到小孩子的教養問題,讓她十分頭疼,甚至有時也容易脾氣上來,讓她在情緒的當下幾乎不想理他的孩子,他也被自己的脾氣嚇到…

我問她: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麼有情緒?

她說(無奈狀):就一樣是老問題啊!小朋友吃飯愛吃不吃的,吃一口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一下,甚至含在嘴裡,然後指著什麼東西咿咿呀呀的說要拿給他,不給他就使性子生氣,甚至還把東西吐出來…

我說:天啊! 好慘烈的情境阿!不過他吃東西這樣也不是一兩天了,你還沒有找到方法嗎?

她說:一直是和先生有討論出一些策略,例如小朋友不吃就收起來,等下一餐再吃,但有時候感覺自己都不能貫徹始終…

我說:為什麼無法貫徹始終呢?小朋友不就需要一致性的界線來學習規則嗎?

她說:說來慚愧…,有時小朋友的狀態好,就會希望他多吃一點,然後一旦有了期待,就很難在見到狀況不好時,徹底執行『見不好就收,不要勉強他』的策略,然後雙方拉扯中,自己就容易生氣想到『他怎麼老是這樣』、『這樣我接下去的事要怎麼做嘛』,就容易有情緒起來。


我聽到這邊就能理解他的難處,這其實是很典型的人和人互動過程中,會有糾葛的狀況。

人和人互動時,根據雙方的身分關係,會有一條隱藏的「界限」,決定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互動,多靠近或多疏離,還有用什麼方式來傳達彼此的意見。當然,界限是心理諮商上常用的詞,說白話一些就是「遊戲規則」。當遊戲規則雙方都能遵守與接受時,那這樣的互動就是舒服、能互相滿足需求的。

但有時難就難在,界限(或稱遊戲規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時按著當下的狀況、自己心中的期待、自己現在的需求而有微調,就像朋友遭遇的情境:明明知道這孩子不好餵,他若不吃就要見好就收,但有時又能餵,就有模糊的期待。


要解釋這個父母與孩子的衝突本質,在我另一篇<如何教導孩子獨立?獨立密碼3:父母不代勞,從生活中做起〉中有提及,是因父母思想中帶有:主導本能和工作本能的所致,這邊就不細講。

但就根本上要解決這樣的衝突問題,最重要的是能提醒自己:「即便他只是個孩子,他還是有權成為他自己,他只是在成為他自己而已,他並不是在挑戰我,這其中沒有對錯,我需要尊重他。」

其實會造成朋友很生氣的狀況,就是因為他的信念思維中,存在著一些強制性:「我是你爸媽,你應該要聽我的,你應該照我的方式去做,因為我的方式才是正確的,你竟然敢不聽?!你是在故意氣我嗎?」


這種建立在(親子/男女朋友/夫妻/上司與下屬之間)關係—-期待——要求—一定非要如此的條件,其實很容易摧毀關係。因為當別人沒有照著自己的方式走時,我們的安全感就受到挑戰,引發戰或逃的本能被觸發,造成紛爭。

這是說要我們放棄期待嗎?

不,更確切一點是說把焦點轉向自己,清楚切分自己與他人更有界限,了解『他可以有他的選擇,我可以有我的自由(心情)不被影響』,進一步的是『更關心自己的權力可以如何運作,來影響別人達到想要的結果』。

這類似於孔子所言:「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又或是孟子所言:「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意思是你想要求仁,希望成為一個仁者,就像射箭一樣,射箭射不中時部是怪隔壁的人怎樣礙到自己,或是靶子沒擺正什麼的,而是要在射下一箭時,調整好自己的姿勢就對了。


同樣的,在上述的例子中,也不是要生孩子的氣,而是要理性的思考,問問自己:如果這是個真問題(孩子不喜歡吃飯),我可以怎麼選擇我的心情?我可以怎麼做我應該做的?

那結果可能是:

「好吧,我真的.接受他的選擇,我也相信他少吃一餐不會怎樣。」

「我至少隔四五個小時再給小朋友吃東西,這樣我不會太難餵。」

「他這餐不吃我不用生氣,他若會餓也就下餐再吃更多。」


總的而言,遇事時能反求諸己,切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更有界限,就能明白基於我是我,他是他,本就是不同個體,而每個人在心情調控上都是本來具足,自己能決定自己的心情,可以不被外在干擾,那自然而然,也就會理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式,不要去干涉別人的方式,給予尊重,此時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劃分清楚,各就其位而不互相干涉了。


#歡迎你來養心齋超直覺諮詢,定能直指問題核心。

raw-image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raw-image

快速預約諮詢=》點擊連結,就可寫下你的焦慮心事,給您專業意見+超直覺洞悉,讓您對問題有概念的處理方向

https://forms.gle/QJtLNCbEGpHY8n9KA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https://lin.ee/CC80iV1

