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以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下班以後你在做什麼?
有人要照顧小孩,要作家務,要忙東忙西,忙完後,剩下的一點力氣,好像也只能看看肥皂劇。而也有更多的人,直接就是沙發上的馬鈴薯,看電視、打電動、看漫畫。
海德堡的一家溫馨咖啡館
會提到這個問題是前陣子和S先生聊到印象中的英國,
多年前去英國時,因為要趕著聽音樂會,就隨便找了家酒吧吃頓簡單的英式輕食。那時,正值下班時間,在酒吧裡可以看到一桌又一桌的客人,把酒吧塞得滿滿的:這桌是西裝畢挺的男士,看起來就像剛下班,幾個同事在回家前喝杯啤酒,聊聊天,開開玩笑;那桌都是年紀較輕的男女,有人先離開道再見,過幾分鐘又來幾個年輕人打招呼坐下來聊天,喝飲料。記得那時,我看得目瞪口呆,哇,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台灣人在做什麼??吃飯?洗衣?逛街?看電視?好像,沒有一個選項是和人聊天。不只是英國,在德國獨自旅行時也發現,到了餐廳,大家都喜歡往大桌擠,這家四個人,那對情侶兩位,還有一個獨自前來的老人,坐著坐著,就這麼聊上了,後來到的客人也陸續加入,大家一起談天,一起用餐,一起分享彼此的看法及見聞,一起“溝通交流“。當然,還有更多的地方是這個樣子,在歐洲,吃飯吃上兩個小時不足為奇,咖啡館中泡上大半天也是司空見慣。而我們總是太匆匆,匆匆忙忙要去做這件事,去完成那件事,而忘了停下來跟朋友說說話,跟家人分享一天的心情感受,問小孩心裡在想什麼。


下班後,你在做什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20內容數
小小的,美好的,日常滋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解璇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路上的貓都很可愛 路上的貓當然不會乖乖聽話給照相 路上的貓 咪嗚咪嗚就往自己的方向跑掉了
里昂舊城是個有味道的地方,撇開歷史上的政經地位不說,現在的舊城區仍是充滿風情的一區,從轉個彎就進入到大樓和大樓間的“地道“到巷弄間斑剝的店招,還有現代的彩繪,都叫人心醉。
2016初訪藝術祭第一站好像就是三都半島,那時什麼都不懂,下了船跟著一群旅客上公車,下了公車又莫名地上了志工的休旅車,就這樣一路被載著造訪原本想要行軍去看的作品們,若在豔陽下走個2-3公里,真的是很吃力啊。也感謝有了志工,早早就回到島廚房等公車,等待的同時還被招待了碗番茄素麵和清涼飲料
志工司機先生口中喃喃自語,或許他也想說給我聽,但無奈我只有日劇單字的程度。不過聽他焦急又嘆氣的,該是很懊惱今日的差天氣,是的,雨下得不小,風還挺大的,對於戶外的藝術作品觀賞真的是個挑戰。 自然之眼,來自大地  Eyes of nature (from the earth) 
說起弗萊堡,大家先會想到的是它著名的綠色社區,一個使用太陽能的永續之城。雖是位於黑森林中的小城市,但因地處法瑞德邊界,亦是位在交通樞紐之地,相對於其他黑森林小鄉鎮,弗萊堡可說是熱鬧的。
之前在瀨戶內海、盆栽和田野間的美術館中提過,香川是全日本盆栽重鎮,在高松近郊有很多園藝場。 7.20從小豆島回高松,一到玉藻公園就看到活動帳篷,原以為是選舉相關,湊近一看,原來是個和盆栽相關的活動,全然不懂日文,只好直接用動作理解。 一看驚為天人,好可愛的活動啊,自己設計T-shirt圖案
路上的貓都很可愛 路上的貓當然不會乖乖聽話給照相 路上的貓 咪嗚咪嗚就往自己的方向跑掉了
里昂舊城是個有味道的地方,撇開歷史上的政經地位不說,現在的舊城區仍是充滿風情的一區,從轉個彎就進入到大樓和大樓間的“地道“到巷弄間斑剝的店招,還有現代的彩繪,都叫人心醉。
