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Do It (JDI) - 1

2019/11/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hoto: Bun Lee an flavored artist in music, photos and videos.

您曾覺得時間不夠用,希望能有多點時間嗎?會不會常希望自己能夠下定決心做個完美決定? 有更好的管理技巧?塑造凝聚力強的團隊精神?
有沒試過絞盡腦汁仍無助,希望自己能在某個專業領域更強? 或者能寫賣得動的企劃書?學會使用 Photoshop? 能做出圖文並茂的PowerPoint ? 擁有第二甚至第三語言能力?會照相?煮飯?盆栽?造型?
我先來自首,以上所有問題我都有過“希望”。如果說有個許願池,放個硬幣就能讓我願望成真,我想我的願望池可是滿滿的錢了!哈~ 但有沒可能我就是個平庸的人,但又想追求些許卓越呢?萬丈高樓也得從平地起的呀。
某天我跟個朋友聊到我的一個想法,後來我真的找機會做了,她有些微訝異。

她說:『哇,你真是行動派啊』
『誒,幹嘛等待?我不覺得停下來先思考半天有意義啊。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去試試看。』我回她。
『但你怎知道你的方向是對的呢?』她繼續問。
『我的確不知道,但做了幾次就有概念了呀。』我回覆。
然後我說:
『我認為最好的計畫是開始計劃;最好的執行力是採取行動;最好的決定是做出決定。』

西方諺語: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就這意思吧!

筆者身為經濟學家,思考賽局或者策略就跟呼吸和喝水一樣。真的,他們無處不存在我生活上,而且我樂於與他們緊緊擁抱共舞。說到策略,今天來說一下賽局裡我們常提到策略裡的最佳反應(Best Response BR),又有翻譯為最適或最優反應。

最佳反應Best Response(BR)
先看一下網路上怎定義的。
中文的Wiki似乎沒有定義的很清楚,可以參考以下英文的:
Quoted from Wiki: “In game theory, the best response is the strategy (or strategies) which produces the most favorable outcome for a player, taking other players’ strategies as given (Fudenberg & Tirole 1991, p. 29; Gibbons 1992, pp. 33–49).”

也可以參考中文維基百科裡的奈許均衡,上面有提及BR。

簡單翻譯, 在賽局裡針對對手玩家的某一個不變動策略(單一或多個),玩家的最佳反應BR指的是因應此不變動策略,能帶給此玩家最理想結果的策略(單一或多個)就是最佳反應。

好像很饒口,聽起來複雜,其實一點都不難。簡單來說,BR就是問您以下這個問題。

『在這個狀況下,您該下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換個方法說,您在這個(固定)狀況下該出哪一招(或下哪一步棋)才能制勝?
針對上題,您的答案就是其實就是BR。那就是賽局裡說到的最佳反應,也是最好的策略裡的其中一部曲。

來舉個例好了。

讓我先鋪陳一下這個例子的背景。

話說多年前我曾在成衣界擔任產品經理(PM)的角色 ,在公司職稱為Merchandizer。但由於是採辦公司,算是貿易商,他這個角色跟如果是B2C 零售裡的Merchandizer 角色又大不同。因為這個角色會常與工廠製造端協商,也是工廠與客人的橋樑。我個人認為這其實就是PM,因為從收到客人的技術設計規格文件,一路到議價,各式核可,樣品生產,上產線,出大貨,進客人倉為止,都是我要負責的。

也不難想像這樣的工作相對傳統,有點學徒制,資深的員工通常在公司講話比較大聲。雖然我在加拿大時,對採購、流行服飾、品牌等有挺砸實的經驗,但由於沒碰過製造端,我去這公司時就是一張白紙。

