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D3-3] 當你不小心踏入PMI-PBA的陷阱之後,要知道文件不是寫來擺好看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開完會之後,寫寫會議記錄就沒事了嗎?你想太多了…

raw-image

深呼吸~對,讓我們好好地深呼吸…

放心,你沒來錯地方,這裡不是教你怎麼冥想、怎麼心想事成的地方,要知道每次開完會之後,最需要深呼吸的都是那個喊著要開會的人…沒錯!就是你,身為一個 BA(在台灣,你還會是個PM),怎麼可能就這樣寫寫會議記錄就放過你?

啥?你說會議記錄怎麼會是BA在做?不是你,難道是老闆?難道是工程師?難道是主管?還是PM(如果不是你兼任的話)?最好能夠幫你配一個甜美/帥氣的小助理就最好了對吧?別想太多了,對,就是你,認命吧!

當我們很認真地用數量多到嚇死人的各種表格、圖形和模型,花了很漫長的時間開完會之後,希望你還醒著…不,不是說你講得太無聊讓大家都睡著了,而是在開會過程中,你必須用各式各樣的方法讓大家保持注意力,而且最需要保持注意力的人,對,還是你,無所不能的BA(+PM)。

Documentation — 需求文件化

在 PMI 用 Chapter 4 (Domain 3,簡稱 D3) 的開會流程和26種表格圖形摧殘荼毒我們的心智之後,接下來無論在會議上是否得出共同的結論,你,對,依然是你…都必須做出結論,而且一定要將這個結論文件化。

為什麼要幹這麼麻煩的事呢?想也知道,我不會把你假設成一個什麼都不懂、只是來看看文章笑一笑的人。有了文件,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可以拿來蓋泡麵、墊椅腳之外,唯一的作用就只能拿來畫押了。這我相信不用多講,你也知道我會講這個結論。

但這位客倌…你認為我會這麼簡單地放過你嗎?要知道一份好的文件包含了多少人的心酸血淚,一份好的文件犧牲了多少人的頭顱鮮血…好好好,我講得太誇張了點,雖然在這篇文章(當你不小心踏入商業分析(PMI-PBA)的陷阱之後,要記得開會是一門很重要的藝術。)中我把會議比喻成戰場,但相信經歷過無數槍林彈火洗禮的你,絕對能感同身受,在開完會後要整理出一份行動方案的文件,真的是需要犧牲多少悲憤的血汗與兄弟姐妹們的撕裂吶喊,嗯,越講越誇張了…但簡單來說(我真的很愛用這詞),開完會後所必須遺留下來的,除了會議記錄和PM的屍體之外,就是行動方案文件了。

根據 PMI 崇高偉大思想的指示,在這份行動方案文件中,必須要有三個文件作為領頭羊,它們分別是:

  1. Business Requirements Document。
  2. Solution Document (BAG 章節上是 The Solution Documentation)。
  3.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有了這三份文件,基本上,你同事們就會把你當成神一樣在拜了。對,把你當神在拜的意思就是把你拱起來放在那邊晾著吹乾,遇到危險的時候再來求你幫忙、把你拉出來當擋箭牌。

所以人客啊~不要傻傻地認為只要產出這三份文件就行了啊!雖然這樣講起來很不負責任,但事實上是這些文件只有兩種人會看,一種是忙著寫文件的你(在寫的當下一定會看到),另一種人是太閒的人(包含老闆、工程師、來審核、審查的人)。

但是你能不寫嗎?不,當然不能不寫,你不要命了嗎?寫完這些文件之後,光靠那個厚度,你就可以拿來往偏離需求目標的工程師後腦敲下去、打扁他,而且他還不敢哇哇叫,只敢在程式碼裡面埋大便彩蛋,或是聯合其他不滿的工程師一起作亂而已。

Requirement Prioritization — 需求排序

媽呀,聽起來怎麼這些文件只有壞處沒好處啊?你會不會想說我只是想這樣講來嚇死你。我最愛用的詞又派上用場了:「事情當然還是沒這麼單純」,你傻了嗎?我會這樣鬼扯一通然後叫你別寫這些文件嗎?怎麼可能?當然是有它真正的用途的。(絕對不是暴力用途!我愛和平,拒絕暴力!)