2016初訪藝術祭第一站好像就是三都半島,那時什麼都不懂,下了船跟著一群旅客上公車,下了公車又莫名地上了志工的休旅車,就這樣一路被載著造訪原本想要行軍去看的作品們,若在豔陽下走個2-3公里,真的是很吃力啊。也感謝有了志工,早早就回到島廚房等公車,等待的同時還被招待了碗番茄素麵和清涼飲料
志工司機先生口中喃喃自語,或許他也想說給我聽,但無奈我只有日劇單字的程度。不過聽他焦急又嘆氣的,該是很懊惱今日的差天氣,是的,雨下得不小,風還挺大的,對於戶外的藝術作品觀賞真的是個挑戰。 自然之眼,來自大地  Eyes of nature (from the earth) 
說起弗萊堡,大家先會想到的是它著名的綠色社區,一個使用太陽能的永續之城。雖是位於黑森林中的小城市,但因地處法瑞德邊界,亦是位在交通樞紐之地,相對於其他黑森林小鄉鎮,弗萊堡可說是熱鬧的。
之前在瀨戶內海、盆栽和田野間的美術館中提過,香川是全日本盆栽重鎮,在高松近郊有很多園藝場。 7.20從小豆島回高松,一到玉藻公園就看到活動帳篷,原以為是選舉相關,湊近一看,原來是個和盆栽相關的活動,全然不懂日文,只好直接用動作理解。 一看驚為天人,好可愛的活動啊,自己設計T-shirt圖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Thumbnail
菜鳥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乍看門檻低,其實細節也不少┌(┌^o^)┐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休假會做些什麼樣的活動呢?出門走走還是享用一杯下午茶?看一本書? 我目前一個星期是休息一天,每到快放假了總會幻想假日要做什麼。例如:早起悠閒吃著早餐、追個劇、或是走去星巴克點杯飲料坐坐。 但幻想總是美好的! 現實是殘酷的! 現實就是每次睡醒早就已經中午或是下午了! 原本想好的要吃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親愛的,還在忙嗎? 忙著開不完的會,案牘勞形抑或是杯觥交錯,喝不完的酒? 很久很久之前,在我還是年輕颯爽、大家只能喝三合一咖啡的那個年代,有個咖啡的電視廣告是: 夜幕低垂,一位同事舉著一杯三合一咖啡走向另一位同事: 「還在忙嗎?」 「對啊!怎麼還不回家?」 「再忙,也要和你喝一杯咖啡。」
昨天一直在思考星期一很多店家都休息, 圖書館也休館, 我還能去哪裡吹冷氣,看書,走動? 小7,真的是台灣人的好朋友,這裡有很多無聊的人,或者來接客和做生意的人, 或者來喘口氣的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但是真的很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坐在這裡無所事事,我這樣的人? 是怎樣的人呢? 就是應該要上班工作的人
Thumbnail
很喜歡坐在一個角落,靜靜看著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大人對大人、大人對小孩,小孩對小孩,沒什麼特別意義,但又好有意義。 在咖啡廳的一隅,我聽到一群人進來的聲音,說著我不太懂的語言。 來了一位微胖的服務生,雖然不瘦,但看起來很斯文。接著我聽到他和那剛進來的客人很仔細說著點餐的方式、介紹餐點。
Thumbnail
在這樣一個空間裡,大家都傾囊相授、暢所欲言,也許都有目的、也許都想要被需要、可能很需要幫助、可能很想抓住一個機會像抓住浮木。在早上打理完該盡的責任、傍晚的下個責任還未開始前,有一些中年人在這裡尋求他們的時間和空間。上班日下午的摩斯,上演著和路易莎星巴克不同的庶民日常和努力的故事。
