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在鐵道極南點的一日上下車-枋山車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枋山車站每日僅停四班車,分別是清晨兩班復興號編組的區間車,及中午、黃昏各一班的普快。中午前往台東方向駛抵枋山車站的3671次普快,毫無疑問是搭乘人數最多的一班。

枋山車站的超陽春公佈欄,右下一張A4紙呈現了僅有的四班車

枋山車站的超陽春公佈欄,右下一張A4紙呈現了僅有的四班車

因應著未電氣化的現況,南迴線上的區間班次,使用著對我來說相當令人懷念的復興號車廂,因為不知何時起,中部已經不再常態看見此款水藍色車型,必須到新左營至枋寮間才有。待屏東至潮州的鐵路電氣化啟用後,潮州以南區間車改用柴聯自強號編組,因此即使自己開始長居高雄,想看復興號車廂還是得跑到枋寮以南的南迴線才有機會。

重要的是,這兩班車是清晨六點從枋寮、台東車站雙向對開,格外呼應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只是,我僅有一次搭乘3571次從加祿駛抵枋寮的經驗,而該班車八點多抵達終點站時,下車人數絕對不到五個。

日出之時的枋山車站上坡

日出之時的枋山車站上坡

清晨時分的枋山車站與枋山市區

清晨時分的枋山車站與枋山市區

上班時段之外的枋山車站無人員活動

上班時段之外的枋山車站無人員活動


【循序漸進的枋山日光浴】

日出時分的枋山車站鐵門深鎖,不像白天時段有工程人員進進出出。每日表定會經過車站的第二班車,便是跟在333次自強號十分鐘後,緊接著從枋寮車站發車離站的3501次區間。

駛入枋山車站的3501次區間

駛入枋山車站的3501次區間

停靠在枋山車站舊月台的3501次區間

停靠在枋山車站舊月台的3501次區間

當時二月底,早晨近七點的陽光還無法照射到枋山車站,只看到東側山坡的稜線透出微微亮光。

尚未沐浴在日出陽光下的枋山車站

尚未沐浴在日出陽光下的枋山車站

3501次區間準備駛離枋山車站

3501次區間準備駛離枋山車站

即將駛入枋電一號隧道的3501次區間

即將駛入枋電一號隧道的3501次區間

這兩班往台東方向的班次駛離後,要七點後才會接著換往枋寮方向的列車經過。這段時間太陽逐漸增加高度,但還未達讓枋山車站覆蓋在日光照射的階段。主觀很喜歡這個時間點的氣氛,難以表達,就是類似夢醒時分的「初春」感覺,好比冬去春來的大地,給人一種從模糊到清晰,懷抱希望的氛圍。

很像下面這張照片的感覺吧。車站還在賴床一樣,但天空迫不急待把它叫醒。

清晨剛送走兩班台東方向列車的枋山車站

清晨剛送走兩班台東方向列車的枋山車站

這邊多提及枋山車站的現況。無論往枋寮還是往台東方向,因應電氣化,鐵道旁都各架起兩排的電桿,所以推測日後枋山車站會設有兩條股道,包含目前使用中的及連結新月台的這股。未定數在於舊的島式月台是否有要拆除,一來需要空間架設電桿,二來這裡貌似沒有使用兩座月台的需求,判斷拆除機會較大。

枋寮方向看過去的兩排電桿

枋寮方向看過去的兩排電桿

台東方向至枋電一號隧道間的兩排電桿

台東方向至枋電一號隧道間的兩排電桿

從去年台鐵屏東線、南迴線等電氣化工程一路看來,拆除舊月台似乎很難避免,不管是蓋好新月台後把舊的拆掉,還是舊的月台拆除後原地重建。這些月台多少代表了台鐵在某一時期的建築偏好,希望能稍微保留一部分。

