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今日分享】
❓為什麼無論我們再如何自律,都有拖延症上身的時候
❓為什麼一旦建立組織,就很容易「增量」,部門永遠喊著人力不足、預算不夠,只是執行效率卻沒有顯著提升?

﹏﹏﹏﹏﹏
這些問題,我在羅胖昨天分享的《羅輯思維819期》中,得到啟發。原來其實一切的本質,都是源於人性。

人性不是需要多少索取多少,而是擁有多少,傾向用完多少,索取的資源永遠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所以無窮盡會偏向不足。

﹏﹏﹏﹏﹏
〖時代因素〗

以往人們處理的多半是物體,因為有產線,每人的工時、產出很容易被計算,所以時薪就這樣訂定了。但現代人處理的多半是「事情」,事情經常沒有明確的界線、規範,所以容易產生無限擴張或因人而異狀態,也很難有深入細節的標準規範,譬如做行銷的、寫文案的、搞通路的、處理人的⋯也因如此,所以現代人多半處於待命狀態中,因為「事情」是沒有清晰的輪廓與界線。

﹏﹏﹏﹏﹏
〖小六對策〗
我雖然是接案型的個人工作室,也會每月給自己寫月報、紀錄時數與工作項目、連買個課程我都會寫效益評估單⋯看似自律管控,但經常也會陷入心裡的拖延狀態,特別是寫稿⋯(掩面)

這時候我就列出幾件事:A工作、B學習、C家事,不想工作就去學習寫筆記吧(踹)、不想讀書就去工作寫稿吧(踹),每天都上演著把自己踹來踹去的狀態⋯⋯這樣,即使拖延,還是能在各方面都有產出的,只是手段有點變態。😭

不過,也不能無限讓自己拖延,所以小本本每天都記錄著工作內容與消耗的時數(連聊個LINE也會計時⌛️),月底在寫份月報,看看自己這月的輸入、產出,多少能有刺激心裡的作用。與你分享

