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台灣經理人一天到晚「馬雲說」、「馬雲說」,不少企業(尤其是網路企業)拿中國同業當典範,中國同業做什麼、吹噓什麼,他們就跟著做,然後就看到大筆金錢被浪費掉,各種案例以失敗收場。
施典志
曾任 Yahoo/Flickr 社群經理、 PC home 雜誌責任主編/副總編輯、博客來網路書店總經理特助、行銷部專案經理、城邦集團電腦人文化研究員、《Download! 網路學習誌》副總編輯等職務,熱衷社群經營、科技文化觀察分析。
思想怠惰,還有……
但是,這些人還是整天馬雲說馬雲說,轉貼來轉貼去都是微信公眾號,甚至連自己習以為常的用語也都中國化了;「短視頻」、「裂變」、「營銷」、「社交」琅琅上口,但真的叫他們寫案子做計畫,通常都不忍卒睹。
我想了很久,為什麼會是這樣?最後我只能得到一個結論:他們的英文不夠好。
如果英文夠好,許多有決策能力的人就不會只看中文商管雜誌書、不會只看微信公眾號、不會一天到晚把馬雲語錄背得滾瓜爛熟(好像比馬雲厲害得多的Jeff Bezos等老外都沒說過話一樣),而會多方涉獵、多看看全世界各國的各種案例。
如果能多看全世界的各種案例,多半比較能理解到「橘逾淮必成枳」的道理,就不會天真的以為中國那樣幹,搬到台灣也能成了。
移植不一定能成長,模仿不一定能成功
為什麼突然寫這篇?其實是因為讀到這則新聞:
這篇新聞裡有許多值得吐槽的地方,例如優先考慮內部的麻煩,而不願順應用戶需求;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哪壺不開提哪壺),是羅智先講了這麼一句話:
羅智先並強調,「我們不是不能做,而是選擇不做」,他說,我們連無人店開一家上千萬都賠得起,「我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是我們想做跟不想做!」
小七的無人店,顯然是抄對岸所謂「新零售」的案例,所以失敗的原因也相同,就是用戶體驗太差,這一點我
先前就已經評論過了;這裡比較值得玩味的是,為什麼要去抄對岸的案例?
無人店又不是只有中國有,美國的Amazon也做,而且顯然做得比較好。中國一堆搞無人店的,許多都和7-11的一樣收了;Amazon的不但還活著,店還愈開愈多。
如果這些經理人、決策者的英文和中文一樣好,有能力多去看看中國以外的案例,也許就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乾貨永遠不會是你的知識
為什麼讀英文文章重要?有一個我認為相當重要的原因,套用中國的說法,是英文內容的「濕貨」多,中文的內容比較強調「乾貨」。
所謂乾貨濕貨之分,簡單地說,就是乾貨是幫你整理好的懶人包、速食麵,即開即食,立刻進補;相對的,濕貨就是原始食材,你得自己料理,費時費事。當然乾貨相對更受歡迎。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有夠忙,吸收新知也要有效率;在中國更是如此。這些年來,在中國搞知識經濟的人,多半強調高效學習,以乾貨做為招徠;搞了幾年下來,確實有些平台和大咖賺到不少錢。
但最近半年以來,中國知識經濟遇到成長瓶頸,像《李翔知識內參》這個紅極一時的產品,最近也停止更新了,更有不少想自我成長的用戶,發現花了不少錢,買到的只是「知道」而不是「知識」。
反應在市場上的,就是幾個大型知識經濟平台的成長趨緩:
中國以乾貨為主的知識販賣遭到困境,這就表示消費者終於發現乾貨不可靠;一天到晚接收別人的乾貨,到最後仍不會轉換成自己的經驗和知識。
相對的,英文內容不像中國這麼講究乾貨;很多案例的分析和報導,都需要讀者自己花時間追蹤、分析、思考。好處就是觀點多元,同樣的一個案例,比較容易看到不同的說法與分析。
多讀乾貨會讓你思想停滯,反正有現成的就好;久而久之大腦就被綁架、甚至停擺。你花再多錢買到的情報、知識、觀點,也都還是別人的。
願意花時間力氣讀濕貨,就表示得花時間進行分析、思考、轉化;不管是情報、知識還是觀點,就比較容易變成自己的東西,不會還是別人的東西。
拿別人的東西來當做決策的基礎,不是很危險又不負責任嗎?
幾個良心建議:
- 練英文真的有用,至少你會多看到很多東西,眼界較不受限、大腦也比較不會被綁架。
- 提防那些整天馬雲說馬雲說的人,比起學舌鸚鵡,他們可能高明不了多少。
- 不要只是停看聽,還要動腦想;只有動腦想過的東西,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