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長照產業中的高科技商機:談談創業的那些事#5/程天縱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如果政府能正視近年「少子高齡化」的社會問題,推出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整合生態系統各個環節的領導企業、並結合產官學研的優勢向同一個目標市場前進,下一個可以媲美「十大建設」經濟高速發展時代的台灣,就指日可待了。

2016年底,我在Facebook上發表了〈科技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嗎?先解決勞動力結構與遠見問題〉一文、並收錄在《程天縱的管理力》一書之中。
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到台灣的少子高齡化問題,其中的第一個就是「低生育率」;所謂總生育率,是指「每位15到49歲的婦女,一生所生育的子女平均數目」。要維持人口結構穩定,總生育率必須達到2.1%的水準,但2015年台灣的總生育率僅是1.12%。
台灣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人口結構老化」。

人口結構老化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當該國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達到7%時,就進入「高齡化」階段,達14%則成為「高齡社會」;如果達到20%,則進入了「超高齡社會」。
截至2016年5月為止,台灣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0.7%;其中嘉義、雲林和澎湖老年人口超過14%,已達到「高齡縣」的標準。
在這兩個問題的綜合效應下,台灣很快會面臨「勞動人口短缺」的挑戰。在經濟學的定義上,一個國家15到64歲的人民稱為「勞動人口」;勞動人口數量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則稱為「勞動力比例」。
如果這個比例的趨勢是上升的,稱為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如果趨勢是下滑的,則稱為人口負債(Demographic Debt)。勞動人口短缺的趨勢,會造成GDP降低、空屋增多、學校倒閉、青壯年負擔沈重等威脅。
對於長照產業業者來說,目標市場不斷增長擴大看似是好消息,但同樣也面臨了勞動人口短缺的問題。
一味增加領有證照的長照護理師,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一味增加領有證照的長照護理師,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要從「自動化」下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用自動化來發展長照事業,等同於用設備加人工智慧來取代人力,提供高齡人口更貼心、更專業、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服務。
以今天的科技水準,有些期待可能還難以達到;但是以科技進步的速度來看,在五到十年內很可能就會出現一個雛形。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未來的長照產業發展充滿了商機。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所以只要是凡人能想像的事,必有人能夠將之實現;就讓我們先從未來的想像開始吧。

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取代人工,在製造業的生產線上早已實現;從事生產製造的機器人,我們統一稱之為「工業機器人」。
所謂工業機器人,其實只是一個固定的六軸機械手臂;通常固定在生產工廠的一隅,利用編碼控制手臂動作,進行特定工站的製造程序。
在早期時,日本工廠用機器人手臂取代「3K」(「辛苦、污穢、危險」的日語拼音簡寫)工作,而如今則已經廣泛應用在汽車、電子、化工等產業,不但可以取代人工,而且還可以提高效率和精密度。
雖然有些企業將工業機器人固定在線性滑軌、或是AGV自動導引車上,以產生移動的效果,但基本上工業機器人的底座還是固定的,只有手臂關節及抓取動作可以透過編碼控制器來進行。
近年來,有企業開始使用「移動底盤」,使得工業機器人可以移動,增加了許多應用。於是有廠商推出了上半身是人形、下半身是移動底盤的「服務機器人」,主要用於賣場或公共場所的導覽。
美國「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公司推出的「人形機器人」,功能強大、但是成本昂貴,還難以進入商用量產,目前主要用於軍事用途。此外,中國機器人獨角獸「優必選」也推出了小型的人形機器人,但目前還只能用於表演或教育用途。

長照服務機器人

現今的服務機器人,行動能力最多只能達到1歲幼兒的水準,也就是應用移動底盤「連滾帶爬」;智能則頂多只達到4、5歲幼兒的程度。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如何擔任長照工作、服務老人?
但以今天科技和人工智慧進步的速度來看,我敢預言,在未來的10年之內,人形服務機器人的行動能力將可以達到6、7歲幼兒的程度,智能則可以達到10歲兒童的程度;用於服務高齡老人,基本上已經沒有問題。
如果再搭配由長照機器人控制、專為高齡老人設計的智能化升降寢具、衛浴設備、自動導航輪椅、外骨骼行動輔具等等,高齡社會的長照問題就可以解決。
而衍生出來的蝴蝶效應,將帶動更多產業發展、投入更龐大的資金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上;未來的市場經濟規模,將會遠遠超過手機產業。

