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球解方-永續論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看見RA100 地球解方2022世界地球日的臉書廣告,一些關鍵字詞:#RA100 #100reactions #地球解方 #永續設計行動高峰會 #永續地球解方 #世界地球日 #跨界對話 #開放式創新 #回應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永續不能單打獨鬥,當大家看見這些字詞的時候,當下的感受是甚麼?當他們呼籲關懷地球是每一位公民都能參與的行動!一場你我都能參與的地球關懷行動!問題是人們願意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嗎?當製造業成為主要的行業,人類不斷的製造與消費,永續根本是緣木求魚!

地球真正的解方要永續,必須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改變生活必須從家庭做起,對於世界汙染嚴重的塑料,如何解決?要製造商不製造,必須要消費者不購買不使用,如何讓消費者不購買不使用,就必須從消費者不需要為根本。人類大量的使用塑料,是為了方便生活,因為所有的物品都是購買而來的,而每種商品都會有塑料包裝,為什麼需要塑料包裝?因為運輸方便,包裝方便、取用方便不得不!政府的政策能夠禁絕使用嗎?目前是不可能的,除非人們改變生活方式。

過去沒有塑料的時代,人們是如何生活的,所有的生活所需食物都在居住生活的週邊可以取得,使用的包裝是荷葉或者是天然的材質,因為沒有冰箱,新鮮的食材一定是當天就食用完畢,再不然就是要運用醃漬保存或者乾燥保存。過去是農業社會,到處都是生產食物的農田環境,顯少會有垃圾產生,因為都是使用永續的材料,包含建築家具、大部分都是可以在自然中分解。

現今的社會,人們多數居住在都市,住家多是高樓大廈,沒有生產食物的空間,食物取得來處遙遠,需要塑料包裝、冰箱保存,沒有方便性的自然材質,是無法出現在生活環境之中,人類不改變這樣的生活型態,所有的倡議都只是空中樓閣,今天說了!明天就忘了!如果要求人類回歸自然的生活!究竟有多少人能夠願意去實踐?除非文明的能源消失了?除非世界末日?人類能夠回歸思考就知道永續的答案是甚麼?

過去數千年的文明沒有為地球帶來大量的汙染以及問題,兩百年的科技發展卻將地球毀壞的滿目瘡痍,事實擺在眼前,人類科技文明發展是條錯誤的道路,人類明白錯誤還要走到底就是愚蠢,人類所以為的美好生活是透過科技發展?人類所以為的美善制度叫作民主,卻是資本主義包裝的產物。

人類究竟能否回歸到與自然平衡的生活,取決於人類對於自由究竟有多麼渴望?採集、遊牧、漁獵、農耕、製造,各位去思考哪一個生活方式更自由?哪一個生活方式需要最多的奴隸?哪一個生活方式不需要金錢或者哪一個方式最需要金錢?地球需要更多的高樓大廈還是需要更多的自然森林?如果人類將高樓大廈換成自然森林的居所,這才是地球的解方!

與其捐錢給環境保護的機構,不如人類把自己的居所打造成自然森林,人類不再選擇居住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大樓,而選擇居住在鄉間,把自己居住的家園環境打造成食物森林,人類把大面積的稻田、麥田都改變成具有多樣性的食物森林,人類從食物森林中取食,從食物森林中取得建築材料,自此所有的鄉間景色都是美麗的森林,人類只要保護好自己那一小塊的家園,地球又將重新變回伊甸園。

人類在自己的家園就能取得食物和所需的一切,人類需要離開家園去工作嗎?作為一個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為別人工作,為金錢工作成為金錢的奴隸,人類被教育現代化的生活,一生煩惱著許許多無謂的事情,政治、意識形態根本是笑話,人類有著陽光、空氣、水、及自然取得的食物,人類才是真正自由的,真正自己的主人,但是大多數的人類卻不懂得合作起來一起改變這不合理的一切,一切都需要購買的生活方式是人類被奴役而不自知。

地球真正的解方:簡單的來說就是每個人不再追求鋼筋混泥土的房產,而是努力去取得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建構出屬於自己和家人的食物森林,人們可以團結起來要求政府,提供分配人們可以自耕自食自住,建立食物森林的土地,這塊土地1/3必須建構森林(包含果樹和木材用樹、動物生存空間),1/3生活住宅工作區域,1/3池塘及作物生產區,這塊土地不用繳稅,世襲擁有但不可轉售,擁有這樣土地的人,有服兵役及公共勞動的責任,當這樣的食物森林被建立,稱之為祖傳家園。處處都是這樣的家園時,地球會是如何的美麗景象,汙染的工廠、製造方式將會消失不存在,所有真正高階環保的科技才能發展。