枋山車站新舊月台的相望

枋山車站新舊月台的相望

兩座月台都設有標示站名的燈箱,但新舊燈箱卻有個"共通點"讓我很疑惑。

舊月台上的燈箱寫著往台東方向下一站是古莊,這很理所當然,因為這兩站都是跟南迴線同時啟用,而古莊車站已在2017年10月裁撤為號誌站,不再辦理客運。然而,新月台燈箱竟然沿用資訊,標示下一站為古莊,而非有辦理客運的大武。

舊月台北上方向的燈箱保存狀況較佳

舊月台北上方向的燈箱保存狀況較佳

新月台上仍標註台東方向下一站為古莊的燈箱

新月台上仍標註台東方向下一站為古莊的燈箱

新月台實在不可能在2017年古莊車站裁撤前就完工,更妄論安裝燈箱。即使現在不探究這個燈箱的脈絡,等未來新月台啟用,這個資訊過時的燈箱,勢必會再被注意到而有修正的可能性,縱然這裡是客運量倒數的小站。

我在工作上曾被台鐵燈箱誤導過一次,因為真沒想到啟用一年多的設備就因資料更正而替換。看來在枋山車站的這面,有機率會步上後塵。

堆滿各式工程器具的枋山車站站房

堆滿各式工程器具的枋山車站站房

當太陽高度日漸上升時,車站也會逐步從枋寮方向開始,跟枋山市區及旁邊山上的衛星接收器一起,慢慢進入沐浴日光的範圍內。

剛進入陽光範圍內的枋山車站及衛星接收器

剛進入陽光範圍內的枋山車站及衛星接收器

往枋寮方向,通過枋山車站的302次自強號

往枋寮方向,通過枋山車站的302次自強號

沐浴在早晨陽光下的枋山市區

沐浴在早晨陽光下的枋山市區

以上這些清晨在枋山車站的取景,其實是相鄰兩天拍的,因此才有3501次區間車同時在站內及俯瞰角度的照片。

枋山車站乘客少歸少,還是偶爾有"相對"大量的乘客,比如到山坡拍車站俯瞰角度的那天,下山時正好遇到徒步走往車站的四個人。他們前一晚住枋山市區,今日一早北返前步行到枋山車站看看,順便直接搭3512次區間車到枋寮轉車。

我想四個人不僅直接讓枋山車站的當天運量超過平均,要嚇跑山腰上的野狗也是綽綽有餘了。

駛往枋寮,難得在枋山車站有四人上車的3512次區間

駛往枋寮,難得在枋山車站有四人上車的3512次區間


【正午時分普快造訪】

一大清早接連兩班車停靠後,直到接近中午時分,才有當日第三班停靠的3671次普快造訪。通常此時,枋山車站已經有施工人員開始進行作業了。

目前枋山車站僅能以刷電子票證方式註記進出站,而機器位置就設在往舊月台的地下道入口,必須要走過地下道,才能抵達目前供列車通過及停靠的舊月台。

設在枋寮車站地下道口的驗票機,右側為未啟用的新月台

設在枋寮車站地下道口的驗票機,右側為未啟用的新月台

通往目前使用中月台的地下道

通往目前使用中月台的地下道

站內地下道在現今第一月台的出口設施

站內地下道在現今第一月台的出口設施

接近正午時分的枋山車站,可看到工程人員在新月台上檢修

接近正午時分的枋山車站,可看到工程人員在新月台上檢修

上午十一點至十二點間是枋山車站較多班次經過的時段之一,駛往彰化的372次自強號會在11:30左右通過這裡,同一時間往台東的3671次普外跟307次自強號會受限於單線,一起在加祿車站停車等該班車交會,之後自強號會先出發,接續是普快。如果沒有誤點,這兩班車都會在十二點前經過枋山車站。

