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也無風雨也無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時建中有二本歷史比較悠久且著名的班刊,一是代表社會人文組(一班)的涓流,以及代表理工自然組的建雛(二十四班)
學生時代喜歡李白的擊劍任俠,那種曠放瀟灑,甚至帶點頹廢不羈的性格,令人神往,剛好符合年輕時的自我期許,有點像似崇拜西方唐吉訶德挑戰風車巨人般的豪情壯志。
可以隨著年齡漸長,對世間人際互動與許多無可奈何的處境愈來愈了解之後,我就愈來愈喜歡蘇東坡了,他的詞文選輯,以及林語堂先生所著的蘇東坡傳一直陪伴著我,不時翻閱,久而久之,也成為我生命中追隨與效法的典範。
他在才華上與西方的達文西,可以並列為絕無僅有的天才人物,但是蘇東坡在人格與處世態度上,更令人激賞。就像林語堂所形容的:「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朋友,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者,是月下散步者,愛開玩笑的人,也是心腸慈悲的法官….」
學者評論蘇東坡,氣質上兼有孟子的豪放,莊子的詼詣,陶淵明的自然,李白的飄逸,杜甫的熱情…以及他人很難企及的人格,那顆傲岸的,尊嚴的,絕對自由不屈服的心靈。他知識過人卻保有赤子之心,生性幽默也常自嘲;他是理想主義者,卻能夠認清現實,可是又不會與現實妥協,總能在困頓的處境下,找到安適的自處之道。
他自知「滿肚子不合時宜」,但也安於接受不合時宜的下場,就像他的詞中雖然會有對人生的坎坷不平有悲切之情,但是他也接著體會到,人生如夢,不必太計較。或許因為他,我也同樣享受著自己「不合時宜」的習慣,即便知道自己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但是也能淡然安心的看待。
讀高中時在一些較著名的學校班級間,流行編班刊,也就是在校刊之外,傾個別班級之力編出一本媲美校刊的班刊。當時建中有二本歷史比較悠久且著名的班刊,一是代表社會人文組(一班)的涓流,以及代表理工自然組的建雛(二十四班),我擔任的是第七期建雛的總編輯。
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發行第一期的學長會把蘇東坡的這首詩放在刊頭:「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從意象來看,這隻大鳥倏忽飛來,然後在雪上只瞬間停頓,留下爪印,然後又立即飛走,形容人生短暫或時光機緣稍縱即逝,但是畢竟也在一片白茫茫的雪上留下明顯痕跡,不過令人感慨的是,這雪也會融解,這痕跡當然也隨之不見,但是不管痕跡明顯或短暫,那隻飛去的大鳥老早就不見蹤影,也不會在乎了!在這種感慨惆悵的意象上,更神奇的是,在「建離」封底又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當作班刊精神。居然將看似兩個極端的生命觀並列,或許也可以看得出,人是多麼複雜且矛盾的生物啊!
不過蘇東坡的定風波裏頭的兩句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以及「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是這三十年來我經常反覆吟誦,是提醒,也是撫慰,更是我面對紛紛擾擾世間事的態度。我知道,天下事無論多艱難、痛苦都會過去,而且不必等到事後回顧,蘇東坡讓我在事情來臨的起初就能以更開闊的視野來面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愈來愈多的人是因為環境保護的關係,他們相信吃素可以救地球 自古以來,有許多人是因為宗教信仰而吃素,但是近些年來有愈來愈多人因為各種不同的理由加入吃素的行列,有的是因為健康因素,也有的是基於保護動物的觀念,這些人甚至不使用任何的動物製品,包括皮衣、皮包或皮鞋等等,另外,還有一種愈來愈多的族群是因為環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有人說美國人放進冰箱的化石燃料跟放進汽車的幾乎一樣多。據統計,每個美國人花在農業用途上,每年平均大約消耗四百加侖汽油,與耗在車輪用油一樣。   為什麼灑下種子,然後依賴「晨霧夜露,吸收日月之菁華」自然長成的農作物,需
.黃茂森導演拍的紀錄片”出發”記錄超馬選手陳彥博2016年獲得世界四大極地超馬賽總冠軍的過程..很精彩感人.剛上院線.大家上戲院支持吧.  在你不知道的地方,  有各種各樣的人生,  就如你的人生無可取代一樣,  你所不知道的人生,  也同樣無可取代,  所謂愛人,  就是去知道,  你所不知道的人
古道是台灣土地上一條一條的掌紋,刻畫著我們祖先的命運與故事,如果孩子們經過導覽與解說,那麼每次的古道健行,就不只是有益健康的休閒活動,更是一次又一次精彩的自然課與歷史課。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忽略了台灣也是全世界非常難得的高山島,一個擁有二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
我們都像彼得潘一樣,不想長大。   長大了的我們,也永遠懷念童年,就像懷念鄉愁,童年與鄉愁是一種心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最美好的時光,家鄉、歡樂和童年,合而為一,是我們生命中永遠無法挽回的失落和惆悵。   當我們不斷往前飛奔時,其實卻是不斷回首,不斷在填補在追尋過往的童年。  環顧周遭的朋友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代,應該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健康的一代,因為醫藥科技的進步,我們戰勝了比如天花,小兒麻痺等等以往讓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疾病,活在台灣,只要不出什麼意外,我們應該可以順利活到七、八十歲沒問題。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也活得不太好,許許多多的慢性病與癌症,加上折磨
愈來愈多的人是因為環境保護的關係,他們相信吃素可以救地球 自古以來,有許多人是因為宗教信仰而吃素,但是近些年來有愈來愈多人因為各種不同的理由加入吃素的行列,有的是因為健康因素,也有的是基於保護動物的觀念,這些人甚至不使用任何的動物製品,包括皮衣、皮包或皮鞋等等,另外,還有一種愈來愈多的族群是因為環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梨種春風…     有人說美國人放進冰箱的化石燃料跟放進汽車的幾乎一樣多。據統計,每個美國人花在農業用途上,每年平均大約消耗四百加侖汽油,與耗在車輪用油一樣。   為什麼灑下種子,然後依賴「晨霧夜露,吸收日月之菁華」自然長成的農作物,需
