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球解方-永續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看見RA100 地球解方2022世界地球日的臉書廣告,一些關鍵字詞:#RA100 #100reactions #地球解方 #永續設計行動高峰會 #永續地球解方 #世界地球日 #跨界對話 #開放式創新 #回應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永續不能單打獨鬥,當大家看見這些字詞的時候,當下的感受是甚麼?當他們呼籲關懷地球是每一位公民都能參與的行動!一場你我都能參與的地球關懷行動!問題是人們願意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嗎?當製造業成為主要的行業,人類不斷的製造與消費,永續根本是緣木求魚!
地球真正的解方要永續,必須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改變生活必須從家庭做起,對於世界汙染嚴重的塑料,如何解決?要製造商不製造,必須要消費者不購買不使用,如何讓消費者不購買不使用,就必須從消費者不需要為根本。人類大量的使用塑料,是為了方便生活,因為所有的物品都是購買而來的,而每種商品都會有塑料包裝,為什麼需要塑料包裝?因為運輸方便,包裝方便、取用方便不得不!政府的政策能夠禁絕使用嗎?目前是不可能的,除非人們改變生活方式。
過去沒有塑料的時代,人們是如何生活的,所有的生活所需食物都在居住生活的週邊可以取得,使用的包裝是荷葉或者是天然的材質,因為沒有冰箱,新鮮的食材一定是當天就食用完畢,再不然就是要運用醃漬保存或者乾燥保存。過去是農業社會,到處都是生產食物的農田環境,顯少會有垃圾產生,因為都是使用永續的材料,包含建築家具、大部分都是可以在自然中分解。
現今的社會,人們多數居住在都市,住家多是高樓大廈,沒有生產食物的空間,食物取得來處遙遠,需要塑料包裝、冰箱保存,沒有方便性的自然材質,是無法出現在生活環境之中,人類不改變這樣的生活型態,所有的倡議都只是空中樓閣,今天說了!明天就忘了!如果要求人類回歸自然的生活!究竟有多少人能夠願意去實踐?除非文明的能源消失了?除非世界末日?人類能夠回歸思考就知道永續的答案是甚麼?
過去數千年的文明沒有為地球帶來大量的汙染以及問題,兩百年的科技發展卻將地球毀壞的滿目瘡痍,事實擺在眼前,人類科技文明發展是條錯誤的道路,人類明白錯誤還要走到底就是愚蠢,人類所以為的美好生活是透過科技發展?人類所以為的美善制度叫作民主,卻是資本主義包裝的產物。
人類究竟能否回歸到與自然平衡的生活,取決於人類對於自由究竟有多麼渴望?採集、遊牧、漁獵、農耕、製造,各位去思考哪一個生活方式更自由?哪一個生活方式需要最多的奴隸?哪一個生活方式不需要金錢或者哪一個方式最需要金錢?地球需要更多的高樓大廈還是需要更多的自然森林?如果人類將高樓大廈換成自然森林的居所,這才是地球的解方!