當我們仔細往這些文件裡看進去你會發現,它們全部都圍繞在Requirement這個字打轉,看見沒?它們是為了Requirement而生,也為 Requirement 而死的。從 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 裡談到什麼是 Business Requirement 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想盡辦法找出 Solution,並且把這些 Solution 以及實現方法都記錄下來,然後靠著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的協助將所有 Solution 一一實現出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屁啦…聽我在鬼扯。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白痴的晚餐。世界上的食物永遠有其極限,企業內的資源永遠都有一堆人跟你搶,即使你是大老闆也一樣。

因此,我們必須依靠各種辦法(MoSCow、Multi-Voting、Time-boxing、Weighted ranking) 來將這些 Requirement 決定個生死存亡的順序。

Acquire Resources — 獲取資源

決定完之後,就是你死我活、弱肉強食的時代了。別以為檯面上分配給你的資源和時間就是真的,難道你不知道穀倉裡通常都住著好幾代的老鼠嗎?你當他們可以存活那麼久是玩假的啊?

當然,你要使盡所有力氣,好好地掌握、交易、排除所有你應該或不應該使用的資源。為什麼連不應該使用的資源都要注意並且排除?因為,出來混,總有一天是要還的。

當你努力地拼死拼活陪著團隊完成 Solution 的時候,還別笑得太早,你才不過走過一半的泥巴地,天堂路還在後面等著你。啊,對,你是“陪著”團隊,不是”帶領”團隊,別搞錯了,帶領團隊是PM的責任,不是BA的,這要很清楚地分別出來,雖然,實務上你是PM+BA沒錯啦….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 驗證與確認

當你咬著牙、跪下去準備爬那條天堂路的時候,請記得再痛再苦,一個傷口爬過一個,總會有結束的一天。不要意氣用事在 V&V (Validation & Verification)的時候跟別人槓起來。不論你是在 Validation 的時候被 Stakeholders 酸到不行,還是在 Verification 的時候被其他 BA 和 Team member 死往你的痛處打,都忍住!記得爬過天堂路,你!勇猛的你!不只會變成一個真正的 BA,而且還是個滿身是傷、充滿榮耀傷痕的…BA。

Glory Business Analyst — 榮耀的商業分析師是什麼?還是商業分析師。

是的,沒人會把你當英雄還是勇士,說穿了,你仍然只是個 BA。

別說笑了,BA 這工作這麼難搞,怎麼可能會有人想做這工作還做得不亦樂乎?當然,BA不論在哪裡,都是一個只會被人晾在一邊的工作,而且這還是你的職責。你不是PM,你不是 Leader,你,就只是個商業分析師,是團隊中不一定必要,但有了你就很有效的一份子。

放心,別哭~有人告訴過你這個真相嗎?BA 是配角,不是主角。

即使商業分析的技能是從 CEO 到小主管都必須具備的,但它不是團隊做出 Solution 的必要條件,而是做出具有 Business Value 的最佳武器,雖然這武器通常只被拿出來晃一晃嚇人,就像關聖老爺的青龍偃月刀一樣,只被拿來嚇嚇人,而無法在戰場派上用處。

看到這邊,我想你心裡應該很清楚我的套路了,事情永遠不會這麼簡單…我怎麼可能浪費這麼多口舌在這裡講一個根本派不上用場的東西,拿來蓋泡麵?墊桌腳?我直接從廢紙堆裡翻一疊印壞的A4紙還比較好用。

如果你寫出來的文件真的就像剛剛說的那麼無用,或是你身為 BA 的角色就是這麼地路人甲的話,那麼我們真的別玩了~去賣雞排還比較賺。(好像真的也是如此?)

當你身為 BA 的時候,要記得你是”陪伴”團隊的角色,什麼叫做陪伴?那就是跟著大家一同爬山涉水、一同含辛茹苦、上刀山下油鍋、在前線衝鋒陷陣的角色啊,你對於團隊來說是個指南針、是北極星,你手上的這些文件就是作戰計劃指南,別搞丟了,別真的拿去蓋泡麵搞得油滋滋。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 — 高品質的需求描述。

你的文件要真的能派上用場,勢必要圍繞著它的中心思想上,對,請回想或往上翻剛剛我講了什麼,它的中心就是 Requirement!你必須把 Requirement 寫得夠好、夠完整、夠接地氣、夠真實。

這就是為什麼在 BAG 的 P.123 到P.128頁裡特別提出那九個滿足高品質 Requriement 的特性要求了,還記得哪九個嗎?Unambiguous、Precise、Consistent、Correct、Complete、Measurable、Feasible、Traceable、Testable,這九個特質不是寫來讓你背背、應付證照考試而已的,你每一個列在文件裡的 Requirement 只要是滿足這九個特質的話,你的文件才會真的有價值,才會是本真正的作戰計劃指南。不然,沒有的話,你還是拿去蓋泡麵、墊桌腳吧。

講到這邊,你能夠了解為什麼 BAG 要花那麼大的篇幅講這九大特質了嗎?它們的那個標題小小的,看起來毫不起眼,但卻是你這份文件成敗的最大要素。沒有它們,整個 Solution做完之後,Business Owner 願意賭上自己的身家同意你的計畫才有鬼,嗯,這樣講不太精確,應該說要嘛他鬼上身,要嘛他已經私底下偷偷在找新工作了。

