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AWS 台北高峰會 2019 所呈現的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今年第二次參與AWS高峰會,一如往常的每年都有很多新的嘗試與實驗,跟去年大玩AI應用的路線不同的地方在於,今年的會議帶出很多企業轉型與 DevOps 的議題,同時透過 DeepRacer 競賽讓有興趣的開發者可以用很快速的建構環境嘗試 Reinforcement Learning 的力量,也算是時勢所趨,前陣子學術界有股深度學習會被 Reinforcement Learning 超車的聲音,不過實務上應該最後會是結合的可能性比較高。

新一波數位轉型浪潮「終於」來襲

這次開場的 keynote 跟去年比較大的不同是火力展示比較少,畢竟 SageMaker 都已經出來讓我們這種人失業了(?),反而偏重於台灣大型廠商的實際導入經驗,我覺得蠻訝異的是連神腦都加入了這個行列,很明顯這兩年整個產業應用的方向進入整合期的趨勢也開始成為台灣市場的必然了,美國的 IPO 潮也說明了 App 新創產業時代的尾聲,當前 AI 應用大多是以 B2B 的模式為主,其他就是消費者向平台內部的創新動能在引導了。另個角度來說,在這一波AI革命當中,沒有成功轉型的大企業很可能就會成為下一個 Yahoo 。

raw-image

這次高峰會我覺得非常有價值的地方在於揭露了很多企業實際運作的樣貌,像是上圖 91app 面對雙 11 流量高峰的時候實體的看板 (Kanban) 是怎麼規劃與使用的,對於擔任企業 CIO 或是 CTO 角色的人來說是十分珍貴的訊息,過往台灣在數位雲端架構的經驗受限於市場規模與技術落後的關係,能夠交流這些經驗的人與矽谷、中國或是有培育過獨角獸的城市比起來這方面的資訊與經驗是相對貧乏很多,我大部分的架構觀念與技術也都是在矽谷學來的,看到有這樣的進展覺得是台灣產業一個很好的信號,代表成熟企業也愈來愈能接受適度的揭露與交流訊息,以促進整個產業的進步,當然也很期待台灣的這些成功企業能夠更積極的投入,例如來參與贊助我們 MOPCON 這類的開源研討會之類的XD

更快、更大、更便宜

自從前幾年開始 microservice 與 serverless 的浪潮之後,對於軟體開發的架構思維又產生了很大的改變與衝擊,也帶來很多新的挑戰,矽谷的新創公司大概都已經踩雷好幾年了,在台灣目前還是很新的題材,包含我自己對於怎麼妥善的使用無伺服器的微服務架構處理機器學習任務也還在摸索的階段,過去幾個月一直在重構自己的程式碼以應付日漸龐大的記憶體消耗與運算時間,但採用的依然是單體執行的模式,這次在會議裡面聽了許多使用無伺服器架構的設計著實收穫良多,但要把所有程式碼改造成能夠這樣運作實在是非常大的挑戰。

raw-image

宏碁 CIO Ann 所講的這個圖讓我特別有感覺是因為我們最近在美國處理的案例大多是屬於左下角,事實上財星百大的公司裡面大多數都還是屬於非原生雲端技術的公司,大部分的公司都擁有已經成功運行了數十年的大型資訊系統,因此在轉型上面的困難度就更高,傳統的龐大開發架構下很難一項一項拆出來進行改善,即使到今天,我們使用的交付也還是走 On-Premise 的方式為主,大部分的大企業對於使用雲端服務與開源軟體可能產生的風險都還是採取排拒的態度居多,這張圖所示的兩個重要方向或許是值得許多企業領導人參考的:應用轉型負載轉移,我們在美國處理的案例通常也都是先從內部的試驗性專案開始小範圍的採用,可以利用這個過程培養內部團隊與外部顧問或是服務的信任,同時也給團隊適應新文化的時間。

建構傳說級的競爭優勢

raw-image

上圖是第二天 DevOps 議程裡面一個我很喜歡的案例,該 AWS 客戶過往採取的整合模式是以工程師的名字去切分支,我可以想像他們應該很少做 peer code review ,同時也是在各分支節點上進行發布,當開發往前走的時候就會發現feature常常掉在半路上了XD

後來經過導入合理的架構之後,採用 tag 進行完整的 CI / CD 流程,從程式碼的整合到採用Docker映像發布都使用同一套命名系統之後整個開發的流程就變得簡單很多,同時透過容器化與 Auto-Scale 能夠更有效的撐住大流量,這也是我最近幾個月才學到的事情,過往只有一個人開發的時候問題不大,當團隊擴張的時候,這種習慣跟文化沒有建立就會讓團隊常常耗費時間在沒有價值的事情上面。

演講的結尾是以 Amazon 去年度進行的發布次數收場,高達 500 萬次的 deployment 印證了之前我在書上看到的數字,大約是一個工作天發布兩萬次更新的速度,沒記錯的話是 Google 的 3 倍,FB 的 2 倍,所以我在 Amazon 工作的朋友感覺都常常加班

根本是傳說級的軟體工程能力啊!!!