與其捐錢給環境保護的機構,不如人類把自己的居所打造成自然森林,人類不再選擇居住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大樓,而選擇居住在鄉間,把自己居住的家園環境打造成食物森林,人類把大面積的稻田、麥田都改變成具有多樣性的食物森林,人類從食物森林中取食,從食物森林中取得建築材料,自此所有的鄉間景色都是美麗的森林,人類只要保護好自己那一小塊的家園,地球又將重新變回伊甸園。
人類在自己的家園就能取得食物和所需的一切,人類需要離開家園去工作嗎?作為一個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為別人工作,為金錢工作成為金錢的奴隸,人類被教育現代化的生活,一生煩惱著許許多無謂的事情,政治、意識形態根本是笑話,人類有著陽光、空氣、水、及自然取得的食物,人類才是真正自由的,真正自己的主人,但是大多數的人類卻不懂得合作起來一起改變這不合理的一切,一切都需要購買的生活方式是人類被奴役而不自知。
地球真正的解方:簡單的來說就是每個人不再追求鋼筋混泥土的房產,而是努力去取得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建構出屬於自己和家人的食物森林,人們可以團結起來要求政府,提供分配人們可以自耕自食自住,建立食物森林的土地,這塊土地1/3必須建構森林(包含果樹和木材用樹、動物生存空間),1/3生活住宅工作區域,1/3池塘及作物生產區,這塊土地不用繳稅,世襲擁有但不可轉售,擁有這樣土地的人,有服兵役及公共勞動的責任,當這樣的食物森林被建立,稱之為祖傳家園。處處都是這樣的家園時,地球會是如何的美麗景象,汙染的工廠、製造方式將會消失不存在,所有真正高階環保的科技才能發展。
地球只要有一個小區域開始發展這樣的祖傳家園,不斷的擴張,人類的生活方式自然會像捲地毯一樣的改變,人類的性靈也會自然的提升到與自然共存的境地,一切都是自然漸進。這世界只有大自然會無私的提供人類一切生存所需,包含食物和居住材料,人類不再需要購買與消費,食物在自家的森林中不斷的生產,伸手就能取得,這才是人類真正美好的生活方式。
隨手可得食物的森林才是真正美好生活的解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302內容數
期望人們開發自己的思考,追尋引領自己的道路,這世上擁有荊棘或是美好,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如何有智慧地活著,為自己解答一切的困惑,是追求解脫的第一步,為什麼要追尋解脫?是因為世間有諸多的苦惱,因為有諸多的苦惱所以需要解脫之道,而解脫之道不在外人的教化,而在自我內心醒悟與追求,人心就如有一指南針,會指引你必須行走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地學堂 的其他內容
人類失去了思考能力,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單調枯燥的流程,人類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工作,自然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人類需要休息,而AI不需要,例如:收營台的工作、收發郵件的工作、貨運的工作......只要有簡化的流程,都能夠被輕易取代。
政府為了發展經濟不惜舉債投入大量的建設經費,認為救經濟就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最佳方案,經濟好老百姓就會有工作有收入,但是實際是相反的,企業拿走了所有的好處,炒高了房價,墊高了生活的成本,一般的老百姓更是痛苦,為什麼不將這些建設支出直接投資在老百姓身上,讓老百姓能夠直接受益......
而今我提出來倡導,是為了讓更多人去思考,我並不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人,但我是一個積極希望能改變社會環境的人,我贊同在世界上提出這個制度的人們,我在此響應,也加入我個人的體認和觀點,我預期會有許多人持反對的思考,提出批評,但我會很高興的接受,並期待會有人去修正論點,能讓更多人支持,提升其實現的可能。
政府一直強調搞好經濟就可以讓人民過上好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如果有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落入貧窮線上,中產階級越來越少,許多人寧願領著失業給付或者補助金過活卻不願意去找工作,因為看不見希望,就算免強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見得比補助和失業給付多......
企劃書寫法,按照孩子所在區的教育局提供的版本,依照標題內容撰寫,能夠取得設籍學校的協助與配合,較容易可以申請通過,另外與學校密切配合,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我們的人類已經習慣於用金錢去交換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透過可有可無的工作去進行交換,鮮少人去思考工作的必要性,人類被根深蒂固的傳達要工作才有飯吃,而沒有人再去思考為什麼不直接去取得食物就好?非要透過繁複的工作,層層複雜的交換機制,讓人類活在這樣的無線迴圈之中。
人類失去了思考能力,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單調枯燥的流程,人類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工作,自然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人類需要休息,而AI不需要,例如:收營台的工作、收發郵件的工作、貨運的工作......只要有簡化的流程,都能夠被輕易取代。
政府為了發展經濟不惜舉債投入大量的建設經費,認為救經濟就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最佳方案,經濟好老百姓就會有工作有收入,但是實際是相反的,企業拿走了所有的好處,炒高了房價,墊高了生活的成本,一般的老百姓更是痛苦,為什麼不將這些建設支出直接投資在老百姓身上,讓老百姓能夠直接受益......
