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上下游副刊】山林裡的麵包店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抵達智頭町的時候還早,旅遊服務中心正開始把文宣品放到架上,我走上前去拿起一張當地地圖研究著。一位身著藍色衣服的小姐上前問我要去哪裡。

「我要去 Talmary。」她有點狐疑地看著我。

智頭町是一個小鎮級單位,人口約八千,境內九成以上是山林,只有三座火車站。我要去的 Talmary 在町內的那岐,一座小村落,那岐車站位在因美線鐵路線上,是個緊鄰一間鄉村診療所的無人車站。

藍衣服說現在就有一班公車會去那岐,妳要不要坐公車過去?

公車路線我事先倒沒研究過,有點擔心地問,那Talmary在哪一站啊?

喔,沒關係,司機大叔會把車開過去,或至少在靠近Talmary 處放妳下來。

戴著大盤帽的大叔以三七步姿態站著,雙手插在口袋裡,一面聽藍衣服說明狀況,一面點點頭,看著我說,「這個時候去Talmary 呀?恐怕沒有新鮮麵包囉!

Talmary 從下周開始休業,直到明年二月,今天是麵包店營業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地圖上標示星號的那岐,就像嵌在麵包上的葡萄乾,梗在心上
等著公車開駛的空檔,藍衣服問我,妳為什麼想去 Talmary?

我也覺得自己似乎有點感情用事,九月就計劃要來,卻遇上颱風,火車班次不是誤點就是停開,我被卡在半路上,只好折返原點。這次原本是去神戶訪友,時間較短,但地圖上標示星號的那岐,就像嵌在麵包表皮上的葡萄乾,因為高溫烘烤得脫水而變硬,吃的時候會卡在牙齒之間,梗在心上,無論如何決定要完成這心願。

Talmary 老闆渡邊格先生,是《真食物革命》作者,他 在偏僻的山村裡實踐不用資本主義的方式經營一家麵包店。

「我想去嘗嘗他做的麵包。」我說。

藍衣服再度露出困惑的表情,「那不是一本經濟學的書嗎?」

公車在山裡行駛,車上除我以外,只有四位乘客,全都是老人家。道路兩邊有正在休耕的枯黃田地,稻草堆上棲著昨夜的薄雪。遠遠近近有些房屋,路上車輛稀少,久久才看到一兩部汽車擦身而過,雖有看似窄窄的人行道,卻不見行人。不算荒涼,但也說不上繁榮。

這裡便是渡邊先生說的,擁有天然好菌的地方。

司機大叔在路邊停了下來,指著馬路對面,過了這個橋就是Talmary 啦!道謝後下車,過了橋,遇到一位中年人問我去哪?我說Talmary,他點點頭往左邊指著,就是那裡。

這裡只有一家麵包店,看來大家都知道嘛。

Talmary 是從一間廢棄幼稚園改建的,渡邊先生利用純天然培養的酵母菌和本地種的小麥作麵包,他也是日本第一位用野生酵母釀製啤酒的人。

raw-image

眼前給兒童遊樂的庭院已是一副冬日景象,大門口堆著一個歪歪倒倒有點融化的雪人,旁邊停著一輛三輪車。

推開木門進入室內,全身立刻暖了起來,店員愉快地看著我,遞上菜單,才知道我不懂日文,趕緊請一位懂英文的人來支援。

此刻約莫中午,店裡只有我要用餐,另外一位客人是來領預訂的麵包,好奇打量我這個風塵僕僕的外地人。麵包櫃裡所剩的麵包果然不多了。我點了一杯農夫啤酒,一人份的時蔬豆乳披薩、蔬菜濃湯。

會英文的女士解釋菜單內容之後,問我從哪來。「我從台灣來,讀了渡邊先生的書,想來這裡看看。」

「妳是渡邊太太嗎?」

她笑著點點頭。

於是我說起九月未能成行之事,趁著 Talmary 冬季休業前一定要來看看。

原來如此,她笑著。

好像從酒桶裡取出倒在杯中時,它都還是活的。
披薩的皮很薄,邊邊酥脆,蔬菜湯很濃稠,蔬菜打碎後的滋味在碗裡團團轉著,有一點根莖類蔬果的土味,葉菜薄薄的青草香,口感微微沙沙的。

