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認為張良刺殺秦始皇是出於血氣之勇、逞一時之快的行為,以為對方應該忍耐,潛心向學,等待劉邦這位「真命天子」出現,之後竭心盡力輔佐對方,平定天下。
蘇軾好像沒有注意到:張良的刺殺行動其實非常縝密!古時帝王出巡怕人暗殺,幾乎都會對外隱匿行程,而且沿途戒備森嚴,甚至會事先肅清潛在的威脅者,但是張良行刺之前沒被人舉發,不僅能夠得知車隊動向,找出下手的最佳時機,而且行刺時擊中副車,事敗之後又能安然逃脫,這是出於莽撞、有勇無謀的行為嗎?
倒是張良對待黃石老人的反應,我認為絕大多數的人其實也做的到,因為今天我們若是逃犯,窩藏在某個地方,必然會非常低調,對週遭人的惡言惡行忍辱負重,不願引起旁人的注意,而暴露自己的行蹤。
張良如果當時怒罵黃石老人,容易引起別人關注,一不小心還可能釀成肢體衝突,然後被路人逮捕送進官府。張良對黃石老人的忍氣吞聲,其實是不得不然的選擇,而且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如果張良加入了劉邦陣營之後,遇到黃石老人,還會這麼客氣嗎?不會展現貴族子弟慣有的霸氣或是官威嗎?如果不會,那麼張良確實是「非常人」!如果不是,蘇軾是否高估了一個亡命者的尋常反應呢?
其次,蘇軾將「張良行刺秦始皇」和「張良百般容忍黃石老人」這兩種態度跟行為拿來比較,而且判定兩者的境界高低,其所持的依據竟然是:行動結果的成敗。這種只論行動成敗而全然不顧行動過程的態度,是一種不折不扣的「事後諸葛亮」!蘇軾好像認定:張良有劉邦、項羽這樣的英雄豪傑不去輔佐,反而自行謀畫行刺秦始皇,是血氣之勇的行徑;而百般忍讓、牽就黃石老人,從對方那裡習得忍道與兵法,之後輔佐真命天子劉邦奪取天下,這才是明智的抉擇!但蘇軾忘了,在張良決定刺殺秦始皇之時,劉邦、項羽和各路英雄豪傑根本還沒造反!
如果劉邦、項羽與各路英雄豪傑當時沒有公開的反叛行動,甚至連造反的意志(尤其是劉邦)都沒有,張良會有「潛心向學,等待真命天子出現,然後輔佐之」的選項嗎?如果沒有,那蘇軾把張良刺殺秦始皇的行為比下去,是否不太合理?
再說,張良的刺殺行動如果成功,不是能加快秦朝的滅亡嗎?反之,如果一味地隱忍,秦帝國難道就會自行陷入動亂,然後瓦解,而沒有可能走上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也就是像清帝國那樣──入關以後,雖然面臨眾多反清復明勢力的威脅,最終還是統治中國兩百多年。蘇軾似乎不明白,選擇「隱忍」,並不代表張良日後必定能成為劉邦、項羽這些英雄豪傑的謀士!他更有可能淪為「遺民」,眼睜睜看著秦帝國江山日益穩固,秦始皇、扶蘇先後肅清各國的反叛勢力,自己卻始終束手無策,抑鬱而終。
綜觀中國歷史,每個朝代末年,不也有一批忠於前朝最後卻苟且偷生的人物嗎?明末清初的黃宗羲、顧炎武、王船山不也引領期盼「明君」出世,完成反清復明的大業嗎?他們「忍」了幾十年,卻換來了這樣的結果:清帝國雖然一度陷入三蕃之亂的危境,後來卻在他們死後屹立了兩百多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明君的出現,以及得到大批漢人士大夫的效忠,更是他們畢生理想的反諷!張良決定行刺秦始皇,除了孤注一擲,不是也有抗拒自身淪為大秦帝國順民的命運嗎?以及不忍見到自己「以亡國奴的身份終老於大秦盛世」的不幸結局嗎?蘇軾只就張良外顯的行為,認定「博浪沙刺秦」是匹夫之勇,卻沒有觸及張良和這類反秦者的內心世界!
「忍」不一定有好結果!事情也有可能往更糟的方向發展!蘇軾在〈留侯論〉高揚的「忍」精神,乍看之下非常明智,其實細究起來,那種想法迂闊不切實際,而且隱藏了多數中國傳統士人對「明君聖王」一貫的崇拜情結,還有近乎一廂情願的獻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