養心齋官網

https://sites.google.com/view/yangxinzhai/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的沙龍
37會員
95內容數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2025/03/31
網友問題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12年了,從高一就在一起……中間吵吵鬧鬧很多很多次!沒想到出社會之後,他竟然愛上了同事!那次鬧得很大,鬧到我們要分手了!最後因為我還是很愛他,所以當他跟我求婚時,我答應了…… 不過,結婚後發生太多瑣碎的事,才讓我了解我們之間其實一直存在很多觀念上的落差!最近先生要提出離
Thumbnail
2025/03/31
網友問題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12年了,從高一就在一起……中間吵吵鬧鬧很多很多次!沒想到出社會之後,他竟然愛上了同事!那次鬧得很大,鬧到我們要分手了!最後因為我還是很愛他,所以當他跟我求婚時,我答應了…… 不過,結婚後發生太多瑣碎的事,才讓我了解我們之間其實一直存在很多觀念上的落差!最近先生要提出離
Thumbnail
2025/03/19
這樣的事情,與詐騙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詐騙是騙錢,而這樣的事件,則更像是一場感情詐騙,不僅欺騙感情,還踐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讓人無法容忍。 細思即恐,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其實⋯An
Thumbnail
2025/03/19
這樣的事情,與詐騙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詐騙是騙錢,而這樣的事件,則更像是一場感情詐騙,不僅欺騙感情,還踐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讓人無法容忍。 細思即恐,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其實⋯An
Thumbnail
2025/03/18
摩擦不可避免,感情只能消磨嗎? 兩個人相處,產生摩擦與傷害是無可避免的。尤其當我們還不夠了解對方時,難免會無意間踩到彼此的地雷。 更棘手的是,當伴侶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們或許只能隱約察覺:「他好像不喜歡這樣」,但也僅止於此。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分散我們的注意,直到同樣的錯誤一次又
Thumbnail
2025/03/18
摩擦不可避免,感情只能消磨嗎? 兩個人相處,產生摩擦與傷害是無可避免的。尤其當我們還不夠了解對方時,難免會無意間踩到彼此的地雷。 更棘手的是,當伴侶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們或許只能隱約察覺:「他好像不喜歡這樣」,但也僅止於此。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分散我們的注意,直到同樣的錯誤一次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你看,你又來了』教練眼神犀利 『我不是已經說過不要這樣了』口氣逐漸不耐 『你這樣要幹嘛,蛤!要幹嘛!有用嗎?』聲調開始升高 『做不到就去蛙跳20下』教練神情不滿 我在這孩子的眼睛裡看到一點點淚光。 同時我也很佩服這個孩子忍住沒有哭,堅持不放棄,繼續努力達到教練的要求。 這場景是今天我帶孩子去練足球
Thumbnail
『你看,你又來了』教練眼神犀利 『我不是已經說過不要這樣了』口氣逐漸不耐 『你這樣要幹嘛,蛤!要幹嘛!有用嗎?』聲調開始升高 『做不到就去蛙跳20下』教練神情不滿 我在這孩子的眼睛裡看到一點點淚光。 同時我也很佩服這個孩子忍住沒有哭,堅持不放棄,繼續努力達到教練的要求。 這場景是今天我帶孩子去練足球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前幾天朋有致電給我,說到小孩子的教養問題,讓她十分頭疼,甚至有時也容易脾氣上來,讓她在情緒的當下幾乎不想理他的孩子,他也被自己的脾氣嚇到… 我問他: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麼有情緒? 她說(無奈狀):就一樣是老問題啊!小朋友吃飯愛吃不吃的,吃一口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一下,甚至含在嘴裡,然後指著什麼東
Thumbnail
前幾天朋有致電給我,說到小孩子的教養問題,讓她十分頭疼,甚至有時也容易脾氣上來,讓她在情緒的當下幾乎不想理他的孩子,他也被自己的脾氣嚇到… 我問他: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麼有情緒? 她說(無奈狀):就一樣是老問題啊!小朋友吃飯愛吃不吃的,吃一口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一下,甚至含在嘴裡,然後指著什麼東
Thumbnail
當初發現兒子偷偷的買了金額不小的點數時,我就像即將爆發的活火山,但看著他那愧疚又恐懼的雙眼。我含淚轉身,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打他?吼他?怎麼逞罰他教訓他?
Thumbnail
當初發現兒子偷偷的買了金額不小的點數時,我就像即將爆發的活火山,但看著他那愧疚又恐懼的雙眼。我含淚轉身,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打他?吼他?怎麼逞罰他教訓他?
Thumbnail
你願意讓孩子成為自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由的意志嗎? 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他的職業嗎?可以當醫生、工友? 你允許孩子選擇自己的性向嗎?可以當異性戀、同性戀,他也可以當個跨性人,你允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他可以自由的表達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嗎?
Thumbnail
你願意讓孩子成為自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由的意志嗎? 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他的職業嗎?可以當醫生、工友? 你允許孩子選擇自己的性向嗎?可以當異性戀、同性戀,他也可以當個跨性人,你允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他可以自由的表達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嗎?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