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標題:dogma 與「獨斷」、「獨合」或「苟合」或「篤信」或「條于教義」等的轉換密碼及「冬烘」與「冬烘先生」之謎
do:1. 若從台閩語發聲,則可能有「獨」、「斷」(判斷、論斷等) 或「獨斷」、「獨裁」之意,即類似 dictatorial opinion 之意。 2. 若從華語發音,則又可能有「單(一)」、「多」、「大」等意思的可能。3. do 在 English 中也有「做」的意思。4. 約略形聲漢語「篤」。
g:從發音的起音形聲和字母的本音形聲之簡寫代換來看,意思可能很多,例如:個自、自己、個己、自個兒;極端、教條;顧慮、管理;過度、過錯;......。但是此處 g 也可能只是單純的表達 go to、「到」或「到......程度」的語意,或是代表 general (整合、整體、全體、全數) 之意,或是只作爲構字用的連接語,如漢語「結」、「跟」之語意。
ma:此處 ma 的含意有幾個可能性:1. 形音漢字「麻」,此處可能意指意識糢糊混亂或不清不楚的樣子。2. 代表 mass 及 mess 的性質,也有滿合數眾、龐大數眾、麻複雜雜的含意,此處可能引申爲想太多或因錯綜複雜而誤會或想偏了。3. 代表 sigma (Σ) (計總、計滿、計合、總合) 的 ma 而有類似上述 mass 之意。4. 簡寫自 manner,意指態度,或指前述 do 的「做」之含意所延續的「做學問的態度」之意義。5. 信,即 ma 轉換「man.言」轉換「人言」轉換「亻言」轉換漢字「信」。
do + g + ma = dogma,意思就可能有「獨自總合」、「單斷獨合」、「自個兒下結論」、「獨衷於極端教條而作出總體結論」或「篤信」之意,或是從 dog (嘼句、狗) + ma (滿合、總合、大合) 的含意之一來會意「苟合」、「苟且綜合」、「沒有仔細檢視資料是否吻合就驟下結論」等類似含意,但不是類似「禪意」(zenism -- 禪之思義、禪之學問、禪之宗) 的所謂「犬儒主義」(cynicism -- 犬Yneed之思義 = 犬人需之思義 = 犬亻需之思義 = 犬儒之思義,字首 c 從帶有「犬屬」之意的 canis 之起音發音,亦與台閩語「犬」的起音 k 發音相近);但是,若考慮其中 do 之現代發音接近華語的「多」及英語「做」之意 ,若說有「多個總合爲一」、「多所顧慮纔做出綜合自大量複雜的意見及資料的結論」之含意,其實也不無不可能。
此外,dogma 也能通過「dogma = d.o.g.ma = 條.of.教.咩ai = 條.于.教.羊I = 條.于.教.羊我 = 條.于.教.義 = 條于教義」的橋接轉換漢字「條于教義」而意通現代中文「教條」。其中 d 約略形聲台閩語「條」的起音,g 約略形聲台閩語「教」的起音。
走筆至此,不禁想起一直有糢糊印象卻又不太清楚它確實含意的、源自古代文人的一個成語「冬烘先生」:
漢字「冬烘」(現代華語發音 donghong ) 一詞據說語出漢字文化之五代時期、王定寶 (公元 870 年 ~ 940 年) 著作的《唐摭言.卷八之第 18 段》:「鄭侍郎薰主文,誤謂顏標乃魯公之後。時徐方未寧,志在激勸忠烈,即以標為狀元。謝恩日,從容問及廟院。標,寒畯也,未嘗有廟院。薰始大悟,塞默而已。尋為無名子所嘲曰:『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P.S. 《唐摭言》即類似「唐代搜集拾取摘錄的爆料言論集成」之意,大多記錄唐代許多文人詩人墨客文官在官方正史文獻記載之外的傳說䡍事,而且偏重於涉及唐代科舉考試制度中的一些人物。)
其中,「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一語中的「冬烘」乍看之下實在不知所云,但是若從它和「頭腦」的形容及與「錯認」的連繫有關,就可能是用來形容頭腦有凍結感或僵化感、又因此在認知中產生錯誤的詞語,也就是可能意指因爲固執、偏執、獨斷而驟下結論,所以纔發生認知錯誤。只是,爲何其中還有「烘」字呢?難道是說還混合了發燒頭昏的意境?