啤酒很冰涼,泡沫不多,但氣泡極細緻,都還很生動地在嘴裡彈跳著,我想如果神智迷糊之下,喝上一口絕對會清醒的。酒體清爽、味道乾淨,每一口都比上一口還新鮮,好像從酒桶裡取出倒在杯中時,它都還是活的。比起其他精釀啤酒,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好喝。據說當初因為要製作麵包而培養啤酒酵母,現在反而釀製出獨一無二的啤酒。啤酒本來就被稱作「液體麵包」,由酵母和小麥組成的一體兩面,在 Talmary 呈現出完美的天作之合。

我慢嚼著披薩,牛蒡纖維的咬勁,蘑菇的多汁,紅蘿蔔絲微微香甜,切片馬鈴薯的綿密,還有豆奶起士把整片披薩擁抱起來的溫暖。

材料簡單,調味也淡泊,各種食材卻不互相干擾,各自有獨特的味道,在咀嚼中圓滿的融合。

有那麼一刻,我希望這披薩永遠沒有吃完的時候。

raw-image

在含著一小片麵包的滿足感裡闔上眼睛
渡邊先生在書裡提到,有一位顧客請他製作麵包,是給他即將過世的父親,後來他的父親果然在含著那一小片麵包的滿足感裡闔上眼睛。我現在終於可以體會,那種品嘗到食物原味的感動,無法用言語形容,只希望不會結束。

最開始吸引我的倒不是麵包,而是渡邊先生經營麵包店的模式。

Talmary的核心價值是絕不壓低成本,尋找在地生產的好食材,對於原料的購入給予應得的價格,經過繁複的手續和時間培養天然酵母菌,這些都反映在麵包成品上,售價也相對較高。然而,渡邊先生相信沒有獲利就不會有剝削,營業所得扣除必要成本之後的盈餘,按照各人投入的勞動、時間全部分享給員工,這才是真正應得的工資。

真食物的自然循環與重生
從尋找好菌的過程中,渡邊先生領悟到萬物的有機循環以及與自然環境和平共處才是人類永續生存的模式,從大自然中擷取天然麴菌,在自然栽培的米粒上著床,變成米麴,加上由天然乳酸菌製成的清酒酒麴,混合米飯製成酒種,採用乾淨的水源與小麥粉揉成麵糰,烘烤出原味的麵包,供人們食用。這映照出一個完整利用、自給自足的自然生活狀態,真正的食物經完全消化和重生,經濟活動亦然,既有利潤的產生,就應該全數回歸給參與勞動的每一位。

喝完第二杯啤酒,心滿意足地跟渡邊太太告別,照著藍衣服給的公車時刻表搭公車。在荒涼的馬路邊遍尋不著公車站牌,路上不見人踪,等我終於找到時,已過了表定時間幾分鐘,心想不會這麼準時吧,這可是鄉下耶。於是我在攝氏五度的冷空氣中站了快半小時,這中間只有幾輛載著瓦斯桶、木材和麻袋的小貨車經過,仍沒有一個行人,我終於覺悟這班公車確實是已經走了。時刻表上下一班公車是兩個半小時,而從那岐車站開往智頭町的火車也約是兩個小時後。

當我氣喘吁吁再度打開Talmary 大門時,渡邊太太有些驚訝地看著我,發生什麼事了?

我說,「哎呀,這真是很快又見面啦!」

當她和店員知道原因後,不禁哈哈大笑。

我摘下起霧的眼鏡,跟店員說,這次給我一杯冰咖啡吧!

在這老房子裡採集菌種做麵包,和房子一起呼吸生活
於是我一人在餐室坐著,讀著帶來的書,喝著這一杯由烏干達有機栽種、自家烘焙的咖啡,廚房裡不時傳來銀鈴似的笑聲、說話聲,交融在溫暖空氣裡,感覺十分平靜,並沒有那種在陌生地方錯過班車不知下一班何時來的慌張。渡邊先生帶著家人,刻意地尋找有著甘冽水源以及傳統木造老房子的地方落腳,在未經現代工法建造、未使用化學塗料的房子裡,空氣中才有未經汙染的菌漂浮著,他就是要在這老房子裡採集菌種做麵包。能在這由純樸木頭建造的空間裡,和房子一起呼吸生活,真是幸福呀。Talmary 每星期二、三公休,每年冬天則休業一個月,儘管有些小小周折,我仍在即將休業前來到這裡。

最後真的要離開時,遇到渡邊先生,渡邊太太轉述了我的來意和遭遇,又一起大笑。我說希望有機會能夠再來拜訪呢!