THE End — 尾聲?No…To be continue…

就這樣,能把這篇文章看到這裡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因為你經歷了許多驚嚇來到這裡。從文件的產出、Requirement的排序、V&V、九大特質的必要性以及它們對 Approval 的影響。希望你沒嚇出尿來,如果真的嚇到尿出來,放心,我不會說你偷尿尿,畢竟所有 BA 通常都是憋尿高手,寫文件憋尿、開會憋尿、V&V的時候憋尿…膀胱無力是很正常的(拍肩),等專案結束之後(咦?專案有結束的一天嗎?),再一起去看醫生吧。(淚)


如果這篇文章你想用聽的,可以在這裡找得到:
https://www.ears.tw/sounddetails/1748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值得拍拍手,可以拍五下 Like 給我一些鼓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K 耀尊的沙龍
36會員
34內容數
讓我們用輕鬆的角度來看看 PBA-商業分析在實務上會發生什麼事。
DK 耀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31
當你咬著牙爬過天堂路之後,才會發現接下來才是考驗的開始。 好啦,如果你終於經歷過千辛萬苦,爬著名叫產品或系統開發的天堂路爬到這篇文章,那麼很高興地,我們可以恭喜自己終於走過了一半的路。什麼?才一半而已,開發完畢之後,不就準備要驗收結案了嗎?哪是一半的路?
Thumbnail
2019/07/31
當你咬著牙爬過天堂路之後,才會發現接下來才是考驗的開始。 好啦,如果你終於經歷過千辛萬苦,爬著名叫產品或系統開發的天堂路爬到這篇文章,那麼很高興地,我們可以恭喜自己終於走過了一半的路。什麼?才一半而已,開發完畢之後,不就準備要驗收結案了嗎?哪是一半的路?
Thumbnail
2019/07/29
開發會議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開完會之後有沒有照著結論做。 從第一次參與開發會議以來到今天(2019),不知不覺已經過了20幾個年頭,沒有感嘆歲月如梭,也沒有撚著白髮蒼蒼的蹉跎,唯一不變的仍然是沒有效率的會議和互相指責的場景。
Thumbnail
2019/07/29
開發會議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開完會之後有沒有照著結論做。 從第一次參與開發會議以來到今天(2019),不知不覺已經過了20幾個年頭,沒有感嘆歲月如梭,也沒有撚著白髮蒼蒼的蹉跎,唯一不變的仍然是沒有效率的會議和互相指責的場景。
Thumbnail
2019/07/28
對的人難找,但人找到了,才是災難的開始? 讓我們跨越時空往過去飛到 2013 年,在台北內湖某棟辦公大樓的7樓大會議室,站在小小白板前的我,正口沫橫飛地講著新產品的規劃,在台下的是一整個產品開發團隊,正帶著迷濛的眼神看著我手舞足蹈地在白板上畫圈圈。
Thumbnail
2019/07/28
對的人難找,但人找到了,才是災難的開始? 讓我們跨越時空往過去飛到 2013 年,在台北內湖某棟辦公大樓的7樓大會議室,站在小小白板前的我,正口沫橫飛地講著新產品的規劃,在台下的是一整個產品開發團隊,正帶著迷濛的眼神看著我手舞足蹈地在白板上畫圈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大家開會之後記起來就好啦,幹嘛做會議紀錄? 為什麼要做會議紀錄? 不知道你有沒遇過開完會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下次開會發現雙方認知不一樣的情況,一個會議各自表述。 會議記錄是為了再次確認雙方認知在同一個水平線,而產生的文件。 但只有這樣而已嗎?絕對不只! 會議記錄是情報的基礎 再次確認對方的訴求
Thumbnail
大家開會之後記起來就好啦,幹嘛做會議紀錄? 為什麼要做會議紀錄? 不知道你有沒遇過開完會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下次開會發現雙方認知不一樣的情況,一個會議各自表述。 會議記錄是為了再次確認雙方認知在同一個水平線,而產生的文件。 但只有這樣而已嗎?絕對不只! 會議記錄是情報的基礎 再次確認對方的訴求
Thumbnail
這篇主要會是將工作上的開會經驗做一個覆盤的整理。以專案管理來說,必定會經過專案的啟動、規劃、執行到最後的驗收。每一個階段都有可能會有它潛在的問題,而一個成功的專案管理在過去可能會被定義為如期、如質、如預算的完成任務,但現在環境多變,依據現狀隨時調整,逐步朝目標前進,或許才是更適合的選擇。