從文章內容來看,這句話似乎出自「無名子」 (可能意即「無名氏」、「不具名者」、「不明人士」、「佚名人士」或 anonym -- 隱空匿名,意指「匿名者」;掩匿名之人;ㄧ人于匿隱名;匿名;偽名之人;用無名之人;ㄧ人用藝名;一人用筆名;ㄧ人用異名;一人用義名;ㄧ人用隱約名) 的ㄧ句譏笑語或嘲諷語。後人又可能從這句話引申出成語中所謂的「冬烘先生」,但是究其來源,是否也可能和類似 English 的 dogma、dogmatic、dogmatical、dogmatism、dogmatist、dogmatician 等這一系列單字音義的轉譯有關呢?
也就是說,「冬烘」一詞是否可能與類似 English 的 dogma 或 dogmatical 的拼音語文互轉,而後世由此產生的成語「冬烘先生」又是否可能與 dogmatist、dogmatician 音義互通?如果是,又爲何要用「冬烘」兩字來對應 dogma 或 dogmatical?而 dogma 又是否可能是相對於來自希臘字母 Σ (小寫爲 σ) 且有「總合」或「綜合」之意的 sigma 的反義字,即「獨合」或「苟合」之意?
此外,如果「冬烘」的「烘」字也有「共伙」、「同伙」、「伙同」或「夥同」的含意又可能通過「合夥」或「合伙」與「合」或「綜合」、「總合」等詞產生語意上的連繫,但是這麼一來「冬烘」的意思似乎又可以變化轉移到接近前述文字橋接轉換式中的第二類解釋 --「最終多所顧慮纔做出綜合自大量複雜的意見及資料的結論」,那麼如果是這樣嚴謹的思考整合,就算是最後還認知錯誤又有什麼程序錯誤可言呢?又有什麼好被拿來大作文章並且加以嘲諷譏笑的呢?
所以,看來看去還是看不懂古人所謂的「冬烘」、「冬烘先生」倒底在講什麼?又有什麼好笑的?而這二個字詞的本意真的有相關嗎?......還是一頭霧水爾爾!......或許作者王定寶只是在為鄭熏侍郎雖然發生認知錯誤但是也已經盡力而為的事蹟作出緩和之言罷了!又或許他只是在記錄報導當時鄭熏侍郎認知錯誤的概況及無名人士嘲諷反應的實況罷了!
耐人尋味的是,漢字文化有句「狗眼看人低」的俗話,但是「冬烘」ㄧ詞或dogmatic ㄧ字在解作「狗目抬高」的語意時卻可能有「狗眼看人高」的意境。原因是前述故事中的「主司頭腦太冬烘,錯看顏標作魯公」是說唐代的鄭薰在主持文官考試的時候,誤認考生顏標就是對唐王朝有忠烈功蹟的大書法家顏真卿 (人稱「顏魯公」) 的後代,他雖然覺得顏標的文采不怎麼突出,卻因爲自己非常尊崇仰慕顏真卿而毫不考慮的就讓顏標高分通過,結果後來纔發現自己搞錯了,顏標其實不是顏真卿的後代子孫。
那麼,dogma 一字是否真的能轉換漢字「冬烘」呢?......至少,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很簡單的橋接轉換式:
dogma = do.g.ma = 冬.共.nna = 冬.共.人聯1 = 冬.共.人11 = 冬共.人丨丨= 冬.共.人\/ = 冬.共.人丷 = 冬.共.火 = 冬.共火 = 冬.烘 = 冬烘 (其中 m 分解爲 nn,且第一個 n 約略象徵漢字「人」的篆文字體而轉換漢字符號「人」,第二個 n 約略象徵意會「聯」的意思而意通「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