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Mac Pro來了,你開心了嗎?/Jean-Louis Gassée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在日前的Apple全球開發商大會(WWDC)中,發表的硬體產品只有新款Mac Pro與搭配的高階顯示器。與先前不太成功的2013年款相較,新的Mac Pro是非常大的改款升級,一舉解除了期待者們的疑惑……幾乎啦。


raw-image

命名是門學問

幫新產品命名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一種藝術,甚至還帶著點風險。舉例來說吧,過去某家車廠曾經將一款車命名為「Nova」(字面意義是「新星」),但在西班牙語裡這卻是「no go」(跑不動)的諧音。

德國車廠Audi的電動車「e-tron」在法文裡也有類似的問題,因為法文的「Étron」是「便便」的意思;日本三菱汽車曾經推出一款叫做「Starion」的車子,希望跟美國肌肉車「野馬」競爭,但有人指出這是日本腔英語造成的錯誤。

(編按:根據這種說法,三菱原本想把這個車款叫做「Stallion」(種馬),但因為日本腔英語「L」和「R」不分而造成混淆。)

類似的命名問題,也常發生在汽車產業;許多車廠都把產品名稱取得很長,像是「Mercedes-Benz AMG E-53 4MATIC+ Coupé」或「全新2019年式RAM 1500 Kentucky Derby Edition」。產業專家指出,越來越長的產品名稱代表著創意枯竭;甚至說,只要你發現某個產品的名字越來越長,就代表它已經快要走到終點了。

不過,Apple產品倒是一向沒有這個問題,尤其是在1997年Steve Jobs回歸之後。當時他開啟了產品名稱以「i」開頭的時代,例如「Bondi Blue iMac」,之後則是「iTunes」和「iPod」等等,然後在「iPhone」誕生時達到最高峰。

至於這種命名方式好不好、跟Ford、Coca-Cola、Nike等其他大廠的命名習慣孰優孰劣,在這裡就先按下不表了。iPad誕生時,由於「pad」令人聯想到女性衛生用品,所以曾經引發一些意見;但在它賣了很多之後,這些聲音就不見了。

雖然最近的「iPhone XS Max」也有人說實在很囉唆,但總括來說,Apple的產品名稱都還算簡短、而且市場效果也都還是不錯。

Pro真的就是Pro嗎?

在2006年2月問世的「MacBook Pro」之後,Apple在部分高階產品的名稱後面都加了個「Pro」字,像是「 Mac Pro」、「iMac Pro」、「iPad Pro」等等;事實上,這種命名方式只是一種市場區隔的技巧,並不表示這些產品真的是「專業用」。

有些消費者搶著賣「Pro」機,並不是真的因為需要那些高階功能,而只是為了喜歡。不過這一點並不是只發生在Apple電腦上,在很多其他產品上都是一樣。

但其中有一個例外,就是2006年式的Mac Pro;許多人都幫它取了個暱稱叫「廚房刨絲器」(cheese grater)。

raw-image

Mac Pro的主要目標顧客,是那些需要最大儲存容量、以及最強功能來處理影音資料的媒體專業人士;當然也有不少人就是喜歡它,但買了它只是用來做一些日常小事。

後來,由於Apple久久沒有更新這條產品線,所以這些Mac Pro愛好者開始抱怨「Apple不再創新」;而Apple高階主管Phil Schiller也在2013年WWDC大會中以「沒創新個屁」(”Can’t innovate anymore, my ass”)來回敬這個說法。

他的用語是否不雅,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後來他拿出來打破這個評語、證明Apple還在創新的黑色Mac Pro賣得並不好,而且大家為它取的綽號還更難聽:「垃圾桶」。

(編按:在亞洲許多地方,它的綽號是比「垃圾桶」還難聽的「骨灰罈」。)

raw-image

幾年過去了,大家一直沒有等到升級,東西也賣得馬馬虎虎,於是不滿意的顧客聲音越來越大;終於,Apple在2017年向少數產業專家透露,將會「在2019年之前推出新的Mac Pro」。

在那段時間裡,Apple接二連三遭遇了一些問題:MacBook的鍵盤頻出狀況、MacBook Air也已經三年沒有大幅更新、Mac mini更是四年沒有長大,至於幾乎已經被遺忘的Mac Pro就更不用說了。看起來,Mac在它的父親Steve Jobs走後,確實碰到了些麻煩。

Apple在2017年的這個「官方非正式聲明」,又讓許多使用者重新燃起了希望。有些人說,很簡單嘛,只要把一台iMac Pro拆開,螢幕另外裝個外殼(又變成了已經停產的Cinema Display顯示器)、主機板上加一些插槽,然後裝進一台舊款Mac Pro外殼、加上大一點的電源供應器,就大功告成了。

這樣的「臨時設計」,至少可以堵大家的嘴巴一段時間;它甚至可以是讓大家自己動手改東改西的「開放架構」,不僅可以填補一下2013年以來的空窗期,而且一定會賣得很好。

新Mac Pro來了!