數位亞洲

2016年11月29日,我參加了第二屆「數位亞洲大會」(DigiAsia)三天論壇最後一天下午的「數位夢想家創新媒合大舞台」,擔任開場主題演講者。
「數位亞洲大會」於2014年誕生,固定每兩年於台北召開,是亞洲地區最具指標性的數位盛會,大部分會員都是來自亞洲地區各國的廣告行銷從業人員。
在演講之前,我詢問主辦單位和參加論壇的部分會員「過去兩天半都在討論些什麼題目」;大部分人都說,過去幾天討論的重點是「人工智慧和科技發展對廣告行銷產業的影響」。
這些新科技的發展,讓這些廣告行銷的從業專家非常震撼,紛紛感到非常焦慮和憂心。他們認為,自己的專業和工作遲早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到時候會有大量的廣告行銷從業人員面臨失業困境。
於是我在演講中特別提到「服務機器人在未來少子高齡化社會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長照產業的發展,將使得服務機器人負擔起日常生活用品的採購決策,因而成為產品的廣告對象。
關於這一點,與會的專家業者是否應該開始佈局新的廣告策略與方法?
能夠預見未來的人,不但不用擔心工作被取代;而會以先行者的姿態,贏得更大的商機。

家電用品

現在市面上所有的家電產品,都是針對「健康成年人自己操作使用」而設計的。在許多家電業者的眼中,高科技就是讓產品功能增加、使用更複雜、設定旋鈕更多、使用說明書也更厚。
結果,所謂「智慧家電產品」變成專為「科技控」設計的產品,一般消費者反而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笨、越來越不會操作這些產品。
就如同廣告業者主觀認定他們的TA(目標族群)一定是「人」,家電業者也是同樣的思維。
所謂「智慧家電」,反而變成一般消費者越來越不會操作的產品。
如果服務機器人的時代來臨,家電的主要使用者將由「人」轉換為「機器人」,尤其是需要長照的高齡老人或失能人士。所有的家電用品是否都需要重新設計、讓功能更加強大?
以洗衣為例,服務機器人應該能讀取待洗衣物的標籤或二維碼、或是透過材料識別技術將衣物分類、分批清洗,並透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學習,設定最合適的水溫、沖洗滾動模式、洗潔劑劑量、時間,洗淨之後再烘乾、熨平、摺疊、存放。
未來家電的競爭,除了基本的節能環保之外,將趨於運用科技連結機器人、增加功能、節省空間。而不像現在只能以外觀設計、顏色、擺設作為差異化的重點。

營建業的升級轉型

在傳統產業中,營建業是在高科技和智慧化運用方面遠遠落後的行業。姑且不論地點和外觀設計這些傳統賣點,住戶的實際需求和痛點,似乎永遠不會出現在他們的設計考量之中。
談到住戶需求,除了基本的節能環保之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因為小家庭、三代同堂、單親家庭、高齡老人等的需求都不盡相同;而市場上推出的住宅,永遠是適合各種不同家庭的產品。
他們的理由通常是「將來比較容易賣出」;也就是說,還沒買就先考慮怎麼賣。
至於痛點,則是所有不同需求的家庭都會有的,例如污水管堵塞、水管漏水、電線走火、蟑螂老鼠橫行、防火防盜防災等等;這些都可以應用高科技和人工智慧加以解決,使住宅更加智慧、住戶更加舒適。
但是傳統建商卻不思為產品創造價值,反而認為這些客製化和智慧化需求應該由住戶自己解決,平白喪失了無數轉型升級的機會。

