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故事五
一開始想寫的一直沒寫,寫出來的都是突然觸發的想法,這篇是看到T4U茶藝論壇討論區「喝茶一定要懂茶嗎???」、「到茶山拍照、買茶,就能買到真的山頭茶嗎?」這兩篇有感而發。
十年前我同學約我一起到南投知名茶區松柏嶺找他當兵時的好友,同學當兵時結交兩位最要好的朋友,一位住東勢,是知名的水梨達人蘇光明,另一位就是接手家傳製茶廠的這位好友,不透露這位好友名稱(其實是我忘記他的名字了),就以好友代替。
同學知道我愛喝茶,他有事要去松柏嶺製茶廠找好友,特地邀我和其他幾位朋友一同前往,還叫我帶茶去拚場。我不知天高地厚,還真帶了兩款茶。
我們五人分乘兩輛車到了製茶廠,受好友夫妻熱情的招待,茶廠客廳裡擺了一張放大的黑白老照片,是好友爸爸和已故台茶之父吳振鐸先生的合照。我在網路上看過吳振鐸先生的照片,所以一眼就認出來了,講解一下吳先生對台茶的貢獻,讓同學們都覺得我很厲害!
好友帶我們到後面的製茶間參觀,製茶間還有工人在忙碌,不好意思打擾,所以大致看了一下就回客廳泡茶。
好友問我們平常都喝什麼茶,我就說杉林溪、梨山、大禹嶺都有喝。
同學就拱我說:「你不是有帶茶來,拿出來泡啊。」
剛剛繞了茶廠一圈,看到人家滿屋子茶,才知道這裡是松柏嶺前幾大製茶廠之一,實在不好意思獻醜。好友夫妻都說拿出來泡沒關係,茶就是要比才會知道好壞,我只好把我的兩款茶拿出來。
好友泡了我帶來的茶,喝過之後夫妻倆眼神交換,好像覺得案情不簡單、、、
好友老婆就從後面拿出五款茶,包含我之前那兩款茶,好友就在鐵茶盤上一列擺著七個白瓷碗,以盲飲的方式投茶,迅速將七款茶都泡好,讓我們一款一款試。
好友說:「這裡面有一款是朋友送我的,他自己在大禹嶺種的茶,你們喝看看。」
這個就是考試了!喝茶其實也很現實,如果客人程度太低,主人也很難講解高深的道理。人參和蘿蔔、燕窩和白木耳、魚翅和冬粉起碼也要分得出來,才不至於無法溝通。
這七款茶有兩款是我自己帶去的,我還喝得出來,而好友提供的五款茶落差蠻大的,其中兩款很棒,都有我孰悉的大禹嶺茶韻,沒有強烈的山頭氣味,茶湯清透,口感溫和飽滿,餘韻繚繞。
我就指著其中三款說:「這三款茶最好,都很像是大禹嶺的茶,我覺得這一款最好。」
裡面就有一款我帶去的,當然要指出來,但良心講,確實是排左邊那款茶最好喝。
好友一一解答,其中一款是剛剛後面製茶間的半成品,這款還有茶菁味,很容易分辨。另外有三款是以前做的茶,我指出的茶裡確實有一款是好友朋友送的大禹嶺,可是卻不是我認為最好喝的那款。
好友指著中間那款茶說:「這款是我朋友在大禹嶺種的茶。」
「這款不是大禹嶺,是杉林溪的茶,是朋友在森林溪收來讓我做的。」好友指著最左邊那款茶說著。
我有點吃驚,杉林溪的茶我也算很熟,因為我最常喝的茶就是杉林溪的茶,但其實杉林溪有很多茶區,我也不過只是習慣杉林溪龍鳳峽的山頭韻,其他的山頭很陌生,還真不知道有杉林溪哪座山頭的茶味道和大禹嶺這麼接近。
大家都知道大禹嶺和杉林溪的茶價格差距不小,能用杉林溪的價錢買到大禹嶺茶的品質那真是超值!就問好友這茶要賣多少錢?
好友說:「這款茶做好就被拿走了,我只剩下一點茶樣。而且,這款茶做很成功,品質比杉林溪的茶還要好,大家都說像大禹嶺,所以會被當成大禹嶺的茶來賣。」
好友沒打算做我們生意,加上同學和他有如兄弟的情誼,所以才跟我們明講。
再來講另一個故事。
有次我去很熟的茶行坐,剛好遇到茶販在兜售一款梨山茶。很多茶行都不會親自到山上找茶,而是跟茶販進茶,茶販就等於茶農和茶行中間的盤商。
茶販一直講:「這款梨山茶真的很便宜,剛做好我就載下來賣。」
老闆娘說:「這個價格是很便宜沒錯,問題是這種口味我這裡的客人不會喜歡,就算再便宜我也賣不掉。」
茶販可能已經推很久了,老闆娘還是不願意買,所以我進去才剛坐下,茶販看老闆娘不想再講,就走失望的走了。
茶販走後,我問老闆娘:「他說梨山茶要賣很便宜,妳怎麼不買?是假的梨山茶嗎?」
老闆娘說:「是很便宜沒錯,茶販在梨山等茶做好再載下來賣,是真的梨山茶。問題是,這款梨山茶做壞了,做壞的茶,你跟人家講梨山的也沒人信,這要怎麼賣?」
我想想也是,如果老闆娘泡一款不好喝的茶,跟我保證是梨山茶,大家都這麼熟了,我應該會直接嗆她,說她騙我。
上面這兩個故事剛好可以放在一起探討,買茶是聽品牌(山頭)?還是看價格?還是看品質?茶農(賣家)心中一把尺,消費者心中也要有一把尺。
原本還要說一些我的看法,只是想了想,把故事寫出來就好,其他的就由看官自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