後AI時代

raw-image

當初看到今年 DeepRacer 實際的機器時,一開始覺得這不就跟我大三做的專題差不多,後來仔細一看發現還是有很多細節處理的很好,不愧是擅長經營開發者關係的美國公司,首先是採用真實比例縮放的 1 / 18 這個概念,很像在宣傳模型,完全打中像我這種肥宅的胃口,另外是配備有線上模擬的環境與預先訓練好的模型,可以快速的開始進行模型的調整與測試,即使沒有太多機器學習背景的人也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至少可以完賽獲得贈品,隨著 SageMaker 與 Google AutoML 這類產品的出現,運用AI模型的能力很可能會很快會變成業界普遍的門檻,看起來又是免不了一波腥風血雨的廝殺,只不過這次因為受限於資料的成本與量體門檻,年輕熱血的青年朋友們看起來應該可以洗洗睡了,先去美國念個CS碩士刷一下大公司經歷熟悉一下這些已經被造好的輪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應該會比較有競爭優勢,我都覺得我應該再過不久沒做起來的話也要準備去投履歷了lo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fa Hsueh的沙龍
263會員
38內容數
本專題著重於探討資料分析實務,從實務經驗出發,探索學校所教導的建模以外的各項技術,包含資料前處理、營運整合與成效評估、團隊文化建構等等內容。
Ofa Hsue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17
對數位遊牧的人來說網路分享的能源消耗在移動過程中是個需要留意的問題,自從換了 M1 的 Mac 之後,雖然電腦的續航力大增,但是因為沒辦法再使用 Android 手機進行網路分享,反而讓手機電力變成瓶頸,而且 wifi 基地台分享的方式產生的熱相當高,對手機也會有比較大的傷害
Thumbnail
2021/10/17
對數位遊牧的人來說網路分享的能源消耗在移動過程中是個需要留意的問題,自從換了 M1 的 Mac 之後,雖然電腦的續航力大增,但是因為沒辦法再使用 Android 手機進行網路分享,反而讓手機電力變成瓶頸,而且 wifi 基地台分享的方式產生的熱相當高,對手機也會有比較大的傷害
Thumbnail
2021/04/26
在人生旅途中,碰上失敗或是挫折的機會,往往比慶賀成功的派對來得高,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情緒肌肉可以應對日常的小挫折或是小失敗,但總有那麼幾次,也許是感情失敗,也許是職場失意,也許是與多年至交朋友之間的爭吵,一時的事件衝擊讓我們的情緒肌肉失去抵禦能力,進而讓我們不自覺就掉入的低潮的深淵
Thumbnail
2021/04/26
在人生旅途中,碰上失敗或是挫折的機會,往往比慶賀成功的派對來得高,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情緒肌肉可以應對日常的小挫折或是小失敗,但總有那麼幾次,也許是感情失敗,也許是職場失意,也許是與多年至交朋友之間的爭吵,一時的事件衝擊讓我們的情緒肌肉失去抵禦能力,進而讓我們不自覺就掉入的低潮的深淵
Thumbnail
2021/01/27
HafH (Home away from Home)是一個約兩年前在日本成立的新創公司,提供數位遊牧工作者在日本各地旅居工作的便利方案,去年因為疫情爆發使得遠距工作的需求大增,進而使得遊牧居住工作這種需求大幅增加,今年 HafH 也正式在台灣推出,更提供限時超級註冊與推薦優惠
Thumbnail
2021/01/27
HafH (Home away from Home)是一個約兩年前在日本成立的新創公司,提供數位遊牧工作者在日本各地旅居工作的便利方案,去年因為疫情爆發使得遠距工作的需求大增,進而使得遊牧居住工作這種需求大幅增加,今年 HafH 也正式在台灣推出,更提供限時超級註冊與推薦優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WS CEO Adam Selipsky 在兩個半小時的演講中,重點圍繞重構 (refactoring) 雲端基礎架構、Compute、Storage、重構企業級 Generative AI 等主題,宣布了多項新服務,幫助客戶快速實現數位轉型,提高創新速度。 從客戶需求出發,引領雲端運算創新
Thumbnail
AWS CEO Adam Selipsky 在兩個半小時的演講中,重點圍繞重構 (refactoring) 雲端基礎架構、Compute、Storage、重構企業級 Generative AI 等主題,宣布了多項新服務,幫助客戶快速實現數位轉型,提高創新速度。 從客戶需求出發,引領雲端運算創新
Thumbnail
延續上篇〈人工智慧主導設計的崛起〉(The Emergence of Dominant Design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論述,埃爾南德斯(Ferràs-Hernández, Xavier)副教授等人全面回顧了產業組織、技術管理、網路經濟學、營運管理和策略管理等