對我來說,Talmary 不是一個觀光景點,也不是朝聖地,比較像是一種精神,與人和自然共有共享共生的境界。

註:Talmary使用的食材來源:https://www.talmary.com/material

書籍:《真食物革命:一個用良心對抗資本主義的麵包師傅,一場與天然酵母對決的尋味之旅。》(田舎のパン屋が見つけた「腐る経済」) 渡邊格,時報出版。

原文刊載於上下游副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ling 的沙龍
20會員
57內容數
當我們閱讀,我們就是自己的房間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
Yiling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5
性暴力倖存者莎蒂絲主動與加害人湯姆聯絡,藉著重述十六年前的事發經過,不斷的對話,理解到此事對雙方在生活及人格上巨大的影響,一起尋求從性侵事件中解除心靈枷鎖的方法,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定位,共同寫下了《寬宥之南》這本書。
2021/10/25
性暴力倖存者莎蒂絲主動與加害人湯姆聯絡,藉著重述十六年前的事發經過,不斷的對話,理解到此事對雙方在生活及人格上巨大的影響,一起尋求從性侵事件中解除心靈枷鎖的方法,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定位,共同寫下了《寬宥之南》這本書。
2021/10/03
9月的選書是詩人作家柴的《集體心碎日記》,身為酷兒的主角Chai,從流連酒吧的失敗愛情試驗開始紀錄她在大學時代的生活,藉著情愛關係中的對話與探索,從而反思以白人女同志為主流的審美觀以及過度的個人主義。
2021/10/03
9月的選書是詩人作家柴的《集體心碎日記》,身為酷兒的主角Chai,從流連酒吧的失敗愛情試驗開始紀錄她在大學時代的生活,藉著情愛關係中的對話與探索,從而反思以白人女同志為主流的審美觀以及過度的個人主義。
2021/09/29
陳育萱的《南方從來不下雪》,是以南台灣為背景的六段故事。 這些虛構的人物,存活在真實的社會事件裡,她站在文史資料裡,看見這些流離、毀壞與憂傷。
2021/09/29
陳育萱的《南方從來不下雪》,是以南台灣為背景的六段故事。 這些虛構的人物,存活在真實的社會事件裡,她站在文史資料裡,看見這些流離、毀壞與憂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菜菜把車停在了一間店前面,從店外面看不出來賣什麼,甚至看不出來有沒有在營業,但外面放著一塊牌子寫著窯烤麵包。
Thumbnail
菜菜把車停在了一間店前面,從店外面看不出來賣什麼,甚至看不出來有沒有在營業,但外面放著一塊牌子寫著窯烤麵包。
Thumbnail
【手工窯烤披薩・CopokaPIZZA】 在桃園大廟附近偶然發現一間手工窯烤披薩,還是個人偏愛的薄皮披薩。 由於不想再吃大型連鎖披薩店的相同素食口味,這家店的正好符合需求。 不僅口味眾多,葷素皆有,甚至還有甜點披薩,菜單也做的非常清楚,除了有中英文之外,使用的配料也全都寫出,尺寸分為9吋及12吋,讓
Thumbnail
【手工窯烤披薩・CopokaPIZZA】 在桃園大廟附近偶然發現一間手工窯烤披薩,還是個人偏愛的薄皮披薩。 由於不想再吃大型連鎖披薩店的相同素食口味,這家店的正好符合需求。 不僅口味眾多,葷素皆有,甚至還有甜點披薩,菜單也做的非常清楚,除了有中英文之外,使用的配料也全都寫出,尺寸分為9吋及12吋,讓
Thumbnail