Thumbnail
這篇主要會是將工作上的開會經驗做一個覆盤的整理。以專案管理來說,必定會經過專案的啟動、規劃、執行到最後的驗收。每一個階段都有可能會有它潛在的問題,而一個成功的專案管理在過去可能會被定義為如期、如質、如預算的完成任務,但現在環境多變,依據現狀隨時調整,逐步朝目標前進,或許才是更適合的選擇。
Thumbnail
講到專案管理,你會想到什麼 甘特圖、專案組織圖、專案計畫? 這些都只是專案管理的工具 回歸到專案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讓專案如期完成 以前的我不斷追求工具的效率化 希望用看板管理、快速畫出甘特圖的工具 因為這些是專案管理者,也就是PM能獨自完成的事 但,專案絕對不止是PM的事 與其埋頭苦幹這些
Thumbnail
講到專案管理,你會想到什麼 甘特圖、專案組織圖、專案計畫? 這些都只是專案管理的工具 回歸到專案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讓專案如期完成 以前的我不斷追求工具的效率化 希望用看板管理、快速畫出甘特圖的工具 因為這些是專案管理者,也就是PM能獨自完成的事 但,專案絕對不止是PM的事 與其埋頭苦幹這些
Thumbnail
「簡報」的目的即根據資料整理後定義的機會去做的延伸,目的是「取得信任」。
Thumbnail
「簡報」的目的即根據資料整理後定義的機會去做的延伸,目的是「取得信任」。
Thumbnail
我當時當後輩時、有一次聽到前輩主管對我整理出來的資訊回憶起來:「當初會議中是討論到什麼?為什麼要整理這份資料啊?」
Thumbnail
我當時當後輩時、有一次聽到前輩主管對我整理出來的資訊回憶起來:「當初會議中是討論到什麼?為什麼要整理這份資料啊?」
Thumbnail
商業分析最重要的不是看數據說話,而是沿著人性的毛順順地摸下去。 好多年前的某個夜晚,大約半夜 12 點多的時候,我獨自一個人坐在公司 8 樓夾層的大會議室窗戶旁邊,看著窗外的街道,靜靜地抽著煙。
Thumbnail
商業分析最重要的不是看數據說話,而是沿著人性的毛順順地摸下去。 好多年前的某個夜晚,大約半夜 12 點多的時候,我獨自一個人坐在公司 8 樓夾層的大會議室窗戶旁邊,看著窗外的街道,靜靜地抽著煙。
Thumbnail
開發會議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開完會之後有沒有照著結論做。 從第一次參與開發會議以來到今天(2019),不知不覺已經過了20幾個年頭,沒有感嘆歲月如梭,也沒有撚著白髮蒼蒼的蹉跎,唯一不變的仍然是沒有效率的會議和互相指責的場景。
Thumbnail
開發會議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開完會之後有沒有照著結論做。 從第一次參與開發會議以來到今天(2019),不知不覺已經過了20幾個年頭,沒有感嘆歲月如梭,也沒有撚著白髮蒼蒼的蹉跎,唯一不變的仍然是沒有效率的會議和互相指責的場景。
Thumbnail
開完會之後,寫寫會議記錄就沒事了嗎?你想太多了… 深呼吸~對,讓我們好好地深呼吸… 放心,你沒來錯地方,這裡不是教你怎麼冥想、怎麼心想事成的地方,要知道每次開完會之後,最需要深呼吸的都是那個喊著要開會的人…沒錯!就是你,身為一個 BA(在台灣,你還會是個PM),怎麼可能就這樣寫寫會議記錄就放過你?
Thumbnail
開完會之後,寫寫會議記錄就沒事了嗎?你想太多了… 深呼吸~對,讓我們好好地深呼吸… 放心,你沒來錯地方,這裡不是教你怎麼冥想、怎麼心想事成的地方,要知道每次開完會之後,最需要深呼吸的都是那個喊著要開會的人…沒錯!就是你,身為一個 BA(在台灣,你還會是個PM),怎麼可能就這樣寫寫會議記錄就放過你?
Thumbnail
26 種圖形、表格和模型不是讓你用來填報告書厚度的。 PBA BAG 的 Chapter 4 (Domain 3, 簡稱D3)中,除了PMI 一開始就很熱心地告訴我們如何開會之外,最麻煩也最討人厭的就是第二部分的一大堆圖形、表格和模型了,這一大堆歪七扭八的方格線條,幾乎都是軟體業常用的工具。
Thumbnail
26 種圖形、表格和模型不是讓你用來填報告書厚度的。 PBA BAG 的 Chapter 4 (Domain 3, 簡稱D3)中,除了PMI 一開始就很熱心地告訴我們如何開會之外,最麻煩也最討人厭的就是第二部分的一大堆圖形、表格和模型了,這一大堆歪七扭八的方格線條,幾乎都是軟體業常用的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