學生時,在咖啡店打工,工作在吧枱。 旁邊是棟商業大樓,有一群姐姐們,好像是國貿或是期貨的,時常坐在吧枱聊天,三不五時的,我是被調戲的對象,我也不覺得怎麼樣,反正她們應該是工作壓力吧,找一個小男孩戲弄戲弄,也不會有人在那邊說什麼。 入社會工作了,女性居多的職場,我一樣是嘻嘻哈哈的個性,也是跟同事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想談幾個「第三」。有悠閒的、有難防的、有安心的、有刺激的、有湊熱鬧的、也有儘可能應避免的。 上班族的日常就是,一早醒來,匆匆準備一下,就得趕緊去上班了,直到十個小時後,才回到溫暖的窩。除了家和公司之外,咖啡廳無疑是許多上班族平日甚至是假日常造訪的第三空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Thumbnail
菜鳥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乍看門檻低,其實細節也不少┌(┌^o^)┐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休假會做些什麼樣的活動呢?出門走走還是享用一杯下午茶?看一本書? 我目前一個星期是休息一天,每到快放假了總會幻想假日要做什麼。例如:早起悠閒吃著早餐、追個劇、或是走去星巴克點杯飲料坐坐。 但幻想總是美好的! 現實是殘酷的! 現實就是每次睡醒早就已經中午或是下午了! 原本想好的要吃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親愛的,還在忙嗎? 忙著開不完的會,案牘勞形抑或是杯觥交錯,喝不完的酒? 很久很久之前,在我還是年輕颯爽、大家只能喝三合一咖啡的那個年代,有個咖啡的電視廣告是: 夜幕低垂,一位同事舉著一杯三合一咖啡走向另一位同事: 「還在忙嗎?」 「對啊!怎麼還不回家?」 「再忙,也要和你喝一杯咖啡。」
昨天一直在思考星期一很多店家都休息, 圖書館也休館, 我還能去哪裡吹冷氣,看書,走動? 小7,真的是台灣人的好朋友,這裡有很多無聊的人,或者來接客和做生意的人, 或者來喘口氣的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但是真的很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坐在這裡無所事事,我這樣的人? 是怎樣的人呢? 就是應該要上班工作的人
Thumbnail
很喜歡坐在一個角落,靜靜看著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大人對大人、大人對小孩,小孩對小孩,沒什麼特別意義,但又好有意義。 在咖啡廳的一隅,我聽到一群人進來的聲音,說著我不太懂的語言。 來了一位微胖的服務生,雖然不瘦,但看起來很斯文。接著我聽到他和那剛進來的客人很仔細說著點餐的方式、介紹餐點。
Thumbnail
在這樣一個空間裡,大家都傾囊相授、暢所欲言,也許都有目的、也許都想要被需要、可能很需要幫助、可能很想抓住一個機會像抓住浮木。在早上打理完該盡的責任、傍晚的下個責任還未開始前,有一些中年人在這裡尋求他們的時間和空間。上班日下午的摩斯,上演著和路易莎星巴克不同的庶民日常和努力的故事。
學生時,在咖啡店打工,工作在吧枱。 旁邊是棟商業大樓,有一群姐姐們,好像是國貿或是期貨的,時常坐在吧枱聊天,三不五時的,我是被調戲的對象,我也不覺得怎麼樣,反正她們應該是工作壓力吧,找一個小男孩戲弄戲弄,也不會有人在那邊說什麼。 入社會工作了,女性居多的職場,我一樣是嘻嘻哈哈的個性,也是跟同事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想談幾個「第三」。有悠閒的、有難防的、有安心的、有刺激的、有湊熱鬧的、也有儘可能應避免的。 上班族的日常就是,一早醒來,匆匆準備一下,就得趕緊去上班了,直到十個小時後,才回到溫暖的窩。除了家和公司之外,咖啡廳無疑是許多上班族平日甚至是假日常造訪的第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