Thumbnail
延續上篇〈人工智慧主導設計的崛起〉(The Emergence of Dominant Design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論述,埃爾南德斯(Ferràs-Hernández, Xavier)副教授等人全面回顧了產業組織、技術管理、網路經濟學、營運管理和策略管理等
Thumbnail
活動精華和會議重點整理_2023 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Thumbnail
活動精華和會議重點整理_2023 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Thumbnail
本次《怪獸雙週快報》聚焦亞洲圈,了解華碩、宏碁對於業務整併與部門改造的想法、中國微軟、台積電的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觀察不同公司脈動,持續進化自身能力。
Thumbnail
本次《怪獸雙週快報》聚焦亞洲圈,了解華碩、宏碁對於業務整併與部門改造的想法、中國微軟、台積電的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觀察不同公司脈動,持續進化自身能力。
Thumbnail
7 種急需的 IT 技能: ①信息安全 ②編程 ③ SysAdmi 和網絡 ④數據科學 ⑤ DevOps ⑥雲端計算 ⑦機器學習&AI 𝐍𝐯𝐢𝐝𝐢𝐚現在是當紅炸子雞,CEO黃仁勳前兩天台大畢典談AI對世界影響,而AI的進化,雲端計算的需求也將大增,我們來盤點雲端運算的前幾名公司 🟢雲端
Thumbnail
7 種急需的 IT 技能: ①信息安全 ②編程 ③ SysAdmi 和網絡 ④數據科學 ⑤ DevOps ⑥雲端計算 ⑦機器學習&AI 𝐍𝐯𝐢𝐝𝐢𝐚現在是當紅炸子雞,CEO黃仁勳前兩天台大畢典談AI對世界影響,而AI的進化,雲端計算的需求也將大增,我們來盤點雲端運算的前幾名公司 🟢雲端
Thumbnail
只參加有興趣的半導體相關演講,第一手摘要: 地點:台北華山文創園區 Legacy 10:00-10:20 生成式 AI - 驅動創新的全新動能 NVIDIA資深協理 康勝閔 10:40-11:00 AI 開啟 IC半導體黃金時代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技術平台資深處長 梁伯嵩博士
Thumbnail
只參加有興趣的半導體相關演講,第一手摘要: 地點:台北華山文創園區 Legacy 10:00-10:20 生成式 AI - 驅動創新的全新動能 NVIDIA資深協理 康勝閔 10:40-11:00 AI 開啟 IC半導體黃金時代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技術平台資深處長 梁伯嵩博士
Thumbnail
雲端的概念如同打造一顆大腦,不論是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谷歌 GCP,都是一個媒介而已。當企業把 data 送到雲端開始建立 database 之後,雲端的大腦才會開始運作,而這個運作就是 AI。 AI 指「能模仿人類的智慧執行任務的系統或機器,可以根據所收集的資訊不斷自我調整、進化。」
Thumbnail
雲端的概念如同打造一顆大腦,不論是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谷歌 GCP,都是一個媒介而已。當企業把 data 送到雲端開始建立 database 之後,雲端的大腦才會開始運作,而這個運作就是 AI。 AI 指「能模仿人類的智慧執行任務的系統或機器,可以根據所收集的資訊不斷自我調整、進化。」
Thumbnail
早年科技公司與工廠成立,後來台灣被俗稱「科技島」。不論企業組織亦或工廠皆需要管理人才,這點不難從大專院校觀察到,90%以上的..........
Thumbnail
早年科技公司與工廠成立,後來台灣被俗稱「科技島」。不論企業組織亦或工廠皆需要管理人才,這點不難從大專院校觀察到,90%以上的..........
Thumbnail
一張圖講完今年會議重點,幾乎都放在台灣企業的數位轉型浪潮上面,主要包含雲端與AI技術的導入 今年第二次參與AWS高峰會,一如往常的每年都有很多新的嘗試與實驗,跟去年大玩AI應用的路線不同的地方在於,今年的會議帶出很多企業轉型與DevOps的議題
Thumbnail
一張圖講完今年會議重點,幾乎都放在台灣企業的數位轉型浪潮上面,主要包含雲端與AI技術的導入 今年第二次參與AWS高峰會,一如往常的每年都有很多新的嘗試與實驗,跟去年大玩AI應用的路線不同的地方在於,今年的會議帶出很多企業轉型與DevOps的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