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一班普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應該是第四次搭乘這班普快,小時候它叫平快車或普通車。

每天上午10點40分從屏東枋寮開出車次的普快車,沿途停靠加祿、內獅、枋山、枋野、古莊、大武、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康樂,最後抵達台東火車站。下午4點10分再從台東反向開回枋寮。

這是台灣唯一還在服役的普快車,每次台鐵有意要停駛時,全國的鐵道迷都會請命讓它繼續跑下去。很多人對它都有私人的情感與回憶...........

四、五十年前,當父母要帶我回台南,一定都是搭乘晚上的平快車,為了省錢(其實就是逃票),父母會買月台票,順利進入月台後,火車還沒停靠穩定,我就會從窗外被丟進車廂先搶佔座位。從台北到台南大約要八小時以上,最期待的就是香噴噴的鐵路便當,還有那位列車服務員會用很誇張的技術將熱水倒進單手拿著的玻璃杯,倒完還會用手指的巧勁將杯蓋蓋正。平日還好,如果遇到三大節日,列車人擠人的,連廁所都有人霸坐著不出來。

抵達台南後,我們不會走正常的出口,而是趁著天色未亮時,偷偷的往列車後方鐵軌步行到圍牆的缺口或平交道離開。

那個雙手一起齊壓才能往上打開的窗戶、往下拉的帆布遮陽簾、車頂360旋轉的風扇、永遠有異味的車廂,都是孩提時重要的回憶。

可能因為它是普快車,所以總是在「讓車」,在南迴線單軌的路段,它不僅要讓對向來車,也要讓同向的自強號、普悠瑪,所以它很少會準點。不過,乘坐這班車的人一點也不在意,我們要的是感情、回憶,而不是準點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魯的沙龍
231會員
1.0K內容數
<p>我會用影像和簡短的文字記錄每一天的安平夕照,分享給喜歡的朋友。讓我們一起用美好的影像結束一天,也期待明天的美好來到。</p> 用最幼稚的筆觸,畫出健身房的百態,當然有些很賤的文字是免不了的。 還有一些您不知道的劇場後台花絮
大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5
我記得上次在凱道上拍到吳念真導演,是2013年白衫軍運動時,他嚴肅的、靜靜的坐在凱道上。 事隔七年,吳導又回到凱道,他還是嚴肅的、靜靜的。因為這是史上第一次在總統府前的凱道搭舞台,公演音樂劇的特別版音樂會,吳導不唱歌,但要口白串場。 這種事對他是小事,但他很嚴肅的看待,因為這是空前亦或是絕後。 他
Thumbnail
2020/06/25
我記得上次在凱道上拍到吳念真導演,是2013年白衫軍運動時,他嚴肅的、靜靜的坐在凱道上。 事隔七年,吳導又回到凱道,他還是嚴肅的、靜靜的。因為這是史上第一次在總統府前的凱道搭舞台,公演音樂劇的特別版音樂會,吳導不唱歌,但要口白串場。 這種事對他是小事,但他很嚴肅的看待,因為這是空前亦或是絕後。 他
Thumbnail
2019/08/24
她有故事,而且有悲有喜。台灣藝人能上cnn的沒幾個,她是其中之一。 一定得找時間好好跟她聊聊。
Thumbnail
2019/08/24
她有故事,而且有悲有喜。台灣藝人能上cnn的沒幾個,她是其中之一。 一定得找時間好好跟她聊聊。
Thumbnail
2019/08/22
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他揹上電吉他與木吉他時,眼神是有不同的。
Thumbnail
2019/08/22
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他揹上電吉他與木吉他時,眼神是有不同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普悠瑪號引進台灣六年後,抱持著前一年剛有事故不安感,選擇在踏進花蓮縣的最後一哩路上,安排人生第一次普悠瑪號乘車,前往預計待不滿24小時的玉里。
Thumbnail
