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自然荒野與物質文明的隨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隨著人類追求更舒適更便利的文明生活,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類所到之處,自然荒野就遭到破壞甚至滅絕,這兩者似乎是相對立的價值選擇。
  不過在人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從狩獵時代與野獸博鬥掙扎著活下來,一直發展到今日高度複雜的文明,哲學家懷海德曾經這麼形容:「自有人類以來,不知道經歷多少落日時光,忽然有一天,看著西方的落霞,而『呀』了一聲,人類的文明自此開始。」
  我非常喜歡這段描述,的確,野蠻與文明的分野,來自於對自然美好的感受與讚嘆,換句話說,當我們已經不必整天為了活下來而耗盡心神,開始有餘裕欣賞周遭的世界時,文明才得以發展。
  這種對美好的感受與生存的實用價值是不同的,因此,哲學家康德這麼定義:「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提醒我們,若是所做所為都考量到「實用目的」的時候,就喪失了美的可能性。
  不過在這個變化迅速焦慮憂鬱的時代裏,自然荒野有更不可或缺的價值,因為可以接觸到比我們這個短暫人生,以及周邊瞬息被取代的物質器物,更為長久的事物,因此可以安定我們浮躁的心情。
  而且,隨著人類文明演進,人類習慣於以主宰者的勢態操控這個世界,逐漸忘掉了眾生平等,生命循環生生不息的道理,一旦發現即便科技再進步,我們的肉體還是會變老、衰敗,因此就產生了惶惑不安的情緒。
  這是人類與自然生命疏離才會有的恐懼,從古至今,與荒野大地始終保持接觸的原住民部落,與自然共處中會發現,個別的生命雖然有生、有老、有病、有死,但生命永遠不會消失,大自然除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之外,還有一種韻律,那就是春夏秋冬、月圓月缺、花開花落的循環,這種體會可以使我們安心的面對死亡。
  現代人因為工作與生活便利性的關係,逐漸集中到城市裏來,地球上所有城市的面積加起來,佔不到百分之三,但卻聚集了過半數以上的人口,當房子愈蓋愈高之下,人們離土地與自然也就愈來愈遙遠了。而且因為空間規劃失當,我們無法悠閒地停留,於是整天在街道上來來回回地奔走。同時為了鼓勵消費,不斷地蓋大賣場、百貨公司,一棟棟建築物將自然生命趕出了我們的視野。心靈一旦被慾望塞滿,也就失去了柔軟的情感。
  從生態經濟學的分析可以得知,一塊原始的大自然,對人類、對萬物長遠上的價值是最高的,可是一旦經過人為開發,即使短期內可以獲得經濟或物質上的利益,但一年一年過去,它的價值就會遞減,終究比不上保留完整的自然野地。
  其實自然荒野與物質文明應該可以取得平衡的。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主題就是「什麼樣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每一屆的世博會都會選擇一個與人類未來相關的共同主題,世界各國在此展現科技創意與文化的進步之外,同時也在展示館的建築上充分表現自己獨特的創造力,除此之外,這一屆特別徵選出八十個城市最佳實踐區,除了探索城市的未來之外,綠建築,建材低碳化,設計數位化,以及潔淨能源的大規模應用,無不出現在各個展覽館的每個角落,甚至整個世博園區就可以說是個巨大的未來城市科技實驗區。
  其實不管是在城市館,或者國家館,乃至於企業館,不管走到那裏,在影片中或展示看板中總是不斷看到可持續性發展(台灣翻譯成永續發展)以及低碳城市潔淨能源這些名詞。
  看來低碳城市是當前國際大都市致力追求的目標,除了是防止全球暖化,節約能源之外,也能降低環境污染,增進生活品質。低碳城市除了要提倡綠建築之外,最重要的是整個城市的規劃設計觀念的改變,比如將從車子為主的城市街道還給人,馬路應該除了交通,還可以用來逛街、遊戲、吃飯、喝咖啡,也就是營造出一個可以散步的城市。當然,鼓勵自行車當作通勤的交通工具,用大眾運輸系統取代每個人開著自己的小轎車,這些都是建立低碳城市最基本的條件,但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不只建築綠起來,整個城市也要綠起來,相信人與自然可以和諧相處,讓城市不只是適合人住的地方,也能夠成為其他小動物的棲息地。
  俄羅斯以十二座不規則形狀的塔樓構成非常大的一個展示館,其中絕大部份的空間卻打造成夢幻花園,在悅耳的天籟聲中,繞行著這個花比人大的不可思議花園,想起美國館播放的一部沒有任何語言對話的4D效果電影,敘述一名小女孩如何將廢棄空地變成茂密的花園。看來,當人們生活在已經過度人工化水泥化的都市中,對大自然的渴望反而愈加強烈。
  因此,在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寧波中庭裏,圍繞滿水密桃和草莓的中央,居然是一畝綠油油的水田,也令人想起前些年民間團體種在凱達格蘭大道,總統府前那些水稻了!