再回到今年六月推出新款Mac Pro的2019年WWDC大會,Apple主管們一定都在後台偷笑說:「好啦,你們終於等到了。開心了吧?」

事實上,新Mac Pro遠超過了「重新排列組合iMac Pro」的程度;Apple除了更新了刨絲器的造型和紋路之外,還一併推出了非常高階的32吋顯示器(請參閱影片中1小時18分開始的部分):

如同詳細規格(編按:中文網頁目前尚未更新)中所顯示的,這是一部規格超高、採用28核心Xeon處理器、Radeon顯示卡、最高1.5TB記憶體(不是SSD容量喔)的旗艦機種;但它US$6,000的起跳價、以及上探US$35,000的全配備價格也很「專業」。

如果再加上同時推出、規格和功能完全超越現有產品常識的新款Pro Display XDR顯示器,就得準備更充足的預算才行。不過要知道的是,Pro Display XDR屬於(真的)非常專業的影視監看顯示器(Reference Monitor)等級,而這類產品的價格動輒都在幾萬美金以上。

雖然Apple將這款32吋產品的壁掛架和立架分開銷售、而且也不便宜,但本體訂價只有US$6,000左右,可以說實在是非常佛心。

也就是說,Apple並沒有採取「快速讓批評者閉嘴」的抄近路策略,而是推出了一部影音團隊、甚至AR/VR(擴增/虛擬實境)內容製作人都可以派上用場的專業工作站。

問題未解決

好,所以Apple是認真的,大家就不要太苛刻了。然而,Mac產品線的問題就這樣完全解決了嗎?好像還沒有。

這又要回到前面提過的周邊訂價策略問題了。Apple高層將Pro Display XDR顯示器的立架訂在US$999,讓WWDC開幕演講的觀眾嚇傻到笑出來(請參閱影片1小時40分處)。為什麼不把它的價格訂在比較好看的US$399、然後把螢幕本體的價格加上個不痛不癢的US$600?

有位專家告訴我,原因是:

  1. 在專業環境中,使用者可能會用一部Mac Pro搭配多部XDR顯示器、並且用相對便宜(US$199)的VESA壁掛架來安裝,用到立架的機會反而較少;
  2. 比起出席WWDC大會的鄉民們,能充分運用Mac Pro的製作公司也不會那麼在意這個價格。

這兩點都很有道理,但做行銷不能只考慮理性因素,也要考慮感性因素。許多媒體都在嘲笑US$999的立架,並且幫Apple貼上了「賺很大」跟「不聽市場聲音」的標籤(後者我認為是真的)。

而我所想的是,Apple和苦要為了這個「大頭症」的訂價方式,毀了這整個WWDC大會發表新產品帶給大家的好印象? 為什麼要讓媒體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這個「超貴的立架」上,而不是真正重要的產品特色上?

其實(我認為)最重要的是……

說到「真正重要的產品特色」,如果問我這次WWDC發表的產品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說是「SwiftUI」程式開發架構。

因為我自己喜歡寫程式和研究開發架構,所以知道SwiftUI能讓Apple自己設計的「Swift」程式語言更容易使用、互動性更高。我知道,這可能是工程師才會喜歡的東西,但你可以看看影片中2小時6分鐘的地方,就知道為什麼它如此受歡迎了。