地球只要有一個小區域開始發展這樣的祖傳家園,不斷的擴張,人類的生活方式自然會像捲地毯一樣的改變,人類的性靈也會自然的提升到與自然共存的境地,一切都是自然漸進。這世界只有大自然會無私的提供人類一切生存所需,包含食物和居住材料,人類不再需要購買與消費,食物在自家的森林中不斷的生產,伸手就能取得,這才是人類真正美好的生活方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7會員
539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
Thumbnail
隨著人類追求更舒適更便利的文明生活,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類所到之處,自然荒野就遭到破壞甚至滅絕,這兩者似乎是相對立的價值選擇。 我非常喜歡這段描述,的確,野蠻與文明的分野,來自於對自然美好的感受與讚嘆,換句話說,當我們已經不必整天為了活下來而耗盡心神,開始有餘裕欣賞周遭的世界時,文明才得以發展。
Thumbnail
隨著人類追求更舒適更便利的文明生活,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類所到之處,自然荒野就遭到破壞甚至滅絕,這兩者似乎是相對立的價值選擇。 我非常喜歡這段描述,的確,野蠻與文明的分野,來自於對自然美好的感受與讚嘆,換句話說,當我們已經不必整天為了活下來而耗盡心神,開始有餘裕欣賞周遭的世界時,文明才得以發展。
Thumbnail
現在的人被教育著為了生存而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沒有人懷疑這是錯誤的,森林裡充滿著各種的植物動物,可以食用的植物俯拾即是,只是人類缺乏對於各種可以食用植物的認識,住在原始森林部落裡的人們,可以應用著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生存,辨識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者藥草,因此就算沒有耕作或者醫生他們還是能夠本能的生存.
Thumbnail
現在的人被教育著為了生存而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沒有人懷疑這是錯誤的,森林裡充滿著各種的植物動物,可以食用的植物俯拾即是,只是人類缺乏對於各種可以食用植物的認識,住在原始森林部落裡的人們,可以應用著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生存,辨識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者藥草,因此就算沒有耕作或者醫生他們還是能夠本能的生存.
Thumbnail
過去數千年的文明沒有為地球帶來大量的汙染以及問題,兩百年的科技發展卻將地球毀壞的滿目瘡痍,事實擺在眼前,人類科技文明發展是條錯誤的道路,人類明白錯誤還要走到底就是愚蠢,人類所以為的美好生活是透過科技發展?人類所以為的美善制度叫作民主,卻是資本主義包裝的產物。
Thumbnail
過去數千年的文明沒有為地球帶來大量的汙染以及問題,兩百年的科技發展卻將地球毀壞的滿目瘡痍,事實擺在眼前,人類科技文明發展是條錯誤的道路,人類明白錯誤還要走到底就是愚蠢,人類所以為的美好生活是透過科技發展?人類所以為的美善制度叫作民主,卻是資本主義包裝的產物。
Thumbnail
地球的環境在近兩百年來破壞,滿目瘡痍,人類過去數千年來從未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文明真的是進步了嗎﹖相信這個答案在你們的心中會是如何呢?留待諸位去思考。我不是要控訴人類的罪行,而是我們真的要思考要如何彌補這一切,讓人類的文明得以存續。
Thumbnail
地球的環境在近兩百年來破壞,滿目瘡痍,人類過去數千年來從未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文明真的是進步了嗎﹖相信這個答案在你們的心中會是如何呢?留待諸位去思考。我不是要控訴人類的罪行,而是我們真的要思考要如何彌補這一切,讓人類的文明得以存續。
Thumbnail
科技的重要性永遠不是「能不能做到」、「會不會可行」,而應該專注思量的是,基於倫理,「該不該這麼做?」
Thumbnail
科技的重要性永遠不是「能不能做到」、「會不會可行」,而應該專注思量的是,基於倫理,「該不該這麼做?」
Thumbnail
第四步 回到以往 當我們開始懂得拒絕和開始忍受這些不方便時,才會慢慢發現許多沉積已久繁瑣的問題一一的被解開來,換一個念頭將我們從泥淖般的生活中脫離,讓行為回到以往並讓精神超越過去,才能感受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好清爽的時刻。
Thumbnail
第四步 回到以往 當我們開始懂得拒絕和開始忍受這些不方便時,才會慢慢發現許多沉積已久繁瑣的問題一一的被解開來,換一個念頭將我們從泥淖般的生活中脫離,讓行為回到以往並讓精神超越過去,才能感受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好清爽的時刻。
Thumbnail
人們常說我們只有一顆地球,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都是毀壞地球的幫兇,我們生活上的大部分物品的製造過程,及未來的處理過程都是在傷害地球,沒有壞哪來的建設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我們為什麼需要破壞,難道和平相處不行嗎?或者是最低程度的建設不行嗎?以不破壞環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人們常說我們只有一顆地球,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都是毀壞地球的幫兇,我們生活上的大部分物品的製造過程,及未來的處理過程都是在傷害地球,沒有壞哪來的建設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我們為什麼需要破壞,難道和平相處不行嗎?或者是最低程度的建設不行嗎?以不破壞環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隨著人類追求更舒適更便利的文明生活,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類所到之處,自然荒野就遭到破壞甚至滅絕,這兩者似乎是相對立的價值選擇。   不過在人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從狩獵時代與野獸博鬥掙扎著活下來,一直發展到今日高度複雜的文明,哲學家懷海德曾經這麼形容:「自有人類以來,不知道經歷多少落日時光,忽然有一天
Thumbnail
隨著人類追求更舒適更便利的文明生活,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類所到之處,自然荒野就遭到破壞甚至滅絕,這兩者似乎是相對立的價值選擇。   不過在人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從狩獵時代與野獸博鬥掙扎著活下來,一直發展到今日高度複雜的文明,哲學家懷海德曾經這麼形容:「自有人類以來,不知道經歷多少落日時光,忽然有一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