  看了各國對未來城市的想像之後,不免回過頭想,我們想要怎麼樣的城市?
若你問我,我的願望很簡單,我希望我居住的那個城市可以散步,可以沈思,可以使我安心坐下來讀書或曬太陽。我可以在都市公園的小小池畔,看著野鳥兒覓食。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絕不會因為市中心多了一座佔據公園綠地的大運場而名揚國際,反而會因為生活空間中的綠蔭使得人願意住下來。
  『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我們的確有能力改變環境,塑造出城市景觀,但是一旦我們住在裏面,久而久之,環境就會回過來改變我們的個性與視野。
  在都市裡留下一片原始森林荒野公園,讓人類重新審視人與大自然間的互動關係,重新見到上蒼賦予萬物生命的意旨,這是我們給自己,也是給後代子孫最好的禮物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政治家需要恐懼來控制人民,律師需要危險來興訟賺錢,媒體需要可怕的故事來吸引觀眾 可是每隔不久,媒體與電視名嘴總是會找到一個議題,不管是民生議題或政治議題,然後以一種危恐天下不亂的心態,渲染得人心惶惶。   想起哈佛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小說家麥克克萊頓(著有侏羅紀公園、奈米獵殺等書,也是美國著名影集急
縱使細緻如蝴蝶之鼓翼,    也能造成千里外的颱風。   好萊塢曾經拍了二部取名為蝴蝶效應的電影,在片頭放上這麼一句話:   「縱使細緻如蝴蝶之鼓翼,    也能造成千里外的颱風。               ──混沌理論」   這讓許多人認識了什麼是蝴蝶效應之外,也第一次看到混沌理論這個名詞。
慢下速度,增加生活的感受,『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 污染、全球暖化、雨林破壞,我們這個消費社會的奢侈敗壤,這些新聞與訊息日以繼夜地轟炸著,我們知道地球糟糕透頂,我們也已經非常關心了,可是還是不斷被迫想著它,無形中變成我們心中的折磨,這種道德的負担或許會逼我們想做點什麼,但是往往半途而廢,久而
為了堅持夢想的追求而三餐不繼?還是務實的妥協謀求溫飽? 我一向對人說,我什麼都不做,只做豆腐,因為我是個純賣豆腐的人。   這一段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拍完他生平最後一部作品「秋刀魚之味」時所說的。小津導演雖然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但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大概完全看不下去,因為他的電影基本上
生命是一場認真的遊戲,我們有緣,繼續玩耍到地老天荒」  時代正在迅速改變,我們這一代人過的生活,跟三、五十年前我們的父執輩完全不一樣,面對的挑戰也跟過往的人類社會完全不一樣,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思維來面對這嶄新的世界,安排自己的人生。  現在台灣平均壽命是八十多歲,平均的意思是同一年出生的所有人口預期壽
置身美景懷抱,容我漫步於優美的小徑 我住在山裏頭,星期假日的時候也常在野外帶活動或作自然觀察。可是,與親戚朋友聊天,只要他們說到:「我們是熱愛大自然的人」時,我都坐立難安。因為我實在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正如同諾貝爾獎得主羅素在民國初年到中國訪問結束後,留下了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法律、規章
「政治家需要恐懼來控制人民,律師需要危險來興訟賺錢,媒體需要可怕的故事來吸引觀眾 可是每隔不久,媒體與電視名嘴總是會找到一個議題,不管是民生議題或政治議題,然後以一種危恐天下不亂的心態,渲染得人心惶惶。   想起哈佛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小說家麥克克萊頓(著有侏羅紀公園、奈米獵殺等書,也是美國著名影集急
縱使細緻如蝴蝶之鼓翼,    也能造成千里外的颱風。   好萊塢曾經拍了二部取名為蝴蝶效應的電影,在片頭放上這麼一句話:   「縱使細緻如蝴蝶之鼓翼,    也能造成千里外的颱風。               ──混沌理論」   這讓許多人認識了什麼是蝴蝶效應之外,也第一次看到混沌理論這個名詞。
慢下速度,增加生活的感受,『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 污染、全球暖化、雨林破壞,我們這個消費社會的奢侈敗壤,這些新聞與訊息日以繼夜地轟炸著,我們知道地球糟糕透頂,我們也已經非常關心了,可是還是不斷被迫想著它,無形中變成我們心中的折磨,這種道德的負担或許會逼我們想做點什麼,但是往往半途而廢,久而
為了堅持夢想的追求而三餐不繼?還是務實的妥協謀求溫飽? 我一向對人說,我什麼都不做,只做豆腐,因為我是個純賣豆腐的人。   這一段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拍完他生平最後一部作品「秋刀魚之味」時所說的。小津導演雖然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但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大概完全看不下去,因為他的電影基本上
生命是一場認真的遊戲,我們有緣,繼續玩耍到地老天荒」  時代正在迅速改變,我們這一代人過的生活,跟三、五十年前我們的父執輩完全不一樣,面對的挑戰也跟過往的人類社會完全不一樣,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思維來面對這嶄新的世界,安排自己的人生。  現在台灣平均壽命是八十多歲,平均的意思是同一年出生的所有人口預期壽
置身美景懷抱,容我漫步於優美的小徑 我住在山裏頭,星期假日的時候也常在野外帶活動或作自然觀察。可是,與親戚朋友聊天,只要他們說到:「我們是熱愛大自然的人」時,我都坐立難安。因為我實在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正如同諾貝爾獎得主羅素在民國初年到中國訪問結束後,留下了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法律、規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現代的文明是真的文明嗎? 當我們俯瞰今天的世界,高樓林立、科技進步、社會組織複雜,人類似乎已經步入「文明的巔峰」。然而,當我們回顧國家尚未誕生之前的時代,那些狩獵採集、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日子,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原始部落的生活,是否也許更接近人類真正的本性?現代的文明,真的是我們想追求的終極目標嗎?