.黃茂森導演拍的紀錄片”出發”記錄超馬選手陳彥博2016年獲得世界四大極地超馬賽總冠軍的過程..很精彩感人.剛上院線.大家上戲院支持吧.  在你不知道的地方,  有各種各樣的人生,  就如你的人生無可取代一樣,  你所不知道的人生,  也同樣無可取代,  所謂愛人,  就是去知道,  你所不知道的人
古道是台灣土地上一條一條的掌紋,刻畫著我們祖先的命運與故事,如果孩子們經過導覽與解說,那麼每次的古道健行,就不只是有益健康的休閒活動,更是一次又一次精彩的自然課與歷史課。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忽略了台灣也是全世界非常難得的高山島,一個擁有二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
我們都像彼得潘一樣,不想長大。   長大了的我們,也永遠懷念童年,就像懷念鄉愁,童年與鄉愁是一種心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最美好的時光,家鄉、歡樂和童年,合而為一,是我們生命中永遠無法挽回的失落和惆悵。   當我們不斷往前飛奔時,其實卻是不斷回首,不斷在填補在追尋過往的童年。  環顧周遭的朋友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代,應該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健康的一代,因為醫藥科技的進步,我們戰勝了比如天花,小兒麻痺等等以往讓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疾病,活在台灣,只要不出什麼意外,我們應該可以順利活到七、八十歲沒問題。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也活得不太好,許許多多的慢性病與癌症,加上折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如何調適心情,繼續生活,迎接又一個明天,這是人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哲學。對此,北宋文豪蘇軾的作為,當可為後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湖北黃州,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其〈定風波〉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前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五月,蘇軾獲赦從儋州北上,途經鎮江金山寺,看到畫家李公麟為他所繪之畫像,有感而作。也是在多年貶謫後,對自己一生的總評。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謫、流放的地方,在這三個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Thumbnail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我(蘇東坡:腦補版),被貶黃州期間所作,處於逆境,心境卻超然物外,對人生淡然,對困境達觀。 看我的灑脫淡然,在人生風雨中堅韌不拔、積極進取,你是否看到我無窮的精神力量? 本人不是認知心理學達人,誰還是達人?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應該是假借蘇東坡的名義,寫的一個自我認知的故事! 蘇東坡是佛門居士,有一天他寫信給道友,說他的修行已經到了八風不動的境界,道友回信,上面只寫了一個屁字!蘇軾很生氣的過江要去理論,結果大門上朋友只貼了一張寫下那段文字的紙,蘇學士心生感觸,然後就回家了!八風指的是佛家的八苦,分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不在乎他人異樣眼光「蘇東坡」以自己的獨特性勇敢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並獲得世代好感度第一的美譽#寫作練習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如何調適心情,繼續生活,迎接又一個明天,這是人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哲學。對此,北宋文豪蘇軾的作為,當可為後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湖北黃州,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其〈定風波〉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前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五月,蘇軾獲赦從儋州北上,途經鎮江金山寺,看到畫家李公麟為他所繪之畫像,有感而作。也是在多年貶謫後,對自己一生的總評。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謫、流放的地方,在這三個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Thumbnail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我(蘇東坡:腦補版),被貶黃州期間所作,處於逆境,心境卻超然物外,對人生淡然,對困境達觀。 看我的灑脫淡然,在人生風雨中堅韌不拔、積極進取,你是否看到我無窮的精神力量? 本人不是認知心理學達人,誰還是達人?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應該是假借蘇東坡的名義,寫的一個自我認知的故事! 蘇東坡是佛門居士,有一天他寫信給道友,說他的修行已經到了八風不動的境界,道友回信,上面只寫了一個屁字!蘇軾很生氣的過江要去理論,結果大門上朋友只貼了一張寫下那段文字的紙,蘇學士心生感觸,然後就回家了!八風指的是佛家的八苦,分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不在乎他人異樣眼光「蘇東坡」以自己的獨特性勇敢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並獲得世代好感度第一的美譽#寫作練習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