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給青年作者的一點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一次的寫作講座上,一位中學同學把他的作品給我看,希望我給他一點意見。那是一篇大約千多字的故事,寫作的基本功算不俗,敘事清晰見舖排,寫景部分也看得出下過苦功。我未有時間仔細閱讀,只能給他一點建議,我覺得也可在這裡跟讀者分享:

(一)抓緊主題:

未必所有故事都有明確的主題,而對初學寫作的青年,為故事定下主題,把所寫的內容都聚焦在主題之上,是一個不錯的訓練,使自己所寫的東西不致離題萬丈,失去了焦點的故事,就像沒有對好焦的照片,使讀者讀來模糊不清。阿濃的短故事可作為學習寫作的楷模,例如〈白菊的故事〉(《日日是好日》,頁23-24)寫的是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婦的一段愛情回憶,聰慧的女主角略施小計,既試出男主角對自己的真誠,又促成一段美好的婚姻。故事中的白菊,就是這段愛情的明證和象徵。故事從頭到尾就是由男主角憶述這段往事,沒有把他們其餘的浪漫情史寫出來,這樣就做到了抓緊主題的效果。

(二)刪去鬆散及並非最重要的內容:

我跟那位同學說,作者要先對自己狠心一點,就算感到寫下來的都是自認為重要或很好的內容,都要盡量抽離,以第三者的角度閱讀自己的作品,只有從第三者的角度,才能看得出自己的盲點。例如花了好些篇幅寫日落的情景,一邊寫一邊想著:這日落就是我失去心愛的人那種黯然神傷的心情啊。可是,讀者如何細讀那段描寫,還是感受不了你的神傷呢。為甚麼會這樣?因為那個日落跟本身的故事並無關係吧。那麼,任你把日落的情景寫得如何出神入化,還是多餘的,刪掉了不會使作品變得更差。
阿濃十分建議青年人多讀文言文,又鼓勵他們多讀古詩、學習寫詩。詩是文學類型中最濃縮的一種,以唐五言絕句為例,全詩僅僅二十字,就足以講一個意味深遠的故事,而能說得情景交融。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唯恨失吞吳。」無一字不淺,卻道出諸葛亮對蜀國的忠貞和功績,以及未能吞併吳國而飲恨的心情。因此,好的故事不分長短,長故事難寫,短故事可能更難寫,若青年人可努力鑽研如何用有限的字數創作好的故事,將來或成大器呢。

(三)不要慣性把想表達的心情託故事中的角色說出來:

