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刺青師的美麗人生 : 納粹屠殺工廠𥚃的一段真實愛情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上周末讀了一本令人震撼而感動的真實小說《刺青師的美麗人生》,這幾天裡,腦子裡想的都是那些我曾經親眼看過的畫面,然後不由自主地把小說的情節鑲嵌其中。

達豪集中營的瞭望塔  圖片來源:鱸魚

達豪集中營的瞭望塔 圖片來源:鱸魚

2012年我去了德國的「達豪集中營」(Dachau concentration camp)。那些教科書上幾句話帶過的歷史悲劇,在我面前以五個小時的長度,一幕一幕陳列出來。

在納粹集中營的死亡生產線上,活下去遠比死亡困難。死亡原本是最容易的選擇,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你深愛的人,問題就會變得非常複雜,故事就此展開。

這是一個從「如何活下去」發展到「為何活下去」的故事,而整個架構都是以死亡為背景。

最惡名昭彰的死亡集中營𥚃,最真實的故事

這本書的原名照直譯應該是「奧斯威辛的刺青師」(The Tattooist of Auschwitz)。中譯本沒有把「奧斯威辛」這個字放入書名,應該是因為這個地名對中文讀者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可是在西方,奧斯威辛就是「死亡集中營」的代名詞。那是個不需要解釋的字——據估計,奧斯威辛集中營從1942年到1944年底一共處死了110萬人。

納粹的集中營分兩種:一種是關人用的,另一種是殺人用的。奧斯威辛的建造,就是為了要以工業化的規模屠殺猶太人。二戰期間6百萬被處死的猶太人中,有16%都在奧斯威辛這個集中營完成。把兩年半處決110萬人這個數字倒算回來,即使24小時不停運作,納粹必須每天處決1,200人,才能讓這一間屠殺工廠達到這樣的「績效」。

集中營裡共有四個火葬場,為了要每天都能消化1,200個遺體,必須永遠不停地運轉,以致於在奧斯威辛,往往會抬頭看不到天空,走在廣場上也會有細細的骨灰從天上飄落。

這是一張不需要解釋的圖片。     圖片來源:鱸魚

這是一張不需要解釋的圖片。 圖片來源:鱸魚

達豪集中營跟其他所有納粹集中營一樣,大門口就是一條直通入內的死亡鐡路。當年一車又一車的人犯就是這麼直輸入內。經常,車門拉開時,裡面的人已經死了一半。還活著的人下了車,安頓好牢房之後,立刻就在左手腕上刺上編號、分類 - 像牲口一樣。從此對於官方,他們就不再存在,一切都只是個號碼。死了一個人,也只是統計數字 +1,沒有任何其他的意義。

故事主角擔任的就是這個刺青師的工作。

接著,納粹軍官會像挑水果一樣,把年輕力壯的留下來做苦工,剩下的75%立刻就直接送進毒氣室。老的、弱的、病的,婦孺、嬰兒、猶太人、無法工作的,納粹都不要,那些人對他們來說是累贅。

送進這個集中營裡的人很少有活著出來的。除非你能成為納粹的走狗。

「死亡」構成了故事的第一個介面,也是整個畫底。

可是那25% 被選中的好水果,未必比那些一到就處死的人幸運。

只是為了要活下去

我跟著導覽首先參觀了行政樓改建的博物館:在那兒你可以看到 SS 各種刑具,有些還配合者當年犯人被嚴刑折磨的照片。SS 軍官辦公桌上用人皮做的檯燈燈罩,這麼多年來就一直擺在那兒。

接著我們參觀了刑場、毒氣室與四個焚化爐。在毒氣室裡,導覽解釋屠殺的過程及善後處理。毒氣室與火葬場都掛著當年的照片。我注意到做這些骯髒事的都是猶太人⋯⋯SS士兵只是在四周擔任警戒。所以我問導覽,為什麼有這麼多猶太人願意做納粹的走狗?他說這些人可以吃得飽,晚上有較厚的毯子可以蓋。如此而已。他們也只是為了要活下去。

毒氣室──氰化物就從牆上的那個小洞放進來。 圖片來源 : 鱸魚

毒氣室──氰化物就從牆上的那個小洞放進來。 圖片來源 : 鱸魚

在死亡和沒有人性之間,一位只是為了吃得飽,而遊走於納粹軍官之間討生存的刺青師,以其他犯人從死人身上收集來的珠寶首飾,交換所需要的物資。在這個世界裡,外面的法則全部不適用。