動植物、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一直都是連結在一起,過去的人類也是如此與萬物相連,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發展出更多的物質能力,也逐漸失去了這份連結。   人們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狀態,用著自己覺得好的方式不斷開發著土地,當大自然承受不住這樣的侵害與破壞,就會以祂自己的方式去重整土地,達到休生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大自然不停地綻放,把最好的一切奉獻出來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自然生態和動植物在人類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不僅是文化的構成要素,還影響著人類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包括其符號象徵意義、對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的塑造影響,以及對經濟生活和文化創作的重要性。對於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生存的基礎 尊重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在這個現代化的世界裡,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許多便利,但也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忽視和破壞。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回歸尊重自然的價值,因為它不僅是我們存在的基石,更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資產。 人類與自然相伴 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一直相伴。在這個共生的過程中,我們學會
Thumbnail
自然與永續是重要的議題,但人類往往忽略其所帶來的價值與成本,因此許多時候皆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甚至這個問題持續在發生、加速擴張。 詩篇:〈自然要塞〉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CLOSE》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現代的文明是真的文明嗎? 當我們俯瞰今天的世界,高樓林立、科技進步、社會組織複雜,人類似乎已經步入「文明的巔峰」。然而,當我們回顧國家尚未誕生之前的時代,那些狩獵採集、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日子,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原始部落的生活,是否也許更接近人類真正的本性?現代的文明,真的是我們想追求的終極目標嗎?
動植物、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一直都是連結在一起,過去的人類也是如此與萬物相連,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發展出更多的物質能力,也逐漸失去了這份連結。   人們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狀態,用著自己覺得好的方式不斷開發著土地,當大自然承受不住這樣的侵害與破壞,就會以祂自己的方式去重整土地,達到休生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大自然不停地綻放,把最好的一切奉獻出來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自然生態和動植物在人類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不僅是文化的構成要素,還影響著人類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包括其符號象徵意義、對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的塑造影響,以及對經濟生活和文化創作的重要性。對於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生存的基礎 尊重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在這個現代化的世界裡,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許多便利,但也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忽視和破壞。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回歸尊重自然的價值,因為它不僅是我們存在的基石,更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資產。 人類與自然相伴 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一直相伴。在這個共生的過程中,我們學會
Thumbnail
自然與永續是重要的議題,但人類往往忽略其所帶來的價值與成本,因此許多時候皆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甚至這個問題持續在發生、加速擴張。 詩篇:〈自然要塞〉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CLOSE》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