而今我提出來倡導,是為了讓更多人去思考,我並不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人,但我是一個積極希望能改變社會環境的人,我贊同在世界上提出這個制度的人們,我在此響應,也加入我個人的體認和觀點,我預期會有許多人持反對的思考,提出批評,但我會很高興的接受,並期待會有人去修正論點,能讓更多人支持,提升其實現的可能。
政府一直強調搞好經濟就可以讓人民過上好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如果有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落入貧窮線上,中產階級越來越少,許多人寧願領著失業給付或者補助金過活卻不願意去找工作,因為看不見希望,就算免強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見得比補助和失業給付多......
企劃書寫法,按照孩子所在區的教育局提供的版本,依照標題內容撰寫,能夠取得設籍學校的協助與配合,較容易可以申請通過,另外與學校密切配合,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我們的人類已經習慣於用金錢去交換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透過可有可無的工作去進行交換,鮮少人去思考工作的必要性,人類被根深蒂固的傳達要工作才有飯吃,而沒有人再去思考為什麼不直接去取得食物就好?非要透過繁複的工作,層層複雜的交換機制,讓人類活在這樣的無線迴圈之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大自然在掙扎,人類不在正軌上。 我們的頭昂起在沙灘上,我們的驕傲堅定不移。 我們追求財富來實現目標,但我們真的實現了嗎? 我們以消費主義為手段來追求繁榮,但這樣值得嗎? 我們是否真的找到了自由? 或者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自由? 因為我們所做的只是遵循一個系統,從不真正挑戰它。
現在全球變暖、環境污染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很多人開始關注怎麼過上更可持續的生活。
Thumbnail
二十多年過去了,全球各國積極推廣環保,各式各樣政策推陳出新,不遺餘力,可惜一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好些政客更連同那些偽科學家經常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務求讓千千萬萬的群眾相信不再保護地球,人類便會滅亡......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既對也錯,這是包牌嗎?不是這樣,人類要突破資源與人口困境的交錯,提升技術讓資源可利用性變高,增加更多的資源,降低能量消耗,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假設,今天我們發現一種新的石頭發電法,可以替代化石燃料,還沒多少汙染,且到處挖都有,那會是怎樣的情況?
Thumbnail
生存的基礎 尊重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在這個現代化的世界裡,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許多便利,但也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忽視和破壞。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回歸尊重自然的價值,因為它不僅是我們存在的基石,更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資產。 人類與自然相伴 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一直相伴。在這個共生的過程中,我們學會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大自然在掙扎,人類不在正軌上。 我們的頭昂起在沙灘上,我們的驕傲堅定不移。 我們追求財富來實現目標,但我們真的實現了嗎? 我們以消費主義為手段來追求繁榮,但這樣值得嗎? 我們是否真的找到了自由? 或者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自由? 因為我們所做的只是遵循一個系統,從不真正挑戰它。
現在全球變暖、環境污染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很多人開始關注怎麼過上更可持續的生活。
Thumbnail
二十多年過去了,全球各國積極推廣環保,各式各樣政策推陳出新,不遺餘力,可惜一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好些政客更連同那些偽科學家經常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務求讓千千萬萬的群眾相信不再保護地球,人類便會滅亡......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既對也錯,這是包牌嗎?不是這樣,人類要突破資源與人口困境的交錯,提升技術讓資源可利用性變高,增加更多的資源,降低能量消耗,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假設,今天我們發現一種新的石頭發電法,可以替代化石燃料,還沒多少汙染,且到處挖都有,那會是怎樣的情況?
Thumbnail
生存的基礎 尊重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在這個現代化的世界裡,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許多便利,但也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忽視和破壞。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回歸尊重自然的價值,因為它不僅是我們存在的基石,更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資產。 人類與自然相伴 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一直相伴。在這個共生的過程中,我們學會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