智慧長照住宅

當家電用品不再以「外觀設計」和「家庭擺設」為競爭著力點,在使用者由「人」改變為「機器人」時,家電就可以透過模組形態,與居住空間整合成一體。
現在的住宅跟家電產品一樣,對不同的「客戶」或「用戶」完全沒有差異化或客製化的設計;營造業蓋的房子,基本上只針對客戶的購買能力,提供不同大小的空間。
至於客戶的不同需求,則由客戶自己的裝潢或隔間設計來區分。事實上,對於需要長照的客戶來說,住宅的設計理念會與一般人的有很大的不同。
未來的住宅大樓會越來越像人的身體:內部有骨骼提供傳動功能、肌肉提供驅動功能、呼吸系統提供排換氣功能、消化系統提供淨水污水的流入與排放、神經系統提供強電弱電數據傳輸、監控和識別系統提供防火防盜防災功能、輸送管道提供物流運輸至每家每戶的功能、垃圾管道自動識別分類打包等等。
試著想像一下未來住宅,如果能具備上述功能,並且透過市場區隔集中處理共同的需求與痛點,智慧住宅大樓的住戶不必再買冰箱、空調、洗衣烘乾機等大型家電;專門為長照設計的公寓,則可以透過自動化和智慧化功能,設立無人的關燈廚房,那麼長照住戶連電鍋、爐灶、微波爐、烤箱等設備也都不必買了。
這種智慧住宅不僅適合需要長照的人入住,也適合單身上班族的使用、或是轉型成為酒店式的服務公寓。
由於空間縮小、但稼動率提高,而且中央處理費用分攤、自動化和智慧化確保節能環保,住宅的成本與費用反而會降低,這些都已經在電子製造業得到可行性的驗證。

無人機物流

無人機廠商都在努力尋找應用的風口,而最被看好的就是最後一哩路的物流運輸。但除了法規更新慢、航線管控不易、影響飛安等技術性的問題之外,最大的障礙在於「入戶」和「投放」。
在無人機物流的風口沒有到來之前,只能透過人工完成任務,因此快遞服務、餐飲配送在目前都大行其道。為了搶快,造成了許多交通意外事故,新聞媒體也紛紛質疑社會成本的大幅增加。
如果上述的智慧型住宅大樓能夠實現並普及,每棟大樓頂上都可以設置無人機物流的投放口,連接輸送管道到每一住戶,或是中央冰庫、倉庫。輸送管道配有識別系統,可以掃描貨物的二維條碼,自動導引至目的地。
這將是無人機物流最大的風口,除了加速促進商業運轉之外,道路交通流量反而降低,節省大量社會成本。