一塊麵包可以買通一個人;一雙賄賂納粹軍官女友的絲襪,必須要用一個鑽戎來交換;一塊巧克力可能值一顆紅寶石。集中營中,一切都變得原始又單純,因為大家都可能沒有下一分鐘。珠寶可以換口糧,多出來的口糧可以打通關節。在這裡,只要是為了活下去,什麼事都可以做。

可是在刺青師上面,還有其他也為了要吃飽的猶太人出賣他。那個在士兵面前藉勢討好納粹而拷打他,把他打得滿臉是血的走狗,似乎用眼神告訴他:「對不起,我也要活下去」⋯⋯納粹用飢餓成功地掌控了這人間煉獄𥚃所發生的一切。

飢餓

談到飢餓,我們必須先了解集中營的「食物管控」:

  • 早餐──每人只有一杯 500 cc 的茶。就這樣。
  • 中餐──每人只有一杯 750 cc 淡如水的湯,偶爾會加幾塊馬鈴薯。如此而已。
  • 晩餐──每人只有 300 公克經常是發霉的麺包,外加一小塊奶油或一片香腸。

這就是一整天的食物。

很多犯人忍者不吃晩餐那一頓的麵包,留著它當貨幣使用。急難的時候你會需要那些可以救命的貨幣。

在這樣的食物與營養之下,他們每天要做十幾個小時的苦工。如果體力不支落後了,或隊伍行進時因疲憊而脫隊,很可能就會被一槍從背後擊斃。士兵不是要懲罰,而是不想帶著這種拖油瓶。

導覽告訴我,在達豪集中營的一次八千人長途死亡大行軍中,就有一千人因為跟不上隊伍被擊斃。

所以前面說過,那些被選中活下來的,未必比當場就送進毒氣室的要幸運。

做走狗是活下去唯一的方式。
「如何活下去」構成了這個故事的第二個介面。
達豪集中營  圖片來源:鱸魚

達豪集中營 圖片來源:鱸魚

愛情:絕望中最美麗的希望

然而在故事中,刺青師和一位女囚產生了戀情──他憑著一顆賄賂來的巧克力,贏得了她的初吻。在那個不需要裝飾,也沒有虛偽空間的世界裡,在死亡面前,一切都變得那麼直接。從那一刻開始,他知道活下去就是為了要娶她。

沒有遇見她之前,他只知道「如何」活下去。可是遇見她之後,他才了解「為何」要活下去。他在死亡製造機的輸送帶上,突然找到了必須繼續活下去的理由──雖然活下去比死還要艱難。但問題也因此變得更複雜:他不但要學會苟且偷生照顧自己,還要想辦法賄賂女子營區的人,讓她也能夠活下去。

他唯一的目標就是要跟她活著一起走出去,然後娶她。哪怕那是一個虛假的希望,他都不在乎。

「為何活下去」構成了這個故事的第三個介面。

那些被揀選准許活下來,而又沒有機會成為走狗的人,卻是整個故事中最不幸的一群。

放棄生存是多麼容易

在死亡集中營裡,放棄生存是多麼容易的選擇。你可以在集合的時候,一個人茫然地脫離隊伍,朝自由的大門慢慢走去,讓亂槍打死;你可以抓著通電的鐵絲網自我毀滅;你也可以在士兵跟你講話的時候掉頭就走,給他一個在後腦補上一槍的理由。

當一個少年在野外做工,因為上厠所脫隊被抓,而將處以絞刑的時候,朋友哀求刺青師賄賂納粹放他一馬。而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他吃飽了再上刑場。能夠吃飽就是最大的恩典,這個恩典甚至大於活下去。

只有被選中的 25%可以住進來,其他的都送進毒氣室。     圖片來源 : 鱸魚

只有被選中的 25%可以住進來,其他的都送進毒氣室。 圖片來源 : 鱸魚

有天,當一架美軍偵察機低空在集中營上空盤繞的時候,囚犯們都衝到廣場上,大聲呼叫揮手指著火葬場。他們要讓世界知道這裡被鎖住的秘密。但飛機離去了。他們傷心欲絕地跪在地上哭泣,接著瞭望塔上的機槍冒出火光,他們選擇不再躲避,就這樣被擊斃在廣場上。

讀到這裡我禁不住想:在那一刻,他們不知道還相不相信那一位他們所唯一崇拜的真神?

