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外語你怎麼看?有一本書這麼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偶然在二手書店看見曾經想買下去的書 - 「給自己的十堂外語課」,可以翻閱本人真是太好了,如果是在網路書店試閱,只看得到精華中的精華,強烈的需要感就會油然而生。而現場翻閱的話,嘿嘿,瞬間就被我吸收了。很好我守住錢包和書櫃上僅存無幾的空位了。
在自序就讓我猛點頭,作者(褚士瑩)是這麼說的:
  “盡情去學任何有趣的事物,只要掌握在快忘記的時候,趕快複習一下......這些記憶的保存,是我們現在的人生,與過去、未來,與這個有趣而廣大的世界連上一條細微但是兼顧的絲線”
  “不學語言當然不會怎樣,就像不會做菜,不會騎腳踏車,不會用電腦,不會游泳,當然也都不會怎樣,但是「這些重要的細節」讓我們的世界每天變大一些,精彩一點。”
其次,書中肯定「單字卡」這個超低科技的秘密武器,這也打中我,是的,我到現在還是很愛單字卡(最近一個我衝動買下的是泰文單字卡)。一直很好奇在這個滑手機的年代,少年人用什麼方法記單字呢,還會手寫單字卡嗎?還是說一切都在腦海裡上演,該不會連手寫都被略過,留下一種好像記得了,但卻不肯定,那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還有還有,書中提出學新語言的三個小提醒。這讓人聽了很放鬆,我就說嘛,學語言不用正經危坐,而是享受過程,當心情是愉快的,正面的循環就啟動了。不過第一點
對害羞內向的人來說,嗯,有難度......
  1. 開開心心交一個當地朋友。
  2. 只要學日常生活用到的就好。
  3.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而不是「背誦」。
最後最後,最近比較能夠在閱讀的當下,帶著問題找答案,書中有一段在回答「語言越早學越好?」這個問題,身為兩個呱呱的阿母,對學齡前的孩子有無需要開始學英文,自然是有點困惑,一定要認真爬文。書中他是這麼說的,根據語言學家Virginia Rojas博士的研究,並沒有小孩子學習語言比較快這件事。雖然年紀小的時候,學習外語的發言確實會比較好,沒有明顯的腔調,主要是因為孩子沒有太多既有的習慣,學什麼都是從頭開始,所以不會受到原有的習慣影響。然而如果單就學習能力和效率來說,年紀比較成熟的語言學習者會比較有利,因為他們對於母語的掌握已經很完整,更能有效學習外語。
書中還幽默地表示,只要是在學校正規課程中教授的外語,通常都不容易學得好,因為學校教育往往重視讀寫、忽略聽說。我想,這對學語言來說確實此路不通,當語言的使用沒了情境,缺少真實的練習,就像桌子少了一條腿,注定不穩。
看完了書中的分析,做阿母的我鬆了一口氣,原來真的不用急著把小孩送去學英文,大家都很擔心輸在起跑點,卻很少注意,贏在終點的人到底是烏龜還是兔子?再說人生是和自己的賽跑(邁入不惑之年後分外有感),這種沒有差異性的通用式招喚,這種齊頭式的平等、起跑點的恐慌,真的不是人生的必需品。而許多倡導學齡前小孩應該即早開始學英文的書呢,在我目光短淺、又極為有限的閱讀經驗下,意識到有些作者本身就是住在外國、家裡就是雙語家庭,他們有實際上的需要,也自然能夠提供沉浸式的語言環境,然而那是否適用在你我身上?就有賴我們那還沒斷掉的理智線好好思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家有小學生,大人與小孩互相出(難)題的生活紀錄,更多是接招接不住的斷線痕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資家庭如何在預算內玩得愉快呢?整個十月假日免費的故宮南院雖有好玩的兒童創意中心,但在有限的交通選擇(高鐵vs.開車vs.公車?)、有限的館內餐廳的雙重限制下,如何才能開心玩又不過度消費呢?
就在九月的一個平日白天,我來到了高雄岡山, 一個我最近充滿想像的地點,決定實際用腳去踏查、用眼去觀察。 先說我對它的想像,位於城市近郊,有捷運和火車,公車也出乎意料地多。沒有高雄市區那麼人稠與喧囂,方便性卻不遑多讓,譬如,台南沒有的uber,岡山是有的,既然如此foodpanda應該也有跟上吧,還有
小資家庭如何在預算內玩得愉快呢?整個十月假日免費的故宮南院雖有好玩的兒童創意中心,但在有限的交通選擇(高鐵vs.開車vs.公車?)、有限的館內餐廳的雙重限制下,如何才能開心玩又不過度消費呢?
就在九月的一個平日白天,我來到了高雄岡山, 一個我最近充滿想像的地點,決定實際用腳去踏查、用眼去觀察。 先說我對它的想像,位於城市近郊,有捷運和火車,公車也出乎意料地多。沒有高雄市區那麼人稠與喧囂,方便性卻不遑多讓,譬如,台南沒有的uber,岡山是有的,既然如此foodpanda應該也有跟上吧,還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我從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再也沒有堅持、或是期待跳跳糖會英文,他現在就學的幼兒園有半小時英文課,園長在入學前就說明的很清楚:「這半小時的英文課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有這個語言的存在,有這堂課,不會讓孩子 #會英文!」園長跟我想得一樣,我只想要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同時不排斥這些語言,他不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我從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再也沒有堅持、或是期待跳跳糖會英文,他現在就學的幼兒園有半小時英文課,園長在入學前就說明的很清楚:「這半小時的英文課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有這個語言的存在,有這堂課,不會讓孩子 #會英文!」園長跟我想得一樣,我只想要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同時不排斥這些語言,他不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