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Do It (JDI) -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您曾覺得時間不夠用,希望能有多點時間嗎?會不會常希望自己能夠下定決心做個完美決定? 有更好的管理技巧?塑造凝聚力強的團隊精神?

有沒試過絞盡腦汁仍無助,希望自己能在某個專業領域更強? 或者能寫賣得動的企劃書?學會使用 Photoshop? 能做出圖文並茂的PowerPoint ? 擁有第二甚至第三語言能力?會照相?煮飯?盆栽?造型?

我先來自首,以上所有問題我都有過“希望”。如果說有個許願池,放個硬幣就能讓我願望成真,我想我的願望池可是滿滿的錢了!哈~ 但有沒可能我就是個平庸的人,但又想追求些許卓越呢?萬丈高樓也得從平地起的呀。

某天我跟個朋友聊到我的一個想法,後來我真的找機會做了,她有些微訝異。

她說:『哇,你真是行動派啊』

『誒,幹嘛等待?我不覺得停下來先思考半天有意義啊。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去試試看。』我回她。

『但你怎知道你的方向是對的呢?』她繼續問。

『我的確不知道,但做了幾次就有概念了呀。』我回覆。

然後我說:

『我認為最好的計畫是開始計劃;最好的執行力是採取行動;最好的決定是做出決定。』

西方諺語: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就這意思吧!

筆者身為經濟學家,思考賽局或者策略就跟呼吸和喝水一樣。真的,他們無處不存在我生活上,而且我樂於與他們緊緊擁抱共舞。說到策略,今天來說一下賽局裡我們常提到策略裡的最佳反應(Best Response BR),又有翻譯為最適或最優反應。

最佳反應Best Response(BR)
先看一下網路上怎定義的。
中文的Wiki似乎沒有定義的很清楚,可以參考以下英文的:
Quoted from Wiki: “In game theory, the best response is the strategy (or strategies) which produces the most favorable outcome for a player, taking other players’ strategies as given (Fudenberg & Tirole 1991, p. 29; Gibbons 1992, pp. 33–49).”

也可以參考中文維基百科裡的奈許均衡,上面有提及BR。

簡單翻譯, 在賽局裡針對對手玩家的某一個不變動策略(單一或多個),玩家的最佳反應BR指的是因應此不變動策略,能帶給此玩家最理想結果的策略(單一或多個)就是最佳反應。

好像很饒口,聽起來複雜,其實一點都不難。簡單來說,BR就是問您以下這個問題。

『在這個狀況下,您該下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換個方法說,您在這個(固定)狀況下該出哪一招(或下哪一步棋)才能制勝?
針對上題,您的答案就是其實就是BR。那就是賽局裡說到的最佳反應,也是最好的策略裡的其中一部曲。

來舉個例好了。

讓我先鋪陳一下這個例子的背景。

話說多年前我曾在成衣界擔任產品經理(PM)的角色 ,在公司職稱為Merchandizer。但由於是採辦公司,算是貿易商,他這個角色跟如果是B2C 零售裡的Merchandizer 角色又大不同。因為這個角色會常與工廠製造端協商,也是工廠與客人的橋樑。我個人認為這其實就是PM,因為從收到客人的技術設計規格文件,一路到議價,各式核可,樣品生產,上產線,出大貨,進客人倉為止,都是我要負責的。

也不難想像這樣的工作相對傳統,有點學徒制,資深的員工通常在公司講話比較大聲。雖然我在加拿大時,對採購、流行服飾、品牌等有挺砸實的經驗,但由於沒碰過製造端,我去這公司時就是一張白紙。

這個工作還有個特色,工時很長。白天呢,大家忙著讀清楚地球另一頭的客人寫來的郵件,熱烈地與工廠討論進度。每件事、每個人都心急如焚,因為永遠在追趕某個時程:可能是某塊布在等裁切、某個繡花款式在等客人核可、某個蕾絲或者袖扣的顏色已經退件兩次正在送第三次核可,再不過就要延交期了。還常常會有突發狀況,當所有主料副料全準備好上產線了,一切就緒,但客人突然叫妳要求工廠『停產線!!!』然後等待通知。白天結束前,基本上工廠端的員工下班前,我們得要收集齊資料,然後得耐著性子的撰寫好幾封長信,一條條的跟客人交代清楚今天的進度,包好要給客人核可的包裹,寄給客人。資深的員工也蠻容易欺生,即便他不是你主管。

這故事鋪陳有點長,但我想不是每個人是成衣業界的,我想清楚勾繪出這個工作環境:那是一個極度高壓,每個人情緒都高張的辦公室氛圍。最慘的是,薪水也低。由於我們幾乎所有時間就都在上班了(我試過半夜兩點下班,第二天一樣是九點打卡上班),自然而然跟同事走得近。大家都會分享很多事情,包括薪資。當然,大家老是在抱怨,互相取暖。