天下沒有比絕望更恐怖的事。

但也有人活著,就是為了要把裡面發生的一切,告訴外面的世界。

這個人類史上最大的悲劇一直被納粹封鎖著,直到巴頓將軍的部隊進入達豪集中營才被揭發出來。導覧告訴我,當美軍看到集中營內慘狀的時候,他們把已經繳械投降的SS軍官與士兵全部就地槍決。這些人原本應該受到軍法處分的,但是巴頓將軍在親自視察達豪集中營之後,只說了一句「面對這樣的暴行,任何形式的報復我都可以接受」。所以他赦免了那些美軍。

三個介面圈圍出來的感人故事

而在這沒有希望的世界𥚃,出現了對未來最緬懷著希望的一對情侶。他們有最獨特必須活下去的理由。這是一個在人性最黑暗的地方,孕育出來的一個最真實、最感人、也最光輝的故事。

作者細膩地把整個愛情故事,在三個介面組合的立方體內,來回穿梭編織著。可是無論怎麼巧妙編織,那畢竟是一個上了鎖的小盒子。那一段愛情,永遠被鎖在那個沒有明天的空間內。

走出集中營

走出達豪集中營大門時,天已昏暗。集中營外面有一條潺潺小溪。也許在其它任何地方,這都會是一條美麗的小溪,但不會是在達豪。我跨過小橋走向車站。納粹當年就是把三萬多具焚燒完的骨灰,統統倒進這條小溪𥚃。現在這條小溪成了納粹暴行沈默而永恆的証人。