這個假期,我刻意排了一個晚上跑了一趟桃園,主要是想去見見多年不見的烤玉米老闆,除了品嚐好吃的美味之外,還想敘敘舊一下。 記得那年大二,剛跟我們家太座在一起沒多久,下了課就愛四處亂逛。我大學在龜山唸書,桃園這一區也在我溜達的範圍之內,夜市自然就是最好培養感情的地方。 有一天,下課後的約會,我刻意繞去比
Thumbnail
這個假期,我刻意排了一個晚上跑了一趟桃園,主要是想去見見多年不見的烤玉米老闆,除了品嚐好吃的美味之外,還想敘敘舊一下。 記得那年大二,剛跟我們家太座在一起沒多久,下了課就愛四處亂逛。我大學在龜山唸書,桃園這一區也在我溜達的範圍之內,夜市自然就是最好培養感情的地方。 有一天,下課後的約會,我刻意繞去比
Thumbnail
【蕃茄蔬菜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日的義大利麵。 想起了經常經過附近、但以前從未進去過的「大山義大利麵」。這家位於桃園市桃園區鎮江街上的家庭式小店,主推義大利麵和焗烤,因為第一次來,點了比較保守的蕃茄口味和短麵,畢竟蕃茄義大利麵比較不容易踩雷,因為要是連蕃茄義大利麵都難吃,這家店也難生存下去。 微辣的蕃
Thumbnail
【蕃茄蔬菜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日的義大利麵。 想起了經常經過附近、但以前從未進去過的「大山義大利麵」。這家位於桃園市桃園區鎮江街上的家庭式小店,主推義大利麵和焗烤,因為第一次來,點了比較保守的蕃茄口味和短麵,畢竟蕃茄義大利麵比較不容易踩雷,因為要是連蕃茄義大利麵都難吃,這家店也難生存下去。 微辣的蕃
Thumbnail
在綠蔭環繞的山中享用結合南非與原住民的美食,能說不是一種高級享受嗎?
Thumbnail
在綠蔭環繞的山中享用結合南非與原住民的美食,能說不是一種高級享受嗎?
Thumbnail
第一戰:38號樹洞.日式洋麵麵日和 週四,鄭家純38號樹洞展覽的最後一天,終於和友人W約到這天前往。六點一下班就直衝中山站,稍微接近展場時,眼前出現人龍……
Thumbnail
第一戰:38號樹洞.日式洋麵麵日和 週四,鄭家純38號樹洞展覽的最後一天,終於和友人W約到這天前往。六點一下班就直衝中山站,稍微接近展場時,眼前出現人龍……
Thumbnail
本週重點:關東煮、演戲和聖誕節
Thumbnail
本週重點:關東煮、演戲和聖誕節
Thumbnail
我慢嚼著披薩,牛蒡纖維的咬勁,蘑菇的多汁,紅蘿蔔絲微微香甜,切片馬鈴薯的綿密,還有豆奶起士把整片披薩擁抱起來的溫暖。 材料簡單,調味也淡泊,各種食材卻不互相干擾,各自有獨特的味道,在咀嚼中圓滿的融合。 有那麼一刻,我希望這披薩永遠沒有吃完的時候。
Thumbnail
我慢嚼著披薩,牛蒡纖維的咬勁,蘑菇的多汁,紅蘿蔔絲微微香甜,切片馬鈴薯的綿密,還有豆奶起士把整片披薩擁抱起來的溫暖。 材料簡單,調味也淡泊,各種食材卻不互相干擾,各自有獨特的味道,在咀嚼中圓滿的融合。 有那麼一刻,我希望這披薩永遠沒有吃完的時候。
Thumbnail
​ ​對於都市人來說,遠在宜蘭縣員山鄉、通往雙連埤之後再前往「福山植物園」途中,有一座被森林環繞的古樸老宅,位在宜蘭深山裡的「杉舞三生」,四周被大自然樹林環抱。這裡堪稱深山裡最美的好滋味的餐廳。這個深山的餐廳隱藏了一對夫妻感人的故事。原來是柯氏夫妻兩各原本在對岸中國打拼,先生罹癌之後就結束事業搬回
Thumbnail
​ ​對於都市人來說,遠在宜蘭縣員山鄉、通往雙連埤之後再前往「福山植物園」途中,有一座被森林環繞的古樸老宅,位在宜蘭深山裡的「杉舞三生」,四周被大自然樹林環抱。這裡堪稱深山裡最美的好滋味的餐廳。這個深山的餐廳隱藏了一對夫妻感人的故事。原來是柯氏夫妻兩各原本在對岸中國打拼,先生罹癌之後就結束事業搬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