半個小時內有三班車經過的情況,對南迴線的車站來說很很難得。

372次自強號通過枋山車站

372次自強號通過枋山車站

3671次普快接著停靠枋山車站時,毫不意外只有我一人上車。

不曉得之前有沒有提過,前一次搭同班車在內獅車站下車,剛好在旁邊的列車長這樣對我說:「這裡停了馬上就要開車了喔。」顯然他完全以為我是想趁停車時下車拍照,再上車。

3671次普快進站,是枋山車站當日倒數第二班車

3671次普快進站,是枋山車站當日倒數第二班車

在大武車站與深藍色R123柴油機車牽引的704次莒光號交會

在大武車站與深藍色R123柴油機車牽引的704次莒光號交會

那一趟搭普快到了金崙車站下車,之後依序去了太麻里、瀧溪。這些經過在後續的文章裡會提及。

不得不說,當考慮花一天時間遊覽靠太平洋的南迴線各站,才發現單線鐵路真的班次不多,而且每班對號車停站數很不一致。沿途各站不像枋山一樣只停區間車跟普快,但有駐站人員跟對號車停靠的瀧溪、康樂兩站,每日也僅十一、十二個班次停靠,造成移動上很侷限。


【落日餘暉後的車站數盞燈】

要從瀧溪回到枋山,沒別的選擇,只有搭開往枋寮的3672次普快。

3672次普快是瀧溪車站往枋寮方向,當日倒數第二班車

3672次普快是瀧溪車站往枋寮方向,當日倒數第二班車

行經隧道時的普快車內一景

行經隧道時的普快車內一景

末班車3672次普快駛離枋山車站

末班車3672次普快駛離枋山車站

普快到達枋山車站時,整個站區已沉浸在日暮黃昏的氛圍之中。

相比上午時工程人員的吆喝聲,人去樓空的車站內只能聽到柴電機車巨大的引擎聲響,直到普快往枋寮方向駛離後,逐漸安靜了下來,到最後只能聽見周遭蟲鳴鳥叫,讓人走路的腳步聲都顯得破壞這份安寧。

意外的是已無人駐守,當日停靠的末班車也離站,枋山車站仍有幾處點起電燈,比如月台跟地下道入口,讓車站在夜間不致伸手不見五指。

傍晚六點的枋山車站,新舊月台都點起了燈

傍晚六點的枋山車站,新舊月台都點起了燈

點起電燈的月台地下道入口

點起電燈的月台地下道入口

開放乘客穿過站房的通道,同樣點了電燈

開放乘客穿過站房的通道,同樣點了電燈

與清晨和上午時段的藍白色相對照,此時枋山車站望出去的西邊天空,已被幾近落入地平線的夕陽,染出一條有漸層效果的橘黃色,甚至站房也"沾了點光",被餘暉披上一層淡橘色的外衣。

落日餘暉下的枋山車站

落日餘暉下的枋山車站

在那條橘線的面,天空從白天習以為常的藍白色,漸漸轉為靛色而後黑色,預示著夜幕即將降臨枋山市區。黃昏時分的天空顏色,就是這麼複雜卻又自然柔和。

從站前圓環望向台灣海峽的黃昏景色

從站前圓環望向台灣海峽的黃昏景色

黃昏時已點起幾處燈火的枋山市區

黃昏時已點起幾處燈火的枋山市區

離開時有個小插曲。我準備騎放車站旁的機車離去時,有隻白狗疑似看到我走出站房,就嚇到從主幹道急速往山下奔跑。當我騎過U形彎往山下移動,牠跟另外幾隻野狗一起在工寮旁"目送"我離去,好在沒有全部追過來。

