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這條路】UI設計師也要會寫程式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做UI設計不懂程式也沒關係?甘五價好康?
「UI設計師需要會寫程式嗎?」
想當初在轉職前,我也曾經在網路上搜尋過這類的關鍵詞,也有許多UI大大撰寫過相關文章,爬梳過文章後,大部分的答案都是不用的。
這邊也整理了相關文章提供各位延伸閱讀:
但是,原本以為可以躲過學習寫程式這關的我,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如此順利……
在確定要轉職做UI設計後,公司的技術長便列了一堆清單給我,並告訴我說:「這些你要會喔…..」
於是我便踏上了學習前端語言的不歸之路。
「在這有病的世界,服從總是比較容易。」– 亨利.格雷厄姆.格林。 「但總是要有人來做難的事。」

UI設計師需要會寫程式嗎?如果你現在詢問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依舊是:「不用。」
但這個不用,是建構在公司有專職負責的前端工程師,這個大前提上的。換句話說,如果公司規模較小、或為剛成立的新創公司,編制與分工較沒有這麼完整的話,設計師可能還是要會需要寫程式的唷。
但說是需要學寫程式,其實真正的學習內容也就是要會寫html、CSS與Boostrap4,基礎打好後再慢慢學好JavaScript,可以額外幫自己設計的網站加上炫砲的動畫效果,也是UI設計師很重要的加分技能之一!
這邊也引用了我在《人本×互動設計》裡面,關於「設計師需不需要會寫程式」的一段話:
<設計師身兼程式編碼員>剛進入互動設計領域的設計師,經常會問到他們是否需要會「寫程式」的問題。簡單的答案是「是的」。更明確一點說,請學習HTML以及CSS。
終究對設計師來說,了解HTML與CSS,可以讓您了解並控制設計媒介。設計師與程式師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尤其在您可以透過程式碼來精準控制版面編排、顏色與字體時。設計師會花很多時間在PS理嘗試不同字型,並微調小細節。
然而這些字體並不會精確的傳遞到瀏覽器上,因此為何要到PS上試字型呢?把時間省在CSS上吧。若您喜歡自己的技藝,就該了解與喜歡它的每個組成環節。當然您可能會認為工作團隊裡,已經有人可以做得更好,不必您自己動手寫程式。這點可能是真的,但萬一您無法隨時隨地找他們解決問題呢?您的技術小組有可能正忙著手上的專案,因為他們正在製作可以贏得下個大案子的產品原型。
若您自己會寫程式的話,您可以自己建立原型、攬下工作,讓研發小組專心去執行更困難的任務。
有沒有稍微被說服了呢?仔細想一下,在與前端工程師做溝通的時候,「這個按鈕幫我調左邊一點」與「這個按鈕的paddinng-left幫我調成35px」哪一種說法會更準確有效率呢?
如果設計師們真的覺得程式碼的學習成本實在太高了,建議可以多去使用Google的開發者工具,去研究裡面的數值是對應版面上的那些地方。只要對於程式碼的基本概念有了,開始學習的第一步就不會這麼難跨越的唷:)
追蹤我的IG帳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0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ris P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UI設計師所應謹記的極簡心法 這次介紹的書比較特別,與往日的書籍介紹比起來,這本書並不是專門針對UI設計所撰寫的書籍,但是書裡所介紹的「極簡」設計觀念,我覺得是非常適合當作UI設計師在從事UI設計時,因為能有效提升使用體驗,而必須銘記在心的基本心法(?)
《人本×互動設計》有溫度的思考,讓設計滿足使用需求 發布第一篇《【UI閱讀筆記】UI設計大進擊!》文章時,因為有讀者在Dcard反映《操作介面設計模式》對新手來說還是太難了!並推薦了另一本《人本×互動設計》給我做參考(真的很想好好謝謝他讓我遇到這麼棒的一本書!),就這樣,這篇文章就誕生啦🎉。
多元裝置時代的網站UI/UX設計法則 這是一本「從零開始」教你怎麼從網頁設計認識UI設計的書籍,第一章開始便從UI設計的構造關係開始談起,之後每個小節逐一介紹網頁每一個區塊的功能與可能被使用者所操作的形式。
自學UI設計這條路上,「實體書」一直在自學中擔任至關重要的腳色。儘管書中的資訊更新遠遠不及網路上的更新速度,但比起較為片段的網路文章,統整好各式訊息與知識架構的書籍,總是能讓初出茅廬的初學者能稍微有點頭緒。
一個UI設計師所應謹記的極簡心法 這次介紹的書比較特別,與往日的書籍介紹比起來,這本書並不是專門針對UI設計所撰寫的書籍,但是書裡所介紹的「極簡」設計觀念,我覺得是非常適合當作UI設計師在從事UI設計時,因為能有效提升使用體驗,而必須銘記在心的基本心法(?)