◆ ◆ ◆ ◆ ◆

raw-image

這是小六與你分享的第015篇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職場小學姊 / 系統思考 軟實力
54會員
59內容數
❝ 再忙,也要抽空喝杯茶 .ᐟ.ᐟ
2025/02/07
直接將:降低 GPT 認知負荷的 5 個層次,套用進「教育訓練」產業中,當然,每個產業和組織部門,都能依據這個邏輯,逐步建構專屬內部的 Prompt (指令) SOP。
Thumbnail
2025/02/07
直接將:降低 GPT 認知負荷的 5 個層次,套用進「教育訓練」產業中,當然,每個產業和組織部門,都能依據這個邏輯,逐步建構專屬內部的 Prompt (指令) SOP。
Thumbnail
2025/02/07
打開 104,越來越多公司開始要求求職者「會用 ChatGPT」。 但問題是——這真能提升效率,還是變相增加員工壓力? GPT 不是減負,而是需要我們「轉換角色」思考「怎麼問問題」,最好組織也要有共識,一同設計專屬團隊的「Prompt SOP」。
Thumbnail
2025/02/07
打開 104,越來越多公司開始要求求職者「會用 ChatGPT」。 但問題是——這真能提升效率,還是變相增加員工壓力? GPT 不是減負,而是需要我們「轉換角色」思考「怎麼問問題」,最好組織也要有共識,一同設計專屬團隊的「Prompt SOP」。
Thumbnail
2025/01/25
在「職場邊界失衡」對人際關係與工作貢獻的破壞力上,我有一個極具衝擊性的例子。這個故事來自我剛踏入社會、進入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時候——當時我如願進入票選「新世代百大最嚮往企業」之一的公司,卻在那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邊界教訓。 【初入職場的震撼教育】 每天從土城通勤到市中心,公司離家遠,我總是早
Thumbnail
2025/01/25
在「職場邊界失衡」對人際關係與工作貢獻的破壞力上,我有一個極具衝擊性的例子。這個故事來自我剛踏入社會、進入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時候——當時我如願進入票選「新世代百大最嚮往企業」之一的公司,卻在那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邊界教訓。 【初入職場的震撼教育】 每天從土城通勤到市中心,公司離家遠,我總是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故事常常是這樣開始的: 在年初時拿出全新的行事曆,意氣風發、洋洋灑灑寫出新年度計畫,結果在工作忙、事情繁瑣的日子匆匆過去後,不到一星期發現這些計畫被迫修改,一個月後進度原地踏步,這時總會對自己喊話「沒關係,等下個月我一定會努力做」。 於是就這樣重複了幾次,隨著季節變化、歷經節慶連假,年底好像其實
Thumbnail
故事常常是這樣開始的: 在年初時拿出全新的行事曆,意氣風發、洋洋灑灑寫出新年度計畫,結果在工作忙、事情繁瑣的日子匆匆過去後,不到一星期發現這些計畫被迫修改,一個月後進度原地踏步,這時總會對自己喊話「沒關係,等下個月我一定會努力做」。 於是就這樣重複了幾次,隨著季節變化、歷經節慶連假,年底好像其實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都面臨著一堆待辦事項,卻總是無法及時完成任務?或許你也曾思考過,是什麼讓我們不斷拖延?我們是否可以改變這個習慣,讓時間成為我們的盟友? 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拖延症的迷思,通過探索這些問題,找到實際的解決的法法。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都面臨著一堆待辦事項,卻總是無法及時完成任務?或許你也曾思考過,是什麼讓我們不斷拖延?我們是否可以改變這個習慣,讓時間成為我們的盟友? 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拖延症的迷思,通過探索這些問題,找到實際的解決的法法。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有在暑假最後幾天趕作業或是學期結束前一晚交報告的經歷,或是在案子截止日前勉強完成的痛苦記憶。 根據調查,20%的成年人有嚴重的拖延症,而且,大多數的人都是慢性拖延者,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關於拖延,我想跟你分享以下4點。讀完這篇,從此學會不拖延。 拖延的根源 拖延一定不好嗎? 從哪入手?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有在暑假最後幾天趕作業或是學期結束前一晚交報告的經歷,或是在案子截止日前勉強完成的痛苦記憶。 根據調查,20%的成年人有嚴重的拖延症,而且,大多數的人都是慢性拖延者,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關於拖延,我想跟你分享以下4點。讀完這篇,從此學會不拖延。 拖延的根源 拖延一定不好嗎? 從哪入手?
Thumbnail
原來我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情緒整理好 ,而不是不斷為自己規劃時間表然後又不斷的拖延 , 我們大家要規劃整理的可能是我們的心,然後拖延就會慢慢消失 。
Thumbnail
原來我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情緒整理好 ,而不是不斷為自己規劃時間表然後又不斷的拖延 , 我們大家要規劃整理的可能是我們的心,然後拖延就會慢慢消失 。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舉凡交報告、寫作業──還有減肥,我們總是能拖就拖。報告和作業總是累積到最後一天才開始動手,而減肥總是明天的事〈那天真的會到來嗎?〉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舉凡交報告、寫作業──還有減肥,我們總是能拖就拖。報告和作業總是累積到最後一天才開始動手,而減肥總是明天的事〈那天真的會到來嗎?〉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
Thumbnail
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有一些人總是喜歡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工作。在醫學上其實有一種病症可以解釋這種行為,那就是 – 拖延症!你是拖延症患者嗎?想知道為什麼會出現拖延症?想要增加自己的 效率 嗎?如何才能擺脫拖延症?想知道的話就必須要留意下面的內容了。 ▍你有拖延症嗎?
Thumbnail
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有一些人總是喜歡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工作。在醫學上其實有一種病症可以解釋這種行為,那就是 – 拖延症!你是拖延症患者嗎?想知道為什麼會出現拖延症?想要增加自己的 效率 嗎?如何才能擺脫拖延症?想知道的話就必須要留意下面的內容了。 ▍你有拖延症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