記得同事們都抱怨這份工作抱怨的嚴重。當我知道他們的薪資時,我也挺驚訝怎麼這麼低(我沒分享我的 😅 以免大家有不公平的感受),然後慶幸我還算幸運,即便這是我人生最低薪資的工作(我兼職當助教時的月薪都比這高)。但我有我去這裡上班的原因。我聽久了同事的抱怨時,我常在想,他們有適當性的理由繼續在這裡任職嗎?其中一個年紀很輕的同事,她有點遇到辦公室霸凌,幾個資深同事對她態度很差,讓她每天水深火熱的。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了她:

『妳要不要考慮換個工作啊,如果妳這麼痛苦?』

『我也想啊,但我喜歡的工作我怕我無法順利面試成功』她說。

我接著問:『妳試過幾次了呢?』

『喔,我還沒試過。』她回答。

接著我跟他說,妳真的該開始針對此困境做點改變了。建議妳回家拿張白紙,想一下這份工作你喜歡跟不喜歡的原因,條列式的分析一下。如果你自己的Cost-and-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都不過關,是該換個工作了。

『萬一我失敗了,那我就失業了呢。』她憂心忡忡的說。

我緩緩的說:
『沒人叫你現在辭職啊。回家好好整頓妳的履歷,打開104 看看有沒有好職缺,投投看履歷。試試看去面試,回到勞工媒合市場了解一下自己的市場行情。先拿到幾個應聘書後我們再來談。』

其實我是在告訴她,她該有個對策了,在這個狀況下,她的最佳反應BR或最好的策略,應該是找找看是否能找到一個更高薪的工作機會,得到應聘書後,再來考慮他的去留。想留下來也可以跟主管再談調整薪水,不然也可以直接去下一份更高薪的新工作。

有趣的是,我跟她自此之後沒有討論過這個話題了。後來我也換了幾份工作後跟她失聯。據我旁敲側擊所知,事隔這麼多年,這位同事至今時今日仍在同一個崗位上領差不多的薪水。

當年我有沒給她最好的建言,最佳的策略或者是賽局裡說的BR,其實無關緊要!沒有行動就沒有局。沒有玩家,沒有行動,就不會有賽局,也不會有改善。她什麼行動都沒採取,只是在空想跟抱怨而已。我坦白說,還挺高興喊停了她,不再跟她討論這個話題。

但話說回來,其實我衷心希望她能停止只是夢想自己的理想職缺Dream Job,我多希望她提起勇氣,以行動來追求她的夢。就跟運動品牌NIKE的宣傳語一樣,Just Do It (JDI)。我超愛這個Slogan. 一切真的是取決於態度。

您今天JDI了嗎?

