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只想學會對自己溫柔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一出生就是關係的建立與相處,跟母親的、跟家人師長的、跟同學朋友的,再來是同事合作夥伴,最後卻常常忘記照顧自己跟自己的關係。
也許是自小成長環境被很多人需要,雖然看似擁有很多的愛,但也因此增添了比他人可能多一倍以上的情緒責任,常常無法以一個孩童應該有的本性去任性而為,哭哭笑笑的情緒早早就學著收起來。
在我的潛意識,我早以為沒有太多情緒顯露才是對的,這樣才不會讓愛我的長輩們擔心或傷心,似乎也認定這才是我得以存活、周全和獲取愛的方式,卻沒意識到這可能讓自己跟所有人都離得遠遠的,一個情緒上非常安全的距離。
當我透過心理諮商去探索,慢慢有所覺察,我才知道壓抑,不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和感受是多殘忍的事情,那是一種連自己都疏離的狀態,安全但無感。
最近很常聽到別人跟我說「不要想太多」,我要清楚的說,我想要讓我自己去想、去煩惱、去感受,有沒有想太多從來就是我的事,是我的自由意志。要做什麼選擇、要哭要笑,也是我與生俱來的權利,我可以這麼做,只要我想要。
過去的我很在乎我眼中的他人認同我與否,所以總是試著同理甚至勉強,但同理這件事我要開始放一邊;現在,我只想學會對自己溫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9會員
64內容數
走過、聽過、看過、覺察的感受,都是生命經驗,讓我漫漫透過書寫,紀錄這些生活點滴和心理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停流下淚水,與其說是悲傷,更像是在釋放,或是清理些什麼。 意識到自己,似乎沒有學會,好好哭泣。 也許是童年每次放聲大哭,求救無助時大人總要我閉嘴,養成慣性壓抑的性格。曾想模仿其他孩子哭鬧討要玩具,換來只是一頓毒打。過早學會了偽裝,將需求隱藏,成為爸媽口中,體貼懂事的好孩子。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停流下淚水,與其說是悲傷,更像是在釋放,或是清理些什麼。 意識到自己,似乎沒有學會,好好哭泣。 也許是童年每次放聲大哭,求救無助時大人總要我閉嘴,養成慣性壓抑的性格。曾想模仿其他孩子哭鬧討要玩具,換來只是一頓毒打。過早學會了偽裝,將需求隱藏,成為爸媽口中,體貼懂事的好孩子。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