此外,我還會選iPadOS(1小時2分處)。這是專為大螢幕iPad設計的特殊iOS系統版本;它將會對未來的iPad應用帶來非常大、而且十分長遠的影響。

從此之後,應該就不會有人再說「iPad只是放大版的iPhone」了。

最後一點:Apple的資深軟體副總裁Craig Federighi是個很棒的簡報者;他的風格令人看了舒服、反應快速、有幽默感、而且能力很強。最重要的是,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感到自傲;能夠看一個這樣的人在台上簡報,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編譯/傅瑞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Apple 劃時代新作 Apple Vision Pro 終於都在香港正式發售。作為一個科技迷,當然立即預約試用。而經過半小時的試用,我會說 Apple Vision Pro 是一個可以連接過去與未來、開創新時代的產品。以下是我試用完幾個重點功能的感受,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Thumbnail
Apple 劃時代新作 Apple Vision Pro 終於都在香港正式發售。作為一個科技迷,當然立即預約試用。而經過半小時的試用,我會說 Apple Vision Pro 是一個可以連接過去與未來、開創新時代的產品。以下是我試用完幾個重點功能的感受,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Thumbnail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
Thumbnail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
Thumbnail
本文轉述了媒體報導蘋果公司產品 iPad Pro 新廣告所引起消費者的負評,並比較賈伯斯在1997年重返蘋果公司後推出的品牌定位廣告,來引發讀者思考蘋果公司在此次廣告中的策略,和過往尊重創意、創新的形象相比,是否帶來了公關災難。
Thumbnail
本文轉述了媒體報導蘋果公司產品 iPad Pro 新廣告所引起消費者的負評,並比較賈伯斯在1997年重返蘋果公司後推出的品牌定位廣告,來引發讀者思考蘋果公司在此次廣告中的策略,和過往尊重創意、創新的形象相比,是否帶來了公關災難。
Thumbnail
Apple 今天發布了新款 11 吋和 13 吋 iPad Pro,提高了效能並搭載 OLED 顯示屏和 M4 晶片。新款 iPad Pro 躍升至 M4 晶片(下一代 Apple 晶片),以提高效能。蘋果吹捧其新的神經引擎來強調人工智慧功能。
Thumbnail
Apple 今天發布了新款 11 吋和 13 吋 iPad Pro,提高了效能並搭載 OLED 顯示屏和 M4 晶片。新款 iPad Pro 躍升至 M4 晶片(下一代 Apple 晶片),以提高效能。蘋果吹捧其新的神經引擎來強調人工智慧功能。
Thumbnail
有消息称,苹果正计划生产下一代M4芯片,且准备用这款芯片来更新每一款Mac机型。 据了解,M4芯片将至少有三个版本。该芯片系列将包括代号为Donan的入门级版本、代号为Brava的增强版本以及代号为Hidra的高端版本。 Donan芯片可能会搭载在入门级MacBook Pro、新款MacBook
Thumbnail
有消息称,苹果正计划生产下一代M4芯片,且准备用这款芯片来更新每一款Mac机型。 据了解,M4芯片将至少有三个版本。该芯片系列将包括代号为Donan的入门级版本、代号为Brava的增强版本以及代号为Hidra的高端版本。 Donan芯片可能会搭载在入门级MacBook Pro、新款MacBook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公司已正式終止其電動車計畫,即 Apple Car。此決定由蘋果首席營運長 Jeff Williams 和 Kevin Lynch 在內部宣布,他們自 2021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這個專案。 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在最近幾週內最終確定了這一決定,而這個專案在
Thumbnail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公司已正式終止其電動車計畫,即 Apple Car。此決定由蘋果首席營運長 Jeff Williams 和 Kevin Lynch 在內部宣布,他們自 2021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這個專案。 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在最近幾週內最終確定了這一決定,而這個專案在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之前麥克收到的Pubook Pro經官方連繫被收回。歷經漫長的等待,麥克千盼萬盼終於盼回心心念念的Pubook Pro主機,總算有機會可以較長時間實際使用主機了!然而好景不常,麥克在使用過程中又遇到了問題,聯絡客服後主機又回去檢修了,以下為麥克在使用期間使用Pubook Pro的更深入感想。
Thumbnail
之前麥克收到的Pubook Pro經官方連繫被收回。歷經漫長的等待,麥克千盼萬盼終於盼回心心念念的Pubook Pro主機,總算有機會可以較長時間實際使用主機了!然而好景不常,麥克在使用過程中又遇到了問題,聯絡客服後主機又回去檢修了,以下為麥克在使用期間使用Pubook Pro的更深入感想。
Thumbnail
M3 iMac 與 M2 Pro Mac mini 該怎麼選?本文將比較兩款電腦的規格、性能、價格、優缺點等,幫助您做出最佳選擇。 價格比較 M3 iMac 的起價為新台幣 43,900 元,M2 Pro Mac mini 的起價為新台幣 39,90
Thumbnail
M3 iMac 與 M2 Pro Mac mini 該怎麼選?本文將比較兩款電腦的規格、性能、價格、優缺點等,幫助您做出最佳選擇。 價格比較 M3 iMac 的起價為新台幣 43,900 元,M2 Pro Mac mini 的起價為新台幣 39,9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