希望您閱讀愉快,我們下次再見。


Please click here to see the original post in English.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Fang 方方專欄
39會員
57內容數
經濟學人、賽局原理、孫子兵法、職場暗黑學、各式方方隨手寫。 筆者小名方方,於加拿大 SFU 教授經濟系課程 7 年,精通賽局理論,主攻公共經濟。離開學術界後征戰商場、深耕國際市場 10 餘年 ,橫跨電子、製造、媒體、品牌等領域,縱行智囊團、業務、行銷、BD等。心願是為社會盡力,身體力行柏拉圖改善及最優化。
VFang 方方專欄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本篇文章原在2024年11月18日於Vivian Fang(筆者小名方方)FB刊載。 【版權所有】:有商業使用的需求,請與方方聯絡,謝謝。 【方方FB粉絲募集中】,請按此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vivfang 前言 這是一篇上個月底(十月底)方方就想寫的
Thumbnail
2024/11/18
本篇文章原在2024年11月18日於Vivian Fang(筆者小名方方)FB刊載。 【版權所有】:有商業使用的需求,請與方方聯絡,謝謝。 【方方FB粉絲募集中】,請按此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vivfang 前言 這是一篇上個月底(十月底)方方就想寫的
Thumbnail
2024/08/18
朋友們,你覺得心煩意亂嗎? 覺得天說黑就黑,烏雲密佈,說下雨就下雨,不受控制嗎? 不管你今天身在什麼處境,請你記得,不論是颳風過後,飆完暴雨後,陽光總是會露臉,被風雨殘害的地方也會修復的。 雨後總是天晴。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 但,我們仍要活在當下 把握、珍惜每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4/08/18
朋友們,你覺得心煩意亂嗎? 覺得天說黑就黑,烏雲密佈,說下雨就下雨,不受控制嗎? 不管你今天身在什麼處境,請你記得,不論是颳風過後,飆完暴雨後,陽光總是會露臉,被風雨殘害的地方也會修復的。 雨後總是天晴。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 但,我們仍要活在當下 把握、珍惜每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4/07/16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Thumbnail
2024/07/16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何提高決策的品質?從數據思維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於如何拆解脈絡?我們可以將決策過程的脈絡,簡略的拆解為三個階段:產生選項、做出判斷、看待結果。因此,提升決策品質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產出更多的選項?如何做出更合適的判斷?如何正確看待結果,並從中獲得反饋?
Thumbnail
如何提高決策的品質?從數據思維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於如何拆解脈絡?我們可以將決策過程的脈絡,簡略的拆解為三個階段:產生選項、做出判斷、看待結果。因此,提升決策品質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產出更多的選項?如何做出更合適的判斷?如何正確看待結果,並從中獲得反饋?
Thumbnail
如果你在一場撲克牌比賽中玩了一會兒,仍然不知道誰是牌桌上的菜鳥,趕快起身吧,你就是那個菜鳥。 這應該是《好策略的關鍵》第1~7章節裡,最讓我有感的一句話!! 貫穿策略執行的三部曲:診斷問題、克服關鍵點、採取連貫行動 如果你喜歡《好策略、壞策略》,這是作者睽違10年後的新著作。
Thumbnail
如果你在一場撲克牌比賽中玩了一會兒,仍然不知道誰是牌桌上的菜鳥,趕快起身吧,你就是那個菜鳥。 這應該是《好策略的關鍵》第1~7章節裡,最讓我有感的一句話!! 貫穿策略執行的三部曲:診斷問題、克服關鍵點、採取連貫行動 如果你喜歡《好策略、壞策略》,這是作者睽違10年後的新著作。
Thumbnail
從面對改變卻失敗的案例中,常見的經驗啟示是:要更大膽、擁抱創新、冒更多風險,以贏得賽局。 命題究應是要「如何推動更快的轉型?」還是「如何確保轉型方向是正確的?」 我們無法選擇賽局 也不能決定規則 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迎戰 – 賽門.西奈克 ( SIMON SINEK ) 懂得用賽局思考,不但可以簡化我
Thumbnail
從面對改變卻失敗的案例中,常見的經驗啟示是:要更大膽、擁抱創新、冒更多風險,以贏得賽局。 命題究應是要「如何推動更快的轉型?」還是「如何確保轉型方向是正確的?」 我們無法選擇賽局 也不能決定規則 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迎戰 – 賽門.西奈克 ( SIMON SINEK ) 懂得用賽局思考,不但可以簡化我
Thumbnail
身為業務工作絕對不是花言巧語騙取訂單,我們身為公司與客戶之間的搭橋者,最重要的就是在客戶與公司間搭建起做生意的橋樑。 商場是很現實的,我們領公司的薪水,我們必須維護公司的利益,但同時也兼顧客戶的需求。但有些時候我們就是會必須跟希望付很少的錢,但想要獲得很多的客戶打交道。 此時我們怎麼辦? 舉例:
Thumbnail
身為業務工作絕對不是花言巧語騙取訂單,我們身為公司與客戶之間的搭橋者,最重要的就是在客戶與公司間搭建起做生意的橋樑。 商場是很現實的,我們領公司的薪水,我們必須維護公司的利益,但同時也兼顧客戶的需求。但有些時候我們就是會必須跟希望付很少的錢,但想要獲得很多的客戶打交道。 此時我們怎麼辦? 舉例:
Thumbnail
人的一生,幾乎都是時時刻刻在做決定,食衣住行育樂,基本上就是各種不同的決策,有的決策可以憑感覺,但是能夠所有決策都憑感覺嗎?這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本次閱讀的「高勝算決策2」主要的目標是要能夠讓你的決策能夠具體且有章法,透過決策流程的實體化,才能夠提高決策的品質。
Thumbnail
人的一生,幾乎都是時時刻刻在做決定,食衣住行育樂,基本上就是各種不同的決策,有的決策可以憑感覺,但是能夠所有決策都憑感覺嗎?這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本次閱讀的「高勝算決策2」主要的目標是要能夠讓你的決策能夠具體且有章法,透過決策流程的實體化,才能夠提高決策的品質。
Thumbnail
你是不是常把「策略」兩個字掛在嘴上?​你可能聽過一種說法:策略是決定不做哪些事。而​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你是不是常把「策略」兩個字掛在嘴上?​你可能聽過一種說法:策略是決定不做哪些事。而​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隨著最近疫情不斷上升,我們進入一個前所未見的世紀轉捩點。即便在疫情結束之後,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將會有重大的改變。國家將審慎考慮自己國家對全球化的緊密程度的依賴性、公司重新開始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花費鉅額固定成本讓員工塞車上班,還是持續遠距上班,或輪班、我們也會重新判斷所有非「必要」之行業存在的定位為何
Thumbnail
隨著最近疫情不斷上升,我們進入一個前所未見的世紀轉捩點。即便在疫情結束之後,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將會有重大的改變。國家將審慎考慮自己國家對全球化的緊密程度的依賴性、公司重新開始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花費鉅額固定成本讓員工塞車上班,還是持續遠距上班,或輪班、我們也會重新判斷所有非「必要」之行業存在的定位為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