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應該上履歷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攝影師:Markus Winkler,來源:Pexels
聽說有研究指出,一個人進入勞動市場時的薪資水準,會受到當時環境經濟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可能高達十年之久。
剛準備踏入職場的時候,正好是台灣社會對政治經濟充滿絕望的時刻,彷彿空氣中佈滿絕望的氣氛。
在那個時間點,我投入就業市場中;打開招募網站,或是瀏覽平均薪資水準,都跟我想像的差距甚遠。
最後我喊出的價碼,比起真正的期望薪資相差了60%。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老闆嫌貴;所幸運氣不錯,領到了第一份Offer。
以前的同學以為我能賺很多,不明白為什麼我開出這麼便宜的價格。沒辦法,當時的市場就是這個樣子。
隨著時間過去,薪資緩緩上升。時至今日,一位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已經比當年還多至少一萬元(根據行政院資料,漲幅約37.5%),要我工作好幾年才能追得上。
這幾年一直有在維護履歷,也零零星星地丟了幾個,理所當然毫無下文。
「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所以才無法得到理想的薪資呢?」偶爾不免會自我懷疑,然而除了繼續努力,也得不到任何答案。
有位老師說,如果你是一位有能力的人,市場總有一天會給你正確的估價。
這話我只信一半。
身為一個喜歡躲起來的角落生物,如果不能被人看見,又怎麼能被正確估價呢?
我知道自己的天性是個阻礙,因此勢必要設法調整我的作為。
去年搬到一個交通方便的地方,於是下定決心要認真換工作。第一步就是報名了大人學的履歷課
我知道和市面上許多履歷課相比,大人學的課程昂貴多了。但一方面是出於信任,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我的決心,於是這次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距離我的期望薪資,還剩下30%左右的漲幅。如果真的跳槽成功,那麼這個報名費根本是小事。
所以我就去上課了。
最近幾年,我常在網路上瀏覽別人分享如何撰寫履歷,也修改過好幾次履歷。每次修改都覺得比前一次更好了。即使如此,上完課之後卻發現要全部打掉重寫。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履歷要寫得有自信;結果卻是我自以為正常的句子,在別人眼中就是沒自信的表現。彷彿自卑刻印在內心深處而不自覺。
「我這樣寫應該可以吧?」閉門寫履歷,總是有滿滿地〝自以為可以〞;總是要有人拿著一根槌子敲打自己,告訴自己說:這裡不夠清楚、這裡不夠自信、這不是老闆要的…,才能清醒過來。
有些東西,無論自己怎麼看都看不出來。更別提還有其它別人不會告訴你的履歷技巧。
課後仍然花了很多時間改履歷,再寄回給老師修改了二次。
原本公司今年也幫我加薪6.5%,但是距離我的期望薪資還有23%。於是加薪通知單就默默地被我收進抽屜裡。
228連假我很認真在家改履歷,21天後拿到這回第一個Offer--核定薪資就是我的期望薪資。
令人驚奇的是,這個職位在104的統計上也沒有這樣的薪資。也就是說,公司願意用超過行情的薪資聘用我,真是令人感動得痛哭流涕。
後續因為還有其他公司給了Offer,就選了一間自己最喜歡、條件最好的去了。
沒錯,市場總有一天會給你正確的估價,前提是你要有本事讓人看見,讓人資覺得你有能力、讓面試官對你產生興趣。
所以你說投資自己上履歷課值得嗎?我認為非常值得!
avatar-img
15會員
10內容數
科學來自生活中的經驗與觀察。小戴會將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與分析分享出來,內容包括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等主題,歡迎有興趣的人追蹤此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在台灣的求職市場上,履歷就像是求職者的門面,往往決定了能否踏入面試的大門。因此,不少人會忍不住想要在履歷上「美化」一下自己的經歷。但是,這樣做真的值得嗎?讓我們來聽聽小芳的故事,看看一個小小的履歷謊言,是如何差點毀掉她的職涯。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談薪水一直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話題。大家都想要高薪,卻又怕談得不好反而失去機會。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面試中巧妙地談論薪水,讓你不僅能成功獲得offer,還能拿到理想的待遇。 先來看看小芳的故事。小芳是個軟體工程師,在原公司工作了三年後,決定尋求新的發展。她投遞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職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台灣找工作的困難和荒謬的面試經驗。作者分享了自己因為政策調整而找工作的轉機,以及面對不瞭解狀況的公司而遭遇的特別的面試經驗。文章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在台灣求職的真實困難,以及作者的堅持和幽默。文章充滿趣味和笑點,對於站在求職路上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篇易懂且具有共鳴的文章。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小王是一名經歷豐富的職場老手,工作多年,換過不少公司。他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擁有豐富的經驗,應該能夠在職場上獲得越來越高的薪水。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耳光——每次跳槽,他的薪水不僅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該如何從零開始培養一個專業能力、語文能力!專業知識、語言、閱讀習慣對於走向財富自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在台灣的求職市場上,履歷就像是求職者的門面,往往決定了能否踏入面試的大門。因此,不少人會忍不住想要在履歷上「美化」一下自己的經歷。但是,這樣做真的值得嗎?讓我們來聽聽小芳的故事,看看一個小小的履歷謊言,是如何差點毀掉她的職涯。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談薪水一直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話題。大家都想要高薪,卻又怕談得不好反而失去機會。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面試中巧妙地談論薪水,讓你不僅能成功獲得offer,還能拿到理想的待遇。 先來看看小芳的故事。小芳是個軟體工程師,在原公司工作了三年後,決定尋求新的發展。她投遞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職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台灣找工作的困難和荒謬的面試經驗。作者分享了自己因為政策調整而找工作的轉機,以及面對不瞭解狀況的公司而遭遇的特別的面試經驗。文章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在台灣求職的真實困難,以及作者的堅持和幽默。文章充滿趣味和笑點,對於站在求職路上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篇易懂且具有共鳴的文章。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小王是一名經歷豐富的職場老手,工作多年,換過不少公司。他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擁有豐富的經驗,應該能夠在職場上獲得越來越高的薪水。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耳光——每次跳槽,他的薪水不僅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該如何從零開始培養一個專業能力、語文能力!專業知識、語言、閱讀習慣對於走向財富自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