這個工作還有個特色,工時很長。白天呢,大家忙著讀清楚地球另一頭的客人寫來的郵件,熱烈地與工廠討論進度。每件事、每個人都心急如焚,因為永遠在追趕某個時程:可能是某塊布在等裁切、某個繡花款式在等客人核可、某個蕾絲或者袖扣的顏色已經退件兩次正在送第三次核可,再不過就要延交期了。還常常會有突發狀況,當所有主料副料全準備好上產線了,一切就緒,但客人突然叫妳要求工廠『停產線!!!』然後等待通知。白天結束前,基本上工廠端的員工下班前,我們得要收集齊資料,然後得耐著性子的撰寫好幾封長信,一條條的跟客人交代清楚今天的進度,包好要給客人核可的包裹,寄給客人。資深的員工也蠻容易欺生,即便他不是你主管。

這故事鋪陳有點長,但我想不是每個人是成衣業界的,我想清楚勾繪出這個工作環境:那是一個極度高壓,每個人情緒都高張的辦公室氛圍。最慘的是,薪水也低。由於我們幾乎所有時間就都在上班了(我試過半夜兩點下班,第二天一樣是九點打卡上班),自然而然跟同事走得近。大家都會分享很多事情,包括薪資。當然,大家老是在抱怨,互相取暖。

記得同事們都抱怨這份工作抱怨的嚴重。當我知道他們的薪資時,我也挺驚訝怎麼這麼低(我沒分享我的 😅 以免大家有不公平的感受),然後慶幸我還算幸運,即便這是我人生最低薪資的工作(我兼職當助教時的月薪都比這高)。但我有我去這裡上班的原因。我聽久了同事的抱怨時,我常在想,他們有適當性的理由繼續在這裡任職嗎?其中一個年紀很輕的同事,她有點遇到辦公室霸凌,幾個資深同事對她態度很差,讓她每天水深火熱的。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了她:

『妳要不要考慮換個工作啊,如果妳這麼痛苦?』

『我也想啊,但我喜歡的工作我怕我無法順利面試成功』她說。

我接著問:『妳試過幾次了呢?』

『喔,我還沒試過。』她回答。

接著我跟他說,妳真的該開始針對此困境做點改變了。建議妳回家拿張白紙,想一下這份工作你喜歡跟不喜歡的原因,條列式的分析一下。如果你自己的Cost-and-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都不過關,是該換個工作了。

『萬一我失敗了,那我就失業了呢。』她憂心忡忡的說。

我緩緩的說:
『沒人叫你現在辭職啊。回家好好整頓妳的履歷,打開104 看看有沒有好職缺,投投看履歷。試試看去面試,回到勞工媒合市場了解一下自己的市場行情。先拿到幾個應聘書後我們再來談。』

其實我是在告訴她,她該有個對策了,在這個狀況下,她的最佳反應BR或最好的策略,應該是找找看是否能找到一個更高薪的工作機會,得到應聘書後,再來考慮他的去留。想留下來也可以跟主管再談調整薪水,不然也可以直接去下一份更高薪的新工作。

有趣的是,我跟她自此之後沒有討論過這個話題了。後來我也換了幾份工作後跟她失聯。據我旁敲側擊所知,事隔這麼多年,這位同事至今時今日仍在同一個崗位上領差不多的薪水。

當年我有沒給她最好的建言,最佳的策略或者是賽局裡說的BR,其實無關緊要!沒有行動就沒有局。沒有玩家,沒有行動,就不會有賽局,也不會有改善。她什麼行動都沒採取,只是在空想跟抱怨而已。我坦白說,還挺高興喊停了她,不再跟她討論這個話題。

但話說回來,其實我衷心希望她能停止只是夢想自己的理想職缺Dream Job,我多希望她提起勇氣,以行動來追求她的夢。就跟運動品牌NIKE的宣傳語一樣,Just Do It (JDI)。我超愛這個Slogan. 一切真的是取決於態度。

您今天JDI了嗎?

希望您閱讀愉快,我們下次再見。


Please click here to see the original post in English.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Vivian Fang
Vivian Fang
多年於加拿大公立大學擔任經濟系講師,精通賽局原理(Game Theory),主攻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回台灣後曾在各不同產業領域闖蕩,職務包含集團總裁、副總裁特助、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策略行銷等要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