普悠瑪號引進台灣六年後,抱持著前一年剛有事故不安感,選擇在踏進花蓮縣的最後一哩路上,安排人生第一次普悠瑪號乘車,前往預計待不滿24小時的玉里。
Thumbnail
以前念小學時放暑假,就是搭藍皮對號快車去下港阿媽家住,車頂架著綠色的風扇轉呀轉,窗外的風也會不時灌進來,就這樣從北部一站一站的晃著,忘記數了幾次嗚漆嗎黑的山洞,轟隆隆進洞時要記得把窗戶關起來,不然臉上就會有一層黑灰,年紀小不夠力氣放下窗戶時,旁邊站著的叔叔就會主動幫忙,然後看著他小小說聲謝謝。
Thumbnail
以前念小學時放暑假,就是搭藍皮對號快車去下港阿媽家住,車頂架著綠色的風扇轉呀轉,窗外的風也會不時灌進來,就這樣從北部一站一站的晃著,忘記數了幾次嗚漆嗎黑的山洞,轟隆隆進洞時要記得把窗戶關起來,不然臉上就會有一層黑灰,年紀小不夠力氣放下窗戶時,旁邊站著的叔叔就會主動幫忙,然後看著他小小說聲謝謝。
Thumbnail
第三次搭乘普快,也是九月中旬往台東的3671次,可非常不同的是,有三位旅伴在加祿會合,一同看著車窗外海景,也在台東租機車逛了一下午。相同旅程,可以因身邊的人而產生無可取代的意義。
Thumbnail
第三次搭乘普快,也是九月中旬往台東的3671次,可非常不同的是,有三位旅伴在加祿會合,一同看著車窗外海景,也在台東租機車逛了一下午。相同旅程,可以因身邊的人而產生無可取代的意義。
Thumbnail
純粹心血來潮的緣起 先聲明我並不是甚麼資深的鐵道迷,只是偶然在藍皮普快停駛的前兩天看到新聞報導,很多人搶搭該列車,並爭睹藍皮普快最後的身影跟風采。所以,我就很好奇,藍皮普快究竟是能夠有怎樣的魅力,讓很多人甘願風塵僕僕、不辭辛苦地搭車前往再搭車?
Thumbnail
純粹心血來潮的緣起 先聲明我並不是甚麼資深的鐵道迷,只是偶然在藍皮普快停駛的前兩天看到新聞報導,很多人搶搭該列車,並爭睹藍皮普快最後的身影跟風采。所以,我就很好奇,藍皮普快究竟是能夠有怎樣的魅力,讓很多人甘願風塵僕僕、不辭辛苦地搭車前往再搭車?
Thumbnail
很幸運地,從台中有一班自強號會停枋寮,早早在火車上補眠,一覺醒來,南海天氣(當天是陰天沒有藍天)迎接我。
Thumbnail
很幸運地,從台中有一班自強號會停枋寮,早早在火車上補眠,一覺醒來,南海天氣(當天是陰天沒有藍天)迎接我。
Thumbnail
台鐵南迴線常態運行的兩班普快,將在12/23啟用電氣化的改點中停駛。此消息使鐵道關注圈外的人也趕來搭乘。每個人都有追尋這段舊時鐵道經驗的理由,是跟風又如何?不就表示普快確實是特別的存在。
Thumbnail
台鐵南迴線常態運行的兩班普快,將在12/23啟用電氣化的改點中停駛。此消息使鐵道關注圈外的人也趕來搭乘。每個人都有追尋這段舊時鐵道經驗的理由,是跟風又如何?不就表示普快確實是特別的存在。
Thumbnail
每日僅停靠區間及普快,共計四班次的枋山車站,剛好是每日清晨、正午及黃昏時段停靠。不同時段的天空與陽光營造出不同氛圍,映照著站房及經過此處的列車,帶來一天內多樣化的風景與感受。
Thumbnail
每日僅停靠區間及普快,共計四班次的枋山車站,剛好是每日清晨、正午及黃昏時段停靠。不同時段的天空與陽光營造出不同氛圍,映照著站房及經過此處的列車,帶來一天內多樣化的風景與感受。
Thumbnail
應該是第四次搭乘這班普快,小時候它叫平快車或普通車。 每天上午10點40分從屏東枋寮開出車次的普快車,沿途停靠加祿、內獅、枋山、枋野、古莊、大武、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康樂,最後抵達台東火車站。下午4點10分再從台東反向開回枋寮。 這是台灣唯一還在服役的普快車,每次台鐵有意要停駛時,全國的鐵道
Thumbnail
應該是第四次搭乘這班普快,小時候它叫平快車或普通車。 每天上午10點40分從屏東枋寮開出車次的普快車,沿途停靠加祿、內獅、枋山、枋野、古莊、大武、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康樂,最後抵達台東火車站。下午4點10分再從台東反向開回枋寮。 這是台灣唯一還在服役的普快車,每次台鐵有意要停駛時,全國的鐵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