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日本小說家「三浦紫苑」寫的書:《寫小說,不用太規矩》。整本書非常好讀,畢竟是小說家呀~寫得平易近人相當正常。
總之在作者的輕鬆說故事之中,不費吹灰之力就看完了這本書,就像在看雜誌一樣,但看完後,到底留下了什麼呢?
圖片from 博客來
a.) 今天看昨天寫的,再繼續寫。
b.) 一次寫完整個故事
,一定要全篇多看幾次。
400字一張稿紙。多長的故事,需要幾位主角,幾個觀點,應該可以從自己的經驗去歸納出來。當然也可以去看幾本前人寫的小說,做客觀分析,應該就可以得到答案。
a.) 角色+情境。 比如說,你有一個英雄角色,你就創建故事,讓他從小人物變英雄。
b.) 想描寫某種情感,某種氛圍,對主角沒有特別想法。懷抱著這個氛圍去創建角色,並給予人物設定,讓角色去營造氛圍,達到你的目標。作者是第二類,我個人好像也是。
a.)第一人稱
:簡單,適用於回首過往的主題,容易醞釀鄉愁或抒情的氛圍,但容易視野狹隘,因為只能從一人的視角去描寫,長故事難以發揮。
b.)第三人稱一人視角
:寫文作者是攝影機,鎖定主角,目前的主流。
c.)第三人稱多視角
:「攝影機」會切換並鎖定到不同主角身上(上帝視角,看人類)。
例: 引號的用法「......」。
例: 空行的用法:
a.)敘事者(視角)改變的時候。
b.)場景轉換的時候,也就是說,空行的前後有一定程度的時間跳耀。節制的使用空行,想強調某句話,或許換行就可以做到。
比喻說穿了就是「繞遠路」。運用恰當,可以誘發詩情、增加想像空間、為描寫帶來多重層次。但連發用,可能倒致用力過度,反而效果大打折扣。
因為在小說裡會不斷出現倒退(回憶過往)或暫停(內心獨白),但一點也不奇怪。常常一獨白寫15頁,也都相當的正常。
特別注意,時間感的詞語使用,例: 第一人稱用「明日」,但第三人稱用「翌日」比較恰當。
台詞最重要的功用在於,自然地
向讀者交代該角色的想法及思維。多聽聽別人說話,多揣摩。
在腦中形成語言,也就是「語言化」。隨時
都可在日常生活中練習。
a.)「 XXXX」OO說。 此戰術簡單易懂,沒那麼漂亮,但是有用。
b.)「XXX,A」「XXX,B」。 在對話中呼喊對方名字戰術,巧妙的讓讀者知道,是A跟B在講話。鼓勵你可以試試看,3個人之間的對話,有辦法用這個戰術嗎?
寫完必須多推敲幾次,確認脈絡、讀者看得懂。
這張圖只是讓在你在自己的腦中建立架購,但真正下筆描寫時,可只著重在「希望讀者注目或者氛圍」的地方
。
靜下心來在腦中,仔細描繪小說裡的人物與情景,去感受是否有到位。
a.) 描寫可以慢慢堆疊,傳達角色的心情,以及場景所在地。
b.) 說明並不會有這樣的效果。例:「這裡是保健室。」這是一個說明句。
畫張筆記圖吧!想到就都寫下來。
尤其在被邀稿時使用。例:聖誕節,當多名作家共同被邀稿,寫出相似的豈不是很囧嗎!
本書的每個篇章,皆為作者寫給雜誌連載使用,所以內容獨立、輕鬆好讀、有些搞笑。最後才集大成,編結成書。
作者書中寫了很多看似不相干,關於自己的故事,當然也是小說家的日常,每日睡前看一篇章,很快就看完囉!
推薦指數:🌟🌟🌟🌟🌟 五顆星。推薦給想嘗試寫小說的每一個你。
最後附上一篇我寫的練習給您參考,你覺得有達到第17點的 咻碰鏗 嗎?
哈哈,並沒有嗎?沒事沒事、我繼續練。也邀請你一起,提筆寫個練習吧!
(接下來預計每個月分享1本,關於寫作方面的書,歡迎收看唷!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