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5章】不如守中

2021/11/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文
王弼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帛書(校):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楚簡(校):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注釋:
芻狗:用草紮成的狗,作祭祀用。
橐籥:讀陀月,比喻風箱。
數:
ㄕㄨˋ:規律、法則、方法、天命、卜術、算數、曆法、術。
ㄕㄨㄛˋ:屢、細密、疾速、緊湊。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沒有仁心,將萬物當做祭祀用的芻狗,用完即丟。」這句話聽起來很驚悚,相當反常識,跟我們認為的世間有愛互相牴觸。其實,實際上是我們被仁愛限制認知,我們會以仁愛為判別是非的標準,誰符合標準我們會為其感動,給予讚賞,不符合便心生嫌惡,仁愛也是一種規範,用以規範自己,同時也以此要求他人。
仁愛是好事,但,陷入便是執念。
天地「不仁」並非沒有仁心,而是不以仁心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天道循環,萬物自有用處與歸處,天地都知道,看似任其發展,其實是順應自然,而一般人的認知無法像天地那樣廣泛,僅限於自己及與自己有關的事物,無法知「道」,便無法看透自然規律,而侷限在自定或被設定的認知框架之中。
聖人是能區分知「道」與「自以為」之人,但聖人是人,無法像天地那般超然,其處於人群,與人連結,卻能「以百姓為芻狗」,意旨他能看透一般人,知其虛實,並引導一般人走向正軌,有仁愛卻不受仁愛所控,他不認為自己有仁愛,只是做該做的事。
若將「百姓」解釋成「民」,則聖人與百姓存有階層關係,聖人的角色則成為統治者或領導者,能知道百姓所想,能了解整體運作的因緣、過程、結果與影響,讓其各自發展,使其各得其所。但若以階層論,會偏向「道用」,與「道之心法」的方向不同。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之間,就像大風箱,在未動時,看似靜止空虛,能量卻是不可窮盡,愈是運動,能量愈多。
「動而愈出」,有兩種狀況:一是萬物激盪,實體虛體交疊交織,不斷產生新的火花,意味著生生不息,流轉不已,另一是,越是運動,萬事越是紛雜,像是不停攪動,能量不停溢出消耗。若下接「多聞句」,此句意應是形容能量紛亂耗散。
楚簡本僅有此段,意旨單純描述道的狀態,有生有滅,而帛書與王弼本皆有加入前後段,則屬加入人對道的想像及感受。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王弼本為多「言」數窮,「言」是由內向外的表達,不限於言語,以有限的認知去闡述無限事物,所以「數」會有邊界,規律法則、天理定數,在個人的認知中有了侷限性,且越是緊湊的「言」,越是掏空內在。
帛書本為多「聞」數窮,「聞」是從外而內的吸收, 世間不斷翻攪,事有正反,數亂而窮,人的能力有限,無法辨清在虛體實體之中什麼才是對自己好的,時常好壞皆收,導致意識隨波逐流,讓原神處於被動。
不如收回外放的能量,讓能量蓄積,聚精凝神,保有元力,才能轉被動為主動,主導自己的意識,才能清明。
65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