結論

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的小國家,而且資源有限,所以必須以舉國之力,聚焦在能夠發揮目前優勢的產業上,又能搭上未來科技浪潮之顛的高速成長市場,才有可能以小搏大、創造下一個經濟高峰。
與其眼高手低的推動「5+2+2+X」、夢想著成為「亞洲矽谷」,還不如聚焦長照市場和其所需的服務機器人;這不僅可以解決台灣即將到來的「少子高齡化」社會問題,更有機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
透過蝴蝶效應,帶動3C家電全面進化、傳統營造業的轉型升級、住宅大樓的自動化與智慧化、無人機物流風口到來,這是個環環相扣、巨大無比的高科技生態系統。
不過,別小看長照服務機器人的高科技含量。要建立這樣一個產業,必須結合馬達、減速機、控制器、傳動、驅動、電子電機、機械結構、無線上網、軟體開發、算法、人工智慧等最傳統和最先進的科技,才有可能成功。
如果政府能正視近年「少子高齡化」的社會問題,推出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整合生態系統各個環節的領導企業、並結合產官學研的優勢向同一個目標市場前進,下一個可以媲美「十大建設」經濟高速發展時代的台灣,就指日可待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中國製造的小型電動車-比亞迪海豚讓全球汽車產業和政治人物感到緊張位於密西根州利沃尼亞的比亞迪海豚(BYD Seagull)電動車,以其破壞性價格在全球汽車行業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款中國製造的小型全電動掀背車,以不到10,000美元(約69,800元人民幣)的起售價,不僅為比亞迪這家影響力日增的汽車製造商帶來利潤,同時也挑戰了全球各地的國內汽車產業。
Thumbnail
avatar
Samuel
2024-03-23
照顧服務產業中的衝突及風險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有位曾經由照顧服務員服務過的家屬來電要該位照顧服務員的電話, 我:不好意思,我們不能將服務員的電話給家屬,不然請你將你的電話給我,我請他與你連絡。 客:他應該不會打給我了。 我:不會喇,也許服務員在忙,沒有辦法馬上打給你,但有空應該會打。
Thumbnail
avatar
康建星
2024-01-11
銀髮照護和長照產業的永續發展細數臺灣長照產業的重要性,長照不只是「照護」,而是要讓晚年生活更豐富、更多樣。社區互動空間、跨領域合作機會以及政策上的改善都是推動銀髮照護的有效途徑。
Thumbnail
avatar
渡狼/DL
2024-01-06
德國蕭茲 與梅克爾最近的外交作為 以及對中國的動態與相關產業動態~正國級常務總監 天照真蒐集情報是要成本的 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是有用處的 可以拿來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可以擴張人脈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 看針對什麼事情 只要運用得當 都能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認同? 蒐集情報 可以看出錢在哪裡 股市投資文章都是賭博 再
Thumbnail
avatar
誠夫子天照真
2023-12-25
人工智慧已經與創造它的產業中的裁員相關聯 | CNN 商業“因為在人才方面的差異化來自於將人工智能融入日常任務的創造性和有效的方式。” 其實我現在很多翻譯都靠AI做了XD Many have raised alarms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displace jobs in t
avatar
老尤
2023-07-05
聚焦2022中國化妝品市場|瑞歐科技韓國子公司聯合大韓化妝品產業研究院舉辦的化妝品合規研討會順利召開2022年6月14日,瑞歐科技韓國子公司(REACH24H KOREA)與大韓化妝品產業研究院(KCII)聯合舉辦的化妝品合規研討會在韓國首爾國際化妝品展覽會(CI Korea)上順利舉行。
Thumbnail
avatar
台灣瑞歐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1
發展「新兆元產業」,何妨同步著眼另一兆 !電動(機)車是當紅的熱門產業,許多企業早已經在供應鏈中搶佔關鍵位置,多位重量級企業家都預告電動(機)車將成兆元產業【註 1】,而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也說,這將是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動能【註 2】。 【註 1】
Thumbnail
avatar
劉文晏
2022-02-11
新世代鐵飯碗! 長照產業的無限機會_對話康寧長期照顧中心創辦人林溦【女人創業老實說】 林溦 Evangeline | 臺北市私立康寧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負責人 79年次的林溦,在24歲那年在台北市大安區設立了「康寧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以愛心、關心、耐心等「五心級」的角度與「托老中心」的概念方式照顧的長者,陪伴長者一起慢慢變老。
Thumbnail
avatar
女創里里長Tina
2021-08-17
長照篇(急診二)腦中風黃金三小時!!當我接收到阿嬤之後行動可能會有問題的資訊後,立刻致電給我的母親和繼父,他們也在一小時內趕到了醫院,當然,在這之前我已經簽了很多的切結書,包括是不是要急救??插管??不插管??藥物急救??電不電擊??..... 各家醫院版本不同,此為行政院衛生署範本 雖然我知道這都是對醫病雙方之間的一個保障 (因為
Thumbnail
avatar
Coach.ED
2021-05-24
心得:班照上、股照炒,100張圖學會股市當沖    當沖的好處就是號稱無成本,因為在當日買進,當日就會賣出(以作多為例),只要負擔手續費和交易稅就行,就算真的無法順利賣出而賠錢,也只要負擔差額就好。例如買進一股100元的個股,結果跌到95元而賣出,也就損失了5000元,並不是10萬元都不見了。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