突然想起那天剛好是聖誕節,我的腳步更加沉重。

小溪是三萬具骨灰的見證    圖片來源 : 鱸魚

小溪是三萬具骨灰的見證 圖片來源 : 鱸魚

在柏林猶太屠殺紀念館旁邊,德國人後來蓋了一間「靜室」。那是一間祈禱室,裡面的隔音做到了絕對的「靜」。站在那兒,我幾乎可以聽到自己體內血液流動的聲音。

進門的地方有一篇祈禱文,其中一段寫著:「我們祈望這樣的事,以後永遠不要再發生。」



對小說感興趣的朋友,方格子與新經典文化合作,提供了中文版原生電子書的線上付費閱讀專題,歡迎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羅政群-avatar-img
2019/12/10
馬上購買!
科一文-avatar-img
2019/11/27
納粹對猶太人如此殘忍,豈直就是魔鬼的化身!我們對動物尚且不忍做這些行為,他們竟然對人類做出這些行為,真是令人髮指! 不知道現在新彊集中營的情況如何…
小毛小姐-avatar-img
2019/11/27
好棒的心得,看了很感動。
avatar-img
鱸魚的沙龍
7.0K會員
203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鱸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1/25
我從沒見過這麼有毅力的輪胎
Thumbnail
2025/01/25
我從沒見過這麼有毅力的輪胎
Thumbnail
2025/01/22
給人留點餘地,往往也會留給自己百倍大的天空。
Thumbnail
2025/01/22
給人留點餘地,往往也會留給自己百倍大的天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造訪克拉科夫的重頭戲 - 奧茲維辛,這個充滿歷史傷痕的地方。我們沉浸在專業導覽員沉痛又充滿情感的解說中,想像這個線在看似寧靜的地方,曾經是許多無辜生命的終結站。彷彿置身於《辛德勒的名單 》的故事中,時間回到了1940-1945...
Thumbnail
造訪克拉科夫的重頭戲 - 奧茲維辛,這個充滿歷史傷痕的地方。我們沉浸在專業導覽員沉痛又充滿情感的解說中,想像這個線在看似寧靜的地方,曾經是許多無辜生命的終結站。彷彿置身於《辛德勒的名單 》的故事中,時間回到了1940-1945...
Thumbnail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Thumbnail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Thumbnail
跟風買的書,沒想到這麼沉重,沒看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懷疑一番。作者是集中營生還者,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目的在反省這些惡行。連讀這些文字都需要瘋狂深呼吸,真有點無法想像究竟要多大的意志才能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即便是聽聞的他人經驗,都讓人不忍卒睹,一點也不誇張。 集中營的相關記述中,這段真的像是詛咒一樣
Thumbnail
跟風買的書,沒想到這麼沉重,沒看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懷疑一番。作者是集中營生還者,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目的在反省這些惡行。連讀這些文字都需要瘋狂深呼吸,真有點無法想像究竟要多大的意志才能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即便是聽聞的他人經驗,都讓人不忍卒睹,一點也不誇張。 集中營的相關記述中,這段真的像是詛咒一樣
Thumbnail
以為是溫馨故事,但最後只是賺人熱淚而已。所以看完可能會哭,但一點也不溫馨,甚至是恐懼、死亡、分離各種負面情緒交織的一個故事。你以為是鬼故事嗎?彈珠裡冒出鬼來?不是的。這是一段背景是一次世界大戰,納粹催逼猶太人的故事,也是值得所有人一起反省的故事。 真人故事的小說,有的時候會懷疑真實性。但過去讀過,這
Thumbnail
以為是溫馨故事,但最後只是賺人熱淚而已。所以看完可能會哭,但一點也不溫馨,甚至是恐懼、死亡、分離各種負面情緒交織的一個故事。你以為是鬼故事嗎?彈珠裡冒出鬼來?不是的。這是一段背景是一次世界大戰,納粹催逼猶太人的故事,也是值得所有人一起反省的故事。 真人故事的小說,有的時候會懷疑真實性。但過去讀過,這
Thumbnail
集中營作為人類標誌性的重要事件,已在各式媒介中重複闡述過千萬次,卻沒有哪一次完美重現當中所有個體的實際感受,自然不可能,也沒必要,李維所做,僅是修補那些縫隙中或溢出或匱乏的經驗
Thumbnail
集中營作為人類標誌性的重要事件,已在各式媒介中重複闡述過千萬次,卻沒有哪一次完美重現當中所有個體的實際感受,自然不可能,也沒必要,李維所做,僅是修補那些縫隙中或溢出或匱乏的經驗
Thumbnail
要守望相助還是互相攻奸不擇手段讓自己得以「上位」留在相對安全的處境;要讓所有人都齊齊整整的完成任務還是忍痛放棄會拖累所有人的人,這些都是大時代下對我們的一些黠問。
Thumbnail
要守望相助還是互相攻奸不擇手段讓自己得以「上位」留在相對安全的處境;要讓所有人都齊齊整整的完成任務還是忍痛放棄會拖累所有人的人,這些都是大時代下對我們的一些黠問。
Thumbnail
民族主義看似可以讓整個族群團結,但民族主義也是最危險的一把刀。當一個族群覺得自己最優秀,看不起其他族群,認為自己優秀到可以宰制其他族群,那麼悲劇必然發生。 誰有權力可以認為自己最優秀?誰又有權力可以結束別人的生命? 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大家都一樣。
Thumbnail
民族主義看似可以讓整個族群團結,但民族主義也是最危險的一把刀。當一個族群覺得自己最優秀,看不起其他族群,認為自己優秀到可以宰制其他族群,那麼悲劇必然發生。 誰有權力可以認為自己最優秀?誰又有權力可以結束別人的生命? 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大家都一樣。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死亡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書。集中營總是牽涉死亡。 「沒有一種人類經驗是不具有意義或不值得分析的,事實上,我們深信,可以從我們所描繪的這個特殊世界,探索出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儘管那未必總是正向的。我們想讓世人思索集中營的真相,而那也是,並顯然是,一次生理與社會的巨大歷史經驗。」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死亡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書。集中營總是牽涉死亡。 「沒有一種人類經驗是不具有意義或不值得分析的,事實上,我們深信,可以從我們所描繪的這個特殊世界,探索出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儘管那未必總是正向的。我們想讓世人思索集中營的真相,而那也是,並顯然是,一次生理與社會的巨大歷史經驗。」
Thumbnail
這是由 「死亡」,「如何活下去」和 「為何活下去」三個介面組合而成的故事。在人性最黑暗的納粹死亡集中營裡,曾經真實地上演過這樣一個最感人、也最光輝的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這是由 「死亡」,「如何活下去」和 「為何活下去」三個介面組合而成的故事。在人性最黑暗的納粹死亡集中營裡,曾經真實地上演過這樣一個最感人、也最光輝的的愛情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