像這樣走偏僻路才能抵達的車站,步行或騎車前往時是否遭遇野狗襲擊,大概已是共同的不安定變數,不過也是這樣剛好的「距離感」,造就枋山車站的魅力。

枋山車站的地理位置及路線規格,促成了它幾乎敬陪末座的運量,但無論過去,還是即將到來的電氣化啟用,身為台灣現今位置最南的車站,仍具有獨特的秘境氛圍,與極佳的觀景視野,值得鐵道愛好者之外的遊客群,來這裡細細體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1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第三次搭乘普快,也是九月中旬往台東的3671次,可非常不同的是,有三位旅伴在加祿會合,一同看著車窗外海景,也在台東租機車逛了一下午。相同旅程,可以因身邊的人而產生無可取代的意義。
Thumbnail
第三次搭乘普快,也是九月中旬往台東的3671次,可非常不同的是,有三位旅伴在加祿會合,一同看著車窗外海景,也在台東租機車逛了一下午。相同旅程,可以因身邊的人而產生無可取代的意義。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很幸運地,從台中有一班自強號會停枋寮,早早在火車上補眠,一覺醒來,南海天氣(當天是陰天沒有藍天)迎接我。
Thumbnail
很幸運地,從台中有一班自強號會停枋寮,早早在火車上補眠,一覺醒來,南海天氣(當天是陰天沒有藍天)迎接我。
Thumbnail
很多年前,我記錄電氣化前的台鐵屏東線時,發現枋寮車站月台上......
Thumbnail
很多年前,我記錄電氣化前的台鐵屏東線時,發現枋寮車站月台上......
Thumbnail
台鐵南迴線常態運行的兩班普快,將在12/23啟用電氣化的改點中停駛。此消息使鐵道關注圈外的人也趕來搭乘。每個人都有追尋這段舊時鐵道經驗的理由,是跟風又如何?不就表示普快確實是特別的存在。
Thumbnail
台鐵南迴線常態運行的兩班普快,將在12/23啟用電氣化的改點中停駛。此消息使鐵道關注圈外的人也趕來搭乘。每個人都有追尋這段舊時鐵道經驗的理由,是跟風又如何?不就表示普快確實是特別的存在。
Thumbnail
每日僅停靠區間及普快,共計四班次的枋山車站,剛好是每日清晨、正午及黃昏時段停靠。不同時段的天空與陽光營造出不同氛圍,映照著站房及經過此處的列車,帶來一天內多樣化的風景與感受。
Thumbnail
每日僅停靠區間及普快,共計四班次的枋山車站,剛好是每日清晨、正午及黃昏時段停靠。不同時段的天空與陽光營造出不同氛圍,映照著站房及經過此處的列車,帶來一天內多樣化的風景與感受。
Thumbnail
應該是第四次搭乘這班普快,小時候它叫平快車或普通車。 每天上午10點40分從屏東枋寮開出車次的普快車,沿途停靠加祿、內獅、枋山、枋野、古莊、大武、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康樂,最後抵達台東火車站。下午4點10分再從台東反向開回枋寮。 這是台灣唯一還在服役的普快車,每次台鐵有意要停駛時,全國的鐵道
Thumbnail
應該是第四次搭乘這班普快,小時候它叫平快車或普通車。 每天上午10點40分從屏東枋寮開出車次的普快車,沿途停靠加祿、內獅、枋山、枋野、古莊、大武、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康樂,最後抵達台東火車站。下午4點10分再從台東反向開回枋寮。 這是台灣唯一還在服役的普快車,每次台鐵有意要停駛時,全國的鐵道
Thumbnail
上午回到礁溪(2019.2.8.)。明天有朋友來玩。 上次第一次回台北時,還在說沒有心情轉換的問題(我以前只要移動地方,如:從大學宿舍回家,或從家裏回宿舍,都要經過一、二天心情的轉換),銜接得很沒事。除夕要回台北時,心情就有點不一樣,到底是高興要回去了,或是捨不得礁溪的生活呢?我沒搞清楚。 這次回礁
Thumbnail
上午回到礁溪(2019.2.8.)。明天有朋友來玩。 上次第一次回台北時,還在說沒有心情轉換的問題(我以前只要移動地方,如:從大學宿舍回家,或從家裏回宿舍,都要經過一、二天心情的轉換),銜接得很沒事。除夕要回台北時,心情就有點不一樣,到底是高興要回去了,或是捨不得礁溪的生活呢?我沒搞清楚。 這次回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