尤其是散文式敘事的故事,作者想展現的心情無法在寫景寫物的部分盡情表達,就索性透過人物的咀巴說出來,總之要找個出口讓讀者接收到作者的信息。要記緊,故事的人物有自己的靈魂,不要使他們成為作者的扯線木偶,一旦如此,故事的主題如何感人,也變得乏善足陳。
阿濃的另外一個短故事〈留堂〉不乏人物對話,但他們並沒有成為阿濃的木偶,而是有自己的生命。 女主角張小娟不肯借功課給李志明抄,導致他被罰留堂補做。以下是他們的一段對話:
「張小娟,借你的數學本子來參考參考!」
「李志明,昨天晚上又打機了?」
「張小娟,你真了解我!」
「李志明,可是本小姐今次不借給你了,費事你照抄!」
「唔好啩!阿SIR好惡,冇得交要留堂。」
「抵死!」
讀者可從對話中知道:
  1. 李志明和張小娟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
  2. 張小娟十分了解李志明;
  3. 張小娟不借功課給李志明,其實是為了他的好處著想。
阿濃沒有利用對話來「交代」他們的感情,反而在後一段敘述裡,讓讀者知道李志明對張小娟有多好:
「平時自己對她多麼好!只要有人欺負她自己就會出頭。那次她扭傷了腳,他幫她背了半個月書包……」
為甚麼不透過李志明的咀巴,把他對張小娟的「好」說出來?因為李志明平時替她出頭和背書包並非出於功利,所以就不會藉此作為交換條件。只是在這個緊張關頭,心裡難免會抱怨這位好朋友罷了。
事實上,我在很多青年人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這問題,要學習發掘人物的靈魂,想想他們本身是怎樣想東西,怎樣說話,還有怎樣待人處事,才不致把故事變成作者一言堂的舞台。
我個人不主張謄文,修改句式、增刪修辭、改正錯別字等等都是需要的,但對改善青年人寫作的整體問題沒太大幫助,可謂本末倒置。誘導他們向自己的作品大刀闊斧,一來讓他們慢慢看見自己寫作的核心問題,二來避免他們沉醉於自己的理想世界之中,圍爐取暖、孤芳自賞對年輕作者並非一件好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本首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故事裡的不可思議》中提到:「人的心會被奇怪的事情所干擾,要把謎題解開後,知道了『為甚麼』我們才能重拾平靜。」2大凡冒險、推理的故事,都以挑動讀者這種心理為己任,愈深諳此道的作者,愈能把故事寫得出神入化,與讀者來一趟高潮迭起的冒險之旅。
在學校作文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寫那些由校方定立的題目,偶有一些寫週記、隨筆之類的機會。受著長期按既定題目寫文章的孩子,一旦要寫週記或隨筆,都碰上一個弄得他們頭大的問題:有甚麼好寫的呢?這情況好像你從來都沒有點餐的權利,一旦讓你自由地看著餐單,可能更加難以選擇。點餐如此,更何況寫作基本上是沒有「餐單」
結構如棋盤,佈局則是棋子的佈陣。沒有棋盤,棋子無用武之地;沒有棋子,棋盤又有何用?善於下棋之人,對如何佈陣可說是得心應手,把眾多棋子調度合宜,猶如行軍遣將的統帥,運籌帷幄。以中國文學為例,《紅樓》、《三國》、《水滸》都是其中值得學習的對象。一個大觀園裡發生的眾多小事,都是由於其中的角色互動才產生的;
孩子可以怎樣創作栩栩如生的角色?大前題是他們必需要有大無畏精神。曾經有一個寫作班的學生跟我這樣形容他的母親:「她就是個打火機,一撻即著。」我十分欣賞他的描述,鼓勵他把這樣的母親形象寫下來,他卻不依,我明白他正受著很大的壓力呢。
有不少作家的靈感,都是跟別人聊天而得來的。驚悚小說大師史提芬.京每天下午五時之後,就會放下筆桿,跑到酒吧跟別人聊天,藉此獲得不少寫作靈感;美國推理小說大師卜洛克亦建議作家們多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好點子就會不期而遇。
我在女兒大約一歲左右的時候,跟他講述一個繪本故事《和強尼共度的一天》,萬料不到她竟因這故事而崩潰嚎哭,事後令我省悟到兩件有關寫作與靈感的事。
日本首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故事裡的不可思議》中提到:「人的心會被奇怪的事情所干擾,要把謎題解開後,知道了『為甚麼』我們才能重拾平靜。」2大凡冒險、推理的故事,都以挑動讀者這種心理為己任,愈深諳此道的作者,愈能把故事寫得出神入化,與讀者來一趟高潮迭起的冒險之旅。
在學校作文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寫那些由校方定立的題目,偶有一些寫週記、隨筆之類的機會。受著長期按既定題目寫文章的孩子,一旦要寫週記或隨筆,都碰上一個弄得他們頭大的問題:有甚麼好寫的呢?這情況好像你從來都沒有點餐的權利,一旦讓你自由地看著餐單,可能更加難以選擇。點餐如此,更何況寫作基本上是沒有「餐單」
結構如棋盤,佈局則是棋子的佈陣。沒有棋盤,棋子無用武之地;沒有棋子,棋盤又有何用?善於下棋之人,對如何佈陣可說是得心應手,把眾多棋子調度合宜,猶如行軍遣將的統帥,運籌帷幄。以中國文學為例,《紅樓》、《三國》、《水滸》都是其中值得學習的對象。一個大觀園裡發生的眾多小事,都是由於其中的角色互動才產生的;
孩子可以怎樣創作栩栩如生的角色?大前題是他們必需要有大無畏精神。曾經有一個寫作班的學生跟我這樣形容他的母親:「她就是個打火機,一撻即著。」我十分欣賞他的描述,鼓勵他把這樣的母親形象寫下來,他卻不依,我明白他正受著很大的壓力呢。
有不少作家的靈感,都是跟別人聊天而得來的。驚悚小說大師史提芬.京每天下午五時之後,就會放下筆桿,跑到酒吧跟別人聊天,藉此獲得不少寫作靈感;美國推理小說大師卜洛克亦建議作家們多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好點子就會不期而遇。
我在女兒大約一歲左右的時候,跟他講述一個繪本故事《和強尼共度的一天》,萬料不到她竟因這故事而崩潰嚎哭,事後令我省悟到兩件有關寫作與靈感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寫小說的李佳穎」自上一本小說《小碎肉末》16年之後帶來的新作品-一本前青春期小說。據作者本人的說法,本書寫作主軸是,「兩線故事,ABAB,A是主角寫的回憶錄,B是他正在寫回憶錄時所遇到的難題與種種查證,以及對書寫語言能反應多少真實(也就是小說與回憶錄唯一不同)或不反應真實的思考。」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日本小說家「三浦紫苑」的《寫小說,不用太規矩》一書,以輕鬆說故事的方式傳達寫小說的重要技巧。本文摘錄了書中的17個重點,包括推敲故事、人稱的使用、標點符號的精確運用等。無論是否閱讀過這本書,都能從中受益良多。
Thumbnail
感謝格友林燃(創作小說家) 常常會分享如何寫小說的心得, 如: 初學者要從短篇寫起, 情節要簡單, 人物不要一次寫太多, 文章如果內容長,則每一個段落要短,讓讀者讀起來輕鬆,才會想持續讀下去。 結果看了這些心得,發現去年老安第一次寫小說,幾乎所有的問題全犯了。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寫小說的李佳穎」自上一本小說《小碎肉末》16年之後帶來的新作品-一本前青春期小說。據作者本人的說法,本書寫作主軸是,「兩線故事,ABAB,A是主角寫的回憶錄,B是他正在寫回憶錄時所遇到的難題與種種查證,以及對書寫語言能反應多少真實(也就是小說與回憶錄唯一不同)或不反應真實的思考。」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日本小說家「三浦紫苑」的《寫小說,不用太規矩》一書,以輕鬆說故事的方式傳達寫小說的重要技巧。本文摘錄了書中的17個重點,包括推敲故事、人稱的使用、標點符號的精確運用等。無論是否閱讀過這本書,都能從中受益良多。
Thumbnail
感謝格友林燃(創作小說家) 常常會分享如何寫小說的心得, 如: 初學者要從短篇寫起, 情節要簡單, 人物不要一次寫太多, 文章如果內容長,則每一個段落要短,讓讀者讀起來輕鬆,才會想持續讀下去。 結果看了這些心得,發現去年老安第一次寫小說,幾乎所有的問題全犯了。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