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VS 佈局(二) :塑造角色

2019/02/0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在上一篇談論到,在故事的佈局中,主角的問題或欲望是開展故事的原動力,若果同意這一點,自然同意角色之於故事的重要性,猶如靈魂之於軀體的重要性。正如約翰.加德納所說:「角色可說是小說的靈魂,背景是為了角色而存在的……情節的存在,也只是為了讓角色發掘自我,瞭解真正的自己。」(《大師的小說強迫症》,台灣:麥田,2016,頁127。)就讓我們繼續談談故事的角色可以怎樣被塑造出來。
上帝創造亞當時,把氣吹進他的鼻孔裡,然後人就活了過來。有些人認為作者就是上帝,把角色創造出來,我認為作者並非上帝,他所「創造」的角色,其實都是一種「再造」,儘管我們在現實世界找不到楊過和小龍女,也不能遇見占士邦,然而這些角色都有其原始形象。達文西創作〈最後的晚餐〉時,花了好幾年時間在街上尋覓畫中的耶穌和十二門徒——合適作為他畫中的模特兒。〈最後的晚餐〉能夠歷久不衰,原因除了達文西的超凡入聖的畫技外,不能不歸因於畫中的角色本身就有靈魂在裡面,那些「靈魂」隨時跟你身邊擦身而過,甚至與你有十分緊密的接觸。
許多孩子寫故事,都側重寫發生的事(未能說得上情節Plot),忽略了那些事之所以這樣或那樣發生,都是由於角色的行為所帶動的,而角色出現那些行為,是由於其性格特徵所引起的。若記住「角色是故事的靈魂」這一個心法,寫出來的故事就會像被風吹得起舞的落葉,極具生命力,相反,就只能成為一件靜待被掃進垃圾桶裡的垃圾。
史蒂文生創作的《金銀島》至今也是很受歡迎的童書,小說其中一個角色比爾船長,在他筆下描繪得栩栩如生:
「老水手身材高大而魁梧,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一條油膩膩的辮子就垂在他那污漬斑斑的藍外套肩上;他的一雙手粗糙有力,卻也傷痕累累,久未修剪的指甲烏黑而殘缺不全;一道令人觸目驚心的刀疤醒目地橫在他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我還記得他一邊吹著口哨,一邊很快地把旅店外的小海灣察看了一番,然後便扯開嗓子唱了一首後來他經常唱的古老的水手歌謠:『十五個人爭搶死人的皮箱,嗨哈哈,萊姆酒一瓶,快端上來﹗』」
作者花了些篇幅勾劃比爾船長,目的不只讓讀者能易於想像船長的外貌,更使船長所講述的海盜故事顯得真實無比。
孩子可以怎樣創作栩栩如生的角色?大前題是他們必需要有大無畏精神。曾經有一個寫作班的學生跟我這樣形容他的母親:「她就是個打火機,一撻即著。」我十分欣賞他的描述,鼓勵他把這樣的母親形象寫下來,他卻不依,我明白他正受著很大的壓力呢。把像打火機的母親形象,或者像老虎的父親形象寫成角色,在創作的層面上並無不妥,歷來的作家往往都會將不同的原始形象放到角色之中,形成一個全新的、獨特的生命。
蕾妮.布朗(Renni Browne)和戴夫.金恩(Dave King)在《故事造型師》(臺北:雲夢千里文化,2014)中建議了幾種塑造角色的方法:
  1. 讓書中的另一個角色來描繪其人;
  2. 藉由對話和小動作來呈現一個人物的特色;
  3. 從此人的觀點來寫別的事,讓讀者看到此人眼中的世界,而不是作者眼中的此人。
以上三點的共通之處,是千方百計不讓作者介入讀者與角色之間的關係。一旦作者處處解釋角色的行為與說話,或者乾脆做說書人,叫角色噤聲算了,角色自然會「靈魂出竅」,變成一具「喪屍」。
以下是我寫的一個故事《雜技團》的節錄部分,從中可看見角色怎樣透過外形、行為與說話而被塑造成獨特的生命:
「走吧﹗難道你想今晚捱餓嗎?」子武拉著子涓往大東那邊跑去。大東年約十四歲,是一群小賣藝者的領袖,在他身旁不遠處翻著觔斗的丁平,個子小小的,看上去只有六七歲,事實上已有九歲了;坐在教堂門前石階上的是十二歲的利菁,儼如眾小孩的兇大姊,她剛剛表演了軟骨功,現正在整理表演的道具;在大東身後的一對雙生兒,一個叫向陽,一個叫向邦,八歲上下年紀,生得活潑可愛,兩張嘴巴天生會說笑話逗人歡心,還會模仿鳥和蟬叫,讓人都樂意丟下打賞的小錢。
子武與利菁差不多年紀,子涓卻只有七歲,在其他孩子眼中最沒有貢獻的,子武常為她出頭,在最初投靠大東時常跟利菁和丁平吵架,更試過被打得頭破血流,在額上留下一道長長的疤痕。
「你們倆如果不好好表演的話,休想要吃的﹗」利菁說話時的語氣永遠像把鋒利的剃刀,每個字音都似要割開別人的皮一般。
子武一向不喜歡利菁,所以也沒有放她的話在心上。子涓卻很怕她那野獸般的目光,常常躲到子武的背後。
利菁目光銳利,瞄到子涓藏在背後的放大鏡。「你手上的是什麼玩兒?拿來﹗」子涓死命握緊放大鏡,子武檔在前頭說:「沒什麼,不關你事﹗」利菁身手矯捷,信步已經走到子涓身後把放大鏡搶過來。
子涓放大嗓子嚎哭,子武正要撲向利菁,大東推開他喝令著:「你這樣是想搞對抗嗎?難道你忘了加入我們時承諾遵守的團規麼?後輩要絕對服從前輩,沒有批准不得擅自離隊,發現新東西,不論值錢不值錢也要全部交給前輩,這些你都沒有遵守,只為一個放大鏡就要搞對抗?」子武怒上心頭,心裡已罵著大東和利菁,口卻結巴說不出一句清楚的話來。
「你這個口吃的胖子憑什麼跟我搞對抗?放大鏡要被沒收,今晚沒飯吃﹗」利菁把放大鏡丟進她那個印有毛主席頭像的墨綠布袋裡去,一臉不可一世。
(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9會員
    181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