《人本×互動設計》有溫度的思考,讓設計滿足使用需求 發布第一篇《【UI閱讀筆記】UI設計大進擊!》文章時,因為有讀者在Dcard反映《操作介面設計模式》對新手來說還是太難了!並推薦了另一本《人本×互動設計》給我做參考(真的很想好好謝謝他讓我遇到這麼棒的一本書!),就這樣,這篇文章就誕生啦🎉。
多元裝置時代的網站UI/UX設計法則 這是一本「從零開始」教你怎麼從網頁設計認識UI設計的書籍,第一章開始便從UI設計的構造關係開始談起,之後每個小節逐一介紹網頁每一個區塊的功能與可能被使用者所操作的形式。
自學UI設計這條路上,「實體書」一直在自學中擔任至關重要的腳色。儘管書中的資訊更新遠遠不及網路上的更新速度,但比起較為片段的網路文章,統整好各式訊息與知識架構的書籍,總是能讓初出茅廬的初學者能稍微有點頭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繼上一篇轉職 UI/UX 設計師 6 年後,我「不再」做這些事了,這次來分享我開始做哪些事情吧,雖然好像跟設計沒有太大關係就是了。
Thumbnail
轉職 UI/UX 設計領域也已經 6 年,回顧當初的工作心態,和現在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不再做的 5 件事。
Thumbnail
在轉職面試中,求職者常面臨各種挑戰,尤其是在專業能力和穩定性方面。本文深入探討面試官常問的問題,如工作穩定性及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幫助求職者準備面試時的應對策略和心理準備。無論是剛轉職的新人還是擁有十年以上經驗的職場老手,都能從中獲益,提升面試成功的機會及職業發展前景。
Thumbnail
阿明今年剛滿40歲,正值事業的中場休息。朋友們常笑說,40歲的男人正是職場的黃金時期,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應該是穩步上升的階段。然而,阿明卻陷入了一個難題:他越來越覺得現有的工作沒有挑戰性,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在這個職位上繼續發光發熱。 ​ 回想起來,阿明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這家公司
Thumbnail
如果你能即使沒有繪畫基礎,仍然會鼓勵你養成手繪的習慣。設計師大多具備草稿繪製的能力,這項能力的功用並不是要我們變得很會畫畫,而是培養「觀察」與「表現」的能力,藉由這樣的練習,不斷累積視覺經驗及提升捕捉細節的敏銳度。
Thumbnail
在先前文中,有提到我在 2020 年時任職軟體新創公司時,意識到自己在行銷領域的有限性與不確定性,轉而想投入與產品開發有相關的角色,其中最一開始我想要轉職的並不是軟體工程師,而是 UIUX 設計師⋯⋯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繼上一篇轉職 UI/UX 設計師 6 年後,我「不再」做這些事了,這次來分享我開始做哪些事情吧,雖然好像跟設計沒有太大關係就是了。
Thumbnail
轉職 UI/UX 設計領域也已經 6 年,回顧當初的工作心態,和現在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不再做的 5 件事。
Thumbnail
在轉職面試中,求職者常面臨各種挑戰,尤其是在專業能力和穩定性方面。本文深入探討面試官常問的問題,如工作穩定性及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幫助求職者準備面試時的應對策略和心理準備。無論是剛轉職的新人還是擁有十年以上經驗的職場老手,都能從中獲益,提升面試成功的機會及職業發展前景。
Thumbnail
阿明今年剛滿40歲,正值事業的中場休息。朋友們常笑說,40歲的男人正是職場的黃金時期,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應該是穩步上升的階段。然而,阿明卻陷入了一個難題:他越來越覺得現有的工作沒有挑戰性,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在這個職位上繼續發光發熱。 ​ 回想起來,阿明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這家公司
Thumbnail
如果你能即使沒有繪畫基礎,仍然會鼓勵你養成手繪的習慣。設計師大多具備草稿繪製的能力,這項能力的功用並不是要我們變得很會畫畫,而是培養「觀察」與「表現」的能力,藉由這樣的練習,不斷累積視覺經驗及提升捕捉細節的敏銳度。
Thumbnail
在先前文中,有提到我在 2020 年時任職軟體新創公司時,意識到自己在行銷領域的有限性與不確定性,轉而想投入與產品開發有相關的角色,其中最一開始我想要轉職的並不是軟體工程師,而是 UIUX 設計師⋯⋯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